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归类复习_第1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归类复习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文言文归类复习(九上) 21. 陈涉世家 1、 陈涉世家选自史 _ ,作者司马迁,西 _ (朝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2、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 _ 二、重点字词 1.读一读写一写。 阳夏ji d 辍chu?耕 怅ch eng恨 谪zh?戍 度du?已失期 以数shu ?谏故 陈胜王 wcng 罾z mg 忿恚hu 尉 笞ch 1 宁n ing有种乎 蕲q 1 柘zha 谯qi do 社稷j 1 2、重点字词。 (1)辍耕之垄上: 之:去,往。 (2) 苟富贵 苟:如果。 (3)等死,死国可乎 等:同样。 (4)楚人怜之 怜:爱戴。 (5)乃丹书帛曰

2、“陈胜王王:称王。 (6)忿恚尉 恚:恼怒。 并杀两尉 、 并:一齐。 (8)藉第令毋斩 藉:即使,假若。 (9)为坛而盟 盟:盟誓。 (10)、比至陈 比:等到。 3、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 “谪”】 为天下唱 【唱,通“倡”,首发】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披着,穿着】 【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为”而死】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王,名词动词,称王】 .文学常识 4、词类活用 天下苦秦久矣 死国可乎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固以怪之矣。 怪】 夜篝火 狐鸣呼曰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

3、胜。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将军身被坚执锐 2 【罾,鱼网,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是用网捕的意思】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对,感到奇 【篝,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固的铁甲; 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锐利的 武器】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 【古义:逃亡 今义:死亡】 【古义:暗暗地 今义:空隙】 【古义:到处 今义:常常】 【古义:适逢,恰巧 今义:集会,见面等】 【古义:爱戴 今义:怜惜,可怜】 【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整数的约数

4、,十六或 古义.等至y 今义.比较 比方】 【古义:动词“会”与“计”的连用,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物的 【古义:编次 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6、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三、重点翻译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 ,因失 望而叹恨了好久。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唉!

5、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4、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6、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7、此教我先威众耳 ( 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 ) 8、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9、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

6、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10、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1、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 12、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 1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依法都要杀头。 1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 (陈胜 )

7、又暗地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晚上用笼罩火, ( 学) 狐狸的叫声喊道: “强 大的楚国复兴,陈胜为王。 ” 1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 16、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11)皆刑其长吏 5、古今异文 今亡亦死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卒中往往语。 会天大雨。 楚人怜之。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七】 比至陈。 号令召三老、豪杰来 会计事。 人员】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 吴广故意屡次说要逃走,使尉恼怒,让他责辱吴广。 17、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各个郡县里

8、痛恨秦朝的官吏的,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 四、重点问题 (一)用原文回答 1、起义的直接原因 (导火线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3、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阀准备是? 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4、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的动员群众的名言是?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6、“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 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 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7、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二)

9、用自己的话概括 1、综合全文来看,陈涉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才能? 有远大的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精神。 对激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具有卓越的 组织领导才干。对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语 言、动作、神态描写) 2. “苟富贵,无相忘”表明陈涉什么态度? 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3、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原因: 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启示: 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4、 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4 “世家”是司马迁写作

10、史记时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述世代相承的诸侯王国兴衰事迹。陈涉出身雇 农,司马迁之所以把他列入“世家” ,?肯定陈涉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的“首事”之功(首先发动起 义的历史功绩);?认为陈涉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故给予他重要历史地位。可见司马迁尊重 实际,尊重历史。 5 文后半部分哪些词语体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 义的影响之大。 6.观全文,作者在安排材料详略上,有何特点? 详写了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了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的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 这样有详有略地写,才能突出表现陈胜的非凡才能。

11、22. 唐雎不辱使命 、文学常识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 ,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重点字词 1、读一读写一写 唐雎(j U) 怫然(f U) 跣(Xi cn) 韩傀(gu i) 休祲(j in) 缟素(gC) 加惠:给予恩惠。易:交换。 直:只,仅仅。 抢:撞。 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盛怒的样子。 休祲: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 饶:屈服 【“说”通“悦”,高兴、愉快】 【“错”通“措”,安放】 【“与”通“欤”,语气词“吗”】 【“仓”同“苍”,青色】 【“谕”同“喻”,明白,懂得】 【广:形容词活用动词,“扩大,补充”】 【轻:形容词活用动词,“轻视,

