古典诗词鉴赏:描写手法答题步骤_第1页
古典诗词鉴赏:描写手法答题步骤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典诗词鉴赏:描写手法答题步骤第一步,先准确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描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进行描写的;第三步,简析这各手法的作用,即有效塑造出了怎样的形象,传达出诗人怎样的 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常考描写手法:一、正面侧面. 、 虚实相生三、动静结合四、 渲染烘托五、细节白描六、 视角变化七、色彩对照主要手法讲解:一、侧面烘托: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烘托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 象的特点更加形象突出。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能力。例:1、 陌上桑:对秦罗敷美貌的描写2、 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虚实相生(请参阅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

2、实)“虚实相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也是诗词重要的表现手法。诗词中的“虚”, 是指作者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眼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 行间能体味出空灵境界中的虚物、 虚象、虚景、虚境,也即心中之景、想象之景; 诗词中的“实”,是指作者描写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实象、实物、实景、 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觉见虚景:纯粹想象之景,此是虚景之根本。后三者也均从想象出发,但相对特殊。鬼怪世界,仙府梦境:李白梦游往昔未来: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3、,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苏轼赤壁怀古:“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刘过柳梢青 送卢梅坡:“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 情? 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泛菊:指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伤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参考答案:(1)

4、 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承上启下。(2) 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 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云,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从对方写: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杜甫:月夜:“今夜鄜(f功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 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三、动静结合:1、 以动(声)衬静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

5、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山涧中。”山居秋暝2、 动静结合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弯,月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3、 以静写动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4、 化静为动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摩天。四、渲染烘托演染:通过对景物或环境的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表现力。重在氛围的营造。烘托(衬托,映衬):即为“烘云托月” “众星拱月” “绿叶红花”,最主要的 是有主有次。“云”“月”“绿叶”只是陪衬,以此突出主体事物。重在心情的 曲达。烘托与一般衬托有一定的区别:侧重在气氛上的衬托。渲染与烘托

6、不同。但诗歌中往往先渲染出气氛,再以此烘托出情感;局部描绘一 般是渲染,全局描绘一般是烘托,渲染是手段,烘托是目的,是通过渲染而达到 烘托的目的。即直接用描写景物来渲染,然后烘托出作者的心情。因此高考诗歌鉴赏题与现代文阅读题中一般连用它们的作用一般表述为:“渲染了氛围,烘托了心境” 典型类型: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悲情。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例:李白蜀道难:“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 险的气氛。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前例陌上桑属衬托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属渲染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

7、,时闻折竹声。属烘托(托体能反映主体,但托体并不是主体的表现形态,二者既不相似,也不相属)五、细节白描细节可以更加具体、生动、鲜明的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的特征及其内在本质,增强 情节发展的真实性,强化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往往从人物形象的语 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摹。崔颢在长干曲(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 敲棋子落灯花。”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 苍生问鬼神。”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白描:用最精练、最节省、最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不事雕琢

8、, 不加渲染铺陈,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的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要避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鲁迅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作文秘诀)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六、视角变化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远近,高低,视觉,听觉,触觉等变化。层次:由远及近,由上到下杜牧 山行 :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天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 于二月花。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水北流。”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2006天津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生遥过磧,应驮白练到安西。(1)“无数铃声遥过磧”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2) 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解析:此诗首句写的是远景,显得阴沉抑郁,次句写的是近景,情调昂扬。以上 两句一抑一扬,一暗一明,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第三句听觉、视觉、意觉沟通 起来,描绘了色彩厚重的西北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