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课件_第1页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课件_第2页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课件_第3页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课件_第4页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 尊敬的各位领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大导、专家、同行大家好家好!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四川省四川省1010年年建筑物防雷装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检测技术培训教材培训教材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主主 讲讲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雷电防护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雷电防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兼秘书长副主任兼秘书长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理理 事事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委 员员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委 员员 全国气象行业雷电防护委员会全国气象行业雷电防护委员会 委委 员

2、员全国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甲级资质证全国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甲级资质证 评审员评审员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 E E EI E E E) 会会 员员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信联盟(ITU-TITU-T)G5G5专委会(中国区)专委会(中国区) 委委 员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特聘教授特聘教授国际科学研究院国际科学研究院 客座客座教授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人才专家库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人才专家库 专专 家家通信学会建筑智能化(通信工程)专业委员会通信学会建筑智能化(通信工程)专业委员会 专专 家家中光高科产业发展集团中光高科产业发展集团 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刘寿先

3、刘寿先 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检测执行的规范及标准检测执行的规范及标准1 1、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技术规范2 2、GB50057-94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 3、GB50343-2004GB50343-2004建筑物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建筑物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范4 4、IEC6230514 IEC6230514 系列防雷标准系列防雷标准5 5、相关行业标准、相关行业标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防雷区的划分防雷区的划分 根据雷电威胁程度,定义

4、了根据雷电威胁程度,定义了如下的雷电防护区(如下的雷电防护区(LPZLPZ):): 1 1、建筑物外部区域、建筑物外部区域 2 2、建筑物内部区域、建筑物内部区域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建筑物外部区域建筑物外部区域1 1、LPZO LPZO 该区域中,威胁来自于未衰减的雷电电磁场。该区域中,威胁来自于未衰减的雷电电磁场。内部系统可能遭遇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内部系统可能遭遇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2 2、LPZ0LPZ0又分为:又分为:1 1) LPZ0A LPZ0A 受直接雷击和全部雷电电磁场威胁的区域。受直接雷击和全部雷电电磁场威胁的区域。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

5、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影响。2 2) LPZ0B LPZ0B 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但该区域的威胁仍是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但该区域的威胁仍是全部雷电电磁场。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部分雷电全部雷电电磁场。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浪涌电流的影响。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建筑物内部区域建筑物内部区域1 LPZ1 1 LPZ1 由于分流和边界处由于分流和边界处SPDSPD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限制的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限制的区域。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衰减雷电电磁场。区域。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衰减雷电电磁场。2 LPZ22 LPZ2n n 由于分流和

6、边界处附加由于分流和边界处附加SPDSPD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进一步限制的区域。该区域的附加空间屏蔽可以进一步衰减进一步限制的区域。该区域的附加空间屏蔽可以进一步衰减雷电电磁场。雷电电磁场。3 3 防雷区域的序数愈大,电磁环境参数愈低。被保护的对象应防雷区域的序数愈大,电磁环境参数愈低。被保护的对象应置于电磁特性与该对象耐受能力相兼容的置于电磁特性与该对象耐受能力相兼容的LPZLPZ内,使损害(物内,使损害(物理损害、过电压使电气和电子系统失效)减小。理损害、过电压使电气和电子系统失效)减小。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LPZnLPZ0ALPZ0BLPZ1LPZ2LPZ0BLP

7、Z0B环形接地网LPZ0ALPZ0BLPZ0ALPZ0A接闪器LPZ0A注: :表示在不同雷电防护区界面上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表示起屏蔽作用的建筑物外墙、房间或其它屏蔽体 虚线 :表示滚球法计算LPS的保护范围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将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将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LPZ)。建筑物外)。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区(部和内部雷电防护区(LPZLPZ)划分示意图)划分示意图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 建筑物雷击损害源及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建筑物雷击损害

8、源及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区(区(LPZLPZ)划分的关系见示意图)划分的关系见示意图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以下检测项目内容应按检测程序中对首次以下检测项目内容应按检测程序中对首次检测和后续检测的规定来选取。检测和后续检测的规定来选取。a)a)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b)b)接闪器;接闪器;c)c)引下线;引下线; d)d)接地装置;接地装置;e)e)防雷区的划分;防雷区的划分; f)f)电磁屏蔽;电磁屏蔽;g)g)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 h)h)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SPDSPD););i)i)其他检测项目;其他检测项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 检测

9、要求和方法检测要求和方法1 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的防雷分类1 1)应按)应按GB50057GB50057中第二章和附录一的规定对建筑物进行防中第二章和附录一的规定对建筑物进行防雷分类,见标准雷分类,见标准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全检测技术规范 附录附录A.1A.1(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2 2)在设有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在设有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不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当该建筑物不属于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和不处于其他建筑

10、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将其划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将其划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2 2接闪器要求接闪器要求建筑物防雷类别建筑物防雷类别接闪针滚球半径接闪针滚球半径/m/m 接闪网网格尺寸接闪网网格尺寸/m/mm m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一类防雷建筑物3030 5 55 5或或6 64 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54510101010或或12128 8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06020202020或或24241616接闪器:接闪针、接闪带、接闪网、接闪线接闪器:接闪针、接闪带、接闪网、接闪线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1

11、 1)检查接闪器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检查接闪器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的电气连接、与避雷引下线电气连接。的电气连接、与避雷引下线电气连接。2 2)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螺帽等防松零件缝是否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螺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是否锈蚀。避雷带是否平正顺直,固定点接闪器是否锈蚀。避雷带是否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是否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能支持件是否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能否承受否承受49N49N(

