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自测题_第1页
细胞生物学自测题_第2页
细胞生物学自测题_第3页
细胞生物学自测题_第4页
细胞生物学自测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一、重点名词核质比(nucleoplasmic index,NP):细胞核常与细胞质的体积呈肯定的比例,核质比大则细胞核大,核质比小则表示细胞核小。核膜(nuclear membrance):又称核被膜(nuclearenvelope),是位于真核生物的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双层界膜,它使细胞核成为细胞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膜由两层平行但不连续的非对称的单位膜构成,厚度为7.5nm。核膜(outer nuclear membrance):核膜面对胞质的一层外核膜。内核膜(inner nuclear membrance):核膜面对核质的一面为内核膜。核周间隙(perinuclear space)

2、:内外核膜之间的间隙为核周间隙。核孔(nuclear pore):内外核膜在某些部位融合形成环状开口称为核孔。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NPC):电镜下可见核孔上镶嵌有简单的结构,它是由一组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形成的简单的环状结构.亲核蛋白(karyophilic protein):是一类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运到核内执行功能的蛋白质,如组蛋白、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亲核蛋白具有较大的头部和瘦长的尾部两个不同的结构域,尾部具有核定位信号。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也称核输入信号,是一段含有48个氨基酸的短肽

3、序列,富含Arg、Lys、Pro等碱性氨基酸,可以位于蛋白质的任何部位,具有定向或定位作用,并可保证与之相连的整个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从而进入细胞核。核纤层(nuclear lamina):是紧贴于核膜内层的纤维状网架结构。核纤层在细胞核内与核基质相连,在细胞核外与中间纤维相连,形成贯穿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体系。基因组(genome):一个真核细胞单倍染色体组中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一个基因组。组蛋白(histone):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其总量与染色体DNA大致相等。组蛋白富含带正电荷的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等电点一般在pH10.0以上,属碱性蛋白质,可以和带有负电荷的

4、DNA分子紧密结合。依据组蛋白的精氨酸/赖氨酸的比值,可以将组蛋白分为5种:H1、H2A、H2B、H3和H4。非组蛋白(nonhistone):是染色质中除组蛋白外的全部蛋白质的总称,为带负电荷的酸性蛋白质,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常染色质(euchromatin):是染色质的主要成分,间期核中,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具有转录活性的那些染色质。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是间期核中,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一般不具有转录活性的那些染色质。结构性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

5、romatin):是各类细胞,除复制期以外,整个发育过程中都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此类染色质多位于着丝粒区、端粒、次缢痕及染色体臂的凹陷部位。兼性异染色质(facuhative heterochromatin):是在某些细胞类型或肯定的发育阶段,原来的常染色质聚缩,并丢失基因转录活性,变为异染色质,这种异染色质可向常染色质转变,恢复转录活性,故称为兼性异染色质。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为直径为11nm、高6nm的圆盘状颗粒,由核心颗粒和200bp左右的DNA长链构成。核心颗粒由H2A、H2B、H3、H4四种组蛋白各1对聚合成八聚体构成,包括H2A、H2B异二聚体

6、和H3、H4异二聚体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d):每条中期染色体由两条相同的染色单体组成,每一条染色单体是由一条DNA双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两者在着丝粒处相连,这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端粒(telomere):是染色体两端的特化结构,通常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端粒DNA和蛋白构成,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核型(karyotype):是指某一个体细胞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具有独特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核型分析(karyotypeanalysis):是指将待测细胞的染色体依据肯定的体制配对、排列后,分析确定其数目和形态是否与正常核型完全全都。核仁(nucleo

7、lus):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楚可见。核仁通常为一个或多个匀质的球形小体。核仁周期(nucleolarcycle):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核仁是一个高度动态的结构,在细胞周期过程中,核仁消灭一系列结构与功能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核仁周期。核骨架(nuclearscaffold):又称核基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除核膜、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部分,是一个以非组蛋白为主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由于它的基本形态与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相像,并具有肯定的联系,因此被称为核骨架。二、自测题1、单项选择题1.现在争辩染色质结晶颗粒发觉,核小体的核心结构具有二分对称性,其组蛋白构成模式是()。

