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课题: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理解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含义,能利用它判断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反应。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的探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一步锻炼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对比、归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敢于质疑的精神;通过 分组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古代湿法冶金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
2、的情感。 重点:能够熟练说出常见金属与氧气、酸和盐溶液的反应难点:利用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的活泼性;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意义和应用。 教法: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实验探究、对比、引导、归纳、讲解 教具、学具:实验用品(铝粉、氧气、镁带、铝条、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CuSO 溶液、AgNO 溶液、NaCI 溶液、小试管)、课件 课型:新授课学案教师活动(含学去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复习回顾1、 分别写出镁、铁、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简 述实验现象;2、 分别写出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简述 实验现象。二、慧眼识金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 社会上
3、有些不 法分子时常以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 活动。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揭穿他们的骗局?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三、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活动天地观察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记录现象,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一、投出正确的答 案和评价标准,引 导学生在小组内互 评或自评。二、组织学生把问 题情景以小品形式 演出;指导学生从 物理、化学的角度 设计鉴别方法。注 意激发学生思维的 开放性。三、演示铝粉在氧 气中燃烧,指导学 生怎样观察和描述 燃烧现象。2.组织学生讨论交 流共享(1)( 2) (预测: 学生得 出与“氧气的浓度 和接触面积”有关 应该不难,但很难 得出还和“
4、金属的 活泼性有关这一一、展示复习成果,并在小 组内进行互 相检查,纠正 错误。二、 观看小品、分组讨论 鉴别方法、各 组展示自己 的讨论结果,叙述从中获 得的感悟。三、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2.讨论学案 问题(1);分 析、比较镁与 铁、铝的反应 条件、铁与铝 的反应条件 和实验现象,合作完成问一、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 握情况,教师更 容易预测教学 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问题。二、 新课标指出:“注意从学 生已有的经验 出发,让他们在 熟悉的生活情 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三、体会性质与 现象、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 关系,了解化学 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逐步 提高运用比较
5、、 归纳、概括等方 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 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的能现象:2.自主学习(1)讨论教材第 61 页“交流共享”(2)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分析、比较 镁、铁、铝的活泼性。2(3) 阅读教材第 62 页“多识一点”,想一想铝制品 与铁制品相比有哪些优良性能?为什么?(4)分析“真金不怕火炼”的含义。3.学习感悟(1) 大多数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反应;(2) 我们可以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 _ 、_ 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四、金属与酸的反应1.实验探究教材第 62 页“金属与酸的反应”(1)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表一)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镁铝铁铜(2)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表
6、二)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镁铝铁铜(3)问题: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困惑?2. 学习感悟:(1)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和 ;(2) 可根据金属与酸 _或判断金属的活泼性。3.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63 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KCa Sn Pb(H) u( 金属活动性)在金属活动顺序中(1)_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 _(2)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_ ,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 一一结论。这时教师就题(2);自主力。养成及时总要进行适时的引学习教材第结与反思的习导,就会使学生的62 页“多识一惯。思维更加深入;点”回答问题通过金属与氧气反(3)( 4 )体应的难易和剧烈程会金属活泼度分析,
