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肝性脑病练习题E.血?NH+向NH转化增多2013-12-08 14:10:08| 分类: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1 .导致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 有:A.苯乙胺和酸乙等 B.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C.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和5-羟色胺等D.苯乙胺、酪胺和 GABA? E.苯乙胺、酪胺和5羟色胺等2 .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 是:A.干扰脑的能量代 B.使脑细胞产生抑制性突 触后电位C.干扰脑细胞膜的功能D.与正常递质竞争受体,但其效应远较正常递 质为弱E.引起血浆氨基酸失衡3 .肝性脑病患者氨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肠道产氨增多 B.氨的清除不足 C.肌肉产 氨增多D.血
2、中NH+向NH转化增多E.肾小管向血液弥散的氨增多4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不包括:A.干扰脑的能量代 B.使脑兴奋性递质产生减 少C.使脑抑制性递质产生增多D.使脑的敏感性增高 E.抑制脑细胞膜的功能5 .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减少的原因 是:A.血浆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所致B.高胰岛素血症所致C.肝对支链氨基酸灭活减少D.支链氨基酸合成来源减少E.血浆芳香族氨基酸增多引起6 .肝性脑病时,患者氨生成过多的最常见原因 是:A.肠道产氨增多 B.肌肉产氨增多 C.脑产氨 增多D.肾产氨产多、并向血液弥散增多7 .使正常递质生成增多、加强正常递质竞争作用的药物是:A.谷氨酸B.精氨酸C.谷氨酸钠D
3、.乳果糖E.左旋多巴8 .肝性脑病患者氨清除不足的原因主要见于:A.三羟酸循环障碍 B.谷氨酸合成障碍 C.谷 氨酰胺合成障碍 D.鸟氨酸循环障碍E.肾小管分泌氨减少9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中所说的支链氨基酸包 括:A.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缴氨酸 B.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C.亮氨酸、缴氨酸和色氨酸D.亮丙氨酸和色氨酸和缴氨酸E.苯丙氨酸和酪氨酸10 .苯乙醇胺的生成过程是:A酪氨酸脱竣B苯丙氨酸脱竣C酪氨酸先脱竣,再羟化D苯丙氨酸先脱竣,再羟化E酪氨酸先羟化,再脱竣11 .列哪一项因素直接影响脑的能量代A苯乙醇氨B羟苯乙醇氨C谷氨酰胺血D 5-羟色氨酸E氨12.哪项氨基酸不是产生肝性脑病的主
4、要因素:A苯丙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亮氨酸E蛋氨酸13 .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基础是A氨中毒学说B血浆氨基酸学说C假神经递质学说D GABA学说E神经毒素综合学说14 .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特点:A大脑形态学有典型改变B主要以代障碍为主C扑翼样震颤D神经精神系统变化E晚期病人出现肝昏迷15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基础:A氨中毒学说B血浆氨基酸学说C假神经递质学说D GABA学说E神经毒素综合学说16 .肝硬化病人血氨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 胃肠运动增强B. 胃肠道出血C. 脂肪摄入减少D. 碳水化合物增多E. 肠道细菌活动减弱答案 CDBDB AEDAD EDCAA B肾功能衰竭习
5、题-22013-11-26 20:00:52| 分类: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21 .昼夜尿比重均在1.010左右,主要反映:A.肾脏浓缩功能障碍;B.肾脏稀释功能障碍;C.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障碍;D . ADH分泌异常;E.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22 .慢性肾衰病人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A.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B.肠道钙吸收减少;C.促进血磷浓度升高;D.钙解离度降低;E.抑制骨骼脱钙;23 .慢性肾功衰晚期典型的化验结果是:A.血清钙,血清磷酸盐;B.血清钾,血清氯离子浓度;C.血清尿素氮减少,血清肌酊增多;D .血清钾,血清肌酊增多;E.血清钠,血清钙增多
6、。24 .现认为影响尿素毒性有关的因素是:A.血中尿素浓度;B.血氨浓度;C.血中氟酸盐浓度;D.血液H+浓度;E.血液Mg+浓度。25 .尿毒症病人发生口臭是由于:A.硫醇所致;B.酮体增多,丙酮排出;C.过度换气时呼出的CO;D.细菌在咽部繁殖;E.随唾液排出尿素,后者分解产生氨。26 .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压:A.大于310mmol/(Kg 心0);B.大于280 mmol/(Kg - SO);C.等于280mmol/(Kg - H2O);D .低于 280mmol/(Kg H2O);E.低于 310 mmol/(Kg aO)。2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一周导致患者死亡最重32.肾后性A
