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1页
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2页
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3页
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4页
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二城市与城市化考纲展示名师解读1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 .不向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3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 .地域文化对城巾的影响1 .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分 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2 .理解不向等级城市功能的差异3 .理解并记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掌握城 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 . 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城巾的影响第1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榛理整自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等不同类型。2 .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

2、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 空间上集聚。(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回分布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3)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 用地。特别提示:(1)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 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的趋势。(2)根据市场最优原则,商业中心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 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 .含义城市

3、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2 .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地租的高低二二 距离的远近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2)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3 .形成和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 .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市务闱张服圆2 .城市等级体系特征(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特别提示:相邻同级别的两个城市服务范围会出现交错,在交错区

4、内,由于消费者的消 费习惯、消费观念不同或交通通达度不同,不同消费者会选择不同的城市消费。一、城市土地利用和主要功能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 及位置具体分析如下。形成城市一土地各个地块的交 面物相对通便她程度和 有限 地将不同各项活动需 占有或利用 城市土地 1城市各项活切发生空间竞勺*1同类活动在空向上高度集品1T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形态占地面积小, 呈点状或条状集聚成片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职 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特征经济活动最繁 忙;人口数量 昼夜差别大; 建筑物高大稠 密;内部有明 显的分区不断向市区外缘迁 移,并趋向于沿主

5、要 交通干线分布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 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 背向发展市中心、交通 干线两侧、街 角路口巾区外缘、交通干线 两侧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城巾外缘,与局 坡、文化区相联 系,环境优美内城、工业区 附近,与低 地、工业区相 联系,环境相 对较差二、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1 .距市中心远近与市中心的距离不同,土地租金不同,存在的经济活动也各不相同,如下表所示。地价随距市 中心距离的 变化乜价J1市中心距市中心的离各类土地利 用付租能力 随距离递减机商业1示意图市中心距市中心距离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付租能力区位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 随与市中心的距离增 加递减幅度取大,距

6、 离巾中心的远近对商 业影响最大巾中心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 随与市中心的距离增 加递减幅度较小,距 离巾中心的远近对住 宅影响较小罪近巾中心处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 随与市中心的距离增 加递减幅度取小,距 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 业的影响最小远离市中心处区位选 择原因最大程度地接近消费 人群,商业付租最高既利于工人上下班, 又方便购物工业生厂占地空间较 大,地租成本比例高, 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 高2.交通通达性与城市用地类型的关系交通通达性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通达性越差,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城市不同 区位土地的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区位通达度地租功能区市中心

7、府多条道 路穿过, 通达度 最高地租最高峰 商业区城市环 路与公 路干线 交会处高商业区城市外 环路及 公路干 线两侧f 较高较高住宅区城市 边税较低较低工业区方法技巧:用关联图记忆城市功能分区和影响因素历史背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 达度经济因素功能区分化主要原因.城市地域 功能分区 成因JL干预城市社会 经济的发展行政因素影响住宅区 “分化社会因素T收入T知名度种族、宗教引导或划定不同的功能区历史由素j" ? L ffr.4J'XJ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

8、面。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二,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污 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 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第三,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第四,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

9、发展的余地,目的是应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 有足够的“弹性”。第2讲城市化、城市化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3.4.驱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衡量指标:常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意义 (1)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特别关注: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还应该认识到乡村 地区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比重1.阶段和特点阶段特点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10、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很多城市化问题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2.地区差异(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C阶段。(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A或B阶段。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影响(1)有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2)不利: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2 .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灵犀一点:城市化不仅对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双重影响,而且对人文地理环境也产生重要 影响,如对土地利用方式、居民

11、类型及从事产业、信息和交通通达度、文化观念等都会产生 影响。仃纳探究一 , T KA7WG JJ.V.-1I Td NJ/TJ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 .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城市化进程示意城市人口比重展100|后期阶段发展阶 段特点问题发展新 趋势国家.后期 阶段城市化水平 比较高,城 市人口比重 的增反好级 甚至停滞中心区表 现出衰落 的迹象出现逆城 市化现象发达国家期段 中阶-1人口向城市 迅速聚集, 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好动 力过剿、交 通拥挤.住 房诲张、环 境罂化等问 题出现了郊 区城

12、市化 现象疫展中国家初期 阶段城市化水平 较低、发展枝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 化低水平时期时间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国家类型比较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 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 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其至停滞)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 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 口比重大小大(70%以上)小(不到40%)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

13、化 水平低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或中期 加速阶段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显的要求 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 展.人口增长快. 农村劳动力过剩特别关注: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 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 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影响成因措施资 源 短 缺耕地面 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 用大量耕地城市、工交建设节约用地,尽 量少占耕

14、地水资源 短缺产业和人口大量集中,用水量 增大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 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减少地下水开木;雨季回灌环 境 污 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 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 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 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 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巾地 面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 标排放固体 垃圾 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 埋、燃烧、堆肥等处理方法噪声 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 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 建立绿化隔离带社

