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深化理解由两个教学细节所引发的考虑您如今正在阅读的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深化理解由两个教学细节所引发的考虑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深化理解由两个教学细节所引发的考虑新课程全面施行已近五个年头,大多数老师对新课程的施行、对新理念的理解都是基于对新教材的解读。伴随新课改一路走来,新教材给了我们老师很大冲击,教材的单元增多了,教材选择的素材鲜活了,问题解决的答案多样了。每册教材都涵盖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理论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的内容,新教材在编排上淡化了知识体系,强化了数学理解,对老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出了更高要求
2、。然而,从如今的课堂上看,很多老师对教材局限于形式上的认识,课堂教学缺乏对数学本质的深化理解,最终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学习。笔者最近听了一节苏教版国标本四上?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虽然整节课从头到尾很顺畅,但课堂教学平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深化。究其原因笔者感到老师在课堂上缺乏强化学生数学理解的意识,现攫取教学中的几个细节,以请教于同仁。细节一: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汇报交流。生1:我是用图形符号表示的,+=+。师:哦,你的想法很有特色,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生2:我是这样表示的,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
3、。师:你的这种表示方法也可以,不过写出来很长,我们就不板书了。生3:我是用a+b=b+a来表示的。师:非常棒,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和科学家想的一样,同学们表扬她。细节二:老师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师:请同学们根据图意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生: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师:其实你的意思也就是想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师:如何列式解决“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呢?生1:我列的算式是28+17+23。老师板书师:你这样列式先算的是什么?生1:我先算的是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然后再加上踢毽子的人数,就是参加活动的总人数了。师:还有不同的算式吗?生2:我列的
4、算式是17+23+28。老师板书师:你先算的是什么?生2:我先算的是跳绳的女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师:哦,还有别的方法吗?生3:我是这样列式的:28+17+23。师:很好,老师随即擦掉算式17+23+28,重新写上算式28+17+23。反思1、对数学本身的理解。细节一中,当生3说出a+b=b+a以后,老师心里顿时感到很踏实,说这种方法和科学家想的一样科学家都是这样想的吗?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只是数学上的统一规定,其他学生表示的方法意思也是一样的,随即把生1的表示方法+=+擦掉了,然后请这位同学解释了a+b=b+a的含义,之后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了。老师让学生把举例验证的数学等式的关系
5、用抽象的形式来表示。由详细到抽象,这里蕴涵着较高的数学思维。而老师只是请一位学生讲述了a+b=b+a的含义,其他学生听了一遍之后能理解吗?学生的数学理解力存在着差异,解读这个字母表达式,只请一位学生来说恐怕是不够的,应该多让几个学生来说,或者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让学生在交流中充分理解a+b=b+a所表示的含义a和b可以表示任何一个自然数,让学生举例说明a和b所表示的含义,真正到达对数学本质的深化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开展。细节二中,其实生2列的算式17+23+28与生3列的算式28+17+23考虑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先算跳绳的女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两种算式的形式不一样,老
6、师心中更想让学生说出的算式是后者。当学生说出28+17+23这个算式后,老师没加思索的就擦去了生2的算式。生2列的算式也是正确的,只不过不是老师直接想要的。老师把生2的算式擦掉,可能生2还不理解为什么要擦去自己的算式呢?老师何不把生2列的算式17+23+28转化成28+17+23,这样也是给了生2一个理解和变式的时机。当生2说出自己先算的是跳绳的女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时,老师可以随即问道:“假如按照你的想法,还可以怎样列式?这样的引导不是很容易就把生2 的算式转化成生3所说的算式了吗?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生成,更要重视老师的生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环境、学生的影响,
7、会产生灵感和即兴的教学思路,进而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展完善和必要的补充。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这种生成的意识。2、尊重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
8、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老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数学理解、认知才能也有所不同。同样,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导致彼此在数学理解、认知才能之间的差异。细节一中,当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时,生2是用“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这个式子来表达的,而老师听后却说:“这个表达的式子太长了,我就不写了。为什么不写呢?这位学生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
9、,写下来是对他的成认。既然老师也意识到这个式子表达起来太长,何不做深化的考虑,将这个式子引导成教材中所出示的“甲数+乙数=乙数+甲数这个表达式呢?其实,生2所说的表达式和“甲数+乙数=乙数+甲数不是很类似吗?这样做,即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程度的一次提升。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颖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才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思维才能等等,到达“一石多
10、鸟的效果。细节二中,老师让学生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假如课后我们对这个班的学生进展一个调查,可能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提出“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而不会想到提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教材中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对这个事例的一个概括,老师在教学中何必强加给学生这个问题呢?既然老师也知道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材中所出示的问题意思一样,那就用学生提的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要板书教材中出示的问题呢?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总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对数学知识建构心理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数学理解。有了数学理解,学生就会向有意义的学习开展,缺失数学理解,学生就会变得机械而被动。要使学生对数学本质有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合作合同
- 土地流转变更及农业生产责任协议
- 静脉曲张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高速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4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研究试题及答案
- 细致备考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政府订餐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双股份合同协议书
- 修车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 管道工技师理论知识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JCP-200磁控溅射蒸发镀膜机 使用说明书
- 各类安全事故案例图片合集
- 通信原理1抽样定理课件
- 高空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 TCWAN 0027-2022 TCEEIA 584-2022 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池托盘焊接制造规范
-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课件
- 顶管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筋膜间室综合征
- 基于UC3842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
- 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建议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