7、RF的原因为:要的原因是:A.药物中毒;B.挤压A.高磷血症;B.低钠伤;血症;C.前列腺肥大;D.血红C.低钾血症;D.高钾蛋白性肾病;血症;E.高胆红素血症。E.高钠血症。33. ARF时,肾毒性损伤的特点是:28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可见于:A.肾小管各段均可受累;B.并A.急性肾小球肾炎;B.肾非每个肾单位都受累;病综合征;C .肾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均受损;D. +C.肾盂积水;D.肾要损伤上皮细胞,基底膜可完整;中毒;E.主要是由于肾持续缺血。E.以上都不是。34.使肾灌注压明显下降的全身血压为:29.肾远曲小管功能障碍时容易发生A.低于 40mmHgB.低于A.正常血氯性酸中毒;B
8、.高钾50 mmHg血症及肾小管性酸中毒;C.低于 70mmHgD.低于C.低比重尿;D.尿氨80 mmHg镂增多;E.低于 90 mmHgE.血碳酸氢钠升高。35.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尿液变化,以下哪一项30 .肾集合管损害时容易发生是错误的?A.肾性糖A.尿比重 1.015;B.尿尿;B.氨基酸渗透压 <350mOsm/L尿;C,尿钠含量 <20mmol/L;D.尿/C.肾小管性蛋白血肌酊比值20 1;尿;D肾性尿崩症;E.有蛋白尿、管型尿。E.磷酸盐尿。36.下列不属于 ARF临床表现的是:31.下述何种是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A.氮质血症;B.高A.肾中钾血症;毒;B
9、.肝肾C.代性酸中毒;D.高磷综合征;低钙血症;C.肾移植急性排异反E.水中毒。应;D.急性肾小球肾炎;37.非少尿型ARF尿量相对较多的机制是:E.慢性肾小球肾炎。A.尿浓缩稀释功能障A.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B.肠碍;B.尿浓缩功能障碍;道钙吸收减少;C.尿稀释功能障C.促进血磷浓度升高;D.钙碍;D. GFRTF降;解离度降低;E.渗透性利尿。E.抑制骨骼脱钙;38.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43. CRF晚期发生的代异常可为:A.尿量;B.贫A.血清钙 ,血清磷酸盐;B.血血程度;清钾,血清氯离子浓度;C.血液pH;D.血清C.血清尿素氮减少,血清肌酊增多;D .血非蛋白氮(N
10、PN ;清钾,血清肌酊增多;E.生肌酊清除率。E.血清钠,血清钙增多。39.昼夜尿比重均在1.010左右,主要反映:44. CRF时,血磷增高可引起:A.肾脏浓缩功能障碍;B.肾A. ATP生成减少;B. PTH脏稀释功能障碍;减少;C.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障碍;D.ADH1C.肠道吸收钙减少;D.红分泌异常;细胞2,3-DPG减少;E.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E.氧离曲线左移。40.肾功能不全时易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为:45.肾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B.血A. VitD 3减少;B.酸中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毒;C.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D.抗C. PTH增多;D.氮质凝血因子如A
11、TIII等增多;血症;E.以上都不对。E. EPOM少。41.下述哪项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不相4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CRF的分泌功能障碍?关?A.肾性高血压;B.肾A. PTH增多;B.肾小性贫血;管磷重吸收增加;C .肾性骨营养不良;D.高C. 1,25二羟维生素臭缺乏;D.酸磷低钙;中毒;E.出血倾向。E.以上都相关。(三)填空题(117)42.慢性肾衰病人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1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日益加重的可能机制除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和肾小管-肾间质损害外,还与 及肾小球 有关。2 .慢性肾衰除有体液环境改变外,尚有分泌方面的病理变化,如肾性,肾性, 不良。3 .急性肾
12、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为 下降, 其主要机制主要有:肾血流降低, 阻塞,原尿返流和肾小球超滤系数降 低。4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三期,即、和。5 .在 ARF时,、和可以形成一个“死亡三角”,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加居1 增高。6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三期:、 和 。7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学说有:、 、 和。8 .与尿毒症有关的服类毒性物质是和。9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组织学特征是 破坏,临床表现主要是体各种 潴留、与 平衡紊乱和肾 功能障碍。10 .肾前性ARF的关键因素是导致 降低。11 .肾性ARF的关键因素是 损伤,导 致 降低。12 .急性肾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于
13、, 其次是。13 .能使肾血流量明显降低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发生的因素是、和。14 .肾前性氮质血症是指血清和 的比值。15 .急性肾衰引起血钾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以及 四方面因素造成的。16 .经过少尿期后,尿量进行性增多是 信号,当每天尿量大于 ,表明患者已进入多尿期。17 .肾脏有丰富的LTs受体,LTs浓度升高可导致, 和,使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肾衰竭。(四)是非题(110)1 .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虽有所不同,但如未经有效治疗而发展到晚期,两者都会发生尿毒症。2 .慢性肾功能衰竭常常是因为在急性肾功能障碍 发生后未及时有效治疗演变而来的结果。3 .急性肾衰患者一旦转入多
