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涉及的思维拓展问题_第1页
生态学涉及的思维拓展问题_第2页
生态学涉及的思维拓展问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学涉及的思维拓展问题能量1. 右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1)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的作用和作用。(2) 图中分解者通过_和一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放回大 气中。回到大气库中图中A里的碳,除碳酸盐外,通过(4)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 状态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与占合在一起进行1)生产者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2)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物理变化等CO2库(4) CO 2能量流动tWMI2. 右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请据图答复:(1) 图中B表示稳定型,A表示型,C表示型。(2) B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3) A型种群密度的开展趋势是 (4) C型种群密度的开展趋势是 (1

2、) A增长型 C衰退型(3)越来越大(逐渐增大)滋越来越龄阶段个体数量接近相等3. 在一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 图,据图答复:(1) 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2) 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 ,以及造成。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是 13)捕食关系(2)乙种群数量的增长甲种群的种内斗争4. 关于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如下图,将放置 一天的洗碗水、河水、自来水各 5毫升,分别注人13 号试管中,再各滴加20滴0.01%亚甲基蓝溶液。把上 述开口试管在温暖环境中放置 40分钟后,1号管内水 样由蓝色变为无色, 2号管内水样变为浅蓝色,3号管内水样颜色无

3、变化。请答复(1) 在1号、2号试管内水样中大量繁殖的生物是 (2) 上述生物的数量与水样中的 含量成正比。(3) 1号、2号管内水样变色的原因是11)好氧軀氧化分解分睦蓝基蓝(有机物)5. 某水域为DDT所污染,经检测发现该水域中DDT浓度为0.0005ppm该水域生态系统中 A、B、C、D、E五种生物种群体内 也均有不同浓度的DDT,经检测,其含量分别如下表。试据表分析:检测种群ABCDEDDT浓度 (ppm)0.0052.00.525.50.04(1) 该水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即 T T T T 。(2) 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表中的 ,即假设由于某种原因,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二

4、营养级的生物全部灭绝了,那么首先受损害的生物是表中的,即。(4) DDT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根据原理,上述生物中受害最大的是,其次是。(2)食物链产者A (3)(4)生物富集作用次级消费者6. 右图中曲线表示了某生态系统中三个 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 种群C为自养生物,请分析答复:(1) 写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简单食物链。(2)试分析种群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1) CB A大幅减的种内斗争由于环境变化大幅减少C(2) 、种群A在第 36 第 6年时间内大幅增加个体数量,使种群 个体被大量捕食导致种群 B大幅减少; lr 亠小 个体数量急剧减少,加速了种群(此两方面必须把握,应

5、该考虑到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1祝呎 iMJlM7. 右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 林、草地和荒漠地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今春 以来华北要区屡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 形成的关系。(2) 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1) 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 植被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土随风而起 森林面积减少,防风固沙能力下降(2) 积极营造防护林,并妥善养护 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土壤裸露 退耕还林还草8. 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没有水就不能存活。地球上如果没有水, 也就没有生命。请答复以下问题:(1) 水

6、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是:(2) 在全球水循环中,陆地水主要通过和方式进入大气层中。(3) 我国西部地区干旱缺水,为改善这种状况可采取植树种草的措 施,因为森林和草地具有保持水土、 和 等功能(1)(2)(3) 参与新陈代谢各种反响的进行 是新陈代谢各种反响的良好溶剂一 有禾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产物的运输直接蒸于维持植植物体腾温用 修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9. 以下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林、 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 个不同种群的生物生长繁殖情况。请分析:(1)A、B、C三条曲线各代表什么种群?并指出它们在该生态系统的 营养结构中的地位 由于食虫鸟类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

7、使其能力受到影响。(1) A曲线代表树林种群。是生产者B曲线代表食虫鸟类种群,是次级消费者 C曲线代表植食性昆虫,是初级消费者(2) 自动调节能力(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能力)10. 在一次战争中,敌机在热带海岛上喷撒了化学毒剂后,使该岛上的 植物迅速死亡,试分析:(1) 对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什么影响?(2)在以下坐标中用三条曲线表示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在数量上的 变化趋势,并注明各曲线名称。(生物数量值可任取)生物数量生物数量毒剂时间喷化学毒剂时间(3) 在以下坐标中,用一曲线表示分解者短期内数量 上的变化趋势。(1) 生产者大量死亡,使初级消费者食物短缺而大量死亡,数量迅 速减

8、少(2) ( 3)11. 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蟾蜍和蛇等 6种动物, 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猫头鹰捕食蛇、鼠、鸟;昆虫、鸟及 鼠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蟾蜍和鸟捕食昆虫;蛇吞食蟾蜍 和鼠。请答复:(1) 在方框内画出该生态系统简图,以表示食物网中 各生物间的关系。2此生态系统有条食物链。占有2个或2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是 假设能量转化效率为15%,那么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 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既是该系统的主要成分,又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是 。6由于某种原因,鼠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说明 了。14草3直、蛇蟾头鹰蛇一猫头鹰5草 6生态系统自动维持稳态的能力12. 调查某草原田鼠