12、看不起”】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虽然这样(古)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只,只是; 今:不弯曲】 【古:吉祥; 今:休息】 【古:道歉; 今:感谢】 【古:交换; 今:容易】 战国策内成语: 安步当车、亡羊补牢、狐假虎威、门庭若市、画蛇添足等 外交事例: 蔺相如完璧归赵 晏子使楚 张骞出使西域 苏武牧羊 诸葛亮舌战群儒促孙刘联盟 顾维钧巴黎和会拒绝签字 三、重点翻译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2、 重点字词。 (1)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2)

13、岂直五百哉 (3) 以头抢地耳 (4) 秦王色挠 (5) 长跪而谢之曰 (6) 寡人谕矣 怫然 (8) 休祲降于天 (9) 色挠 3、 通假字. 抢地(qi mg) 色挠(n do) 祲:不祥 秦王不说 故不错意也 轻寡人与 仓鹰击于殿上 寡人谕矣 4、 词类活用 请广于君 轻寡人与 天下纟高素 伏尸百万 且秦灭韩亡魏 5、 古今异义 虽然,受地于先王, 岂直五百里哉 休祲降于天 长跪而谢之曰 易安陵 6、课外 愿终守之 5 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我 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 (我)愿意意始终守住它,不局限性拿它来交换。 2、以君

14、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 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 (这)不是小看我吗? 4、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5、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 (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 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6、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

15、得)一定要发怒, (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 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7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安陵君从祖先手里继承了这块封地只想守住它,即使是方圆一千里土地也不敢换, 难道 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8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用五百里那么大的土地来交换安陵这个地方 (安陵君的封地),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 9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端坐直起身子向唐雎道歉。 四、重点问题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 1、 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2、

16、唐雎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塑造了唐雎这样一个 士”的形象,意图是什么?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意图:强调 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 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 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 3、 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 举妄动,自寻死路。 4、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 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

17、的勇士,不畏强暴,刺 杀秦王。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 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6、 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是包藏祸心、企图吞并安陵郡 7、 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 ,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 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 秦王是不会就

18、此善罢甘休的 。 8全文采用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 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 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同为拒绝与秦交换土地,不同的是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唐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 9 唐雎的语言与秦王的语言彳进行比较 口唐雎是针锋相对,后发制人,着眼点小 一9杀秦王。秦王是前倨后恭,威胁恐吓,着眼点大 进攻国家。 23.隆中对 一. 文学吊识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 ,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二、 重点字词 1. 读一读写一写。6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 2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

19、人的谋划(得当) 3荆州北据汉、沔,禾U尽南海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用得到 4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意图呢? 5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那里人民兴旺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 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7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来见你。将军应该屈尊自己亲自去拜访他。 8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将军应该屈尊自己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刘备 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见诸葛亮了

20、三次才见到。 9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10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都不认同这种说法。 1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人马,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可和他争胜。 1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百姓谁不愿意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酒浆来欢迎将军呢 ? 四、重点问题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 好(hco)为 乐(yua)毅 诣(y ) 屏( b in g)人 庶sh u 猖蹶ju ? 度(du?)德量力 存恤(xu) 胄(zh?u) 浆

21、屯(t m)新野 沔 mi di 吴会ku d 殆d d 2、重点字词。 (1)谓为信然 谓:说。 信然:确实这样 (2)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 (3)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拜访。 (4)度德量力 度:估计。 (5)君谓计将安出 出:产生。 (6)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挟持、控制。 (?)将军既帝室之胄 胄:后代。 (8)将军岂有意乎? 岂:是否。 3、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 【“已” 通“以”】 4、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 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东连吴会, 西通巴

22、蜀 【北、东、 西,名词作状语, 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 亲身、亲自】 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5、古今异义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古:常常; 今:每当】 此人可就见 【古:接近,趋向; 今:副词, 表结果】 将军宜枉驾顾之 【古:拜访; 今:照顾,回顾】 主上蒙尘 【蒙受风光,专指皇帝遭难出; 今蒙上灰尘】 遂用猖獗 【古:失败; 今:猖狂】 将军岂有意乎 【古:有某种打算,想法; 今:故意】 倾颓 (tu 1)徐 箪 (d m)食壶 三、重点翻译 向北、向东、向西】 7 1、用一段精练的话来表达你读了隆中对后对诸葛亮的印象(感受) 智识卓绝、才华横溢、抱负非凡

