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联理论研究回忆摘要: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对Grice合作原那么进行了修正和开展,并从认知角度对明示推理交际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不需遵循合作原那么,而要以关联性为取向。关联理论对交际做出了许多独到和令人信服的阐述,许多学者认为关联理论比合作原那么更具说服力,可以取代合作原那么,然而,自提出以来关联理论也受到了许多指责,因此,有必要重新回忆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客观认识关联理论。本文即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出发,基于传统的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引出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进而回忆关联理论的两条原那么:认知关联原那么和交际关联原那么
2、,并结合实例分析,最后客观分析了关联理论的优缺,并试图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关键词:关联理论,明示推理,认知关联原那么,交际关联原那么 引言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其合写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关联理论。此后于1995年本书第二版时又补充了一条认知关联原那么,即人类认知倾向于追求关联最大化,并将第一条原那么(任何明示性交际行为都意味着本交际行为所传递的假设,具有最正确关联性)重新命名为交际关联原那么。胡壮麟2002:205一、关联理论的交际观交际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社会精神生活,人们都离不开相互接触,离不开交际。那么什么是交际?所谓交际
3、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感情、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一种行为关培兰等1989:262,这些信息、感情、思想、态度、观点,就是交际的内容。就这些内容进行交际,主要是通过语言。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称为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就是“两人或更多的人之间创造意义的过程Tubbs & Moss, 1991:6 & 24。对于语言的定义,语言学家一般认同的观点是,语言是受语法制约的用于交际的表述系统grammar-governed representational system used for communication。也就是说,语言是表达语义、解释语义的;语言的根本功能是交际功能。何兆熊200
4、2:180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这一观点Sperber和Wilson提出疑心,他们认为对语义的表达和解释,必须与其它事物发生关联,是在与其它事物的关联之中进行的Sperber. D & Wilson. D 2001:172-173。语言虽然与交际有着密切关系,但是语言作为“受语法制约的表述系统的性质,和作为“用于交际的性质,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和交际之间的联系只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一种巧合。同样,语言用于交际,也只是一种表象。语言用于交际的观点不能揭示语言的本质特征。因为语言并不是人类交际的唯一工具,除语言之外人类还可以运用非语言手段来进行交际,比方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等。语言的
5、根本功能也不是交际功能。涉及使用语言的人类活动,其实质是为了认知。认知是为了吸收信息,获得有关世界的知识,为此,必须储存信息和处理信息。语言是存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必需工具,存储信息和处理信息才是语言的根本功能。何兆熊2002:180-181关联论首先把交际活动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说话人的目的或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由于他们对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具有共识;也就是说,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能否显映manifest和互相显映mutually manifest。简单地说,认知环境就是交际双方共
6、处的世界,相互显映就是指交际双方对某一事实或共同的话题都明了。交际者对共处的认知环境的认识和把握是成功地进行交际的首要条件。当然,认知环境的因素众多,认知环境里的客观因素一般是可以被交际双方所感知的,但是,他们对交际环境的认知不一定一样,因为认知环境的信息对交际双方显映的程度不一定一样;交际双方对现象的感知也有先后之别,而并非同时感知到所有的现象。何兆熊2002:181-1822、 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自亚里士多德至索绪尔开创现代符号学,语言的符号理论就被用于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并被视为是研究所有交际形式的根本大法。符号理论认为,语言和交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语言是一种语码code系统,
