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鸡马立克氏病的争辩1、 鸡马立克氏病病原属于疱疹病毒的B亚群(细胞结合毒),共分三个血清型: 血清1型,对鸡致病致瘤,主要毒株有超强毒(Md5等)、强毒(JW、GA等);血清2型,对鸡无致病性,主要毒株有SB/1和301B/1等血清3型,对鸡无致病性,但可使鸡有良好的抵制力,是一株火鸡疱疹病毒株(HVT-FC126株)。2、 本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播性,病毒一旦侵入鸡群,其感染率甚至可达100%?。3、 很多看似正常的种鸡是可以传播感染的带毒鸡,感染可能终生持续下去。4、 感染鸡群的不断排毒以及病毒对外界的抵制力很强是造成感染易流行的主要缘由。5、下面我将主要从背景、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
2、断、预防和治疗这6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背景1、随着经济社会的进展,投资环境的优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军畜牧养殖行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禽大国,禽蛋和禽肉产量始终居全球第一位和其次位。2、诚然如此,但是畜牧养殖行业也是脆弱的。鸡马立克氏病作为一种主要危害蛋种鸡的疾病对蛋种鸡养殖行业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OIE将其列为B类。伴随着集约化进展和鸡群密度的增加消灭病毒野毒株的毒力增加,对养禽业的危害日益严峻。目前,马立克氏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进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 3、鸡马立克氏病在全世界全部养鸡的国家都有发生,在70年月初研制出有效疫苗之前,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峻。4、我国于70年月初发觉有鸡
3、马立克氏病存在,目前绝大多数养鸡地区都有本病流行。受害鸡群的发病率从少数几只鸡到25或30不等,间或可高达60。5、有些地区经多年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鸡马立克氏病基本得到了把握。6、从一些HVT疫苗免疫失败的鸡群分别到毒力特殊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可以部分地解释上述免疫失败现象。7、由于本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引起严峻免疫抑制,受害鸡群对白痢病、球虫病、新城疫等的敏感性增高,并影响各种疫苗的预防效果。8、鸡马立克氏病发生率差异很大。除少数鸡可从临诊疾病恢复,一般说死亡率和发病率相等。如不使用疫苗,鸡群的损失较大。9、接种疫苗,产蛋鸡群可把损失减小到5以下,肉鸡群可把死亡
4、把握在05以下,把废弃率把握在02以下。二 病原学 1、 马立克氏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 疱疹病毒甲亚科的 马立克氏病毒属 禽疱疹病毒2型。2、 病毒在机体组织中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没有发育成熟的病毒,称为不完全病毒,主要存在于肿瘤组织及白细胞中,此种病毒离开活体组织和细胞很简洁死亡。另一种是发育成熟的病毒,称为完全病毒存在于羽毛囊上皮细胞及脱落的皮屑中,对外界环境抵制力强,在传播本病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3、 依据抗原性不同,马立克氏病毒分为三种血清型,即血清l型、2型和3型。血清1型包括全部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含强毒及其致弱的变异毒株, 在血清1型中致瘤性或毒力的差异很大,又可分为不同的致病型
5、。4、 依据对HVT疫苗免疫鸡和非免疫鸡的致病试验,MDV可分为温存型(mMDV),强毒型(vMDV)和超强毒型(vvMDV)。5、 而血清2型包括全部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3型包括全部的火鸡疱疹病毒及其变异毒株。三 流行病学1、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大部分为终生带毒),脱落的毛囊上皮、皮屑以及鸡舍中的尘埃是主要传染源。此外,病鸡和带毒鸡的分泌物、排泄物也是重要的传染源。2、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鸡是最主要的自然宿主,其他禽类很少发生鸡马立克氏病。3、本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播性,病毒一旦侵入鸡群,其感染率甚至可达100%4、本病的发生与鸡龄有关,鸡龄越小,易感性越高,因此,1日龄雏鸡最易感。本
