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5卷第4期实验流体力学Vol.25,No.42011年08月JournalofExperimentsinFluidMechanicsAug.,2011文箪编号:1672-9897(2011)04-0015-07坝陵河大桥桥位深切峡谷风剖面实测研究朱乐东微七任腐杰2,陈伟2,3,周成2,王继全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脸室,上海200092,2.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上海200092,3.同济大学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要:用相控阵声达风廓线仪对坝陵河大桥桥址处深切峡谷中风剖面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深切峡谷中,平均风剖面受峡谷地形
2、影响较大,形态有时显得较为复杂而不规则,呈现锯齿形、正切变形或逆切变形等多样化。在峡谷的上半部,平均风速较大时其剖面相对较为规则,但不符合规范中描述平坦地貌平均风速削面的肆函数形式,而具有e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此外.统汁显示.风向角在低空范围内受峡谷地形的影响要比在高空范围内严重,其在低空范围的变化幅度也要比在高空范围的变化幅度大。风迎角的散布范围和绝对值大小均随高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观测得到的峡谷湍流度大于平坦地貌湍流度的加范推荐值,同时峡谷湍流度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并且这种随机性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关键词:深切峡谷;平均风速削面;湍流度剖面;现场实测;声雷达中图分类号:P412.16文献标
3、识码:AInvestigationonwindprofilesinthedeepgorgeattheBalinghebridgesiteviafieldmeasurementZHULc-dong112-3,RENPeng-jie2,CHENWei23,ZHOUCheng2,WANGJi-quan2(1.StateKeyLaboratoryforDisasterReductioninCivilEngineering/I'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DepartmentofBridgeEngineering,TongjiUniversity
4、Shanghai200092,China;3.KeyLaboratoryforWindResistanceTechnologyofBridgesoftheMinistryofTransportation,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WindprofilesinthedeepgorgeattheBalinghebridgesitewereinvestigatedviaafieldmeasurementusingaphasedarraysodarwindprofiler.Itisfoundthatthemeanwindspeedpro
5、filesinadeepgorgeareseriouslyaffectedbythegorgeterrain,andsometimesshowcomplicated*irregularanddiversepatterns,suchaszigzagpatterns,positiveornegativeshearpatterns,etc.Intheupperhalfpartofthegorge,themeanwindspeedprofileshaverelativelyregularpatternsintherelevantcasesoflargemeanwindspeeds.Theregular
6、profiles»however,areclearlydifferentfromthepowerlawspecifiedincodesforcommonflatterrains,andshowvariationpattersofexponentiallaw.Furthermore,thestatisticresultsshowthatthewindazimuthisaffectedbythegorgeterrainmoresignificantinthelowerpartofthegorgethanintheupperpartofthegorge*anditsvariationamp
7、litudeisthuslargerinthelowerpartthanintheupperpartofthegorge.Boththescatteredrangeandtheabsolutevalueofthewindattackangledisplaydecreasingtendencieswiththeincreaseoftheheight.Theobservedturbulentintensitiesinthegorgearelargerthanthosesuggestedintherelevantcodesforcommonflatterrains*andpossessacertai