7、其根本功能是交际功能,因此交际过程就是语码的转换过程。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根据这种符号学的观点,建立了一种普遍的原理来解释交际过程,这就是长期在交际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语码模式code model。何兆熊2002:182-183语码模式可图示如下: message源发信息 signal信号 received signal接收信号received message接收信息destination信的 信源 decoder解码 信源 channel信道 信源 encoder编码 信源 source信源 信源 noise这一交际流程图展示了如何使用语码到达交际的目的。这就是:交际过程是说话人将一个信息编码成
8、一个信号,这个信号由听话人接收并重新解码成信息,从而到达理解话语、完成交际的目的。符号学认为,语码是将信息和信号配对的系统,通过两个信息处理机制编码和解码完成交际。处理信息是两个机制所固有的一种表征,信号由一个机制编码出发、由另一个机制解码识别,并对外部环境进行修正。简单语码如莫氏语码信息信号之间具有直接的对应;复杂语码如自然语言那么通过符号系统和规那么系统来生成信息信号之间的对应。何兆熊2002:183符号学的这种交际观,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解释了某些形式的交际过程,诸如莫氏信号和交通信号等弱交际过程,但对于言语交际,语码模式的解释就显得乏力。理解话语,尤其是具有文化内涵的话语,所涉及的远远不
9、止语言信号的简单编码的解码过程。何兆熊2002:183虽然语码模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为交际包括言语交际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但由于它不能充分描述语言交际的本质,许多语用学家都接受Grice的观点,认为言语交际应是一种推理交际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是听话人识别说话人意图的过程,这一过程即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一种依赖于语境的推理过程。推理过程和解码过程是全然不同的。语码模式认为交际是对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推理模式认为,交际是说话人提供他要表达的意图的证据前提、听话人根据这些证据,结合“共有知识即共有的语境局部而推断出说话人意图的过程。推理过程起始于前提premises
10、,终结于结论,这些结论从前提按逻辑推断出来,其可信性至少由前提得到一定的保证。而解码过程起始于信号,终结于复原的信息,这一信息由于隐含的语码而与该信号相联系。何兆熊2002:183-184然而,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缺乏,虽然人类的交际很少有不涉及语码的运用,但通过语码而表达的思想一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复杂思想内容的交际语码模式就不能解释,而且在言语交际中也存在着纯推理交际;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局部的交际都涉及语码的运用,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推理模式也只局部地解释了交际。何兆熊2002:185。Sperber和Wilson结合两种模式,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
11、nti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的主要理论来源是J. A. Ford 在?人脑的单元结构?1983中所阐述的认知理论。“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明示是对说话人而言的,说话人通过某种使听话人“显映manifest的方式进行编码、表达意图。“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听话人凭说话人所提供的显映方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得到的证据作为前提的一局部,再结合听话人本身的认知语境旧信息对话语信息新信息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推理,最终到达对话语信息的正确理解。何兆熊2002:185-1863、 关联理论的两条原那么基于关联性在认知和交际两方面的角色,关联理论一共开展了两条原那
12、么,即:1认知关联原那么:人类认知倾向于追求关联最大化。2交际关联原那么:任何明示性交际行为都意味着本交际行为所传递的假设,具有最正确关联性。胡壮麟2002:205认知关联原那么意味着认知资源趋向于处理最具关联性的输入,不管是内部输入如假设或是外部输入如刺激。也就是说,人类认知趋向于使之所处理的输入具有最大关联性。关联性的获得不是累计的结果,而是随机对输入进行处理的结果。人类认知倾向于追求关联最大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生理机制的结构,另一方面是认知机制的效率性。Sperber. D & Wilson. D 2001:261关于交际关联原那么,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其中的关键概念:“明示交