6、病多发于58周龄的鸡,发病高峰多在1220周龄之间,所以本病主要发生在蛋种鸡中,依据观看,蛋种鸡场在每批次的种鸡出厂之前都会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的接种,由于肉鸡的出栏目龄在50日龄以前,马立克氏病通常还没有发作,因此商品肉鸡很少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5、我国地方品种鸡较易感。鸡只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是通过气源途径造成病毒的散布。存在于羽囊上皮细胞中的病毒颗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这种病毒随着羽毛和皮屑散落到四周环境中,对外界的抵制力很强。病毒主要从呼吸道进入体内。很多貌似正常的种鸡是可以传播感染的带毒鸡,感染可能终生持续下去。感染鸡群的不断排毒以及病毒对外界的抵制力很强是造成感染易流行的主要缘由。四 临
7、床症状一般分为神经型(古典型)、急性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四种,有时可混合发生。4.1神经型 1、主要表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等,养殖场多发生这种类型的马立克氏病。2、特征是一肢或两肢麻痹,形成一腿伸向前方一腿伸向后方,翅膀下垂(俗称“穿大褂”)。颈部麻痹使头颈歪斜,嗉囊麻痹扩大(俗称“大嗉子”)。3、这一类的特征症状在民间因发生较多所以比较简洁辨认。4、剖检可见受害神经变粗。病鸡采食困难、饥饿、脱水、消瘦,最终衰竭死亡。4.2内脏型 1、 常侵害幼龄鸡,死亡率较高。解剖可见内脏器官有灰白色的肿瘤。2、 常见于卵巢,其次是肾、脾、心等器官组织。3、 法氏囊的眼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常表现为萎
8、缩,有时增厚。4、 本型多呈急性爆发,病性急骤,开头时大批鸡精神萎顿。几天后部分病鸡消灭行动不协调,继而消灭单侧或双侧肢体麻痹。部分病鸡死亡却没有特征临诊症状。5、 很多病鸡表现为脱水、消瘦和昏迷。但近年来由于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应用,爆发性不多见,多零星发作。4.3眼型 1、 眼内呈同心环状、斑点状或布满的灰白色,单侧或双眼发病,视力减退,瞳孔收缩,边缘不整,不能随光线强弱而调整大小,甚至失明。可见虹膜增生退色,呈混浊的淡灰色(俗称灰眼)。视力丢失,双眼失明的很快死亡,单眼失明的病程较长。2、 发生这种类型的马立克氏病时,鸡的死亡缘由往往是由于找不到食槽、水槽或者被其他鸡只踩踏致死,一般养殖场对
9、这种鸡只的处理都进行杀死处理,然后放入化尸池,一般都认为没有连续进行养殖的价值。4.4皮肤型 1、 以皮肤毛囊形成小结节为特征。在翅膀、颈部、尾部上方及大腿处有肿瘤结节。2、 皮肤型基本是炎症性的,但也可能是淋巴瘤性的。病变小时皮肤基本结构的完整性尚能保持,但大量增生性病变可引起表皮的裂开、溃疡。3、 这类的马立克氏病对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存在于羽毛囊内的病毒颗粒会随着羽毛囊的脱落而进入环境中,进而污染环境。4、 养殖合作社的养殖模式一般是层叠式的笼养,上一层的种鸡假如发生这种类型的马立克氏病,随着皮屑的脱落就有可能掉落到下一层中造成传播和感染。所以合作社对马立克氏病的预防是格外重视的,
10、全部入场的种鸡苗不管是从外引进的还是本场的优势鸡苗都必需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这样就从很大程度上避开了马立克氏病的传播和感染,保证了鸡苗的平安和合作社的效益。4.5 脏器病变 肝脏:肿大明显、质脆,有时呈布满型肿瘤,有时可见粟粒大小至黄豆大的灰白色肿瘤,几个至几十个不等。这种肿瘤质地坚韧,稍突出表面,有时肝脏上肿瘤如鸡蛋黄大小。腺胃:肿胀、增厚、质地坚实,浆膜苍白,切开后可见粘膜出血或者溃疡。心脏:在心外膜见黄白色肿瘤,常突出于心肌表面,米粒大至黄豆大。卵巢:肿大410倍不等,呈菜花状。养殖场对本病的推断常以此作为标准。肺脏:一侧或者两侧可见灰白色肿瘤,肺呈实质性,质地坚硬。脾脏:肿大至3
11、7倍不等,表面见呈针尖大小或者米粒大小的肿瘤结节。肌肉:肌肉肿瘤多发于胸肌,呈白色条纹状。一般状况下的诊断多接受剖检查看脏器的变化来推断,这种方法是最直接、最简洁同时也是最有用的,假如在发生混合感染或者发病不明显时可接受试验室检查。5诊断1、 马立克病毒是高度接触传染的,实际上在鸡群中普遍存在。只有小部分感染鸡只进展成为临诊马立克氏病。2、 不少人把检出病毒或检出特异抗体作为确诊马立克氏病的依据,其实是一种误会。诊断必需依据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学和肿瘤特异标记等标准作出,而血清学方法和病毒学方法主要用于鸡群感染状况的监测。3、 神经型的马立克氏病依据特征性麻痹症状及相应外周神经的病理变化确诊。