7、学生很难性的应用;最比较出铁和铝的活后把学到的泼性。若阅读完“多知识及时进识一点估计就会行归纳和总明白了。)结。四、分组实四、新课标指四、教师巡视,指验,记录实验出:“让学生有导各组学生实验、现象,并根据更多的机会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观察到的现动地体验探究象,组织讨论完成象合作完成过程,在知识的教材 P63中的问题教材 P63页的形成、联系、应(实验每 4 人一组,问题用过程中养成分成 A、B 两部分,(注意:小组科学的态度,获A 组做金属与稀盐内的分工与得科学的方法,酸的反应,B 组做金合作、控制变在“做科学”的属与稀硫酸的反量法的使用、探究实践中逐应。为便于小组间实验安全)步形成终身学的交流
8、,A、B习的意识和能组相邻)力。”(3)交流在(3)培养学生(3)鼓励学生大胆实验中发现严谨求实的态发言,敢于质疑和的问题和对度和敢于质疑提问,并对积极发问题的思考,的精神。言的学生给予肯定大胆提出自和表扬。(预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肯定会发现铝与稀 硫酸反应的特殊 性, 但敢于提出质己的困惑。疑的很少。)3阅读教材,3.培养学生独3.指导学生快速阅讨论、交流完立、自主学习的读,完成导学案中成导学案中能力。的内容,体会金属的内容,比一活动性的意义,帮比谁记得快,助学生记忆(如:展示学习成3钾、钙、钠、镁、铝可以想象成“嫁果4(3)为什么镁比铁更易与氧气反应?铜制品比铁制品 更易保存?自然界中有
9、单质金存在而没有单质铁存 在?(4)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和对应的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CuCl2B.FeCI2C.FeCI3D.Fe(NO3)2小技巧:(巧记金属与酸的反应条件) H 之前,能置换,越靠前,越明显; 钾、钙、钠,要避嫌,铁要生成亚铁盐; 常用酸,有两种,稀盐酸、稀硫酸。4.活动天地(1)观察“表一”、“表二”中的化学方程式,分析 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2)指出下列反应的基本类型。12H2O =通=电 2H2? + O2?2Fe+CuS(4=Cu+FeSO32CU+O=2CUO4HCI+NaOH=NaCI+2O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你知道吗?当欧洲炼金术士为发现铁钉放入硫酸
10、铜溶液中得 到“金”而欣喜若狂时,我国劳动人民在早于他们一 千七百多年时,就已掌握这种方法并用于生产了。西汉时代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意思是说:把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就可以置换出铜。阅读上面的资料,你获得了什么样的信息?你还 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1.实验探究(1)将锌片、铁丝、铜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 硝酸银、氯化钠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给那美女”)(4) 指导学生观察 和分析(通过比较 A 和B,体会金属活动 顺序表的应用;通 过比较 B和 C,明确 Fe 与酸反应生成亚 铁盐;通过比较B和 D,明确不能用硝 酸或浓硫酸反应制 取氢气。4.引导学生从反应 物、
11、生成物的多少、 物质的种类分析、 归纳、概括,得出 置换反应的概念, 区分四种基本反应 类型五、引导学生分析 提取信息,激励他 们发现并提出更多 的问题,感受我国 古代劳动人民的伟 大成就(预测:学生能够 感悟到:金属可以 与盐溶液反应。进 而提出:金属与盐 溶液都可以反应 吗?)1.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实验,观 察金属与溶液的变 化,写出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讨论学 案中的问题。(先引导学生观察 思考,看能否得出 结论。若不能,再 引导学生把金属在(4) 分析它 们的异同,提 出自己的困 惑,说明自己 的观点。4.分析反应 的特点,归 纳、概括置换 反应的概念。了解四种基 本反应类型 核心
12、特征,交 流、展示学习 心得。五、各抒己 见,叙述自己 从资料中得 到的信息,并 提出自己的 问题。1.分组实验, 记录实验现 象、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 式,结合实验 现象讨论问题(2);独 立完成(3)。(4)通过典型 例子体会金属 活动顺序表的 应用,强调注意 事项,提高分析 解答问题的能力。减少记忆的 难度,增强学习 的趣味性。4. 了解四种基 本反应类型的 区别与特点,能 够区分常见反 应的基本类型。五、使学生初步 了解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在化 学上的巨大成 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 义的情感。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 力。1.新课标指出: 实验教学有利 于启迪学生的 科学思
13、维,揭示 化学现象的本质。通过实验, 可以充分调动 学生的探究积 极性、提高他们 的探究兴趣,培 养合作意识。CUSO 溶液AgNO 溶液NaCl 溶液ZnFeCu化学方程式:(2)讨论:什么样的金属会和什么样的盐溶液反应?5(3)下列金属单质能与CuSO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置换出铜的是()A. Na B. Ag C. Pt D. Fe2.学习感悟(1) 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置在的金属可以把位于的金属从它们的中置换出来。(2) 根据,判 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小技巧: (巧记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条件)溶液中金属遇到盐,前面能将后面换; 铁要生成亚铁盐,钾、钙、钠靠边站。六、本节小结:(回忆学习过程
