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教学中的设问艺术 化学教学 设问艺术 设问的形式 设问的原那么 化学教学过程是化学信息的传输过程,也是师生感情的交流过程,因此化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中,设问是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纽带,是教学过程落实、进步、推进和开展三维教学目的的重要动力,是师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恰当的设问是一种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进步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牵引思维、调控思维、激活思维的成效。老师恰当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敏多样地兼用不同的课堂设问方法进展教学,既能到达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打破难点的目的,又能造成学生解决问题
2、的积极思维状态,培养问题意识和独立考虑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学习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进步科学探究的才能,而且还能使学生训练思维的逻辑性、系统性,进步语言表达才能和应变才能,活泼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开展。 一 设问的形式 ?化学课程标准?中将认知性学习目的知分为:知道、理解、理解、应用四个从低到高的层次程度;技能性目的区分为初步学习、初步学会、学会三个层次程度;体验性学习目的分为感受、认同、形成三个层次程度。按照?课标?中认知性学习目的、技能性学习目的和体验性学习目的的不同层次程度,以及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设问为了到达的目的,可将设问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 知识程度的设
3、问。 用于确定学生是否记住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住学习过的知识要点。如化学中的根本概念、定律、物质的性质、用处、制取,化学用语等。老师经常用到的有“什么是、“写出、“说出、“举例、“描绘等,例如“写出化学式,“举例说明浓硫酸有哪些特性,“什么叫同分异构体,“描绘Na与水反 应的现象等。知识程度的提问是最低层次、最低程度的设问,属于?课标?中认知性学习程度的“知道“理解层次,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 2 理解程度的设问 它用来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的知识,领会概念和原理的根本含义,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如化学中解释一系列的实验现象,比较相似或相反的概念,领会概念中,判断物质所属类别等。对
4、理解程度的设问,常用的有“用你自己的话表达、“比较、“说明、“比照、“解释、“归纳、“分类等。例如:“用你自己话描绘离子反响概念,“请归纳烯烃的通性,“试比较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点,“说明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比较Na、K、Mg的金属性强弱等。 3应用程度的设问 用以帮助和鼓励学生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如化学计算,指出氧化剂复原剂,判断氧化性复原性强弱,电解池的电极产物分析,判断反响类型,简单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等。对此类提问,老师常用的为“应用、“运用、“分类、“选择 等。如“质量百分数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 选择适宜的试剂区别NO2、Br2两种红棕色
5、气体,“反响Cl2+2Fe2+=2Cl-+2Fe3+ 2Fe3+2I-=2Fe2+I2 试比较Cl- 、Fe2+ 、I-三者的复原性强弱,等。 4分析程度的设问 可用来分析知识的构造,弄清事物间的关系及前因后果,如化学中物质的微观构造与宏观性质的关系,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纠正实验错误等。此类问题的设问常用的到有“为什么、“什么因素、“证明、“分析、“预测、等。如“ 为什么工业合成氨选择400500 ,“分析O2化学性质比N2活泼的原因,“分析比较醇羟基、酚羟基、羧羟基与Na、NaOH、Na2CO3、NaHCO3的反响,“为什么Na2S溶液与Al3+反响有沉淀和气体生成而与Fe3+反响却无气
6、体生成?等。 5综合程度的设问 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如化学中根据各类物质的性质,结合反响规律,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如运用物质构造知识分析比较各类晶体熔沸点的上下,复杂物质的鉴别与鉴定,大型的气体制备或性质检验实验的综合分析等。此类问题常用到的有“预测 “假如、“鉴别、“总结、“设计等。例如“总结洗气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设计实验比较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预测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共热有哪些气体产物生成并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如何应用CO2和NaOH溶液制取纯Na2CO3溶液等。 6评价程度的设问 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
7、标准判断材料的价值。教学中常用的是“判断、“评价、“证明、“你对有什么看法等,评价程度的设问,要求学生对一些问题观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展判断与选择,也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如“某学生用酸化的BaNO32溶液鉴定SO42-离子,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课本中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是否合理?如不合理你认为应如何改进?等。 二 设问的原那么 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考虑,通过问题的解决到达理解和掌握知识是设问的目的。设问要根据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进展,要与学生的考虑、质疑相吻合,通过设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通关键。突出重点
8、的设问,需要围绕重点内容,设计假设干问题,层层深化,随着知识的展开,逐步提醒矛盾,解决矛盾。难点的攻克,那么可采用分散难点的方法,把难点分散成几个较易理解的问题依次提出,逐一解决,最后难点不攻自破。问题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几点原那么:1突出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2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逻辑关系明晰;3问题要明确详细、具有针对性;4设问要有适时性、渐进性,具有合理的梯度和跨度;5设问要富于启发性和鼓励性; 6能让学生从设问中学习到思维和学习方法;7 要面对全体学生,兼顾“两极学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时,应控制好问题的角度 、梯度、深度、跨度和适时性等方面 。 1设问的角度 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设
9、问的角度、目的性和选择性。要选择在重要知识点的衔接处、重点、疑点的关键之处进展设问,突出教学目的 ,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的这一角度出发。问题的设置要有新颖性和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考虑,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例如在讲授“盐的水解这一节先提出问题:“Na2CO3、NH4Cl均属于盐,其水溶液是否显中性?,在学生可能做出各种不同的答复后,用PH试纸测定其PH或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激发学生对盐溶液为何也能显出酸、碱性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顺利导入盐类的水解问题。又如:教学“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创设疑问: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什么用加热NH4Cl、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