14、尿期,其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性酸中毒将明显缓解。4 .肾单位减少60%时,就可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 和尿毒症。5 .继发性肾小管坏死主要是由较长时间或程度严重的肾缺血导致的。6 .当患者处于禁食状态时,其尿液的渗透压最高只能达到750mmol/kg H2O称为低渗尿。7 . pre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的关键因素是 肾血流量急剧减少和肾小管损伤。8 . trade off hypothesis 认为,GFR等低导致血 磷浓度过高,使PTH代偿性分泌亢进,但 PTH增加 可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综合征。9 .肾血管自身调节紊乱可以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前ARE10 .慢
15、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尿量明显减少,尿中也 存在蛋白,管型和细胞。选择答案:1 D、2B、3E、4 B、5R 6 A、7B、8E、9E、10A、11 D. 12 B 13 D、14n 15C、16n17E、18 B、19A、20E、21 C、22 D、23n 24G25E、26 A 27D、28A、29B、30n 31D 32C、33n34D、35c 36D、37R 38E、39C 40R 41B、42n 43D、44D、45E、46E。肾功能衰竭习题2013-11-26 19:59:45| 分类: 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名词解释1 .肾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
16、 )2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 )3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prerenalfailure )4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postrenalfailure )5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intrarenal failure )6 .原尿返漏7 .少尿8 .无尿9 .氮质血症(azotemia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11 .夜尿(nocturia )12 .多尿(polyuria )13 .低渗尿14 .等渗尿15 .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
17、trophy )16 .尿毒症(uremia )17 . 尿毒症毒素(uremia toxin )18 .肾血流自身调节19 .少尿期20 .多尿期(diuretic phase )21 .健存肾单位学说22 .矫枉失衡学说(trade off hypothesis )23 .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二)单项选择题1 .下述哪项不是急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时能见到的尿液变化?A.比重1. 020;B.尿渗透压 700mOsm/LC.尿钠含量20mmol/L;D .尿/血肌酊比值40:1 ;E.以上都能见到。2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时,下述哪项尿变 化是与诊断不相符合的?A.尿比重固定;B.尿/血
18、肌酊比值40:1 ;C.尿蛋白含量为+;D.尿钠含量增高;E.以上都符合该诊断。3 .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指标是:A.高血压;B.贫血程度;C.血?P PHD.血清NPNE.生肌酊清除率。4 .肾功能不全时易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为: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B.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C.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D.抗凝血因子如ATIII等增多;E.以上都不对。5 .下述哪项是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机制不相关的?A. PTH增多;B.肾小管磷重吸收增加;C. 1,25二羟维生素D缺乏;D.酸中毒;E.以上都相关。6.能使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肾血流减少,肾小管阻B.出球小A收缩;.入球小A
19、舒;E.滤过面积减小。7 .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A.单位时间原尿生成量比肾血流量;B .单位时间原尿生成量比肾血浆流量;C.单位时间原尿生成量比肾小管重吸收率;D .单位时间原尿生成量比终末尿量;E.以上都不对。8.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导致:A.蛋白尿;B.低钠血症;C.低比重尿;D.酚红排泄障碍;E,血磷升Wj。9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会出现:A.氮质血症;B.高磷血症;C.阴离子间隙增大性酸中毒;D.菊糖清除率下降;E.高氯血性酸中毒。10 .近曲小管功能障碍时会出现:A.肾性糖尿;B.低渗尿;塞;.血浆胶体渗透压?;C.多A.肾小管阻塞;13.低渗尿尿;D.等渗尿;E.肾性尿崩症。11 .
