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分册 SF6分解产物检测细则(辽宁公司)_第1页
第8分册 SF6分解产物检测细则(辽宁公司)_第2页
第8分册 SF6分解产物检测细则(辽宁公司)_第3页
第8分册 SF6分解产物检测细则(辽宁公司)_第4页
第8分册 SF6分解产物检测细则(辽宁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规章制度编号:国网(运检/4)*-2016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通用细则第 8 分册 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细则国家电网公司二一六年 X 月I目 录前前 言言.II1 检测条件检测条件.11.1 环境要求.11.2 待测设备要求.11.3 人员要求.11.4 安全要求.11.5 仪器要求.22 检测准备检测准备.23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23.1 检测原理图.23.2 检测步骤.33.3 注意事项.33.4 检测验收.34 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35 检测原始数据和记录检测原始数据和记录.4附附录录A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SF6分解产物检测记录分解产物检测记录.5II

2、前 言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国网运检部组织 26 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管理通用细则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经反复征求意见,于 2016 年*月正式发布,用于替代国网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本细则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通用细则编制的第 8 分册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细则,适用于 35kV 及以上变电站六氟化

3、硫气体变压器、断路器、GIS、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本细则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本细则起草单位:*、*。本细则主要起草人:*、*。1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细则1检测条件1.1环境要求a)检测环境的温度宜在+5C-+40C;b)空气相对湿度不宜大于 85%,若在室外不应在有雷、雨、雾、雪的环境下进行检测;1.2待测设备要求a)六氟化硫设备气体压力在正常压力范围内,在六氟化硫设备上无各种外部作业;b)SF6 气体在充入电气设备 24h 后方可进行检测。1.3人员要求进行电力设备 SF6分解产物带电检测的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a)熟悉 SF6分解产物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诊断分析

4、方法;b)了解 SF6分解产物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c)掌握 SF6分解产物检测仪的操作方法;d)了解被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e)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各种影响试验结论的原因及消除方法,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f)经过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1.4安全要求a)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的相关要求;b)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雾不得在室外进行该项工作,风力大于 5 级时,不宜在室外进行该项工作;c)检测工作不得少于两人。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试验前,负责人应向全体检测人

5、员详细布置检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交待带电部位,以及其他安全注意事项。d)检测时,应与设备带电部位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e)检测时,要防止误碰误动设备,避免踩踏气体管道及其他二次线缆;f)检测时,应认真检查气体管路、检测仪器与设备的连接,防止气体泄漏,必要时检测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具;g)检测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检测人员和检测仪器应避开设备取气阀门开口方向,防止取气造成设备内气体大量泄漏及发生其它意外;h)检测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压力突变造成气体管路和检测仪器损坏;i)当气体绝缘设备发生故障引起大量 SF6气体外溢时,检测人员应立即撤离事故现场;2j)设备安装在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系

6、统,应保证在 15min 内换气一次;k)设备内 SF6气体不准向大气排放,应采取回收措施,回收时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侧;l)SF6断路器(开关)进行操作时,禁止检测人员在其外壳上进行工作;m)保证被测设备绝缘良好,防止低压触电;n)现场具备安全可靠的独立电源,禁止从运行设备上接取检测用电源。o)检测结束时,检测人员应拆除自装的管路及接线,并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恢复试验前的状态,经负责人复查后,进行现场清理。1.5仪器要求1.5.1主要技术指标a)对 SO2和 H2S 气体的检测量程应不低于 100L/L,CO 气体的检测量程应不低于 500L/L;b)检测时所需气体流量应不大于 300mL/m

7、in,响应时间应不大于 60s;c)最小检测量应不大于 0.5 L/L;d)检测用气体管路应使用聚四氟乙烯管 (或其它不吸附 SO2和 H2S 气体的材料),壁厚不小于 1 mm、内径为 24 mm,管路内壁应光滑清洁;e)气体管路连接用接头内垫宜用聚四氟乙烯垫片,接头应清洁,无焊剂和油脂等污染物。1.5.2功能要求a)能同时检测设备中 SF6气体的 SO2、H2S 和 CO 组分的含量;b)具备样气清除功能;c)具备动态温度校正补偿功能;d)具备 SO2双量程切换功能;e)具备用户自校准功能;f)应能满足 SF6 气体分解产物的现场检测要求, 即检测仪接口能连接设备的取气阀门, 且能承受设备

8、内部的气体压力。 2检测准备a)现场试验前,应详细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b)应配备与工作情况相符的上次检测的记录、标准化作业工艺卡(作业指导书、卡)、合格的仪器仪表、工具等;c)检查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满足检测条件;d)现场具备安全可靠独立试验电源,禁止与运行设备共用电源;e)按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办理工作许可手续。3检测方法3.1检测原理图根据被测气体中的不同组分改变电化学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从而确定被测气体中的组分及其含量。现场检测连接图如图 1 所示。 31-待测电气设备;2-气路接口(连接设备与仪器);3-压力表;4-仪器入口阀门;5;测试仪器;6-仪器出口阀门(可选

9、)图 1 检测连接图3.2检测步骤a)仪器开机进行自检; b)检测前,应检查测量仪器电量,若电量不足应及时充电,用高纯度SF6气体或氮气冲洗检测仪器,直至仪器示值稳定在零点漂移值以下,对有软件置零功能的仪器进行清零;c)用气管路接口连接检测仪与设备,采用导入式取样方法测量SF6气体分解产物的组分及其含量。检测用气体管路不宜超过5m,保证接头匹配、密封性好。不得发生气体泄漏现象。检测仪气体出口尾气应接集气袋,实行回收处理;d)根据检测仪操作说明书调节气体流量进行检测,根据取样气体管路的长度,先用设备中的气体充分吹扫取样管路的气体。检测过程中应保持检测流量的稳定,并随时注意观察设备气体压力,防止气

10、体压力异常下降;e)根据检测仪操作说明书的要求判定检测结束时间,记录检测结果,重复检测两次;f)检测过程中,若检测到SO2或H2S气体含量大于10L/L时,应在本次检测结束后立即用SF6新气对检测仪进行吹扫,至仪器示值为零;g)检测完毕后,关闭设备的取气阀门,恢复设备至检测前状态。3.3注意事项a)检测仪应在检测合格报告有效期内使用,需每年进行校验;b)仪器在运输及测试过程中防止碰撞挤压及剧烈震动;c)仪器使用时应该将出气引到无人且空间足够大的地方;d)在测量过程中,调节针型阀时应慢慢打开,防止压力的突变,以免传感器损坏; 3.4检测验收a)检查检测数据是否准确、完整。b)恢复设备到检测前状态

11、。c)检查被测设备SF6气体逆止阀恢复状态,用便携式SF6气体检漏仪对SF6气体接口逆止阀进行检漏,确认无泄漏后旋上保护盖帽。4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4a)检测结果用体积分数表示,单位为 L/L ; b)取两次重复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所得结果应保留小数点后 1 位有效数字。 c)若设备中 SF6气体分解产物 SO2或 H2S 含量出现异常,应结合 SF6气体分解产物的 CO、CF4含量及其他状态参量变化、设备电气特性、运行工况等,对设备状态进行综合诊断;d)SF6电气设备的分解物控制指标(20),应满足表 1 之要求。表 1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说明试验项目要求分解产物(20,0.1013MPa)新充气后运行中SO2(L/L)11H2S(L/L)15检测原始数据和记录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在 5 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记录整理并录入 PMS 系统,记录格式见附录 A 5附录A(规范性附录)SF6分解产物检测记录A.1SF6分解产物检测记录表 A.1 SF6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