9、数量时,在设置 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 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 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答复以下问题:1假设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 数为N,那么N=头计算公式 是 N:a=b:cA. 30O.32C.64D. 96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 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 的2个条件是。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2018161412 月10 龄864203020 10 0 10 20个体数比例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

10、调查甲、乙两甘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 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以下图。据图分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 草原的田鼠种50亠Hr-5时何刀C3010010个体数比例群属于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4) 假设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那么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头。A.a 8n-1B.a 8n+1C.a 8nD.a 8n-2(5) 假设将雌雄鼠各假设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那么笼内鼠数变化 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以下

11、图中的曲线。(1) D (2) BC (3)乙稳定; 甲增长 (5) C(4) C 1/2 x a x 2 x 8113.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一一庚代表各种不同的 生物。请据图分析答复:(1) 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2) 假设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3) 生物甲与已的关系是 。(4) 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局部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5) 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 10%,假设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那么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1) 戊

12、甲、乙、丁( 2)丙 (3)捕食和竞争(4)分解者 非生物因素 能源(5) 325014. 以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 净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答复: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假设酿造厂或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对河流生 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请运用生态平衡原理分析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1藻类数量减少,产生的氧气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 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2有机物分解后形成大量的 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

13、 量繁殖3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减 少,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减少4河流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生态系统稳态被破坏,因为生态系统 的自动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15. 以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 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 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 万千焦。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 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答复:(1) 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局部能量是所固定的太阳能。(2) 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 的转化效率为%。次级消费者通

14、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 百分比是(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 ;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局部能量;还有少数能量被禾I用14)呼吸作用消耗生产者没有被下个%养级利用(3)分解者16. 有人连续几年在4月至7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向种生态因 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根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以下图(曲线仅表示变化趋势)。请通过分析图中所示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答复:4月3月6月7月/x U(浮游霸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 Z “ E(浮游动物个体数):一 一 F(现存浮游植物自机物总量)(1) 在4月至7

15、月间,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 净生产量(总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发生较大变动,影响这种变动的 非生物因素主要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 在4月至5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的净生产量和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均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什么?在5月中旬开始,两者又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3)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 机物的净生产量出现迅速增长,但这段时间内,现存浮游植物有机 物总量并未增加,原因是什么?(1) 无机养分的变化,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随无 机养分的变化而变化(2) 水温升高,光照逐渐增强

16、,无机养分供给充足,浮游植物大量增加,浮游动物量少。无机养分减少。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捕食而消耗(3) 被浮游动物捕食而消耗17. 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了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 获得了鱼、猪、蚕和粮全面丰收 右图是该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 答复:(1) 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 自(2)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茎即州土工*(3) 该生态系统中除了的生物 种类外,还必须有等生物作为(4) 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屡次重复利用,提高了率(5) 该生态系统是根据 的原理建立的(1)阳光(2)桑和水稻(3)细菌、真菌 分解者(4生质系统平效原理建立自动维持其稳态 (自然作用和人的作用

17、)农作物匸譽斗家倉、家畜ffiftfflMc科沼气池1含微生物)食用曲re b18. 以下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 a中农作物为人类提 供的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量,都与图 b相同。1请根据图a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在下面的箭头完成这 两个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利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 图中未标出的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囲a:我阳能人2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12b图b所表示的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有一局部 可以从以生活能源产生沼气或者食物中化学能生产的蘑菇 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多级利用、重复利用佃.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开展过程中生物总数

18、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请据图分析答复:1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 、和 开展的时期。从第40年开始进入 时期,此时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2根据曲线A,分析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9定n丈鬣量K 1O0是(3) 假设该系统为海洋生态系统,在一年中影响曲线B变化的最主要限 制因素是(1) 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结构复杂化,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完善(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nrI20. 试根据右面我国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 答复:(1) 图形的左右两边大致对称,说明男女人 数根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 原因是(2) 图中I阶段说明当时我国人口开展 的主要特点是图中II阶段说明我国人口开展的主

19、要 特点是,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1) 男性产生X、Y2种精子,但是卵细胞只有1种,受精作用后男女1: 1(2) 出生率迅速增高(3)出生率不断下降推行方案生育取得实际效果21. 某山区镇,近10余年来,先后建立了多种乡镇企业;随着外来人口 的增加,小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据环保部门测定:小镇街道上的声 响为90分贝,降水pH值为6.5涧水中含氧量为2毫克/升。请答复: (1)该镇受到的污染有为调查污染源,从某厂取得排放水水样,放置一天后,加人经保温1小时,水样仍为蓝色,那么该厂排放水是否为污染源?(3) 治理小镇环境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 窗严声污染、水污污染(2亚甲基蓝溶液不是22. 据报