20、肾髓神功能障碍时会出现:A .肾性糖尿;B.氨基酸尿;C.磷酸盐尿;D.低渗尿;E .肾小管性酸中毒。12 .肾远曲小管功能障碍时容易发生:A.正常血氯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及肾小管性酸中毒;C.低比重尿;D.尿氨增多;E.血碳酸氢钠升高。13 .肾集合管损害时容易发生:A.肾性糖尿;B.氨基酸尿;C.肾小管性蛋白尿;D.肾性尿崩症;E.磷酸盐尿。14 .引起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因素是:A.汞中毒;B.急性肾炎;C.肾血栓形成;D.休克;E.尿路梗阻。15 .原尿回漏是由于:流速缓慢;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D .肾间质水肿;E.尿量减少。16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尿变化哪一类是错
21、 误的?A.尿比重<1. 015;B.尿渗透压 <250mOsm/LC.尿钠含量 >40mmol/L;D,尿/血肌酊比值>40:1 ;E.尿蛋白含量(+)。17 .急性肾性肾功衰的少尿期不会出现:A.高血钾症;B.酸中毒;C.水中毒;D.低比重尿;E.尿钠含量降低。18 .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A.原尿回漏入间质;B.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C.肾小管阻塞;D.肾细胞肿胀;E. DIC 。19 .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高钾血症;B.氮质血症;C.低钠血症;D.代性酸中毒;14.等渗尿E.水中毒。E.生肌酊清除率。20 .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
22、标是:A.血压高低;B.贫血程度;C.血?pH pH;D.血清NPNE.生肌酊清除率。肾功能衰竭习题2013-11-26 19:59:45| 分类: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名词解释1 .肾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 )2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 )3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prerenal failure )4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postrenal failure )5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intrarenal failure )6 .原尿返漏7 .少尿8 .无尿9 .氮质血
23、症(azotemia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11 .夜尿(nocturia )12 .多尿(polyuria )15 .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 )16 .尿毒症(uremia )17 . 尿毒症毒素(uremia toxin )18 .肾血流自身调节19 .少尿期20 .多尿期(diuretic phase )21 .健存肾单位学说22 .矫枉失衡学说(trade off hypothesis )23 .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二)单项选择题1 .下述哪项不是急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时能见到 的尿液变化?A.比重
24、1. 020;B.尿渗透压 700mOsm/LC.尿钠含量20mmol/L;D .尿/血肌酊比值40:1 ;E.以上都能见到。2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时,下述哪项尿变 化是与诊断不相符合的?A.尿比重固定;B.尿/血肌酊比值40:1 ;C.尿蛋白含量为+;D.尿钠含量增高;E.以上都符合该诊断。3 .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指标是:A.高血压;B.贫血程度;C.血?PHD.血清NPN4.肾功能不全时易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A.蛋白为: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B.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C.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D.抗凝血因子如ATIII等增多;E.以上都不对。5.下述哪项是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机制不
25、相关的?A PTH增多;B.肾小管磷重吸收增加;C. 1,25二羟维生素B缺乏;D.酸中毒;E.以上都相关。6.能使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肾血流减少,肾小管阻塞;B.血浆胶体渗透压?;B.出球小A收缩;D.入球小A舒;E.滤过面积减小。7 .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A.单位时间原尿生成量比肾血流量;B .单位时间原尿生成量比肾血浆流量;C.单位时间原尿生成量比肾小管重吸收率;D .单位时间原尿生成量比终末尿量;E.以上都不对。尿;B.低钠血症;C.低比重尿;D.酚红排泄障碍;E,血磷升Wj。9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会出现:A.氮质血症;B.高磷血症;C.阴离子间隙增大性酸中毒;D.