8、ndegreeofrandom.whichismoreviolentwiththeincreaseofheight.Keywords:deepgorge;profileofmeanwindspeed;profileofturbulentintensity;fieldmeasurement;sodar0弓吉将建立越来越多的跨峡谷大桥,而为了确保桥梁结构口在风荷载作用下能够安全通行,就必须合理确定桥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不处的风场特性,为桥梁抗风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现断推进,对交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西部多山地区在对山区风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山顶风速加速效应收稿日期:2010-1
9、0-14;修订日期:2011-05-09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编号SLDRCE08-02);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531800019:200631849426)工作频率16502750Hz最低探测高度20m最高探测高度1km垂直高度分辨率10250m水平风速测量度0.10.3m/s垂直风速测毓精度0.030.lm/s风向测量精度2.3°水平风速量程5050m/s垂直风速量程J010m/sTable1MainparametersofMFASSODARwindprofiler*实际测量厚度与测责层厚有关.并受天,和周声毋境的影响以及山体背风区湍流
10、特性的研究,或者是多重山脉干扰效应作用下风场特性的研究口2】,而对深切峡谷中的风场特性研究还很少,陈政清等通过湘西矮寨大桥桥址处地形模型的风洞实验,对峡谷地形的风场进行了研究,但风洞试验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山区峡谷地区的实际风场特性。气象部门通过现场实测曾对山谷地形的风温轮廓线特征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目前还鲜有针对桥梁抗风设计的深切峡谷地形风场现场实测研究。作者通过在坝陵河大桥桥址处进行现场实测,取得了一些关于深切峡谷地形风场特性的资料。1工程概况72cm.L74cm61一却沮危琶!*7!7I7'ir.测童单元(天线)数据存储单元笔记本电脑)信息处理单元(b)I作原理图测试系
11、统介绍(a)测试系统天线尺寸图1Fig.1Descriptionoflestsystem(b)立面图图2测点位置Fig.2Thepositionofmeasurement坝陵河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北部为石山山原山地和盆地,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南部为低中山,低山丘陵。区内河流切割侵蚀强烈,地形破碎,岩溶发育明显,坡度大,地表常处于干旱缺水状况。按照气候带的划分标准,该地区为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多云寡照,四季分明,具有温和,春干夏雨的气候特点。坝陵河大桥地处高山峡谷之间,桥位处峡谷近接南北方向,深约560m,谷顶宽约22.5km°桥位处的山地气
12、象条件与河流、平原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与沿海和平原地区风速相比,山区峡谷阵风强烈、频繁,湍流强度大,非平稳特性突出。坝陵河大桥为国内首座单跨超«1MFAS型SODAR风廊线仪主要性能指标过千米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主跨1088m。大桥跨越坝陵河峡谷,结构跨度大、结构自振频率低,对风的作用敏感,运营和施工中的抗风安全是坝陵河大桥设计的一项控制因素。故需要开展桥位处山区峡谷自然风风场特性、风参数的实测研究工作,为坝陵河大桥的抗风设计提供合理的风场参数。研究结果对其它工程具有借鉴价值。2试验概况2.1试验仪器和测点位置介绍本次实地风剖面测量采用了由德国SCINTEC公司生产的MFAS型相控阵声
13、雷达(SODAR)风廓线仪系统(图1)进行风廓线的实测。该声雷达能够测量三维风速和风向及湍流竖向剖面;仪器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主要附件有:MFASNS标准声音屏蔽设备;MFAPAE主设备供电单元;MFAHEA天线加热设备;MFAPHE天线加热设备供电单元。经过对坝陵河大桥桥址附近峡谷地形和桥下三棵树村房屋条件、供电条件的实地考察,确定了风廓线仪的观测位置,即图2中的S1,此测点位于大桥的下游约299m处,沿大桥轴向离开跨中向镇宁侧桥塔偏离距离约103m,海拔高度约758m;测点距峡谷顶面高度约480m,测点距桥面高度约为300m。2.2坐标系统定义声雷达风廓线仪系统的坐标定义见图3和表2,图中
14、U、V、W表示坐标系的3个方向。图3SODAR坐标系Fig.3CoordinatesystemofSODAR表2风偏角与风向对应关系表Table2Relationshipbetweenyawangleandazimuthofwind2.3数据采集情况风偏角风向0,北风90°东风180°南风270*西风自2006年11月开始,在贵州镇宁的观测点进行了5次现场风廓线观测,时间分别是:2006年11月28日12月1日.2007年3月1214日.2007年4月1827日,2007年10月1015日以及2009年12月210日。声雷达的有效观测高度在坝陵河大桥主梁施工前基本上都超过了
15、海拔1158m,最大超过了海拔1558m,只有少数情况低于海拔1158m。但是在2009年12月210日期间进行最后一次测最时,主梁已经合龙.由于主梁对声雷达信号干扰,使得测量高度均低于桥面的海拔高度1058m。利用声雷达观测得到的原始样本包括:高度H(距离声雷达)、平均水平风速、水平风向角、U方向平均风速Uu、U方向风速根方差值如、V方向平均风速Uv.V方向风速根方差值w、W方向平均速度Uw、W方向风速根方差值ow等9项内容。图47给出了2007年10月13日12点20分测得上述各参数的竖向剖面图,其中Z为海拨高度。其中数值为。的数据为无效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去除。对此样本的观察发现,V方