8、a.H2A.H2B+H2A.H2B+H3.H4+H3.H4 b.2(H2A)+2(H2B)+2H3+2H4c.H2A.H2B+2H3.2H4+H2A.H2Bd.H3.H4+2H2A.2H2B+H3.H42.在电子显微镜下,间期核核膜内侧电子密度大的物质是()。a.常染色质b.常染色体c.异染色质d.核仁e.核仁组织区3.人体细胞中具有核仁组织区的染色体是()。a.11、12、13、14、15 b.12、13、14、15、21c.13、14、15、21、22 d.14、15、1、21、22 e.11、12、13、21、224.下列细胞中核仁较小的是()。a.胰腺细胞b.肿瘤细胞c.神经细胞d.胚

9、胎细胞e.卵母细胞5.下列细胞中核孔复合体数量最多的是()。a.神经细胞b.肌肉细胞c.上皮细胞d.软骨细胞e.肿瘤细胞6.下列细胞中核质比最小的是()。a.神经细胞b.肿瘤细胞c.淋巴细胞d.造血干细胞e.卵母细胞7.核质蛋白能透过核孔运输到细胞核依靠于核质蛋白分子上的()。a.疏水结构域b.极性基团c.核定位信号d.富含半胱氨酸区域e.碱性氨基酸8.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正确的是()。a.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中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b.不是同一物质,故形态不同c.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增殖周期中不同时期的形态表现d.是同一物质,且形态相同e.不是同一物质,但在分裂期形态相同9.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是()。

10、a.常染色体b.性染色体c.常染色质d.异染色质e.染色单体10.含单一或中度重复序列DA并具转录活性的是()。a.常染色体b.性染色体c.常染色质d.异染色质e.染色单体11.在细胞周期的期,与DA同步合成的蛋白质是()。a.DNAb.rRNAc.微管蛋白d.核纤层蛋白e.组蛋白12.非组蛋白的特点是()。a.富含碱性氨基酸 b.调控基因表达 c.与核中DNA含量或许全都d.在人体各组织细胞中含量相对恒定 e.与DNA结合在一起形成核小体13.经检查发觉,某个体的体细胞核中有2个x小体,表明该个体的体细胞中有()条X染色体。a.1 b.2 c.3 d.4 e.514.通常,细胞核约占细胞总体

11、积的()。a.5% b.10% c.15% d.20% e.25%15.核被摸中所占比例最高的组分是()。a.糖类 b.脂类 c.蛋白质d.RNA e.DNA16.真核细胞间期核中的纤维网架系统是()。a.核纤层b.细胞骨架c.核骨架d.核仁组织者e.内膜系统17.人的一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连接起来全长可达()。a.4.74m b.3.74m c.2.74m d.1.74m e.0.74m18.有关核孔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环状复合结构 b.核孔大小是可以调控的c.肿瘤细胞核孔数目少 d.核孔边缘有蛋白颗粒 e.核孔中心有蛋白颗粒 19.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a.有

12、较低的核质比 b.细胞核外形比较规章 c.核仁体积缩小d.核孔数目较少 e.有较高的核质比20.核仁的大小取决于()。a.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程度 b.核仁组织区的多少 c.线粒体的多少d.内质网的多少 e.核仁相随染色质的多少参考答案:1.c2.c3.c4.c5.e6.a7.c8.c9.e10.c11.e12.b13.c14.b15.c16.c17.d18.c19.e20.a二、推断题1.从进化角度来看,组蛋白是多变的,而非组蛋白是保守的。()2.经过自我复制,在细胞分裂时能均等地安排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在遗传上有重要意义的是线粒体。()3.细胞核中各种蛋白、酶、水、无机盐等物质存在于核基质。(

13、)4.真核细胞的重要标志是具有核被摸。()5.电镜下,核膜由两层平行且连续的和对称的单位膜构成。()6.外核膜被认为是滑面内质网的特化区域,可进行蛋白质的合成。()7.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转运,又介导RNA、核糖核蛋白颗粒的出核转运。()8.核定位信号具有定位作用,能够保证与之相连的整个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9.核纤层在高等真核细胞分裂期的细胞核中存在。()10.重建的没有核纤层的细胞核,可以进行DNA复制。()11.中度重复序列多数是不编码序列,构成基因间和基因内的间隔序列。()12.一条功能性染色体,其DNA必需具有多

