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步连减应用题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五册教学目的:1.学生可以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两部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3.充分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应用知识做铺垫教学重、难点:可以从生活中找到这类应用题的雏形,并能正确解决教学关键: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自然生动的生活情境师:今天老师可忙坏了,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学生:想!师:早晨,老师的闹钟罢工了,竟然没有响,害的我没有赶上接送车,为了上班不迟到,所以我只好打面的到车站,再坐公共汽车过来了。今天早晨我出门的时候,一共带了50元钱。我先从家里
2、出发,打面的到车站花了4元钱。然后我又用了3元钱乘车到旧县。老师简要板书二、解决可能遇到的生活问题师:根据我提供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交汽车一共花了多少钱?生:虞老师到旧县后还剩多少钱?生:虞老师打完面的后还剩多少钱?生: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生:坐公共汽车比做面的少用多少钱?师:还有其他问题?学生表示没有了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一块儿解决不好办,咱们一个一个来解决,怎么样?师: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谁来解决?生:4-3=1元师:谁求出老师到达车站后还剩多少钱?生:50-4=46元师:谁能求出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共汽车一共
3、花了多少元?生:4+3=7元师:那么,老师到达旧县后还剩多少钱?这个问题挺难的,你会吗?三、自主探究求解新知的途径1.第一次尝试师:请小朋友们先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学生尝试练习,老师巡视搜集信息。小组内交流讨论,为全班交流进展准备师:哪个小组愿意讲讲你们的做法?生:我们先求出了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共汽车一共花的钱数:4+3=7元。又用总钱数减去了一共花的钱数:50-7=43元。生:我们先用总钱数减去老师打面的的花的4元:50-4=46元。然后再减去做公共汽车花的3元钱:46-3=43元生:我们的想法和第一小组一样,但我们用的是综合算式:50-4+3=43元2.第二次尝试
4、:老师出示题目:虞老师到华地百货用40元钱买了30本笔记本。准备奖励给遵守纪律的小朋友9本,学习认真的小朋友11本。虞老师还剩多少本笔记本?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师:对咱们解决的这两个实际问题进展比较,你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四、完善认知、释放潜能师:小朋友们算算买了笔记本后,虞老师还剩多少钱?生:43元减去笔记本的40元,你还剩3元钱。师:3元钱够我从旧县回家吗?生:嚷嚷不够了!光打面的就的用4元钱了!师:很着急那怎么办呢,我总不能走回家吧?你们能帮我想个方法吗?学生议论纷纷,情绪高涨,一会儿不少学生举起了手生:老师,你别走了,今天住我家吧。学生和老师都
5、笑了师:谢谢你啊,但老师回家得干活啊,所以不能住外面的。生:老师你可以到了溧阳城里不打面的。早晨你是怕迟到,但放学晚一点回家没关系啊。师:这个方法太好了!你真是太聪明了!师:这节课小朋友们用学到的知识帮助虞老师解决了这么多实际问题,真得谢谢你们了!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像这种类型的应用题在学生的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过?学生原有的认知构造里有没有这种模型的存在?结果通过找部分学生询问,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这类的应用题已经可以解决,因此,我将从生活中找到类似的问题并能灵敏的解答定为本节课的首要目的。本着这一思想,所以我在教学时放弃了课本的教例,而是选择从生活
6、的角度进展讨论。经过这番尝试,我发现学生无论是从理解知识还是从掌握技能这两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寻求成功的关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展讨论:一、改变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变单纯的例题为丰富的生活情境,把解题的过程转化为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自觉的进步了应用数学的意识。二、创造自主探求研究的时机。问题由学生提出,再由学生自主解决,学生能充分体验“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探究研究解决问题的完好过程。学生可以在比较广阔的空间和较为充裕的时间中,以学习主人的姿态展现自我、开展自我。三、关注学生整体的活动状况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
7、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
8、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9、、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重求知的过程,在注意引导学生学数学知识,练数学技能,进展数学思维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目光打量世界、认识世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我们的生活中!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存储容量扩展技术-洞察及研究
- 风能时空预测的实时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陶瓷3D打印创新应用-洞察及研究
- 虚拟现实与工作流系统的结合-洞察及研究
-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相互作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绿色债券发行机制-洞察及研究
- 环境戏剧中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洞察及研究
- 市政护栏塑粉施工方案
- 景秀园楼下施工方案
- 光伏备案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P234)
- 2025昭通市盐津县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1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自动扶梯施工方案编制
- 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2课时二力平衡)学案-八年级科学浙教版上册
- 第一单元第二课《表现形式》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人力资源法律顾问
- 一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2
- 国开2025年《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1-4答案
- 《银行反假币培训》PPT课件.ppt
- 造口袋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