16、向的速度分量分布形式与平均水平风速方向的ffl5U方向平均风,速及风速根方差削面Fig.5ProfilesofUu&<rv图6V方向平均风速及风速根方差剖面Fig.6Profilesoft/v&gLJ图7W方向平均域速及风速根方差剖面Fig.7ProfilesofUw&<iw图4平均水平风速及水平风向角剖面Fig.4Profilesofhovizontalmeanspeedandazimuthangleofwind小。3主要试验结果与分析3.1平均风剖面突测数据分析选择离测站离测站300m高度(主梁高度)处平均风速大于4m/s和有效测试高度超过400m的平均
17、风剖面观测样本(共计221个)进行分析,其中高度是指离开声雷达的高度。图8中给出了几个典型的原始风剖面样本,其中U心的定义见式(1),从对风廓线的观察可以看到,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深切峡谷中,平均风廓线的形态较为复杂,并且具有多样性,有时风为主要风速方向。比较U,V,W3个风速分量,V风速风量对总风速大小影响最大,w风速风最影响最速沿高度呈“锯齿形”变化;有时在距仪器200400m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显著的风速正切变或逆切变现象;此外,对于风速较大的情况,有时也观测到了一些比较规则的平均风廓线,但这些较规则的平均风廓线仍与规范中章函数或对数函数所描述的常规平均风廓线有显著区别。根据规范中的风廓线.随着
18、高度的增(a)供齿形样本(a)供齿形样本(b)逆切变样本(c)正切变样本图8实测的多样性平均风刑面示例Fig.8Typicalexamplesofmeasureddiversemeanwindprofiles北风或南风。从对不同高度风玫瑰图(图9-11)的观察可以看到,在海拔858m(桥塔根以下约100m)处风向主要是N、NNE、SSW等3个方向,其频度分别为40.8%、18.3%、23.4%,在海拔1058m(近桥面高度)处风向主要是N、NNE、S等3个方向,其频度分别为42.5%、14.0%、19.9%,在海拔1158(桥塔顶部图9858m高度处风向玫魂图Fig.9Rosediagramo
19、fwindaiimuthat858m则的风廊线中,随着高度的增加,平均风速增加的速率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接近谷顶时,速度增长率非常大。此现象与深切峡谷的特征吻合,即:随着高度的增加,峡谷的宽度增大.山坡在水平方向对风的阻滞作用越来越弱,使得风速的增长率随之越来越大。根据对实测样本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风速受地(d)较则样本图n1158mn度处风向玫瑰图Fig.!IRosediagramofwindazimuthat1158m高度)处风向主要是是N、S两个方向,其频度分别为34.7%、20.8%。由此可见坝陵河大桥桥址处峡谷风风向的离散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3.2平均风剖面推荐公式ffl101058
20、m高度处风向玫瑰图Fig.10Rosediagramofwindazimuthat1058m故进行数据拟合时选择200m以上的数据。对于深切峡谷的平均风廓线.规范中用于表示平坦地区平均风廓线的蒂函数公式或对数函数公式显然已不再适用。作者通过对实际观测样本的拟合,获得r代表坝陵河深切峡谷测站上方海拔9581585m范围内的风廓线数学表达式,具体如F:U=Uw=J3+W+U&(1)U=U1058exp(!)=Uexp(2)PP对有效样本的平均风剖面图观察分析显示,测站上空200m范围内的数据变化凌乱.没有规律可循,U工一乙、50=exp(_)(3)其中:Z为海拔高度,乙为参考高度,U,为参
21、考风速,&58为1058m处风速,P为拟合参数fUVtUutUw为V,U,W3个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对于本桥,参考风速以的值可以通过参考文献5中给出的数值取用。拟合中选用了风速较大(G10S8>4m/s)且风向与河谷走向(南北走向)相近的样本,共计118个。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样本进行拟合。(1)统一拟合法,首先将118有效样本的所有无量纲风速一海拔高度数据对的实测结果放在一起构成一个实测数据对的整体集合(见图12中的离散方块);然后以公式(3)为目标函数进行一次性统一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参数P的统一拟合值。图12中实线即为统一拟合法得到的平均风剖面曲线,其中p=573.05。U!Ur
22、图12平均风速剖面拟合结果Fig.12Fittedresultsofmeanwindspeedprofile(2)独立拟合参数平均法,即以公式(3)为目标函数,对所选118个样本逐个进行独立的最小二乘拟合.分别得到每个样本对应的参数A,然后对所有拟合得到求平均值得到最终的参数基于不同样本的拟合结果离散度较大,其平均值p=558.97,与统一拟合法得到的结果接近。根据平均值得到的风剖面曲线用虚线画在图12中,由此可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平均风剖面非常接近。最后,以统一拟合结果为准.推荐坝陵河大桥的桥址处的平均风剖面公式:U(Z)=958m1585m(4)3.3风迎角剖面观测数据分析实测中得到U,V