12、 4、 内脏型的马立克氏病要与鸡淋巴白血病(LL)相区分。二者的眼观变化格外相像,依据发病鸡龄和病变分布位置可加以区分。一般说有下列状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不存在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状况下消灭外周神经增粗;.16周龄以下的鸡内脏器官消灭肿瘤;.16或16周龄以上的鸡消灭各脏器淋巴肿瘤,但是法氏囊无肿瘤;鸡马立克氏病的法氏囊变化通常是萎缩或布满性增厚,而鸡淋巴白血病则常有法氏囊肿瘤。.虹膜变色和瞳孔不规章,这是眼型的特征病变,较易与其他病症相区分。5、马立克氏病病毒各个血清型可以在发育鸡胚体内繁殖:致病的血清1型病毒在鸡肾细胞培育上生长最好血清2型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最好,生长缓
13、慢并产生一些大合包体的中等大小的蚀斑。血清3型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最好,生长速度快,并产生大蚀斑。6、马立克氏病病毒l型低毒株通过卵内接种或免疫抑制可增加诱发肿瘤的力量,但用同样的方法2型和3型马立克氏病病毒仍不能致瘤。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眼观和剖检变化不太明显的疑似马立克氏病感染的诊断,就地取材,操作简洁,适合鸡场的自行检查,并适合确定感染病毒类型,有利于对症下药。7、在养殖场的诊断一般都是通过眼观和剖检相结合的方法,试验室的检查很少用到。试验室检查主要接受琼脂免疫集中试验(AGID)、放射性沉淀试验、ELISA、直接或间接荧光试验、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6 预防和治疗6.1 预防
14、1、 马立克疫苗在把握本病中起关键作用,应按免疫程序预防接种马立克疫苗,防止疫病发生。2、 成功地研制出防制鸡马立克氏病的疫苗不仅是农业上的一项重大成果,而且对癌症的争辩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鸡马立克氏病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能使用疫苗防制的肿瘤性疾病。3、 在将来,疫苗接种仍将是防制鸡马立克氏病的主要措施。防止出雏和育雏阶段的早期感染以及削减鸡群污染强毒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保证和提高疫苗的作用和进一步削减鸡马立克氏病引起的损失是必不行少的。6.1.1疫苗的类型1、目前全世界使用的疫苗毒株有三种:第一种是人工致弱的1型 MDV,如荷兰Rispens的CVl988、美国Witter的MD11/75/
15、R2,国内哈尔滨兽医争辩所的K株(814)等。其次种是自然不致瘤的2型MDV,如美国的SB1、301B/1和国内的Z4;第三种是3型MDV(HVT),如全世界广泛使用的FCl26。HVT与MDV有交叉免疫作用,对鸡和火鸡不致瘤,用它免疫后能抵制马立克氏病的致瘤作用。FCl26是已知最好的HVT疫苗,其他HVT毒株的免疫效果均比不上它。2、 鸡马立克氏病分I、II、III型,有单价,也有二价、三价的疫苗。单价苗中主要介绍两种,一是刚才提到的荷兰Rispens的CVl988,这是最有效的疫苗。数据显示,使用这种单价苗以来,马立克氏病的死亡率始终保持在4%以下,发病率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二是H
16、VT冻干疫苗作为使用最广泛的单价疫苗,因其生产成本低,是从感染细胞抽提出的无细胞病毒冻干制品,便利保存和使用,免疫效果的确,出雏时接种可大大削减鸡马立克氏病引起的损失。双价疫苗:主要是由2型和3型马立克氏病病毒组成。由于2型和3型马立克氏病病毒之间存在免疫协同作用,爱护效果比单价疫苗好得多。双价疫苗不仅能抵制强毒的攻击,而且对存在母源抗体干扰和早期感染的鸡群也能供应较全面的爱护。国外生产的 HVT(FCl26)+SB1双价疫苗,免疫效果好,我国已有部分地区使用这种疫苗。而我国研制的Z4+FC126双价疫苗的免疫效力与其相当。三价疫苗:它虽然比相应的双价疫苗爱护率高,但由于生产成本高、工艺简单,
17、所以实际上并未获推广应用。3、总的来说一般液氮细胞苗比冻干苗效果好,多价比单价效果好。液氮苗保存在液氮中,现用现配,取出的液氮苗应马上放入27的温水中解冻,然后与其他药物混匀马上用于出雏的出场免疫。使用液氮苗、冻干苗等时严禁在马立克氏病疫苗的配套稀释液中加入抗生素;4、总的原则是应依据当地流行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毒株类型选用合适的疫苗。5、免疫程序:传统的免疫程序是1日龄刺种。由于高母源抗体,尤其是HVT疫苗接种后,母源抗体的中和力很强,为避开母源抗体干扰,有很多场家提倡1日龄首免,714日龄进行二次免疫的方法,这样免疫效果较好。然后尽可能地选用由国内外正规疫苗厂家生产的弱毒疫苗,严防有禽白血病