14、,将你的点滴思考和感悟汇聚起来 吧!)1.金属的化学性质有:顺序表中的位置标 出来)2.指导学生进行及 时总结与反思,把 结论写在导学案上调查学生对顺口 溜的理解,指导学 生记忆六、指导学生把所 学知识及时进行归 纳与总结,从而把 知识系统化、条理 化。七、认真观察学生 对测试题的完成情 况,对学生存在的 问题进行记录和分 析并思考解决方 法。出示答案,组织学 生对存在的冋题进 行探讨对学生存在的问题 进行个别辅导,努 力实现辅导的针对2.反思和交 流在这一环 节中获得的 知识,并写在 导学案上。比一比谁记 得快,理解的 深刻六、反思在本 节学习中的 所思所获,归 纳、总结基本 知识点,交 流
15、、展示学习成果。认真思考,独 立完成测试 题。积极探讨,力 争做到“堂堂清”。2.培养及时总 结与反思的习 惯。减少记忆的 难度,增强学习 的趣味性。六、使学生在学 习中养成及时 总结与反思的 习惯。它不仅可 以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增强了 理解和记忆。而 且会对学生今 后的学习和生 活产生重大的影响。1. 考查学生利 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感受化学 学习的意义。2. 对金属与酸 的反应的考查。3. 对金属与盐 溶液反应的考 查。4. 对基本反应 类型的考查。5. 利用金属的金属的 化学性质 实例 化学方程式反应的 基本类型2.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用途:(1)(2)3.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6、为、 。我的困惑:七、当堂达标测试:(每小题 20 分,时间 35 分钟)1.不法分子用铜锌合金制成假兀宝行骗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A.用火烧B.放入硫酸中C.加硝酸银溶液D.观察外观2. 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MgCb B.CuCl2C.FeCl2D.ZnCI23.在 CuCl2和 Na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固体()A 、只有 ZnB、只有 CuC 、有 Cu 和 NaD、有 Cu 和 Zn4. 金属钛是航空、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须原料。生产金属钛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TiCl4+2Mg 丝温 Ti+2M
17、gCl2,该反应属于()6课后练习精编1. (济宁 2009)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进而进入铁器时代,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着。下面冶炼铜的方法中,利用了置换反应的是() 2CuQ+C = 2Cu+CQ CQ+CuQ = Cu+CQ CuQ+H= Cu+H2Q CuSOFe=Cu+FeSQA.B.C.D.2. (济宁 2007)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跟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3.(济宁 2008 )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同学利用X、Y、Z 三种金属的单质、稀盐酸和金属Y、Z 的硝酸盐溶液进行下面实验,实验结果记录
18、如下(“ + ”表示能反应,“一”表示不反应,无标识表示未进 行实验)。则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盐酸-一-+-一-Y 的硝酸盐-一-一-Z 的硝酸盐+A . X Y Z B . Y X Z C . Z X Y D . Y Z X4.(济宁 2011 )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 Fe 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 将 Zn、Cu 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 将 Fe、Cu 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 将 Zn、Fe 两金属片分别放入 CuCb 溶液中5、 X、 Y、 Z 是三种金属, 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
19、程式可 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Z+YSO=ZSO+Y X+ YSQ=XSO+YX+ H2SQ= XSQ4+ H2fZ+ H2SQ 不反应A、ZXY B、ZYX C、XYZ D、XZY八、课外作业:必做题:教材 3940 页“在线测试”和“挑战自我”选做题:同步学习 P253与 P256“拓展应用”性。化学性质判断 金属的活泼性。八、学生结合八、针对学生的八、必做题做在课自己的实际独特性,满足他本上,所有同学都情况独立或们不同的发展完成。选做题各同合作完成。需求,让不冋的学生都有所学视个人情况而获.。氢ir的质蚩反应时问ED反应时间反应时nJ7D. 将 Zn、Cu 两金属片分别放入 F
20、eCl2溶液中5.(济宁 2007)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张丽同学利用铁丝、锌片、铜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 酸银溶液进行了下面的实验:8实验一:将锌片与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变化;实验二: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沉积;实验三: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一段时间后逐渐变为银白色。(1) 由实验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关系是 _;(2)要确定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补充_实验,理由是【板书设计】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AI+3O2 2AbQ化合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二、金属与酸的反应Fe+2HCI=FeCl2+H4 -置
