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件:《李广射虎》_第1页
三年级语文课件:《李广射虎》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语文课件: 李广射虎三年级语文课件篇一: 李广射虎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影影绰绰”、“拈弓搭箭”、“神勇 无比”等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包诗的课型,能背诵诗歌,并说出诗歌大意。3.能过朗读表达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 ,丰富学生积累。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题导入,引出课型1.“叫醒耳朵”常规训练:“猛然间拉开硬弓”;“那白羽 箭拔不出来”。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广射虎这篇文章。李广是怎么 样的一个人呢?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了解。 咱们打开书, 快速读一读第 二小节,搜寻一下有关李广的信息。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课文

2、吗?(文包诗)我们以 前学过哪些?有了以前的这些积累, 相信你们学起这篇文章来会更加得 心应手!4.来,先请合作小组互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给你们读一遍的时间,你们可以采取自己组里独创的方式,来读一读5.由一小组汇报预习一一朗读课文一遍,学生评价。二、 由诗及文,理清脉络 既然是文包诗,那么文章与古诗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用心思考,然后我们来交流。三小节一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四小节一一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三、 诗文对应,感悟神勇1.让我们再走近些,来感受古诗的精妙与文章描述的精彩。刚才 同学们提到,第一句古诗对应的是第三小节。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拿起 笔来划一划。 哪几句是

3、写“林暗草惊风”的?用横线表示。 哪几句是写 “将军夜引弓”的呢?用波浪线表示。(学生自学)2.训练朗读第一行,读出当时夜黑风疾的情景来。3.谁来读读对应第二行诗的句子?从这几句话里,你又进一步了解 李广了吗?从哪些词语里了解的呢?4.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 他的神勇。 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 训练朗读第二行, 读出李广的机敏、 神勇、果断来。5.回归古诗。读得真好,回到古诗中,你还能读出这样的气势来 吗?谁来试着读一读第一句。四、 诗文对应,感悟力大1.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请自学第四小节。先划一划,再读一读。2.让老师来了解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平明,是什么意思

4、?是啊,一大早,李广的随从便出去寻找那支射出去的白羽,可是看到的是什 么样的场景呢?3.请大家注意标点,谈谈这两个感叹号给你带来的感受。你能读 出来吗?4.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白羽箭还有多少露在外面?从字里行 间找根据,或者你从古诗中找到相应的字,也可以说明。5.练读最后一句,感受李广的力大无比。6.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好一个的李广”来称赞他,你准备怎 样表达?7.再次回到古诗,读出你心中的赞叹。五、回味诗文,练习讲述1.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背下古诗。2.来,对照古诗学着做一个说书人,给我们说说李广的故事。六、拓展古诗,提升阅读1.李广如此神勇,难怪唐代另一边塞诗人王昌龄有诗这样赞道: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这首诗塞下曲的作者卢纶,有名的边塞诗人。他的塞下 曲共有六首。老师在这儿给大家读一读另外一首。月黑雁飞高,单 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像上学期 我们进行的古诗研究一样,模仿着写一篇文包诗。老师相信,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们继续学 习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 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 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

6、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 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二、理解课文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的古 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2)他是怎样的将军?(神勇无比)理解:神勇无比(3)齐读第二节3.学习3、4自然段(1)过渡: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 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2)交流A出示(1)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

7、虎、发现虎、 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胆大 艺高)(2)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3)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4)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 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5)交流(拈、搭、运、拉)(6)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7)看多媒体:师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8)说说李广射虎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老师做了一张 简易的弓和箭,谁来表演一下。(9)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10)说说你的体会。(射箭不容易,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11)指导朗读。第一句用叙事的语调,语气平缓;

8、第二、三、四三句语调稍重, 重读“疾风”“沙沙”、 “想到”、 “警惕“、|四处搜寻”, 要注意 用语调去渲染当时的那种恐惧而紧张的气氛;第5、6两句语速要稍快, 要读出当时的那种紧张的气氛。B、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 巨石!(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 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C那白羽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1)“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2)多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3)这似乎是一个笑话, 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眼力, 反而佩服他 高

9、超的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 射进石头中,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4)指导朗读: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5)齐读第四节4.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哪一自然 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那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 后两句所讲的内容。三、拓展延伸1.学生自由点击“李广其人”,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 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读后的收获, 最后推派代 表交流讨论结果。2.学生鼠标点击“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 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 诗。板书设计:

10、胆大艺高力大无穷 神勇无比文章来源三年级语文课件篇二: 李广射虎教学内容: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一、听写生字词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4)指名读塞下曲。齐读塞下曲。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读议议。(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2)他是怎样的将军?(3)齐读第2自然段。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 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练习朗读,

11、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3)继续讨论。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 想到虎,搜寻虎、 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 着)(4)指导朗读。(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1)轻读课文。(2)讨论。“蒙蒙亮”指什么时候?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 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 大无穷)(3)指读课文。(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三、动画设境,感情朗读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 品味故事, 深深地感受到 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 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 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2、看得出来, 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 相信你也一 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拓展延伸,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