15、 会 问 题交通拥 挤、居住 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 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 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 房建设就业困 难、社会 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 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r '' ?后卜内ORI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规律总结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 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 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

16、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知识要点梳理】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 被迫延伸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 山地举例我国的成都、合肥, 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 昌重庆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 空间上的集聚。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 的用地。记忆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占用城南土也而极区位特点

17、功能区貌点住宅区城市中广正的土地利用方 式(占Mt惕而例少出现了悯娅翎抵堤(£SSEW8占用土地相对较少常位于文布提的市中心,交通 干投两得良费*好口处鬟济IS动篇禽工业区-T城田通常典布个个城个工WK备向市区外雄移动,通向 千社耍娟襁分布专业化程叟甑H性强, 市区内部工业区相互量集,物驯收片的工亚区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 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距市一中心距盥图Z.8各类土堆利用忖租能力随即图

18、递减示意理解记忆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记忆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1)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3)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发生变化。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城市等级一般分

19、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 (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依据: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理解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2)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I,地形平坦开阔。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

20、域中,城市的空间分 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 统。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6、中心地理论理解前提: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ffis n苒里竽部/能馨道BB酬脍埠*低等城城击励中等徵械巾 © 唐善情噫而c匪等第械巾 c中峥啰械而 c黑等0总市(1) 每一个高等级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次一 级的城市在高一级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六个顶点上)(2) 每一个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 含了多个等级

21、低的城市服务范围(3)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图2.15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1)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2)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3)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4)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4、城市化的意义:记忆(1)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 促使聚落形

22、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崛 下,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 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 确中期阶段30%70% 较 高迅速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住房紧张等后期阶段70%上,高缓慢,甚至 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等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记忆来源危害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 企业排放的烟气

23、;各类交通工 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铅等宿害物质,污染空 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 化学污染、酸雨)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固体废弃物 污染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 废旧电池等)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 社会活动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 康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2)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24、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 三业用地居住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业区工业区住宅区休憩及绿化区交通与仓储用地一 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用地|聚风景游览区空间组合城市空间结构注意1.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的空间结构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2 .中心商务区与城市中心位置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一般位于交通便捷、人口密集的市中心,但在 有些城市例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又如多核心模式的城市,其中心商务区就不位于市中 心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商务区是商业核心地区。探究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因素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

25、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具 体分析如下:(1) 距市中心远近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 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类型的关系。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 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具体如下所示: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 (如OA OB OG OD OE 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 图中A、B、C 口 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 (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

26、。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 (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 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了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形成了工 业区。探究城市等级1 .城市等级、城市职能、服务范围、城市数目之间的关系城市等级城市职能城市数目彼此距离门槛人口有低级城市 的全部职能, 旦职能数目 多字空重层 微机酷箴套 边结上交嵌 六塔间叠层一个莪高等 级的城市周 围总是分布 有多个较低 等级的城市此番 同城数 不级的和距不探究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及应用2 .六边形服务网络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正六边形分布

27、的趋势,中心地位于六边形服务 范围的正中间。以距离最近为原则,每个六边形内的居民寻求消费时,一般选择位于这个六 边形内的中心地,而不是其他中心地。多个相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分布构成蜂窝状网格,由多个正六边形 组成。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较远,六边形面积大,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小,彼此距离较近,六边形面积小,数目多。不管级别的高低,同一级别的六边形之间是相 互排斥的。就整个地区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如同一个金字塔,塔顶是最高级的中心地, 个数最少,而构成塔基的是数量巨大的最低级中心地。3 .应用正六边形服务范围只是一种假想的模式,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实际上,由于

28、 多种原因,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只是或多或少类似于六边形形态,但是六边形的嵌套规律是客 观存在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中心地理论成功地运用于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 点的布局。特别提示1 .图表法记忆城市化标志比重城市人口 | 3口73一徐 一立劳动力转移.第二、三产业志一*|第一产业 > 城市用地一 扩灯图 2322 .城市化对城市和区域城市群的作用(1) 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2) 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过程。外部内部翼市形态与鲤分散I商业区分布.同心圈模式I 、纯 Wbt用方式硒组合博响因素行政区等空间 就科城市等级我国城市的主要等级服务功能不同I

29、等馥悻系分布城市“务范围的嵌套睡数目、距离不同人口正移方式之一概念、动力:标用-发达四家发展中国家T发展阶段及其薪地区薪斥 工对环境的影嘀匹鲤啦a_ 集市化问题【章节主线】本章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在学 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案例分析:运用有关统计数据和现有的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 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会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运用案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 成原因;联系自身体验和实际,深入分析某个区域内不同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和 相互距离等。对比分析:纵向对比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三个特点、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横向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协调, 通过对比加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既要结 合身边的事例探究其成因,更要结合案例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