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临床分析38例探讨_第1页
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临床分析38例探讨_第2页
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临床分析38例探讨_第3页
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临床分析38例探讨_第4页
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临床分析38例探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最新资料推荐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临床分析38例探讨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38例探讨哈尔滨市平房区人 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60【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对38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 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况进行了检测、观察和评估。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呼吸衰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多患者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及早争取在短时间内,保 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从而控制病情发 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临床分析Abstr

2、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are. Methods: 38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by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are measures were retrospectivel

3、y analyzed, and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and vital signs of patients were tested, observed and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care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has been well controlled, most of the patient ' s condition had improved markedly.Conclusion: Pulmonary Heart

4、Disease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should try to strive for a short time, to maintain airway patency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infection control, improve heart and lung function, thereby controlling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duce mortality. 【Keywords

5、pulmonary heart disease;respiratory failure; clinical analysis【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 ( 2019) 14-021-01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当合并呼吸衰竭时,因严重呼吸功能障碍、低 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以致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肌体缺氧, 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紫绢、肺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 及休克等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我院对收治的38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了改善通 气功能的措施,保证了呼吸道的通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收治

6、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 38例,男25例,女13例,年 龄38-72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意识障碍、而色潮红、混合性呼吸困难 等。胸部X线与心电图检查,提示有肺气肿和肺心病。其中2例并发肺性脑病。1.2 方法采用常规抗感染、平喘、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治疗的同时,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严格观察心电监测、 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根据血气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做好各项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估。呼吸道护理:呼吸道堵塞可引起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 碳储留,因此应及时清除分泌物,保证呼吸通畅。鼓励患者咳嗽、深吸气,每 2小时翻身1次,同时用手轻拍背 部,促使痰液

7、从细支气管引流入大气道,以利排出。对危重患者可用吸痰器吸痰,吸痰前要对患者及家属讲清吸痰口的,使患者主动配合。吸痰时动作要轻柔,缓慢抽吸,减少和避免对呼吸道虱膜的刺 激和损伤,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加重缺氧,引起心律失 常。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痰液的量、颜色及气味。对昏迷患者翻身前,应先吸净口腔壁咽部的分泌物,以免体位变动时痰液流动堵塞呼吸道造成室息。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和空气新鲜,根据病情要选择不同体位。昏迷患者头转向一侧,以免咽喉分泌物堵塞气管;气管插管切开 患者应取仰卧位。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当急性呼衰时,临床上常用可拉明、洛 贝林等呼吸兴奋剂,使呼吸幅度及频率增加,提高肺泡

8、通气量。如患者出现而色潮红、烦躁、肌肉抽搐症状时,要及时通知医生, 并协助医生做好血气分析、血尿常规等检查。心理护理:肺心病患者由于病史长,反复发作和长期治疗,易出现 疑虑消极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为此护士要耐心疏导,及时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其家庭情况, 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多关心体贴患者。向患者介绍治愈或好转的病例,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强患者的信 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指导患者出院后,要坚持呼吸功能锻炼,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防治呼吸道感染。合理给氧:持续而严重缺氧是引起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重 要因素,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一般应予持续低流量给氧, 1-2L/分

9、钟,给氧浓度应控制在30%。合理给氧可增加肺泡内氧分压,提高氧弥散能力,以纠正缺氧。但如果吸氧浓度过高,可导致肺性脑病,甚至出现 CO2麻痹状态 而危及生命,所以在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合理吸氧。同时要设法加强通气,促进 CO2排出,保持气道通畅,认真观察 病情变化。当发现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烦躁不安及睡眠颠倒时,为肺 性脑病的先兆,要及时报告医生,且不要随便调节氧流量和停止吸氧。饮食护理:加强饮食护理,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十分 重要3 / 7最新资料推荐肺心病患者因长期卧床和活动少,使消化功能低下,食欲减退, 因此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饮食知识,告诉食用高热量、高蛋白

10、、高 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的水分、 热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保持大便通畅。1.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呼吸等情况,注意有无合并肺性脑病。若患者出现呼吸和脉搏加快、呼吸浅表或叹息样呼吸,提示有病情恶化的可能:如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预示会出现休克;若治疗后意识转清、 皮肤红润、出汗减少、痰色白、量少而稀,说明病情好转;一旦痰色 黄、多而稠,则说明病情加重。患者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颜而发给、有室息感、 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则可能为痰液阻塞气道,需立即吸出,必要 时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每日观察大小便情况,并做好记录。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

11、和空气新2. 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呼吸衰竭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大多数患者病情 均有明显好转。3. 结论 3.1肺心病的病因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 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 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 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肺血管疾病:罕见。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 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发展成 肺心病。3.

12、2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护理需要注意的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大多年龄偏大,体质差,病情重,因此 护理人员在业务方而应精益求精,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观察处理 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好医护患三者之间的关系, 掌握患者的思想情 感,尽量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患者康复、延 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3.3 肺心病的预防中老年人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倡戒烟,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各种 过敏原,有害气体的吸入等。注意防寒保暖。还要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方法,如打太极拳、散步等,强身健体, 预防肺心病。综上所述,我院采取的改善通气功能的护理措施, 保证 了呼吸道的通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寿命,可以采纳。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