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A. 用蒸馅法将海水淡化B 用酒精萃取澳水中的枳C. 用升华法除去NaCI中含有的少量I?D. 用结晶法除去NaCl中混有的KNo32. 目前公认的合成氨工业最恰当的催化剂是()3.A. 酶B.二氧化链C.含铁催化剂 D.五氧化二锐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Cl-的结构示总图是命j )B.比。2的电子式是H 4:6:6:C. 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可表示为0D. 若用“一”表示一对共用电子,贝IJCO2可表示为O = C = O4炼钢生铁、铸造生铁、球墨铸铁显著的不同

2、是()第3页,共23页A. 碳的存在形式不同C.硬度不同5. 下列不属于煤干馅产物的是()A. 焦炭B.煤焦油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解的快,B. 含碳量不同D.断口颜色不同C. 焦炉气D.人造石油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B. 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二氧化硫或氯气的尾气C. 彼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钱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 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7. 下列关于SO?性质的分析,肯建错误的是()A. 通入Ca(ClO)2溶液中,有HClO生成B. 通入FeCb溶液中,有SO亍生成C. 通入

3、氯水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D. 通入KlCl2溶液中,有广生成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只含分子的晶体一泄是分子晶体B. 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都属于分子晶体C. 几乎所有的酸都属于分子晶体D. 碘升华时破坏了共价键9. 在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酸性髙猛酸钾溶液,振荡后褪色,正确的解释是()A. 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碳原子数比苯多B. 苯环受侧链影响,易被氧化C. 侧链受苯环影响,易被氧化D. 由于侧链与苯环的相互影响,使侧链和苯环均易被氧化10. 把NaHCO3和皿2。2的混和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量,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A.加热前后一样多B.加热前消耗的多C.加热

4、后消耗的多D.当Na2O2适量时才会一样多11. 实验室配制ImOI/L 25OmL NaOH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A.玻璃棒B.烧杯C.胶头滴管D. lnL容量瓶12. 下列关于铝及英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铝箔加热至熔化但不滴落B. 铝制餐具可以用来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C. AI2O3能溶于NaOH溶液D. Al(OH)3是一种医用胃酸中和剂13.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设计寿命为120年,中科院对桥体钢构件采用了 多种防腐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钢构件表而喷涂环氧树脂涂层,可以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形成原电池B. 使用防止钢筋锈蚀的海工混凝

5、上C. 用导线将钢构件与电源负极相连D. 用导线将钢构件与铜片相连14. 下而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有错误的序号为()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 在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待测NaOH溶液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取一支酸式滴泄管,洗涤干净 直接往酸式滴左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泄 左手旋转滴左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两眼注视着滴左管内盐酸溶液液而下降,直至滴宦终点。A. B.C.®®D.15. 实验室模拟用乙醇和冰醋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实验装置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乙砂、冰醋酸 和浓硫酸碎逢片实蛉(制乙酸乙5长导管第7贞.

6、共23页误的是()A.该实验装宜没有任何错误B. 混合溶液时,应先加浓硫酸C. 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D.长导管具有冷凝的效果16. 四种短周期元素X、Y、乙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之和为48。下列说法不正 趣的是()XYZWA. 原子半径:X>YB. X和W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W3C. W的非金属性比Z强,所以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DZ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17.下列实验,有关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实验内容现象结论或解释A分别将浓硫酸滴到下燥的蔗 糖和滴几滴水的蔗糖上后者比前者更快地变 成“黑面包”,并放出大量刺激性气味的气

7、 体浓硫酸仅体现了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向2 mL饱和的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浓HCl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Co齐与H+反应 时,可不生成HCO3 而直接生 成C02气体C将光洁无锈的铁片放入浓硝酸中,片刻后取出铁片仍然呈银白色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D将前端绑有燃着的火柴的极 薄的铝片,伸入盛有。2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更剧烈,火柴燃尽后,铝薄燃烧,并有白色粉末生成生成的白色粉末为山2。3A. AB. BC. CD. D18. 某物质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OIlCll -C OllIA.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B 该物质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该物质既可以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

