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制度的成熟 含解析_第1页
第3课 古代制度的成熟 含解析_第2页
第3课 古代制度的成熟 含解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西汉前期相权极重,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抑制此问题的措施是 A设“中朝B置枢密院C置刺史 D设三司使【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削弱相权,任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答案】A2丞相制度在隋唐进展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设立三省,分散相权B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解析】隋唐对丞相制度的重大调整是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把相权一分为三,且互相牵制、互相制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A项正确。B项是宋代的措施,C、D两项是明代的措施。【答案】A3宋朝形成了“中

2、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场面。这反映出【导学号:24940012】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到达顶峰C相权削弱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材料中中书管民事,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将宰相权利分割,互相制约,最后由皇帝决断,C项正确,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项与题干不符,而专制皇权到达顶峰是在清朝,B项与题干也不符。【答案】C4“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导学号:24940013】A世袭制 B禅让制C察举制 D科举制【解析】A、B两

3、项是权利传承制度,并非是“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与材料所说的意思不符,排除B项。C项是一种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它具有了材料所说的弊端。【答案】C5?贞观政要?记载: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A中书省 B门下省C尚书省 D御史台【解析】唐朝三省长官中的门下省是负责封驳和审议的,同时具有“谏官的职能。【答案】B才能提升6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权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解析】题干主要表达的是对地方官任职的规定,与宗法体系、健全地

4、方行政机构和完善地方监察制度无关,故排除A、C、D三项。规定地方官任职要避亲、避籍,其目的在于防止地方权力的膨胀,应选B项。【答案】B7阅读以下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导学号:24940014】时期两宋明清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本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C改变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公平、公正【解析】根据表格中两宋、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半数是来自于平民、贫寒家庭,可知科举制促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统治阶层,B项正确。【答案】B8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

5、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请答复:1材料一说明唐初政治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2材料二所述故事本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利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唐初政治的特点,做到论从史出。虽然唐初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这种民主来源于皇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时代性。第2问从材料中的史实可知是法律和皇权之间的冲突,从“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可知法律权威占据上风。第3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唐初君主的权利受大臣和法律的约束。第二小问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有辩证的认识,一方面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开通造成的,另一方面在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统治。【答案】1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2本质:皇权和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说明: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