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业分层测评十二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关于摩擦力的产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互相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B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C互相压紧并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作用D只有互相压紧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才可能有摩擦力的作用【解析】要产生摩擦力,首先要有弹力,其次要接触面不光滑,还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故只有D正确【答案】D2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C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D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垂直【解析】静摩擦力的静指的是相对静止,比方说,在空中你手
2、握着一个可乐瓶子,瓶子受到静摩擦力,而当你握着他程度运动时,瓶子相对地面是运动的,而此时他还是受到静摩擦力,故A错误;比方地面固定一个木板,木板上面有个物体,小物体在木板上运动,虽然木板没动,但是木板也受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是要有弹力,故C正确;滑动摩擦力和两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与两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我们手持一个水壶程度向前走,静摩擦力竖直向上,而速度方向程度,此时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故D错误【答案】C3如图328所示,运发动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运发动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图3
3、173;28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解析】运发动向上、向下都是匀速运动,且只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知,运发动所受的摩擦力总是向上,大小等于其重力应选项C正确【答案】C4如图329所示,甲图中小孩用80 N的程度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乙图中,小孩用100 N的程度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假设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 N,木箱
4、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5,那么f1、f2、f3的大小分别为图329A80 N、100 N、90 NB80 N、100 N、45 NC80 N、80 N、90 N D0、80 N、45 N【解析】甲图中小孩推木箱没推动,木箱受到的是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知f180 N;乙图中恰能推动木箱,木箱受到的是最大静摩擦力,f2100 N;丙图中木箱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f3FN0.45×200 N90 N,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5多项选择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
5、,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解析】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一样,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但一定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样时,使物体加速,选项A错误、C正确;当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使物体减速,选项B错误、D正确【答案】CD6.河北选手李雪妹以33.898秒的成绩夺得第十一届全运会500米自行车计时赛冠军,该成绩超亚洲纪录,那么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时,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导学号:60042026】图
6、3210A都向后B都向前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D前轮向前,后轮向后【解析】自行车匀速前进时,由于人通过链条给后轮一个力,使后轮顺时针转动,设轮与地面接触处光滑,那么轮应加速顺时针转动,说明轮有相对地面向后转动的趋势,由于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后轮所受静摩擦力f1的方向向前;前轮转动是由于前轮受到力的作用,假设前轮与地面接触处光滑,那么前轮就不会转动,故前轮相对地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其所受摩擦力向后,如下图匀速前进【答案】C7如图3211所示,程度传送带上放一物体,当传送带向右以速度v匀速传动时,物体在轻弹簧程度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
7、止状态,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当传送带向右的速度变为2v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那么关于弹簧前、后的伸长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导学号:60042110】图3211A弹簧伸长量将减小,即xxB弹簧伸长量将增加,即xxC弹簧伸长量不变,即xxD无法比较x和x的大小【解析】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弹力均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根据胡克定律Fkx和fNmg,可得x,故xx,应选项C正确【答案】C8重为10 N的木块放在程度面上,用程度方向的力拉木块,同时木块的受力点连接测力的传感器,如下图,当拉力逐渐增大时,木块先静止后做加速运动,从计算机屏幕上得到木块与程
8、度面间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线如图3212所示根据图线及题意,求:图32121木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木块与程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1由图线可知木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fmax6.0 N,滑动摩擦力f5.0 N.2由fFN,得0.5.【答案】16.0 N5.0 N20.5才能提升9如图3213所示,在程度地面上放一物块,用从零开场逐渐增大的程度拉力Fktk为常量拉着物块沿地面运动,那么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选项是图3213【解析】在开场的一段时间内,Fktfma
9、x,物块静止不动,此时物块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fFkt.当Ffmax时,物块开场滑动,物块与地面之间属于滑动摩擦力,由于正压力、动摩擦因数都恒定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且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B项正确【答案】B10如图3214所示,两块一样的竖直木板A、B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一样的砖块,两侧用大小均为F的力程度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那么第2、3块砖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图3214A0 B.mgCmg D2mg【解析】以砖块1、2、3、4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重力作用,整体相对木板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木板对整体有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对称
10、性和二力平衡可知,左右两块木板对整体左右两面有向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1f2,且f1f24mg,那么f12mg.再以砖块1、2为整体,1、2整体受的重力为2mg,左侧木板对砖块1、2向上的静摩擦力f12mg,根据平衡条件知砖块2与砖块3之间的接触面上没有静摩擦力,A正确【答案】A11某同学用如图3215所示的装置测量放在粗糙程度桌面上的长金属板B与铁块A间的动摩擦因数,铁块A的质量m1 kg,用程度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相对于A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下图那么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_.g取10 N/kg图3215【解
11、析】从题图中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0 N,铁块A受到弹簧的拉力F2.50 N,由于铁块A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受到的摩擦力f2.50 N由fmg得0.25.【答案】2.500.2512如图3216所示,用程度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木块的重力为G6 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0.25,求:图32161当F25 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增大为30 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10 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4当F6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解析】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如下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座椅介绍》
- 《胸部CT检查技术》课件
- 《心脏电生理研究》课件
- 《恶性肿瘤治疗效果评估标准》课件
- 《数据分析教程》课件
- 3DMAX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依据程序和要求
- 物料定价技术暨科目确定
- 《聚合反应工艺》课件
-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 -蛋白质的结构课时13-15
- 《定量分析方法介绍》课件
-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专项练习
- DL∕T 526-2013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
- 2024年北京大兴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和答案
- JT-T-848-2013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
- 食品生物化学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2024年江苏国信新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学术交流英语(学术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 中医经络养生拍打
- Unit7Summerholidayplans(单元解读)六年级英语下册(译林版三起)
- 医学高级职称-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