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_第1页
无形资产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_第2页
无形资产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_第3页
无形资产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形资产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对于无形资产的核算,会计与税法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纳税人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按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无形资产的计价例一:2002年1月2日,A公司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B公司投入的一项专利权,该专利权在 B 公司的账面价值为100 万元,评估确认的价值为150 万元,法律规定的剩余使用年限为 5 年。相关政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但是,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

2、产,应按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规定: “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无形资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差异分析:根据会计制度规定,A 公司应按B 公司的账面价值确定专利权的会计入账成本为 100 万元。税法对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不作区分,均以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因此A公司应按评估价确认专利权的计税成本为150万元。在使用年限内,每年该项专利权会计摊销额将比计税摊销额少10万元(150 100) + 5,即在2002年至2006年,应当每年申报调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0 万

3、元。例二:C公司委托D公司开发一项非专利技术。2003年7月1日,C公司向银行贷款100万元支付给D 公司作为开发费用。2004 年 1 月 1 日, D 公司开发成功并将非专利技术交付C公司使用。该非专利技术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为4 年。 (银行贷款年利率为8)相关政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购入的无形资产, 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国税发2000 84 号文件规定: “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差异分析:企业会计制度只规定了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资本化,对购建无形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

4、未作资本化要求。因此,C公司购入非专利技术的入账成本应为100万元。税法规定为购建无形资产而发生的贷款,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因此,C公司2003年支付的借款费用 4万元(100X8%+ 12X6)不得税前列支,应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同时,C公司应确认该非专利技术的计税成本为104万元(100+4),在2004年至2007年摊销期内,C公司应当每年申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万元(104100)+4。例三: E 公司自行开发一项专利权,2002 年、 2003 年分别支付各项开发费用200 万元,300 万元。 2004 年 1 月 3 日,E 公司依法律程序申请取得专利权,

5、并支付注册费等费用20 万元。该项专利权法律规定的使用年限为10 年。相关政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细则规定,纳税人购置无形资产或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 不得直接扣除,允许以摊销方式逐步扣除。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

6、形成资产的部分准予扣除。差异分析: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E 公司取得专利权的会计入账成本应为20 万元。税法规定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不得直接扣除,因此,E 公司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当调增 2002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200 万元,调增2003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0 万元。同时,E 公司应确认该项专利权的计税成本为520 万元 ( 200 300 20) , 并在摊销期内每年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50 万元(520 20) + 10。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那么会计与税法的规定是一致的。但是本例中专利权开发支出跨年度,在不能确认是否能够开发成功形成资产的情况下,2002年度发

7、生的开发费用200 万元仍然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如果 2003 年度确认开发失败,不能形成资产,那么2003 年开发费用300 万元可以在税前列支,同时2002 年发生的开发费用应当同时申报扣除,即应当申报调减2003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200 万元。假设例三中发生的开发费用已列入技术开发费。国税发2000 84 号文件规定: “纳税人自行研制开发无形资产,应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准确归集,凡在发生时已作为研究开发费直接扣除的,该项无形资产使用时,不得再分期摊销。 ”因此,如果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符合财工字1996041 号规定的技术开发费范围,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已在税前一次性列

8、支的,即使形成无形资产,也不需要将开发支出资本化。无形资产的摊销例四:假设例二中 C公司取得的非专利技术,法律和合同都没有规定使用年限,企业确定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 年。相关政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 年” 。细则规定: “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 或者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得少于10 年。 ”差异分析:对于该非专利技术,企业会计处理时按5 年摊销,每年应摊销20 万元( 100+ 5)。企业依照税法规定应按不少于10 年摊销 (假设按10 年摊销) , 每年应摊销10.4 万元 ( 104+

9、10)。因此,从2004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 C公司应申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9.6万元 (2010.4 ),第六年至第十年, C公司应申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10.4万元(10.40)。例五: F 公司购并G 公司,共计支付价款500 万元。 G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50 万元。相关政策: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规定, 纳入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商誉是购入商誉。购入商誉的成本,一般应根据企业购买另一企业时支付的价款,扣除购入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的余额确定。国税发2000 84 号文件规定,自创或外购的商誉不得摊销费用。差异分析:本例中F 公司应确认商誉的入账价值为50 万元(500 4

10、50) ,对于商誉是否应当摊销以及如何摊销,目前会计理论上仍然存在争议。但税法已经明确规定商誉不得摊销费用,因此,如果会计处理时进行摊销的,应作相反的纳税调整。无形资产的转让处置例六:接例五,假设在2007年7月2日,C公司将该非专利技术转让给H公司,取得收入 80 万元。差异分析:C公司转让该非专利技术时的会计成本为30万元(100 20X 3.5 ),计税成本为67.6万元(10410.4 X3.5)。C公司在会计处理时应确认转让收入50万元( 80 30),按税法规定应确认转让收入12.4万元(80 67.6 )。因此C公司在申报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7.6 万元

11、(50 12.4 ) 。例七: 接例五,假设在 2007 年 7 月 2 日, 因该非专利技术被其他技术取代,并且该非专利技术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C公司将其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费用。差异分析:C公司会计处理时转入当期费用的金额应为30万元。按照国税发200345号文件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 67.6万元。因此,C公司在申报 2007 年度企业所得税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7.6 万元( 67.6 30) 。此外, 企业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2003 年 6 号令的规定确定取得无形资产的计税成本;企业提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应当按照国税发2003 45号文件的规定

12、进行纳税调整;企业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或者对外捐赠的,应当分别按照国税发 2000 118号文件以及国税发200345 号文件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1、本文件由微软 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