26、菊糖清除率下降;E.高氯血性酸中毒。10 .近曲小管功能障碍时会出现:A.肾性糖尿;B.低渗尿;C.多尿;D.等渗尿;E.肾性尿崩症。11 .肾髓神功能障碍时会出现:A.肾性糖尿;B.氨基酸尿;C.磷酸盐尿;D.低渗尿;E.肾小管性酸中毒。8.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导致:12.肾远曲小管功能障碍时容易发生:量 >40mmol/L;血肌酊比值>40:1 ;21 .体作用最强的扩血管物质为:A.正常血氯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及肾小管性酸中毒;C.低比重尿;D.尿氨增多;E.血碳酸氢钠升高。13 .肾集合管损害时容易发生:A.肾性糖尿;B.氨基酸尿;C.肾小管性蛋白尿;D.肾性尿崩症;E.磷
27、酸盐尿。14 .引起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因素是:A.汞中毒;B.急性肾炎;C.肾血栓形成;D.休克;E.尿路梗阻。15 .原尿回漏是由于:A.肾小管阻塞;B.原尿流速缓慢;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D .肾间质水肿;E.尿量减少。16.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尿变化哪一类是错 误的?A.尿比重<1. 015;B.尿渗透压 <250mOsm/LC.尿钠含E.尿蛋白含量(+)。17 .急性肾性肾功衰的少尿期不会出现:A.高血钾症;B.酸中毒;C.水中毒;D.低比重尿;E.尿钠含量降低。18 .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A.原尿回漏入间质;B.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C.肾小管阻塞
28、;D.肾细胞肿胀;E. DIC。19 .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高钾血症;B.氮质血症;C.低钠血症;D.代性酸中毒;E.水中毒。20 .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A.血压高低;B.贫血程度;C.血?p pH;D.血清NPNE.生肌酊清除率。休克习题-22013-10-30 10:19:59| 分类: 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A. PGFB.组胺;C.缓激肽;D.腺昔;E. PGI2 (前列环素);22.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为:A .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血栓素 A (TXA) ;D .血管紧素 II ( ATII) ;E.血管加压素。23.休克
29、时钠泵运转失灵的机制是:A.磷酸化酶活性加强;B.己糖激酶活性加强;C.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生成增多;D .有氧氧化减弱,ATP生成减少;E.糖原分解加强而耗竭。24.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A.代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 AG升高性代性酸中毒;D . AG正常性代性酸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25 .失血性休克早期,功能最易受损的器官 是:A.心;B.脑;C.肺D.肝;E.肾。26 .休克早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C.肾性肾功能衰竭;D.器质性肾功能衰竭;E.肾前及肾性肾功能衰竭;27 .休克时引起心衰的机制,下述哪一项是不对 的?A.冠脉
30、流量减少;B.心肌耗氧量增多;C.酸中毒、高血钾使心肌抑制;D . MDF抑制心肌收缩;E.前负荷过大,心室搏出量减少。28 .休克时最早出现的酸碱失衡类型是:A. AG正常性代性酸中毒;B . AG增高性代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性碱中毒。29.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共同发病环节是:A.8DIC形成;B.急性肺淤血水肿;C.急性肺不;D.肺泡透明膜形成;E.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34.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下列哪一项是错E.胰高血糖素E.补充丧失部分的体液和当日将继续丧失的体液。30.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肺的主要临床表 现A.进行性氧分压 ;
31、B.进行性呼吸困难;C.进行性高碳酸血症;D.进行性发绡;E.肺部有湿性罗音。31.下列哪一项不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A.休克;B.严重创伤、感染和烧伤;C.氧中毒;D.急性心肌炎;E.急性胰腺炎。32.不符合休克早期临床症状的是: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尿量减少;D.血压不降低,脉压增大;E.收缩压稍升高。33.休克早期,下述血中激素变化中哪一项是错误 的?A. ACTH ;B.糖皮质激素 ;C.儿茶酚胺 ;D.胰岛素;误的?A.尿量不少;B.血尿素氮 ;C.血肌酊 ;D.代性酸中毒;E.局血钾。35 .诊断休克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依据 为:A.少尿;B.氮质血症;C.
