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第14篇满井游记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第14篇满井游记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5第14篇 满井游记(河北2013年已考)袁宏道原文呈现1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2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总 1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 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

2、城居者未之知也。3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文言词汇分类积累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纪恶能无纪“纪”通“记”,记 载,记录古今异义膏土膏微润古义:肥沃;今义: 很稠的糊状物恶恶能无纪古义:疑问代词,怎 能;今义:讨厌,憎恶一词多义乍波色乍明初、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突然,忽然鳞鳞浪层层名词用作状语,像鱼 鳞似的呷浪之鳞代鱼时冻风时作时常亦时时有常常于时冰皮始解这时始于时冰皮始解开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才知始知郊田之外知道2 / 5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词类活用泉、茗泉而茗者名词用作动词,汲泉 水;煮茶罍罍而

3、歌者名词用作动词,举杯红装、蹇红装而蹇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 艳装;骑着驴飞、走作则飞沙走砾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使.滚动虚词虽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虽然游人虽未盛即使然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的样子然徒步则汗出浃背然而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定语后置的标志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定语后置的标志髻鬟之始掠语气助词,用在主谓 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余之游助词,的若脱笼之鹄助词,的如倩女之碱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而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连词,表承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连词,表转折,可是如倩女之 1 鉄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连词,表并列于于时冰皮始解在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从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廿

4、微)二日天稍.和稍:略微(稍余寒犹厉厉:厉害,猛烈(3)冻风时作局作:起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3 / 5娟 然 如 拭如 倩女之陨面而髻 鬟之 始掠也船:洗 脸(8)柔 梢 披 风披:_ 开、分 散(9)凡曝沙之鸟曝:_晒(10)呷浪之鳞呷:吸(11)夫 能 不 以 游 堕 事堕: 坏、 耽 误(12)而 此 地 适 与 余 近适: 正 好2 . (2016 玉林中考)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A. 若脱笼之.鹄B.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C. 如倩女之.牆面D. 而髻鬟之.始掠也3 . (2016 北海中考)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A.

5、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B. 如倩女之賤面而髻鬟之始掠也C. 泉而茗者D.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2016 玉林中考)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高大的柳树成排地夹立在堤的两侧,肥沃的土地微微润湿,放眼望去,空旷开阔,(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去的天鹅。(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亮晶晶的好像镜子刚打开时清凉的光骤然从镜子里闪射出来似的。(3)( 2016 玉林中考)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一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显出)悠闲自得的情态,一切动物(似乎)都洋溢

6、着欢乐的气氛。5 . (2016 台州中考)文中作者说自己“若脱笼之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表达了 作者摆脱世俗烦恼、亲近自然风光的喜悦。6 . (2016 台州中考)文章写了哪些景致?表现了早春怎样的特点?主要写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以及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表现了满井早春万物复苏、乍暖还寒的特点。_ _4 / 5 一 *(2016 赵县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 分)【甲】满井游记第二段【乙】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阂户,连臂而至。衣冠士

7、女,下迨蔀屋,莫不靓 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 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竞以歌喉 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 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注释】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下迨(dai)蔀(pou)屋:下至小户人家。交衢间:指路边。雷辊(gun)电霍:雷鸣电闪。布席安设:筵席。分曹部置:

8、分批安排。曹,成 对。妍媸(ch1):美和丑。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属(zhu)而和(he)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 四群人。竹肉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2 分)A. 髻鬟之始掠.也(梳掠)B. 风力虽尚劲.(猛,强有力)C. 得数十人而已(得到)D.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大约)&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2 分)A.于时冰皮始解告之于帝B. 罍而歌者 一人缓拍而.歌C.竟以歌喉相斗 属予作文以记之D. 郊田之外齐国之美丽者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或:柳树枝条好像在舒展又没有舒展开,柔软的柳梢在风中飘摇,麦苗像兽颈上的鬃毛,约有一寸来长。)_(2)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_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倾城而出,肩挨肩,人挤人,接踵而至。10 【甲】文写一春(初春之、早春之)_景,以一自然_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美景 色;【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游人聚饮斗歌 的热闹场面。(2 分)11.【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点,极富层次感。请以【乙】文为例具体说明(可借用原文语句回答)。(3 分)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