8、,也可以与强酸反应D. 该物质分子式为C9H10NO219. 比较纯碱的两种工业制法,正确的是()选项项目氨碱法联合制碱法A.原料食盐、氨气、生石灰食盐、氨气、二氧化碳B.可能的副产物氯化钙氯化彼C.循环物质氨气、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D评价原料易得、产率高设备简单、能耗低A. AB. BC. CD. D20. 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仁NH:、Fe3+. Ba2+. AI叭COOHJNO;。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比,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藹子最多有()A. 3种B.4种C. 5种D. 6种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21. 某学习小组探究Mg与NaHCO3溶液反应的

9、机理,做了如下探究。实验一:实验A实验B操作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镁片(擦去表而氧化膜),吸入 15mL饱和NaHCO3溶液。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镁片(擦去表面氧化 膜),吸入15mL蒸憾水。现象有气体产生,20min后注射器内壁和底部产生大量 白色沉淀缓慢产生气体(1)实验B的目的是实验二:用燃廿的火柴靠返"尖徴蟾呜/*通人肥皂水"产生代泄用燃看的火荣通入肥皂水/产生Al泡实验R产生气休澄站总、无明显现鮫(2) 根据实验二,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是o (填分子式)实验三:分别取少量实验A和B的上层淸液于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BaC-溶液,A中立即产 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彖。(3

10、) 实验三说明Mg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了(填离子符号)。实验四:该小组同学对实验A中产生的白色沉淀做出如下猜测:并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进一步确左白色 沉淀的成分。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猜测厶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yMg(OH)2XMgCO3(4) 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有白色浑浊,则猜想不正确;将装置按A、C、B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当出现现象时,猜想3是正确的。实验五:用下图所示装置测怎碱式碳酸yMg(0H)2-XMgCO3的组成:白色不溶物加 热产生的气体浓硫酸U碱石灰B(5)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7.36g,充

11、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豊A增重0.72g,装置B增重2,64go装置C的作用是 ,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6) 结合上述实验,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22.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ak对应元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族 周期IAAInAIVAVAVIAVnA02ab3Cdefgh4Jk(I)写出a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a的原子最外层有个未成对电子.(2) 在上述元素中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最强酸的化学式是:最强碱与两性氢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写出上述

12、元素中和Ar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离子符号表示),上述两种元素能结合成XY型离子化合物,且每个阴、阳离子中均含10个电子,已知常 温下该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 下列能用作f和g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判断依据的是A. 单质熔点:g<fB. 最髙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g>f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解性:g>fD. f不能与氢气反应,g能与氢气反应.23. “绿水青山就金山银山”,因此研NOx. SO2等大气污染物的妥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 SO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中的SO?

13、已知吸收过程中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02(g) + NH3 H20(aq) = NH4HSO3(aq) H1 = a kJ mol'1;NH3 H2O(aq) + NH4HSO3(aq) = (NH4)2SO3(aq) + H2O(I) H2 = b kJ mo1:2(NH4)2SO3(aq) + 02(g) = 2(NH4)2S04(aq) H3 = CkJ mo1o则反应2SO2(g) + 4NH3 H2O(aq) + 02(g) = 2(NH4)2S04(aq) + 2H2O(l)<JH =kJ mo1o(2) 燃煤发电厂常利用反应2CaCO3(s)+2SO2(g)

14、 + 02(g) CaSO4(s) + 2CO2(g) H =-681.8 kJ mol-1对煤进行脱硫处理来减少SO?的排放。对于该反应,在温度为TK时,借助传感 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时间min浓度.01020304050O21.000.790.600.600.640.64CO200.420.800.800.880.88OIO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O2)=molL1 min1o30 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 是(填字母)。A. 加入一泄量的粉状碳酸钙B.通入一泄捲的O?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 加入合适的催化

15、剂(3) NO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反应C(S) + 2N0(g) N2(g) + CO2(g) H = -34.0 kJ mo1 ,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附。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泄疑的NO 气体,保持恒压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1050 K前反应中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髙而增大,其原因为:在IloOK时,CO2的体积分数为-(4) 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虽: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在1050 K、1.1 × 106Pa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X体积分数。(5) 为避免

16、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需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 Co 和 NO发生反应2N0(g) + 2C0(g) N2(g) + 2CO2(g) H =-746.8 k mo1,生成无毒的 N?和 CO2。实验测得,V正=k正 c2(N0) C2(CO), V逆=k逆 c(N2) c2(CO2)(k1, 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 度有关)。 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填“” “v”或“ =”)k逆增大的倍数。 若在I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ImolN0,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k40%,则L=。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24.