14、个复制起始点序列、两个着丝粒序列及一个端粒序列。()13.核小体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串珠状结构,常被称为染色质的二级结构。()14.多线染色体的膨突是基因活跃转录的形态学标志。()15.核仁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楚可见。()16.在生长比较旺盛的细胞中,核仁常趋向细胞核的边缘,发生“核仁趋边”现象。()17.核骨架为布满整个核空间的三维蛋白网架。()18.核骨架的功能性蛋白是核基质蛋白。()19.以Hela细胞为试验材料的争辩中表明,核内DNA是在核骨架上进行合成的。()20.在电镜下可见核仁具有被膜包裹。()参考答案:1.×2.×3.4.5.

15、1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思考题1.如何保证众多的细胞生命活动在巨小的细胞核内有序地进行?解答1.细胞核形成相对独立的结构区域,如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这些区域,它们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这是细胞核内各种生命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由核被膜的核孔复合体完成亲核蛋白和其他小分子物质的入核转运;进入的调控因子和染色质上的特异DNA序列结合,调控染色质上DNA的复制、转录;转录产物在核基质中完成加工修饰后,与核中的转运蛋白结合,通过核孔出核转运。同

16、时,核仁上完成rRNA的转录加工、RNP颗粒的组装和加工,加工修饰后核糖体亚单位也通过核孔出核转运到细胞核,与细胞基质中的mRNA结合表达蛋白。不同的生命活动在不同的结构区域完成,而且各生命活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促使在巨小的核中生命活动有序地进行。2.核仁在电子显微镜下由哪些部分组成?核仁为什么会消灭周期性消长,有什么意义?解答2.核仁的结构包括:纤维中心:是电镜下浅染的低电子密度区;致密纤维成分;颗粒成分;其他:核仁基质核仁相随染色质。核仁周期: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具有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只是在细胞间期才能看到完整的核仁,它不随细胞核的分裂而分裂。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时,核仁开头变形,位于核

17、仁中的核仁相随染色质参与组装相应的染色体,停止了转录,其颗粒成分和纤维成分渐渐消逝于四周的核质中,核仁消逝。当细胞分裂进入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核仁再次消灭。对于处于分裂中期的人体细胞来说,核仁组织区位于随体染色体上第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意义:适应在细胞不同时期功能的需要,分裂期蛋白质合成停止,因此,不需要核仁,间期蛋白质合成旺盛,需要大量核糖体,因此,间期核仁明显。3.细胞周期中,核被膜和核纤层的动态变化过程是什么?解答3.(1)核纤层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A型核纤层蛋白在组装核纤层时通过蛋白水解失去C端(异戊二烯化)。核膜崩解,核纤层解聚时,A型核纤层蛋白以可溶性单体形式弥散

18、到胞质中。B型核纤层蛋白则永久法尼基化,与核膜小泡保持结合状态,当核膜重现时,在染色体四周重装配,形成子细胞的核纤层。(2)在分裂前期末,核纤层蛋白被磷酸化,核纤层解体,核被膜解体;在分裂末期,核纤层蛋白去磷酸化,重新组装成核纤层,核被膜重建。4.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差异?解答4(1)常染色质是在细胞间期呈松散状态的部分,其螺旋化程度低,染色较浅而均匀,含有单一或重复序列DNA,具有转录活性,常位于间期核的中心部分。(2)异染色质在细胞问期呈凝缩状态,其螺旋化程度较高,着色较深,含有重复DNA序列,为间期核中不活跃的染色质,其DNA复制较晚,很少转录或无转录活性。多分布在核膜内表面。异染色质的特点为:间期凝缩。遗传惰性(基因多不表达)。晚期复制。异染色质有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两种类型:结构异染色质:呈永久凝缩状态,一般为高度重复DNA序列,没有转录活性,常见于随体DNA区域(着丝粒区、端粒区、Y染色体长臂远端2/3区段)和次缢痕区等处。兼性异染色质:又称功能异染色质,在特定细胞或在肯定发育阶段,呈凝缩状态而失去功能,在另一发育阶段时,又呈松散状态而恢复功能,如X染色质。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