21、换反应反应条件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 教学反思:一、本节内容分析1. 从课程标准上看,它是初中化学五个一级主题之一一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题一一金属与金 属矿物。从学生知识系统形成来看,它是物质家族中的重要一份子一一金属单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对 单质、化合物的认识会更加完整、系统。2. 从教材的编排上看,鲁教版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一将难点分散。在第一单元第一节中,就提到了金属镁在空气的燃烧。虽然这时学生对化学的认知较少,但学生知道了“镁是一种金属,它可以燃烧”。在第三单元第一节与第三节中,分别介绍了铜、铁与氧气的反应。在第五单元第三节中又介绍了镁、铁与酸的反应。
22、 经过了这种反复冲击,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就可能产生疑问一一“它还有哪些性质?” 从而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下去的欲望。这种编排,虽不像老教材那样痛快、直接、淋漓尽致。但就像春雨一 样,在到来之前,先吹吹风,打个雷,即使来到了,也是轻柔的,从而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 从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看,金属和金属材料是生活和生产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它对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化学学习的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为今后在生活中合理的使用和保护金属资源奠定了基础。二、对中考考查的分析从我对 20072010 年济宁市中考试题的分析来看,金属的化学性质是考查的一项重
23、要内容(2007 4、8,2008 9,2009 18,2010 6,2011 19)。其中对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是考查的重点。设 计者以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为载体,重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以实验探究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三)以典型例子为载体,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突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
24、和强化学生长久学习化学的动力。如以小品导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学生感触更深;以实验为载体,使学生学习的激情更高;以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使学生更有信心。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湿法冶金” Fe+CuSO=Cu+FeS- 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三:9四、教学建议1.这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实验,积极指导学生观察、思索、归纳与总结。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寻求事物发展的本质原因。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分析实验外,更要激励学生敢 于质疑,大胆猜想,勇于实践。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他们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切忌做成验证性实 验。我在教学中发现,虽然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尽不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 和认识水平也存在差异。但他们在实验中都非常积极,兴趣盎然,从中获得了不同的认识(若教师善加诱导, 就会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组内的成员越少(24人为宜),学生做实验的激情就越高,体会也愈加深刻。反之,若教师只是做一做演示实验,然后让学生记住结论, 学生从中获得的认识就比较肤浅,学习激情也较差,并且有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漠不关心。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通过农产品电商实现增值服务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考试实务技能试题及答案
- 量子计算在金融风险模拟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案例分析研究报告
- 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信息化过程中的患者健康教育优化研究
- 深海风电场建设报告2025:海上风能资源评估与海上风电场运维成本
- 技规考试题及答案
- 家具产品的市场需求确认与设计优化考题试题及答案
- 施工安全教育思路试题及答案
- 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实施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的风格演变研究试题及答案
- GB/T 1633-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 GB/T 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煤矿爆破工培训
- 液化石油气安全标签
- 水车租赁合同范本(3篇)
- 空港新城特勤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卷
- 2022山东历史高考答题卡word版
- 中医医院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 Q∕SY 1143-2008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要求
- 大地构造学派及其构造单元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