17、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J是一种防止血管中血栓形成与发展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n第11贞.共23页请回答下列问题:(1) E的名称为,反应的反应类型是a(2) J含有种官能团,F的结构简式是。(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4) 写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至少写两种)。苯环上只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ImOI该有机物能与含2 mol Na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髙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 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

18、不大。【解答】A. 海水中水的沸点低,应选蒸馀法淡化海水,故A错误:B. 洒精与水互溶,则洒精不能萃取萃取碘水中的碘,应选苯或四氯化碳,故B错误:C. 碘易升华,可用加热升华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D-Na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分离Nael KNO3的混合物可选结晶法,故D错误。故选C。2答案:C解析:解:A.酶可以做催化剂,但不是合成氨工业需要的催化剂,故A不符合:B. 二氧化镭是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催化剂,故B不符合;C. 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是以铁为载体的催化剂为铁触媒,故C符合:D. 五氧化二帆是合成三氧化硫的催化剂,故D不符合:故选:CO本题考查了工业制备所需催化剂的种类,

19、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电子式、结构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离方程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解答】A. C1-的结构示意图7)2,故A错误:j )B双氧水是共价化合物,原子之间存在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H:3:6:H ,故B错误; C. 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质子数为14-8 = 6,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1Jc,故C 错误;D. 二氧化碳中含有C = O键,结构式为0 = C = O,故D正确。故选D。4. 答案:A解析:【

20、分析】本题考查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明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是解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一般,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据此解题。【解答】炼钢生铁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铁的形态存在,其断而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铁;铸造生铁中的碳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它的断口为灰色,通常又叫灰口铁;球墨铸铁里的碳以球形石墨的形态存在。故选A。5.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煤的干镭产物,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解答】煤的懈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焦炉气等产物的过程,可以得到甲烷、 苯和煤焦油等化工原料,石油成分为坯类混合

21、物,故不属于煤干懈产物的是人造仃汕。故选:DO6.答案:D解析:解:A.氨气极易溶解于,溶解于水减小容器中的压强形成喷泉,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故A 正确:B.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2Na0H = Na2SO3+ H2O,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氮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2NaOH = NaCl+ NaClO+ H2O,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二氧化硫、氯气的尾气,故B正确;C. 鞍盐都具有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所以贮存讓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故C 正确:D. 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被还原为N

22、O,反应缓慢,浓HNo3被还原为No2,反应剧烈,所以稀HNO3 的氧化性弱于浓HNo3,故D错误;故选:DoA. 依据喷泉实验的原理分析,需要气体易溶于水,减小容器中的压强形成喷泉:B. 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二氧化硫、氯气的尾气;C. 披盐具有不稳左性:D. 根据与金属反应时的剧烈程度来比较氧化性强弱.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为髙频考点,明确氨气、鞍盐、硝酸、氯气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 选项是D,根据与金属反应时的剧烈程度来比较氧化性强弱,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7答案:C解析:解:A、Ca(ClO

23、)2 + S02() + H2O = CaSO4 I +HC1+ HClO; Ca(ClO)2 + 2SO2(ii:) + 2H2O = CaSO4 I +2HC1 + H2SO4;通入Ca(ClO)2溶液中,可能有 HClO 生成,故 AjE确:B、二氧化硫通入FeC-溶液中,发生反应,2Fe3+ + SO2 + H2O = 2Fe2+ 4H+ S0,有SO:-生成, 故B正确:C、通入氯水中反应,Cl2 + SO2 + 2H2O = H2SO4 + 2HC1,无淡黄色沉淀生成,故C错误;D、二氧化硫气体通入KICl2溶液中,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被KICI2氧化为硫酸,本身被还原为广, 故D

24、正确:故选C.A、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B、氯化铁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C、氯气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被氧化:题目考查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的分析应用,物质性质的熟练掌握是解题关键,注意隐含条件的分析 判断,题目难度中等.8.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晶体的相关知识,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构成分子晶体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含有分子的晶体一泄是分子晶体,故A正确:B. 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范徳华力)结合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例如:所以的非金属氢化物、多 数的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的共价化合物以及少数盐(如氯化铝),故B正确

