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古代诗歌五首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怆然() 涕下() 青未了()鸡豚()决眦()畛鞭()即天涯()冠鼓()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念天地之悠悠(2)独怆然而涕,下(3)造化钟神秀(4)合,凌绝顶(5)自缘身在最高层(6)莫笑农家腊酒浑.从今若许闲乘月(8)落红不是无情物3.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3)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5)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6)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既表现了诗人看到胜 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

2、育希望的启示。(7)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 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 , 请 选用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诗句填写(8)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 一诗中写出了 “ , ”的名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 诗中写出了 “ , ”的句子,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4 .根据提示的信息填空。(1)他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是, 他被后人称为“ (2)他自号放翁,南宋诗人,一生笔耕不辍,诗词俱有很高成就,尤以饱含爱国热情的 诗作闻名后世。他是,七年级上册我们

3、诵读过他的诗作。课内精读(一)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5 .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 .试赏析“悠悠” 一词的表达效果。(二)阅读望岳,回答问题。7 .试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8 .(三)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9 .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两句。10 .诗歌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四)阅读游山西村11 .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试作简要分析。12 .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五)阅读己亥杂诗(其五)13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怎样写“离愁”的?14 .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课外阅

4、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折杨柳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注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15 .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16 .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二)新秋唐杜甫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注火云:俗称火烧云。一叶风:秋风。萤焰:萤火。17 .有人认为,颔联中的“几处”“谁家”替换为“处处”“家家”,更能突出秋的特征。 对此,你

5、有何看法? (3分)18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通过描写新秋之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9 .综合性学习。古代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既要读通读顺, 也要探讨研究,以了解古代社会风貌和古人的精神追求。(1)文化知识我知道请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完成下列填空。“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用“人风”,而不用“民风”,这是唐朝为了避 的讳。“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后来人们用“社稷”来代表 。由阴阳方位知识可推知“衡阳”在衡山 面。(2)文化基因我传承读于谦的石灰吟,说说你传承的“文化基因”。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于

6、谦(13981457),字延益,谥忠肃,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兵部尚书, 是一位民族英雄,其诗作多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和自己坚贞的情操。详解详析1.2. 落花。3.(5)(6) (8)4.(2)chu a ng t i li a o t u n z i y i n j i xi a o 想到。(2)眼泪。(3)聚集。(4)终当,终要。(5)因为。(6)浑浊。 如果。(8)(1)独怆然而涕下 衣冠简朴古风存 吟鞭东指即天涯 山重水复疑无路 落红不是无情物(2)飞来山上千寻塔(4)造化钟神秀柳暗花明又一村化作春泥更护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杜甫诗圣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

7、大作(其二)进而联系到自己的遭遇,(衬托)胸怀大志却报20 诗人缅怀追念,联想到过去现在都看不见赏识人才的明君,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的情感。21 示例一:“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 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示例二:用登临幽州台所见北方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 伤的诗人形象。叠词的使用,使意境更显苍茫,增强了反衬效果。22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答题时,可以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如“曾云”“归鸟”;再扣住重点词语,如“荡胸”的意思是“心胸震荡”,“决眦”的意思是“张大眼睛”。在此基础上,描绘诗歌画面即可。答案山中的云气,

8、层出不穷,使人心胸震荡;定睛凝望,鸟儿飞归,感觉眼眶也要 裂开了。23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 热 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 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答案示例:表明了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表明了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决心。24 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第一句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塔高表明 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奠定了全

9、诗的感情基调。25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26 .全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之年,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 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来到村中,正值社日临近, 村民们着朴素衣装,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乘着月色出游, 随时拄着拐杖来敲门拜访。27 .这两句诗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美景,又富于一定的哲理:不管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勇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28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

10、。29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赏析。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赏析的角度,然后分 析其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答案示例: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辞官离 京,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3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感悟诗人情感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感悟诗人的情感,一看 标题;二看诗风;三看关键词 (诗中意象),借助意象,揣摩诗人情感;四看诗后注释,据此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弄清写作目的,揣摩诗人情感。此题需借助古人常指“送别”的“杨柳” 意象、“折杨柳”之曲以及诗中的“最相惜”这一点明情感的关键词语等来感知诗人与友人 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答案写了杨柳、春

11、风等意象。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31 .解析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诗句的能力。结合具体修辞手法和诗句内容赏析 即可。答案拟人:诗人将“春风”当作人来写,使得本来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 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 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32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要结合诗句的意境及诗歌的题目分析。诗歌描写的是 新秋的景象,看看原句的词语和替换的词语,哪两个更能突出这一点即可。答案示例:我认为不能替换。替换后虽能突出秋的特征,但不能突出“新秋” 。“几 处”的意思是园林中有个别地方可以看到秋天的景象了,“谁家”的意思是只有个别人家开始做秋天的衣服了。 “几处” “谁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