18、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污染疫苗。6.1 .2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1、马立克疫苗在免疫效果方面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无论活苗还是灭活苗对机体来说都是作为抗原存在的,外来抗原对机体的生产性能到底是否有影响,数据显示马立克疫苗的免疫效果格外好,但是是否真的如此或者说到底好到什么程度,没有做过实际的试验是无法确定的。2、所以我们小组的张芙恺同学在养殖合作社实习期间对马立克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做了试验。试验的结果显示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而且有助于增重和提高料比,提高胴体质量。因此商品肉鸡也应当注射马立克疫苗,为了降低成本,可选择价格较廉价的HVT冻干苗。
19、6.1 .3 影响免疫力的因素1、 近年来在有些用CV1988疫苗免疫的鸡群仍可能发生马立克氏病超量死亡,这种现象国内外都有发生,已引起普遍重视。2、 这种免疫失败可由多种缘由引起,其中包括母源抗体干扰、发生出雏和育雏期早期感染、存在超强毒MDV感染、存在应激或其他感染、疫苗使用不当等。3、 近年来争辩者们乐观寻求解决免疫失败的方法。虽然有些厂家推举使用高免疫量,但试验证明不能提高对超强毒的爱护作用。4、 一般认为,即使在有母源抗体的状况下,确保2 000PFU羽的剂量,足以达到通常的免疫效果。克服母源抗体干扰的更好方法是使用细胞结合苗。尤其2型3型双价苗。5、 超强毒株的存在是造成有些鸡群免
20、疫失败的重要缘由,使用双价疫苗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措施。试验证明2型3型MDV之间有很强的协同作用,在HVT疫苗中加入4的2型病毒就能产生显著效果。18日龄鸡胚免疫可以克服早期感染的问题,但这一免疫程序在国内推广尚有困难,在抱负状况下稀释疫苗的半衰期为46h,一般要求稀释疫苗在l2h用完。所以必需依靠综合防制措施的协作来解决。6、 其他感染,特殊是可引起高度免疫抑制的法氏囊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呼肠孤病毒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等都可干扰马立克氏病免疫力的产生,因而造成免疫失败。7、 影响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因素很多,可归结为病原体因素、宿主因素、环境或其他因素。8、 毒株的毒力、感染的剂量
21、和途径是最重要的病原体因素。1型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毒力从温存型到超强毒型不等,毒力愈强发病率愈高。但对给定的毒株来说其毒力又部分打算于宿主的遗传结构。在自然条件下,污染严峻感染量大时,发病率也高。呼吸道途径是最有效的自然感染途径。6.2 综合防治措施1、 马立克氏病的发生率差异较大。除少数鸡可从临诊疾病恢复,一般说死亡率和发病率相等。如不使用疫苗,鸡群的损失可从少数几只到25-30,间或可高达60。2、 接种疫苗,产蛋鸡群可把损失减小到5以下,肉鸡群可把死亡把握在0.5以下,把废弃率把握在0.2以下。3、 但在很多状况下可发生免疫失败。4、 本病因损害免疫系统,对鸡只的后期发育造成严峻的影响,所
22、以对于本病一般不进行治疗,没有治疗意义。发生本病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实行严格把握、扑灭措施,防止集中。病鸡和同群鸡应全部扑杀并无害化处理。污染的场地、鸡舍、用具、粪便等严格消毒。5、 严格卫生消毒,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严防初生雏鸡早期感染,由于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的阳性鸡终生排毒,可随感染鸡脱落皮屑、髓羽根部向外广泛传播,存活可长达8个月,所以每次进雏前要严格依据规定程序(彻底冲洗,有效消毒药认真喷洒,间隔24小时再冲洗,再消毒)毁灭鸡舍中病毒。否则,初生雏鸡特殊易感,一旦感染上,病毒繁殖很快,即使接种疫苗,疫苗毒繁殖赶不上野毒繁殖速度,从而导致免疫失败。6、 孵化场应远离鸡舍,严格消毒,种蛋入孵前和雏鸡出壳后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一)数学试题 无答案
- 小微企业创业知识课件
- 护士在用药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家政养老护理课件
- 安保防恐知识培训课件
- 电力系统培训课件
- 2025年护士考试健康促进理念试题与答案
-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 乐事展示设计市场调研
- 行政管理学习宝典试题及答案
- xx学校研学旅行活动告家长书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工作职责
- 艾里逊自动变速箱针脚图PPT通用课件
- 圣地非遗-鲁锦纹样特征
- 自动扶梯标准安装施工方案
- 化探取样规范
- 起重机械交叉作业安全措施
- MBR运行管理手册(共21页)
- 生态动力素讲解话术
- 五年级家长会英语老师发言课件.ppt
- Oracle-BI安装及使用指南(linux)(精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