25、;C. 酸的分子晶体,所以酸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却可以导电,也就是说酸都是分子晶 体,故C正确:D. 碘升华属于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没有破坏了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D。9.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査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难度不大。【解答】在苯的同系物中,如甲苯侧链易被氧化生成苯甲酸,而苯环无变化,说明侧链受苯环影响而易被氧 化,与碳原子的多少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g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掌握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利用元素守恒法计算为解题关键,难度不大。【解答】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混合物加热前后钠

26、元素含量不变,在与盐酸反应后, 最后得到的都是氯化钠,则消耗盐酸的量一样多,故选A。答案:D解析:解:ImOIL250mL NaOH溶液,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稀释、移液、洗涤移液、泄容、 摇匀等操作;一般用天平称量NaOH质量,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冷 却后转移到25O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而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 管滴加,滴加至溶液凹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为:天平、药匙、 筒量、烧杯、玻璃棒、25OmL容量瓶、胶头滴管,不需要的仪器是IOOmL容量瓶,故选D.根拯配制一定物质的屋浓度的溶液配制步骤选择使用仪

27、器来解答:本题考查了配制一怎物质的虽:浓度的溶液中仪器选用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能够根据配制步骤 选用仪器.1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铝及英化合物的性质,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査,难度不大。【解答】A. 因铝的熔点小于氧化铝的熔点,当铝熔化时氧化铝没有熔化,故熔化的铝不滴落,故A正确:B. 因为铝与酸、碱均反应,不能长时间存放酸、碱性食物,故B错误:CAl2O3能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偏铝酸钠,故C正确;D. 氢氧化铝碱性较弱,能够与盐酸反应,可以作为医用的胃酸中和剂,故D正确。故选B。1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为高频考点,

28、注意根据金属的腐蚀及保护依据的电 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明确各种措施的原理是关键。【解答】A. 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是为了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形成原电池,是隔绝保护,故A正 确:B. 使用防止钢筋锈蚀的海工混凝上,可以防止钢筋锈蚀,故B正确:C. 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时大桥需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正确:D. 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铜片、FC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C作负极加速被腐蚀,故D错误;故选D。14倍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査了常见的滴左操作,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解答】 滴定时待测液不能润洗锥形瓶,所以不能用待测NaOH溶液润锥形

29、瓶,故错误: 锥形瓶用于盛装一左体积的待测液,故正确: 用石裁作指示剂,变色不明显,故错误; 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故正确: 酸式滴左管要用标准酸溶液润洗三次,不能直接往酸式滴立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故 错误: 左手旋转滴泄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故正确: 两眼应该注视着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故错误;综上所述,错误,故C正确。故选C。15.答案:A解析:解:制备乙酸乙酯,实验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址沸,混合溶液时,应先加入乙醇,在 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乙酸,避免酸液飞溅,长导管起到冷凝的作用,因乙酸与碳酸钠反应, 乙醇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导管不能插入液而以下。故

30、选:Ao实验室用乙酸、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制备乙酸乙酯,实验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無沸,长 导管起到冷凝的作用,因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乙醇易溶于水,注意防止倒吸,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可逆反应特点,为髙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 力,注意掌握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及制备方法,明确可逆反应特点,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长 导管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为考查的热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难度不大。16.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确左Y是哪种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难度不大。【解答】由短周期元素X、Y、

31、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垃,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W处于第三周 期,令Y的原子序数为a,则Z的原子序数为a+ 8, X的原子序数为a-1, W的原子序数为a+ 9, 则a + a + 8 + a-l+a + 9 = 48,贝a = 8,故Y为O元素、X为N元素、Z为S、W为CI元素。A. 同周期,自左向右半径逐渐减小,故r(X)>r(Y),故A正确:B. X为N元素,W为Cl元素,故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W3,故B正确:C. 熔沸点是物理性质,受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非金属性无关,故C错误:D. 非金属性Z<Y,故Z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故D正确。 故选C。17.