13、际行动和“最正确关联假定。Sperber和Wilson同意Grice的观点:交际不只是简单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而且涉及推理。但他们认为推理只与听话人有关。从说话人方面讲,交际应该被看成一种说明自身说话意图的行为。他们称这种行动为“明示行动。换句话说,交际的完整概括是“明示推理ostensive-inferential,“明示交际ostensive communication或“推理交际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只是简称。(胡壮麟2002:205) 要解释“最正确关联假定,我们首先要看一下关联性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的三种定义。第一种定义与语境相联系。“当且仅当一个
14、设想在一种语境中具有语境效应时,这个设想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Sperber. D & Wilson. D 2001:122但是关联性也是个相对概念。有些设想可能比别的设想关联性强。而且,“估算关联性就跟估算生产率一样,要考虑产出和投入之比Sperber. D & Wilson. D 2001:125它不仅取决于产生的效应,还取决于处理它需要付出的努力。因此,Sperber和Wilson又从“程度条件角度对关联性作了如下定义:程度条件1:如果一个设想在一个语境中的语境效应大,那么这个设想在这个语境中就具有关联性。程度条件2:如果一个设想在一个语境中所需的处理努力小,那么这个
15、设想在这个语境中就具有关联性。Sperber. D & Wilson. D 2001:125然而他们在详细讨论了“语境究竟是什么时,发现有时语境必须包括所有的背景信息,否那么有些设想就很难处理,而有时有些信息又必须排除在外,否那么付出的努力就会增大,而效应并没有增强。换句话说,语境的大小取决于所要处理的设想。语境不是给定的,而是择定的。不是先有语境,再根据语境决定设想的关联性。给定的是关联性。人们一般假定他们要处理的设想具有关联性否那么他们不会费力去处理它,然后才会设法寻找一个语境,使得其关联性最大。胡壮麟2002:206关联性的第二个定义与交际个体相联系。“当且仅当一个设想在某个时刻
16、,在某人可及的一种或多种语境中具有关联性时,这个设想才在当时与那个个体相关联。Sperber. D & Wilson. D 2001:144Sperber和Wilson认为,关联性“不只是脑中设想的特性,而且是外界现象刺激信号,例如话语的特性,这些现象能建构设想。Sperber. D & Wilson. D 2001:150-151 程度条件1:如果一个设想在一个语境中的语境效应大,那么这个假设在这个语境中就与个体相关。程度条件2:如果一个设想在一个语境中所需的处理努力小,那么这个设想在这个语境中就与个体相关。Sperber. D & Wilson. D 2001:14
17、5他们的最后一个关联性定义跟这点有关。发话者不能直接给受话者提供设想。说话人或书写人所能做的只是以声音或书写符号的形式提供某种刺激信号。这种刺激信号的出现改变了听话人的认知环境,使某些事实显映manifest出来,或者显映得更明显。这样,听话人就能把这些事实再现为很强或更强的设想,甚至能用这些设想推导出进一步的设想。经过这种扩展的关联性概念定义为:“当且仅当某个现象显映的一个或多个设想与某个体相关时,这个现象才与该个体有关联。Sperber. D & Wilson. D 2001:152因此,“最正确关联假定是第二版后记中又作了修订: (a发话者意欲向听话者显映的设想集I,具有足够的关
18、联性,使听话人值得花时间去处理该明示性刺激信号。(b) 该明示性刺激信号,是发话者传递设想集I时所能运用的关联性最大的信号。Sperber. D & Wilson. D 2001:152也就是说,每个话语都假定努力和效应能取得最正确平衡。一方面,所要到达的效应永远不会小得不值得处理。另一方面,需要付出的努力永远不会大得超过取得效应的需要。相对于所要表达的效应而言,需要的努力总是最小的。这等于说,“在所有符合最正确关联假定的对某信号的解释中,听话者第一个想到的解释,就是发话者意欲传递的解释。Sperber. D & Wilson. D 2001:168-169例如,对听话人而言,
19、例8-13a的第一个解释通常是乔治有一直大的家猫。胡壮麟2002:207-208例8-13 aGeorge has a big cat.因为cat这个词是有歧义的,它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指猫科的其它动物。也就是说a也可能被用来表达b的意思。 bGeorge has a tiger, a lion, a jaguar, etc.乔治有只老虎、狮子、美洲豹,等等。 但是Sperber和Wilson认为,即使b的解释是正确的,它也只能满足最正确关联假定的第一条,即有足够的关联性;却不能满足第二条,即不是关联性最大的,因为为之付出的处理努力会增加。换句话说,如果b就是说话人要表达的,那么他应该用c这样
20、的句子;或者,如果他缺乏必要的信息,可以选择d或e这样的句子: cGeorge has a tiger. 乔治有只老虎。 dGeorge has a tiger or a lion, I am not sure which. 乔治有只老虎或者狮子,究竟是什么我也不太确定。 eGeorge has a felid. 乔治有只猫科动物。 这些话都会使听话人少付出努力,免得还要比较第一解释和b,从中选择。因此,他们认为听话人不必担忧。符合关联原那么的第一解释总是最好的假设,其它所有的解释都不符合最正确关联假定的第二条。胡壮麟 2001:207-2084、 关联理论的评价关联理论关于交际的定义的进步意