20、道:佃52年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冢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 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SO2的含量高达3.8毫克烟尘达4.5毫克,居民 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之内死亡约4000人。请答复:(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此 种类型大气污染能形成有关。(2)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系统的危害最大,将会造成, 等病症(举出2种主要病症)。(3) 大气中SO?将直接危害陆生高等植物的组织。(4) 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出现,应采取的措施是 酸雨23酸和系统的茎呼吸困难严咳嗽制污染源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23. 将煮稻早所得的液汁放入大果酱瓶 A中,放于野外一段时间后, 发现瓶中出现细菌、绿藻

21、、丝状蓝藻、原生动物和一种小虫。持续 观察二个月,发现瓶中的这些生物个体数几乎没有变化。另取一只大果酱瓶B,内含有多种无机盐和蛋白质水解物的溶液,从A瓶中 化,结果如以下图。在第 50天时滴入数滴一定浓度的 DDT,继续观 察,发现生物个体数开始变化。开始小虫死亡,继而原生动物死亡, 不久蓝藻和绿藻开始减少。请分析答复:吸取数滴液体参加瓶中,定期在显微镜下检查瓶内生物数量变细菌1 持续观察二个月后的A瓶可看作是一个处于 系统,其中的各种生物组成 ,它们之间通过相互联系。2据图分析,B瓶中细菌在最初几天数量剧增的原因是 ;这几种生物中二者间存在看取食和被食关系的是 3滴入DDT后,体内DDT浓度

22、最高的生物是这是由于1 生态平衡的生态稳定的生态生物群落 食物链2 培养液中含有大量有机物,使细菌分裂繁殖加快原生动物和细菌小虫和原生动物小虫和绿藻3小虫 DDT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使处于营养级高位的生物中浓度最高或生物富集作用24.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 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 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 = Pg R) , 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PgPnRA15.92.813.1B870.7369.4501.3CP 0.90.30.6D141.061.97

23、9.1E211.520.1191.4分析答复:(1) 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2)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 少?(3)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 什么?(1) B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2) 5. 7%(3) 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Pg (生产者的)R (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25. 下面是有关生态关系的冋题。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1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图中“T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答复: 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看。假设生产者有

24、5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 可增重kg。 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 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2,那么生产者每小时实际产 生的。2量为mg。2以下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 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 于岩石外表,海星、石鳖和石械那么在岩石外表来回爬动找寻食物。 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 。 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种类有 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 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生物种类组成发 生了很大变化,其中

25、成为优势种,而石鳖和石械数 量大为减少,其原因是1A D E 能量流动 200642海星、荔枝螺、海葵 海星和荔枝螺藤壶 藤壶大量繁殖,占据了岩石外表,使海藻不能生长, 石鳖和石械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26. 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 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分、 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 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El*ET棗 2请依据以上信息答复以下问题:(1) 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蛙与飞蝗的关系是。(将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 共生B.寄生

26、 C 捕食 D 腐生(2) 当雨量充分、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枯燥时要。(3) 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 什么?(1) B、C多(3) 变大气候干旱,真菌、丝虫和蛙和天敌的数量少,会使飞蝗 的发生量变大27. 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 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 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 如下图。试答复: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是: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 。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 。(4) 写出图中所示生物的食物链:

27、(1)捕食(或寄生)(2) 捕食(3) 竞争(4) 烟草f甲种蛾(幼虫)f天敌乙种蛾(幼虫)28. 拟调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如图)的组成成分。请根据图示及提供 的实验器材,写出调查工程。地点:池塘器材: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酸度计、溶氧测定仪、水网、显 微镜、放大镜、笔、记录本等调查工程:(1) 非生物因素:(2) 生物成分: ; ; 。调查工程:(1) 水温、水中含氧量、水面光照强度;pH(2) 生物成分(根据营养关系进行分类): 生产者:水草、浮萍、栅藻、团藻 消费者:虾、草鱼、黑鱼 分解者:细菌、真菌29. 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 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

28、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环境 条件甲拟 谷盗乙拟 谷盗湿热1000干执1八、1090湿温8614干温1387湿冷3169干冷0100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数 100量% 80)601 甲拟谷盗乙拟谷盗40 -20 -0 1-湿冷干冷 湿温 干温 湿热干热 环境条件 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 。 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 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 不同,说明物种的因素起重要作用。竞争温度和湿度