32、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査的是实验方案的评价,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解答】A. 有水更快,说明吸水放热,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温度高,反应速率快,蔗糖变黑,体现了浓 硫酸的脱水性,放出刺激性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A错误:B. 局部过量产生CO?,也是先生成HCOQ故B错误;C. 铁钝化后生成的氧化膜不是银白色的,故C错误;D. 很薄的铝片可以在纯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稍厚的就只能在表面生成薄膜而不能燃饶,故D 正确。故选D。18.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

33、键, 熟悉苯及氨基、竣基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 该物质的结构简式JC6H5CH2CH(NH2)COOH,含苯环,A中结构简式无苯环,故A错误:B该物质含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B. 该物质含-COOH,能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又含氨基,可与强酸反应,故C正确:D. 由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式为C9H11NO2,故D错误:故选C.19. 答案:B解析:解:A、氨碱法原料有: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熾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联合 制碱法原料有:食盐、氨气、二氧化碳,故A错误:B、氨碱法可能的副产物为氯化钙,联合制碱法可能的副产物氯化彼,故B正确;C、氨碱法循环

34、物质:氨气、二氧化碳,联合制碱法循环物质:氯化钠,二氧化碳,故C错误:D、氨碱法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但设备复杂;能耗高,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 用率只有72%74%:联合制碱法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废弃物少,故D 错误;故选B.氨碱法制纯碱,以食盐(氯化钠)、右灰石(经熾饶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先使氨气通 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钱溶液.其化 学反应原理是:NaCl+ NH3 +H2O + CO2 =

35、NaHCO3 J+NH4Cl,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 晶体,再加热锻饶制得纯碱产品.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T放岀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 使用.含有氯化彼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T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CaO+H2O = Ca(OH)2, 2NH4C1 + Ca(OH)2 = CaCl2 + 2NH3 T +2H2O.M化钠的利用率低.联合制碱法,以氨气、水、二氧化碳、氯化钠为原料.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 氢彼,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彼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拔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 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

36、为在该温度下它的溶解度较小.最后一步,加热析出的碳酸氢钠得到纯碱,原 理(方程式)为:(I) NH3 + H2O + CO2 = NH4HCO3(2) NH4HC03 + NaCl = NH4Cl + NaHCO3 X(3) 2NaHCO3一Na9CO3 + HnO + COn T*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髙: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革除了CaCo3制CO? 这一工序.本题考查了两种纯碱的工业制法,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考生要对两种方法的原理熟练掌握,尤其 注意掌握其中区别.20.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

37、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离子反应和种类的判断,综合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 的考査,注意把握题目无色以及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特点,特别注意硝酸不能生成氢气。【解答】无色溶液中一泄不存在有色的Fe3+:溶液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岀H?,溶液可能呈酸性,也 可能呈碱性。若溶液为酸性,则不存在:OH 一、NO;、CO;-,阴离子只能为Cf,阳离子可以为:h+、NH:、BQ+、Al3+,最多存在5种离子:若呈碱性,则不存在Al3+. H+、NH:、Fe3+,阳离子只能为Ba?+,则一定不存在CO; ,可存在 的离子为:Ba2+. C. 0H-. NOG则最多只有4种,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最多存5种离子。故

38、选C。21. 答案:(1)做对照实验:(2) H2、CO2;(3) C:(4) 1:当C中出现蓝色,B中出现浑浊;(5) 防止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2Mg(OH)2 3MgCO3:(6) 5Mg + 14NaHC03 = 7Na2CO3 + 2Mg(OH)2 3MgCO3 + 4CO2 T +5H2 To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逍实验探究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实验的原理 和掌握镁、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解答】(1) 实验B的目的是做对照实验,以排除水与镁反应产生A中现象的可能,故答案为:做对照实验:(2) 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淸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

39、体A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A还能点燃并 产生尖锐爆鸣声,说明气体A中含有可燃气体氢气,则可确泄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是H2、CO?的混 合气体,故答案为:H2、CO2:(3) 实验三说明Mg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了Co訂,碳酸根与镀离子能产生白色碳酸领沉淀,故答 案为:COf-;(4) 氢氧化镁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镁和水,碳酸镁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镁和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镁加热分 解产生氧化镁、二氧化碳、水,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有白色浑浊,说明加热白色不 溶物产生了二氧化碳,则白色不溶物中必然含有碳酸根,则猜想1不正确:C中盛放无水硫酸铜, 则当C中出现蓝色,B中岀现泽浊现象时,猜想3是正确的