10、法,而不采用加热两者混合溶液的方法?能不能单独加热NH4Cl固体制备氨气?为什么不用NH42CO3固体代替NH4Cl ?你能否设计出一个更快更简单的制取氨气的方法?通过以上叁个设问,稳固加深了学生对NH3、NH4Cl、NH42CO3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第问那么提升了学生知识才能的综合运用,到达思维的升华。 2 设问的梯度 设置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梯度,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要兼顾到多数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分析才能。问题的难度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和才能,采用设置一定的梯度分散难点的方法,把难点分散成几个较易理解的问题依次提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一解决,步步推进,层层深化,逐
11、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最后到达攻破难点的目地。例如,在讲电解原理时,假如直接提出“为什么通电时CuCl2分解成Cu和Cl2而不是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显然跨度太大,学生难以做出分析。假如改成以下一系列问题逐一提出:原电池中的电子由哪个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哪个极?电解池中的电子由哪个电极流入、哪个电极流出?通电前,CuCl2溶液中有哪些物质发生了电离?电离出的离子有哪几种?通电后,溶液中阴、阳离子分别朝哪个电极挪动?在两个电极附近,分别聚集有哪些离子?它们的得失电子才能谁强谁弱?在阴、阳两极,优先“放电 的离子分别是哪一种?为什么?两极的电极反响怎样表示?电极总反响怎样表示?通过以上几个设问将难度分
12、散,增加了问题的直观性和详细性,顺利到达理解电解原理之目的,同时在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领悟到理解决复杂问题的化学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才能。 3设问的深度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设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才能和知识的迁移,设置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过难的问题与过于简 单的问题都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设置的问题太难,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设置的问题假如太容易,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所以,设置问题需应有适当的深度,只有难度适当的问题才能导致积极有效的学习活动,保持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如:在做Na2O2与水反响实验时设置疑问脱脂棉的燃烧说明了什么?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加
13、以证明实验中既有放出大量的热又产生了氧气?金属钠着火能不能用水灭火?设想将Na2O2参加到CuSO4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又如:在讲授Fe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响的实验中设置疑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不伸入试管内,不与试管接触,而实验中为什么滴加NaOH的胶头滴管却要伸入到FeCl2溶液中?到达使学生理解并得出Fe2+具有较强的复原性这一结论,同时还可设置问题“实验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Fe2+被氧化?,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不难得出“将溶解FeCl2的水先煮沸驱赶走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或“在FeCl2溶液上加植物油隔离空气的结论,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考虑问题的才能,培养
14、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设问的跨度 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上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设问要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络,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既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络又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和联络,要有纵向的分析也要有横向的比较。一般而言,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而在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例如在复习Cl2气的漂白性实验中,可层层设置以下设问:枯燥的氯气有无漂白作用?如何用实验证明? 潮湿的氯气中起漂白作用的是什么物质?将氯气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试分析溶液变为无色的可能性
15、原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将Cl2、SO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观察到什么现象?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有何现象?说明了什么?假设将等物质的量的Cl2、SO2同时通入品红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电解装置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来制取家用消毒剂。 5设问的适时性 课堂的设问要把握好问的时机。平铺直叙的讲解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但不分时机、不分场合、过频过滥的随意提问只会造成学生心理过度紧张。设疑的密度要适当,要疏密相间、恰如其分,要有的放 矢。老师必须在课前先做出周密的考虑,设疑要紧扣知识重点、难点,不要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应在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上设疑。同时,在每一个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一定的考虑、交流空间,时间确实定要以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为原那么。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中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伊春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a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南公司(广东省管网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6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6届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a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浙江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有答案详解
- 2026国网湖北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国网云南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国网甘肃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国网陕西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
- 《铁路工务维修现场实战技巧》课件 任务3.12 钢轨钻孔作业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检测试题(含解析)
- 慢阻肺疑难病例护理讨论
- 【MOOC】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中国香文化-傅京亮著
- 2024-2025华为ICT大赛(实践赛)-网络赛道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中(多选题)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
- 语文-安徽省鼎尖名校(安徽小高考)2025届高三11月联考试卷和答案
- 膜结构车棚施工方案
- 《浅论鲁迅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11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