32、多尿;D.肾性高血压;E.肾性贫血。36 .休克时,安全补液的最佳监测指标应 为:A.血压;B.脉压;C.尿量;D.中心静脉压;E.肺动脉楔入压。37 .休克期,对患者补液的正确原则应是:A.血压下降不严重则不必补液;B .补充丧失部分的体液,即“失多少,补多少”;C. “宁多勿少” ;D.“需多少,补多少”;38.休克时,下述何种症状是标志休克加重的最明显的标志:A.少尿、无尿;B.皮肤湿冷;C.皮肤出现花斑;D.脉搏细速;E.以上都不是。39.休克早期机体的代偿功能主要表现为:A.神志清醒;B.尿量有所恢复;C.肛温由下降开始回升;D.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E.以上都不对。40 .休克期微循
33、环血液淤滞的发生主要与下述何种 因素有关?A.微动脉扩,微小静脉收缩;B .微动脉扩,微小静脉腔瘀塞;C.儿茶酚胺增高后转向分泌减少; D .血细胞比容有所改 变;E.以上都不对。41 .休克早期,下述主要脏器功能改变,何种是不 对的?A.肾功能障碍,少尿或无尿;B.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状态,烦躁不安;C.呼吸功能障碍,出现呼吸困难;D.心功能加强,心率加快;E.以上都不对42 .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 的多少才引起休克?A. 15%B. 20%C. 30%D. 40%E. 50%43 .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有关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
34、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C.血管紧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有关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障碍有关44 .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先抑制后兴奋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D.改变不明显E.强烈抑制45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引起微循环血管收缩最主要 的体液因素改变是:A.血管紧素口 TB.加压素TC.儿茶酚胺TD. MDFTE. TXAT46 .休克时发生心力衰竭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毒、高钾血症酸中A.心肌供血量减少B.C.心肌血管DIC使心肌受损作用D. MDFE.生理情况下即大量释放的调节肽E.心脏前负荷增加47 .下列哪种缩血管物质能引起冠脉扩
35、?A.血管紧素口B.抗利尿激素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血栓素A48 .参与休克的白细胞黏附分子是A.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49 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ELAMC.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D. 0 2整合素(CD1/CD8)E. E-选择素49.休克时体液因子组胺A.休克最重要的体液因子B.H2受体兴奋时休克恶化C. H受体兴奋时休克恶化D.H2受体阻断后休克好转E. H受体阻断后休克恶化50 .皮素是休克A.全身循环起代偿的调节肽B. 缩血管作用最强的调节肽C.作为局部激素,有代偿作用的调节肽D.恶化时起作用的调节肽51 .参与白细胞与皮细胞黏附的有A. L-selectin与
36、 ICAM-1B.P-selectin 与 ICAM-1C. E-selectin与 ICAM-1D.Mac-1 与 ICAM-1E. Mac-1 与 LFA-152.多器官功能障碍时肾功能障碍最起始表现为A. GFRF降B.尿钠排出减少C.蛋白尿D.管型尿E.无尿答案:A53.失血性休克的淤血缺氧期,血中儿茶酚胺含量 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继续增高;B.接近正常;C.在正常值围;D.低于正常值;E.可增高可降低。答案:1 B、2 A、3 C、4 C、5 E、6 D、7 D、8 A、 9B、10 A、11 E、12 D、13 D、14 B、15 D、16 C、 17 D、18 E、19
37、D、20 E、21 E 22 C、23 D、24c 25 E、26 A、27 E、28 D、29 E、30 C、31 D、32 D、33 D、34 C、35 B、36 D、37 D、38 C、39 D、 40 B、41 C、42B、43R 44A、45C、46E、47D> 48n49c 50c 51D> 52A、53 A。(三)填空题(18)1 .休克早期,血管外液体流动是从 进 入;休克期,血管外液体流动从 进入。2 .失血性休克患者在休克早期其动脉血压可以有:,但脉压、脉搏。3 .休克早期转变为淤血缺氧期使微循环血液淤滞的机制,与、因素有关。4 .血液重分布的意义在于 的正常和
38、使心 脑等重要器官得到 ,具有重要的代偿 意义。5 . 一个典型的休克根据微循环血液灌流特点可以 分为:、和。6.低动力性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是,。7 .高动力性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是, 8 .感染性休克根据血液动力学特点可分为 型休克和 型休克。(四)是非题(16)1 .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的关键因素是交感-肾上腺 髓质系统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2 .休克期发生微循环淤滞的主要原因是血清中儿茶酚胺浓度急剧降低引起的。3 .休克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原因是由于肾缺血导致肾小管坏死。4 .高动力型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血管阻力低,心脏排血量高。5 .休克是一种较严重的临床病理过程,它发病的