23、,料事如神,关心国家大事 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见解和才能。8 2、 重点字词。 光:发扬光大。 失 义:适宜、恰当。 府中:朝廷中。 刑赏:罚。 布衣:平民 。 倾覆:兵败。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以彰:表明、显扬。 雅言:正言 性行 淑均 淑:善。 3、 通假字 必能裨补 阙漏,有所广益 是以先帝 简拔以遗陛下 尔来二十 有一年矣 4、词类活用 此皆良实 亲贤臣,远小人 攘除奸凶 恢弘 志士之气 恢弘:发扬扩大。 宫中:皇宫中。 陟(奖) 罚(惩罚) 臧(善) 否(恶)。 以 遗:给予。 躬:亲自。 夙夜:早晚。 攘除:排除、铲除。 之 慢:怠慢、疏忽。 之理:治。 猥自枉屈 猥:辱,这里有

24、降低身份的意思。 “阙”通“缺”,缺点】 “简”通“检”,挑选】 “有”通“又”】 良实: 形容词做名词: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 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之徒,课文指曹魏集团,】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J “凡三往,乃见”; 对天下形势洞察精深、了如指掌,才华横溢、雄姿英发 J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文中提到的刘备有何特点?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 2、 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政治蓝图)是: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规划了哪些切实可行的策略? 分三步走。第一步:与曹操“不可争锋”,与孙权“

25、为援而不可图”近期主攻方向是荆州。 第二步:夺取益州。 第三步:西和诸戎,南扶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静以待变,消灭曹操,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3、 概括说说诸葛亮对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连吴抗曹,占据荆、益州,北伐中原。 4、 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说 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5、 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 “不可屈致”? 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表现诚意。 6、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汉室倾颓, 奸臣窃命, ”“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 浅短,

26、 遂用猖獗” ,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7、 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 ? 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 “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 在徐庶看来, “枉驾”才是得“宜” ,“俱来”便为“屈致” ,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 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8、 源于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说说它的意思。 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24出师表 ,、”、.、/. 八、If 一 .文学常识 1、 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 历史上有“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是指魏国、蜀国、

27、吴国。 二、重点字词 1.读一读写一写。 疲弊(b 1) 陛(b 1)下 恢弘(h ?ng) 驽钝(n tel tn) 裨(b i)补阙que)漏 行(h eng)阵 和睦 夙(s t夜忧叹 崩殂(c t) 功 费祎y i 以遗wai陛下 妄自菲(f薄 猥wei自枉屈 陟(zh 1)罚臧否(p 1) 以彰 zh mg z aj 以彰其咎 ( ji 9 10 三、重点翻译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2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 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 不奢求在诸侯间

29、显声扬名, 做官显达。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 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8)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翻译: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

30、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 灵。 (10)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人的志气,而不应 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11)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 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 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 外刑赏之法不同。 (12)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痛心和遗憾的。 (13) 受命以

31、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我自从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愁叹息,害怕先帝的托付不能实现,以至于伤害先帝的圣明。 (14)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6、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 :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 :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 :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临危受命) :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临表涕零 5、古

32、今异义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先帝不以臣卑鄙 由是感激 未 尝 不叹 息 痛恨于桓、灵也 诚宜 开 张圣听 遂(至少三个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指为非作歹,违犯法律。 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感激【(古)感动振奋; 痛恨【(古)痛心遗憾; 开张【(古)扩大; 驱驰【(古)奔走效劳; 谨慎【(古)认真、慎重; ),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33、】 (今)指感谢、感动】 (今)指十分憎恨】 (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今)策马快跑】 (今)做事小心】 11 计日可待(指日可待)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咨诹善道 :询问好道理。 察纳雅言 :征求好的建议。 开张圣听、作奸犯科、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四、重点问题 (一)用原文回答 1、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3、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不宜妄自菲薄 ; 4、表明作者志趣(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6、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