23、,W3个方向上的平均风速Uu,按照公式(5)可以求得相应的风迎角a,并定义当风速的垂直分量Uw竖直向上时,风迎角为正,反之为负。对海拔1058m高度处风速在大于4m/s的样本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实测平均风的迎角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如图13所示)。图中两条虚线包含的范围是桥梁塔基到塔顶的范围(965mWZ<1161m)。a=arclan(UwUjf+)其中为风迎角,单位为度(°)。(5)1700尸1600-150014001300-如200:1100-1000:900-800-7Odo11p.80风迎角(°)-200图13风迎角一海拔高度关系图Fig.13Correlat
24、ionbetweenattackanlcandheight从图13可以看出.虽然风迎角的数值较为离散,但是,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风迎角的散布范围和风迎角的绝对值大小均有减小的趋势。大的迎角主要在低空处(海拔高度Z900m)出现,低空处风速较小,以及风特性受地形影响较大是造成此处风迎角较大的原因。而随肴海拔高度的增加,风速不断增加且山谷变得开阔,地形对风特性影响变小,从而使得风迎角的散布范围变窄。在图中所示的桥梁设计的高度范围内风迎角分布范围变化不大,大约在一15°15°之间。3.4湍流度剖面观刑数据分析实测采用的测试仪器MFAS型SODAR相控阵声雷达可同时得到湍流度沿高度方
25、向的剖面,对离SODAR300m高度(海拔1058m)处风速在大于4m/s的样本分析,依据相关文献相对湍流度(简称为湍流度)是脉动风速的标准差同主风速方向上的平均风速的比值,但由于本试验设备中得到的数据不是风速时程,而是U,V,W3个方向的lOmin平均风速Uu、Uy、Uw和其对应的脉动风标准差OUOv(Jw»故利用式得到U、V、W3个方向的湍流度ludvJw:(6)L,=地,K=,/w=ueV"Ulo.UwU心其中%为3个方向的合速度.可由式(1)得到。图1416分别为贵州坝陵河大桥桥址处海拔高度为858、1058、1158m的湍流度分布情况。随着高度的增加,湍流度的离散
26、性增大,在近桥面高度处(海拔1058m)U方向的湍流度主要集中在区间0.1,0.4,V方向的湍流度较离散。基于实测统计分析得到湍流度U方向的分量ItJ平均值为0.365,最大值为0.923,最小值为0.041,标准差为0.246;V方向的分量R平均值为0.411,最大值为0.990,最小值为0.042,标准差为0.257。分析结果中,V方向的湍流度大于U方向是因为V方向代表的南北方向是峡谷中风速方向的主要方向.其更加接近于风速的主风向,而在相关文献中可以发现主风向上的湍流度分量一般大于其它两个显大于相关规范中规定的湍流度大小,这是因为规范中考虑的地貌与本研究的深切峡谷地形相差较大,后者的地貌复
27、杂,增大了湍流度的值及其随机性;同时文中分析的样本包含的大部分都是小风速样本,一般认为小风速条件下的风特性不确定性要强.使其脉动特性与强风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图14海拔858m高度处湍流度分布20°06090120150(b)/v图15海拔1058m度处滑流度分布Distributionsofturbulentintensitiesat1058m(c)/w3020(a)/u020406080100120(b)/y图16海拔1158m高度处潟流度分布Distributionsofturbulentintensitiesat1158m4020>.1'I'-'
28、I'L.'020406080100120(»)Iu(c)Jw80.%(n实测成据1.8040-|S400o,n.046810Fig.16图17U/(ms】)(&)Iu46810U/(ms-')20(b)Zv桥面高度(1058m)湍流度随平均风速变化规律Fig.17VariationofturbulentintensitiesatdeckleveK1058m)withmeanwindspetd最06'8'_(C)Iw统计分析表明,坝陵河大桥桥址处的实测脉动风湍流度与平均风速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17所示),随着平均风速的增加,湍流度有减小的趋势,这与之前的分析一致,进一步解释了小风速样本的湍流度要由于风速较小,地表热应力作用增大,边界层的稳定性偏离中性。4结论采用相控阵声雷达风廓线仪系统对西部山区风剖面进行现场实测和研究,通过对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现将结论总结如下:(1) 坝陵河大桥桥址处峡谷地形的平均风廓线与规范中寤函数或对数函数所描述的常规平均风解线有显著区别。山区风轮廓线随着高度的增加,平均风速增加的速率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友好空间-洞察及研究
- 电信基站建设总包合同
- 海底光缆地质灾害预警-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特色餐厅品牌设计服务承包合同
- 2025年度电池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回收服务合同
- 2025版石材干挂业务合同模板修订版
- 2025版挖掘机租赁及施工环境保护与恢复合同
- 2025年度旅游度假村租赁服务合同模板
- 聘请执业药师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护理)护理教育导论-急救护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19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过去分词公开课--完整版PPT课件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