39、关键机制是微循环功能障碍。6 .休克的主要特征是血容量的急剧减少。休克习题-12013-10-30 10:19:13| 分类: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名词解释(112)1.休克 shock2,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3,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 )4 .心源性休克5 .低排高阻型休克6 .高排低阻型休克7 . “自身输血”9 . “自身输液”10 .缺血性缺氧期(ischemic anoxia phase )11 .淤血性缺氧期(stagnant anoxia phase )12 .休克肺(shock lung )(二)选
40、择题(150)1 .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A.微A?后微AM通毛细血管?微V; B .微A?后 微A?真毛细血管碘 V;C.微A?A-V吻合支?微V;吻合支?真毛细血管缴.微A?A-V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液中儿茶酚胺过低;V;E.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Vo2 .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A-V吻合支;E.以上都不对。3 .正常微循环血流调节的实现系通过:A.交感神经支配;B.毛细血管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C.局部体液因素;D.全身性体液因素;E.毛细血管的皮细胞收缩。4 .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A.失
41、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创伤性休克。5 .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是:A.心功能不全;B.外周动脉紧度不足;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6 .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变化,下述哪一项是错 误的?A.微A收缩;B.后微A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 . A-V吻合支收缩;E.微V收缩。7 .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 的?A.烦躁不安或淡漠甚至昏迷;B .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甜;D .血压均降低;E.尿少或无。8 .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先兴奋后抑制、技竭;C.强烈抑制;D.先抑制后兴奋;E.改变不明显
42、。9 .休克I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14.在人体,下述哪种体液物质对休克微循环障碍E.心射血分数?。18 .心肌抑制因子的化学本质是:10 .休克II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11 .休克I期,心脑灌流是:A.心脑灌流量明显增加;B.心脑灌流量明显减少;C.心脑灌流量先少后增加;D .脑灌流量?,心灌流量无明显改变;E.心灌流量?,脑灌流量无明显改变。12 .长期
43、大量使用升压药可加重休克的原因为:A.机体药物耐受性增强;B.血管平滑肌对药物失去反应;C.交感神经系统易于衰竭;D .使微循环障碍加重;E.机体丧失对应激反应的能力。13 .反映低阻力型休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指标 是:A.血压?;B.小血管收缩,心脏指数?;C.中心V压和肺A楔入压?;D .小血管扩,心脏指数?;不起主要作用?A.儿茶酚胺;B.5-HT;C.组胺;D. K+;E.毒素和激肽。15.下列哪种缩血管物质能引起冠脉扩?A.血管紧素II ( ATII ) ;B.抗利尿激素;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血栓素A (TXA)。16 .休克时儿茶酚胺增加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的机 制
44、为A.仅对血管a-受体起作用;B.仅对血管b-受体起作用;C.对a-、b-受体均起作用;D.对a-、b-受体均不起作用;E.以上都不是。17 .休克时产生心肌抑制因子 (MDF)的主要部位 是:A.肝;B.肺;C.脾;D.胰腺;E.胃肠道。A. H+;. K+;7.肾性水肿 r renal edema )C.毒素;D.脂多糖;E.活性小分子多肽。19 .下列哪一种物质不引起血管扩?A.啡吠;B.组胺;C.缓激肽(BK ) ;D.心肌抑制因子(MDF );E.腺普。20 .休克淤血缺氧期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改变微循 环,其作用环节主要是:A.扩小AB.扩微A;C.扩后微AD.扩毛细血管前括约肌;E
45、.扩毛细血管后微血管。水肿2013-09-14 22:22:51| 分类: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水肿(一)名词解释(19)1 .水肿(edema)2 .积水(hydrops )3,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 )4 .心房禾U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ANP5 ."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 )8 .肺水肿(pulmonary edema)9 .脑水肿(cerebral edema )(二)选择题(A型选择题112)1 .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是指:A.A端毛细血管血压