40、,故答案为:1:当C中出现蓝色,B中 出现浑浊;(5) 装ItC的作用防止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A增重0.72g,说明白色不溶物分解产生的水 是0.72g, n(H2O) =盂爲 =0.04mol:装置B增重2.64g,说明白色不溶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为 2.64g, n(CO2) =誥焉=0.06mol,则分解产物中n(MgO) = 丫皐蔦S = fol,则该不溶 物中氢氧化镁与碳酸镁的物质的量比为0.04: 0.06 = 2:3,则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2Mg(OH)2 3MgCO3,故答案为:防止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2Mg(OH)23MgCO3;(6) 结合上述实验,镁与饱和

41、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碳酸钠和碱式碳酸镁。故化学 方程式为:5Mg + 14NaHCO3 = 7Na2CO3 + 2Mg(OH)2 3MgCO3 + 4C02 T +5H2 TO 故答案为:5Mg + 14NaHC03 = 7Na2CO3 + 2Mg(OH)2 3MgCO3 + 4CO2 T +5H2 TO22. 答案:2s22p3: 3: HClO4; KOH+ Al(OH)3 = KAlO2+ 2H2O: S2 > Cr > K+: F- + H2O HF + 0H; BD解析: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宜可知a为N元素,b为F元素,C为Na元素,d为Mg元素,

42、C为Al元素,f为Si元素,g为S元素,h为CI元素,j为K元素,k为Br元素,贝IJ(1“为N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VA族,则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电 子排布式为2s22p3, P能层有3个不成对电子,故答案为:2s22p3; 3:(2) 在上述元素中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最强酸为HClO4,最强碱为KOH,与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AI(OH)3,故答案为:HCIo4: KOH + AI(OH)3 = KAlO2 + 2H2O;(3) 和Ar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有S2-、Cl= K+,三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核数越大, 则离子半径越小,则有s2->

43、; C > K+,两种元素能结合成XY型离子化合物,且每个阴、阳离子中 均含10个电子,应为NaF,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原因是F- + H2OHF + OH-,故答案为:S2 > Cr > K+; F +H2O HF + OH;(4) 能用作f(Si)和g(S)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判断依据应为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与 氢气反应的难以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左性等,与晶体的熔沸点以及物质的溶解性等物理性质无关, 故答案为:BD.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宜可知a为N元素,b为F元素,C为Na元素,d为Mg元素,c为Al元素, f为Si元素,g为S元素,h为Cl元素,j为

44、K元素,k为Br元素,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 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可解答该题.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及应用,侧重于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周期律的考查, 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23. 答案:(l)2a+2b+c:(2) 0.021;BC;(3) IOSOK前反应未达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髙,反应速率加快,No的转化率增大:20%(4) 4:(5) <:0.25U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査盖斯左律的运用,反应速率,反应的平衡常数,与转化率有关的图像分析等基础知识 的综合利用,属于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考査,具有一泄的难度。【解答】根据盖

45、斯泄律,热化学方程式X2 +X 2 +得:2SO2(g) + 4NH3 H2O(aq) + 02(g)= 2(NH4)2S04(aq) + 2H2O(1),故该反应的AH = (2a + 2b + c)kjmol,故答案为:2a + 2b + c;(2) 根据题意,0 IO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O2)=门竺 *h1r°' 占=0.021mol(L min):故答案为:0.02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均增大,说明平衡发生了移动,A. 加入固体碳酸钙不影响平衡移动,故A错误:B. 通入一泄量的O?, O?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O?浓度增大,故B正确;C. 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平衡正向移动,所有气体的浓度均增大,故C正确;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C;(3) 由图可知,105OK前反应中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髙而增大,英原因为1050K前反应未达平衡状 态,随着温度升髙,反应速率加快,NO的转化率增大:根据三段式计算:C(S) + 2N0(g) N2(g) + CO2(g)起始量(mol)aOO转化(mol)0.4a0.2a0.2a平衡(mol)0.6a0.2a0.2aCO2的体积分数为:;0.2a、Aa4- 74-× 100%7o=20%,故答案为:1050K前反应未达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