21、义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从Aristotle到现代符号学所流行的语码解释论,直至Grice和 D. Lewis为代表的推理模式,它们虽然都起到了解释交际功能的某种作用,然而都缺乏完善的考虑,取其中任何一种定义作为交际的定义,都难以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在关联理论看来,一个较为科学的交际定义应该是解码和推理的统一体。其原因是解码既是话语理解的开始,也是推理的开始,没有解码,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推理,或者说,没有解码,推理就成了无源之水。另一方面,推理又是解码根底上认知的深化,理解话语只有在解码的根底上往推理方向开展才会真正把握住说话人的意思和意图。这样,关联理论的交际定义准确地把解码与推理融为一体,使其
22、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在交际解释中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刘绍忠1997 关联理论对语用学有三条奉献:1它对Grice的语用学理论作了修正和补充。2它为交际的语用阐释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3它拓展了旧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使得语用学成为一门开放型的交际解释科学。刘绍忠1997其缺乏也有三条:1关联理论没有说清楚话语解释结果的必然与或然问题。2过分强调交际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大有把主体理想化和交际形式化的倾向。3关于交际的概括虽然有道理,却也存在笼统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讲交际问题,大大增强了概括力和指导性,却欠缺具体的语用规那么。刘绍忠1997。为此,我们主张用唯物的、历史的和辨证的态
23、度来看待和评价关联理论。关联理论首先是一种认知理论,它不是为语用学所专有;其次,关联理论是在语言哲学历史上开展起来的理论,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坚实根底的。它批判了旧语用学和符号学的缺乏,继承和发扬了其精华,这是关联理论的历史根底;此外,关联理论还承袭了当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跨面的、跨学科的交际研究使得涉及多学科的交际活动能够通过多学科、多视角,而不是单一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得以解释。从而,关联理论的解释更加可信。 其次,关联理论丰富和开展了以往语用学的各种解释交际的理论。在其形成和开展的过程中,关联理论自身的理论系统也处于动态和开放状态下,一方面,它反映了现代人的认知规律,克服了旧的语用学对交际
24、的片面性解释;另一方面,同任何别的理论一样,它必须吸收新的营养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否那么,它也逃脱不了被别的理论所代替的命运。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关联理论把形式语用学和推理语用学合为一体,是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解释交际活动的理论。再者,关联理论从综观的角度研究交际,认为话语的解释是一种认知的活动,这等于给语用学的学科属性和功用作了评价和定论。语用学的作用与潜力被进一步得以认识, 其效劳面自然会拓宽,它不仅能解释言语的交际,也可以解释非言语的交际;不仅能解释明示的交际,也可以解释暗含的交际;不仅能解释母语交际,也可以解释非母语的跨文化的交际,一句话,关联理论大大地扩大了语用学的视野。第四,关联
25、理论使得话语的解释结果从理论到实践都成为必然。“必然是人说的,因而是个相对的概念,现在必然的东西,今后会成为偶然,此处是必然的东西,到了彼处就成为偶然。例如,学生在食堂把碗递给工友时,无须说话便可以打到饭菜,可是,在去教室的路上,甲学生把碗递给乙学生时,他不会打到饭和菜,因为时间和地点变了,同样的言和行,却收不到同样的效果。因而,绝对必然是不存在的,是强加于交际者的要求,是企图把交际者理想化的做法。有人认为,关联理论太笼统,我们说,这不能怪关联理论,因为语言本身就存在许多模糊不清,何况交际中需要模糊的场合也是客观存在的。关联理论正是顺应了语言表达实际的需要,其解释可以是准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但是不管如何,对听话人来说,他觉得自己的理解总是明了准确的。第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退休校园活动顾问合同
- 航空航天项目文件管理措施
- 2025年华中师范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写作范例
- 绿植照护与维修合同
- 统计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 2025高考北京卷作文命题趋势分析及范文
- 树种多样性对亚热带典型次生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科技史教学策略研究
- 桥梁工程保修计划及应对措施
- 高二上学期班主任志愿服务计划
- GB/T 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
- 一级建造师的挂靠合同范本(4篇)
- GB/T 19277.1-2011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第1部分:通用方法
- GB/T 11418-1989搪瓷耐热性测试方法
- 2023年甘肃省特岗教师理科综合真题
- 英语演讲与辩论教程
- ARCGIS10基础培训课件
- 商业银行押品风险排查报告
- 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定位诊断治疗
- 2022年中原工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