46、减去组织间液流体压;B . V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压;C. A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压;D . V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压;E.有效流体静压减去有效胶体渗透压。2 .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淋巴回流不足以清除过多的组织液;C.静脉端的液体静压下降;D.组织间液的胶渗压增高;E.血管口径增大。3 .水肿时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 .有效胶体静压下降;C.淋巴回流障碍;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4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重吸收增多主要因为:泌过多;6 .心性水肿(cardial ede
47、ma )A.醛固酮分泌过多;B. ADH分C.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小管周围毛细管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前列腺素F对钠水吸收增多。5 .水肿一般是指:A.体重增加;B.细胞外液增多,钠浓度降低;C.细胞液增多,钾浓度降低;D .细胞间液增多,钠浓度无明显变化;E.以上都不对。D.全身性水肿早期,无明显皮肤性状改变时,对水肿的一种命名方式;E.以上都不对。9.水肿液在组织间隙以游离状态存在,说明存在:A.隐形水肿B.显性水肿C.粘液性水肿D.特发性水肿E.淋巴性水肿6.下述情况哪项可以引起血管外体液交换失平衡和组织水肿:A.毛细血管血流减少和血粘度增高;B.毛细血管流动血液的白蛋白含量明显减少;C
48、.淋巴液回流进入静脉速度过快;D .微小动脉和静脉收缩,但以前者较明显;E.以上都不对。7 .炎性水肿液可具有下述哪项特点:A.清亮透明;B.可检出细胞,达100个/mn3左右;C,比重 >1. 018;D.在体外置试管中,不会出现凝固现象;E.以上都不对。8 .所谓隐性水肿是指:A.存在发生水肿可能性的一种病理状态;B .局部水肿的一种类型;10 .下列哪项不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A.肝硬变B.严重营养不良C.肾病综合征D.恶性肿瘤E.低渗性脱水11 .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提示发生了:A.肾炎性水肿B.肝性水肿C.肾病性水肿D.心性水肿E.肺水肿12 .下述哪项不会导致肾小球
49、滤过率( GFR下降:A.肾小球滤过压下降B.肾血流量减少C.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D.肾小球囊压下降C.可与凹陷性水肿同时存在的一种伴随现象;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水钠代紊乱习题答案:1E、2 D、3E、4D、5 D、6R 7G 8D 9 B、10E、11D 12Do(三)填空题(16)1 .心性水肿发生的关键机制是:由于,引起钠、水潴留,同时因 ,导致血管外体液失去平衡,在重力作用下易引起下垂部位发生水肿。2 .引起体、外体液交换失平衡主要与肾脏的 急剧降低重吸收和对 的重吸收明显增高有关。3 .肺水肿分为 型和 型两种。4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以 衰竭为 主,并可导致 水肿,其典型表现是 水肿。5 .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 水肿液主要分布在 。6.导致血管、外体液交换失平衡的发生机制 有:、和。(四)是非题(13)1 .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2 .血管外体液失平衡是指细胞间液生成增多和小 管重吸收钠、水增多。3 .球-管失平衡是体、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发生的重 要机制。2013-09-14 22:21:40| 分类:病生习题|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水、钠代紊乱(一)名词解释(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电力安全知识培训
- 校园消防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防洪考试题及答案
- 立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销售核算面试题及答案
- 车体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 乡村全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申论助教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省泉州技师学院招聘合同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物业保安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选择测试题大全及答案
- 陕西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头疗会所员工合同范本
- 废旧船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年4月自考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 公共管理监督体系构建
- 私人代客炒股协议合同
- 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剖析
- 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实践
- 2025年安徽合肥东部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