29、遗传30.19世纪中叶以来,随看英国重工业的开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 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 下结果:日区 项地白色蛾黑化蛾释 放 数回收数回收率释 放 数回收 数回收率污染 区641625. 0%1548253. 2%非污 染区3935413. 7%406194. 7%请答复以下问题:自然选择是 勺过程。表中两组数据 大于、大于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2) 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方案,大气环境污染得 到了治理。请根据上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1) 适者生

30、存,不适者被淘汰。 53. 2%, 25. 0%; 13. 7% (两组数据先后顺序可以调换)(2) 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Q浓度逐年降低。 由于SO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地衣 对SO敏感,因此SO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生长。 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原因是地衣颜色 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31. 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设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以下图 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答复:草兔猫头鹰AI草食昆虫食虫鸟(1)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猫头鹰属于(2) 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该生态系

31、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3)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1) 生产者消费者(2) 草 光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CO2(气体)光合呼吸32. 生物生存所依赖的无机环境因素对生物有重要作用滞肓率(艺(1) 图1表示玉米螟(一种昆虫)的幼虫发生滞育(发育停滞)与日照长短的关系。据图可知日照时数为小时,玉米螟幼虫滞育率最高;日照时数达 18小时,不滞育玉米螟幼虫约占 %此条件也适于物开花。(2) 图2表示一种夜蛾的蛹发生滞育与日照长短及温度的关系。据图可知

32、,当温度30C,日照时数为小时时,这种夜蛾的滞育率最高,达%与上述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20C时,夜蛾蛹的滞育率到达_% 可见夜蛾蛹发生滞育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上述因素外,影 响夜蛾生长发育的无机环境因素还可能有 。(3) 一般来说,影响昆虫昼夜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1) 912 90 长日照(2) 80 12 100日照长短和温度湿度3光33. 答复以下有关生态的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陆生植物繁茂的北半球中纬度地 区冬季高于夏季,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是因为:2右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中数字表示该生 物的个体数量,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生物的平均体重。椐图答复:1该

33、食物网中占据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A I中的。2 假设初级消费者中, 除去,那么对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的影响最大。3 假设除去G后,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数量将 。3南方某地有一片热带雨林,最初碳积蓄量500吨/公顷,此时, 总生产量每年为60吨/公顷,叶的呼吸量为24吨/公顷,生长量 为5吨/公顷。总生产量=生长量+枯死量+呼吸量,那么该地的 净生产量是 吨/公顷,非同化器官的呼吸量是 吨/公顷。1 该林地因人为破坏,碳积蓄量逐年下降,降至 200吨/公顷时,该林地进一步被开垦为农田的 5年间,碳积蓄量每年减少20吨/ 公顷。5年后退耕还林,退耕还林后的60年内,碳积蓄量以每年5吨/公顷的增加,

34、在右图中标出退耕还林后的 160年内该林地的 碳积蓄量的变化,从该图可读出,要恢复到该片雨林最初的碳积蓄量需要。2 通过本例,请从保护森林的意义及生态学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想:(1)夏季气温和光照都适宜,光合作用旺盛,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 冬季那么光合作用减弱。(2) 1)FGIH 2 )E 3 )减少(3) 15 201) 见图110年2) 森林可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 化空气等。而生物原始群落在调节和保护环境方面的功能优于人工 林。从本例来看,一个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一旦被人为破坏, 要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生态状况,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保护森林,对 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十分重要

35、。34.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请答复以下问题:(1) 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爆发提供了。(2) 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中,致 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爆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 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3) 海水的pH值一般在8.08.2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 pH值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到达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值 上升的主要原因:(4) 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 pH值变化以外请另举一例说 明赤潮对海洋

36、环境的危害。1营养物质 N、P 等矿质元素;2藻类T浮游动物T鱼或虾或贝类T人; 3爆发的赤潮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2 ,从而使海水 pH 值上升。4赤潮区域的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严重 影响其它浮游植物、水草的光合作用; 处于消失期的赤潮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使水体缺氧; 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局部以胶着状群体生活的赤潮藻, 可使海洋动物呼吸和滤食器 官受损。35.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欣赏 植物引人我国, 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 有“植物杀手之称严 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

37、样性。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 有人做如下调 查: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 10等份,每份内取 1 个样方,分别统计 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 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近五年植 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单位/株m2)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种名年年年年年加拿大一枝 黄花1.95.19.415.116.5狗牙根8.06.25.63.91.6巢菜3.02.11.10.20车前草3.02.00.400婆婆纳3.22.81.71.30泽漆2.11.81.51.00小蘖2.21.91.51.21.0狗尾草3.22.51.51.10.6繁缕8.03.21.10.50卷耳5.41.41.000(1) 该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向的关系是。(2) 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 变化曲线。(3)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4)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考虑.本调查结果给我们的启示(1)竞争 (2) 见图(3) 样方法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