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的减法(一)_第1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的减法(一)_第2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的减法(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数学教案三位数的减法一一、教学内容:P5758二、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稳固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进步学生计算的纯熟程度。2、引导学生探究减法的验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验算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知错就改的好品质。三、教具准备:口算卡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2、用200、300、500这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法。3、提问:笔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P57页的两幅图2、提出问题3、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先在小组讨论,然后进展集体订正。4、再提出问题,交流想法:到底应找回多少钱?5、练习三稳固练习计算下面各题,并

2、验算346284831381635319四全课总结提问:怎样验算减法算式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五计算下面各题1、口算324077236130623845152004005005090382、竖式计算,并验算708146805576指名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3、用100、200、300写两道加减法算式。六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2、小组内讨论算法3、集体交流,展示算法多样性4、再提出问题,交流想法,展示算法多样性5、小结:1做减法计算题时,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进展计算,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展验算2你认为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A、一样数位要对齐B、从个位减起C、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

3、本位上加10再减D、注意检查和验算七稳固练习1、完成P58试一试2、解决问题一种电视机原价1000元,现价798元,如今比原来廉价多少元?你能用多种方法验算自己的计算结果?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

4、老师为“教员。 八全课总结“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 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老师。这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