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答案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答案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答案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根本构造【答案】1. A2. A3. C4. A5. C6. D7. D8. 1、2;2、4;4;3;c  9. ;内质网;核糖体;脱水缩合;-NH-CO-;线粒体;健那绿;蓝绿;中心体、溶酶体  10. 2ml匀浆液添加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加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别离;洗去浮色;没有细胞核及众多的细胞器  【解析】1. 解:A、真核细胞的rRNA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而核仁与核糖体RNA形成有关,A正确;B、生长素的化学本

2、质是吲哚乙酸,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B错误;C、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如唾液腺细胞合成、分泌,C错误;D、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响转变而来的,D错误应选:A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展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展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此题考察细胞核的功能、核糖体的功能、免疫细胞和生长素的合成过程,意在考察学生理解细胞核的构造和功能,理

3、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理解生长素的合成,难度不大2. 解:A、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A正确; B、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其组成成分中不含mRNA,B错误; C、核糖体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些附着在内质网和核膜上,C错误; D、RNA聚合酶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核糖体不具有该功能,D错误 应选:A 1、核糖体:无膜构造,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核糖体是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在真核细胞中,有些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些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和核膜上 此题考察细胞构造和功能,重点考察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糖体的构造和功能,同时结合遗传信息转录

4、和翻译的相关知识答题,比较根底,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察3. 解:A、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 所以18O2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如今水中,但是水又可以作为反响物,假如水作为反响物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那么放射性元素又可以出如今二氧化碳中,A正确; B、利用35S标记甲硫氨酸,假如是合成分泌蛋白,那么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假如不是合成分泌蛋白,也可以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B正确; C、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展标记,根据半保存复制特点,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只有1个,因此所占比例为25%,C错误; D、

5、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14CO2,那么14C在光合作用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14CH2O中的14C在无氧呼吸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H2O14C314C2H5OH,D正确 应选:C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存复制; 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 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

6、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此题考同位素标记法的相关应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教材使用的原理、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 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需要选择无色或接近无色的生物材料,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A正确; B、常温下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成氧气和水,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材料,B错误;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别离和复原实验,需要使用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是不成熟的植物细胞,C错误; D、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因此假设观察线粒体时,需要选择无色

7、或接近无色的生物材料,而菠菜叶具有明显的绿色,所以D错误 应选: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需要选择无色或接近无色的生物材料,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常温下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成氧气和水,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别离和复原实验,需要使用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是不成熟的植物细胞;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因此假设观察线粒体时,需要选择无色或接近无色的生物材料,而菠菜叶具有明显的绿色此题主要考察实验的选材和原理,很根底,学生只要掌握教材中的实验材料就能准确作答5. 解: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膜构造的细胞器

8、,正确;线粒体分解有机物,产生ATP,叶绿体合成有机物,错误;线粒体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正确;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叶绿体光反响消耗水,暗反响产生水,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多种酶,催化相应的反响,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丰富的膜面积,正确应选:C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是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构造和功能的比较的考察,回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构造和功能,然后分析选项进展解答对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构造和功能及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络是解题的关键6. 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

9、输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A正确; B、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细胞构造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可以互相交融,线粒体提供能量,该过程说明细胞器的构造和功能之间具有亲密的联络B正确; C、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C正确; D、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其它细胞器,D错误; 应选:D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进展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构造的蛋白质,在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展进一不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分别表示内质网、高

10、尔基体、线粒体,a 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 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求注意理解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7. 【分析】 此题考察了细胞的各个构造与功能,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原核生物无核仁,但有核糖体,A正确;B.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依靠胞吞胞吐,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正确;C.ADP转化成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但ATP转化成ADP可以发生在细胞中任何需要能量的部位,C正确;D.细胞质基质可以为细胞核进步ATP、酶、核苷酸等,但不能提供DNA,D错误。应选D。8. 解:1由分析可知,1线粒体、2叶

11、绿体具有双膜构造2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2叶绿体、4液泡3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通过浸透作用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别离,发生质壁别离现象43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5细胞核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实现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对大分子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DNA不能进出细胞核,DNA聚合酶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RNA聚合酶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应选:c故答案为:11、222、434 43 5c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植物细胞的构造,其中1是线粒体,2是叶绿体,3是细胞核,4是液泡,5是细胞质基质;

1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具有双膜构造的细胞器,细胞核具有双膜构造,但不是细胞器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细胞构造和功能的纯熟掌握,学会分析细胞的亚显微构造图解答问题9. 解:1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该过程为脱水缩合反响,形成的化学键为肽键,构造为-NH-CO-。2在胰蛋白酶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过程中,放射性同位素将依次出如今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及细胞膜外,即,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图中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即可以构成生物膜系统。3图中是线粒体,可以用健那绿进展染色,染色后呈蓝绿色。与完好的动物细胞相比,该图中还缺少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溶酶体。故答

13、案为:1内质网核糖体      脱水缩合-NH-CO-2线粒体     3健那绿     蓝绿     中心体、溶酶体据图分析:图示是动物胰腺细胞,其中构造为细胞膜;构造为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囊泡;构造为高尔基体;构造为核糖体;构造为内质网;物质分泌蛋白;构造为线粒体。此题结合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图,考察细胞构造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构造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构造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细

14、胞器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 解: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响,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加A液1ml,摇匀,再加B液4滴,摇匀,实验结果是呈紫色2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开,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3C组实验的目的是检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可观察到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橘黄色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4D组实验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可以用于制备叫纯洁的细胞膜故答案为:12ml匀浆液添加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加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2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别离3洗去浮色4没有细胞核及众多的细胞器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响;淀粉遇碘液变蓝;复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