12、5kg5kg)的垂直拉力。)的垂直拉力。 3 3接闪器的检查接闪器的检查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3 3)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避雷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首次检测时应检查避雷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标准合标准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检测技术规范表表1 1的规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规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网、线)与风帽、放散管之间的距的接闪器(网、线)与风帽、放散管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标准离应符合标准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附录

13、附录A A(规范性附录)中(规范性附录)中表表A.5.1.6A.5.1.6和表和表A.5.1.7A.5.1.7中的规定。中的规定。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4 4) 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或测高仪和卷尺测量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或测高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然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然后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用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后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用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5 5) 首次检测时应测量接闪器的规格尺寸是否符首次检测时应测量接闪器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标准合标准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建筑物防雷装

14、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检测技术规范附录附录A.6(A.6(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的规定。的规定。6 6)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它电气线路)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它电气线路。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7 7)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高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高度)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高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高度以上时,防侧击保护措施应符合标准以上时,防侧击保护措施应符合标准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附录附录A A(规范性(规范性附录)中表附录)中表A.5.2.7A.5.2.7、表、表A.5.10A.5.10和表

15、和表A.5.15A.5.15中的规定。中的规定。8 8)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屋顶女儿墙内或防水层内、)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屋顶女儿墙内或防水层内、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高层建筑物不应利用建筑物内钢筋做为暗敷避雷隐患。高层建筑物不应利用建筑物内钢筋做为暗敷避雷带。带。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引下线引下线1 1、引下线的布置:引下线一般采用明敷、暗敷或利用建筑物内主、引下线的布置:引下线一般采用明敷、暗敷或利用建筑物内主

16、钢筋或其它金属构件敷设。引下线可沿建筑物最易受雷击的屋钢筋或其它金属构件敷设。引下线可沿建筑物最易受雷击的屋角外墙明敷,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角外墙明敷,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2 2、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其各部件之、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例如,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例如,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3 3、对各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具体要求。见标准、对各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具体要求。见标准GB/T 21431-2008GB/T 2143

17、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附录附录A.4A.4(规范性附(规范性附录)。录)。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引下线的检查引下线的检查1 1、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且能承受定,且能承受49N49N(5Kg5Kg)的垂直拉力。检查引下线与)的垂直拉力。检查引下线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利用建筑物内钢筋做为暗敷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利用建筑物内钢筋做为暗敷引下线的检查方法正在考虑中。引下线的检查

18、方法正在考虑中。2 2、首次检测时应用卷尺测量每相邻两根引下线之间的距、首次检测时应用卷尺测量每相邻两根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每根引下线为一个检离,记录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每根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3、首次检测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引下线的尺、首次检测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引下线的尺寸规格。寸规格。 检查引下线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检查引下线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测量引下线与附近其他电气线路的距离,一路。测量引下线与附近其他电气线路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般不应小于1m1m。4 4、检查断接卡的设置是否符合标准、检

19、查断接卡的设置是否符合标准GB/T 21431-GB/T 21431-2008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附录附录A A(规范性附录)中表(规范性附录)中表A.13.2.4A.13.2.4条的规定。条的规定。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接地装置接地装置1 1共用接地系统的要求共用接地系统的要求1 1)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接地装置有独立接地要求外,其他建筑物应利用建筑的接地装置有独立接地要求外,其他建筑物应利用建筑物内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物内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

20、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线(然构件、金属管道、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线(PEPE)等与)等与外部防雷装置连接构成共用接地系统。外部防雷装置连接构成共用接地系统。2 2)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宜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2 2独立接地的要求独立接地的要求1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

21、金属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标准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标准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附录附录A A(规范性(规范性附录)中表附录)中表A.5.1.5A.5.1.5条的规定。条的规定。2 2)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在防雷接地装置独立设置)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在防雷接地装置独立设置时,地中距离应符合附录时,地中距离应符合附录A A(规范性附录)中表(规范性附录)中表A.5.6.4A.5.6.4条和表条和表A.5.12.2A.5.12.2条的规定。条的规定。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3 3) 利用建筑物

22、的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时应符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时应符合标准合标准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附录附录A A(规范性附录)中(规范性附录)中表表A.5.6.5A.5.6.5、表、表A.5.6.6A.5.6.6、 表表A.5.12A.5.12和表和表A.5.13A.5.13条的规定。条的规定。4 4)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或冲击接地电阻)值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或冲击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有关标准规定的设计要求值参符合设计的要求。有关标准规定的设计要求值参见表见表2 2。5 5)人工接地体材料要求见标准)人工接地体材料要求见标准GB/T 214

23、31-2008GB/T 21431-2008附录附录A A(规范性附录)中表(规范性附录)中表A.13.3.1A.13.3.1中的规定。中的规定。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接地装置的检测接地装置的检测1 1检查检查1 1)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纪录;)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纪录;2 2)检查接地装置的填土有无沉陷情况;)检查接地装置的填土有无沉陷情况;3 3)检查有无因挖土方、敷设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检查有无因挖土方、敷设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4 4)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未未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5 5)检查

24、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与树木之间的净距是否大于)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与树木之间的净距是否大于5m5m。6 6)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的跟踪检测正在考虑中。的跟踪检测正在考虑中。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2 2、用毫欧表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用毫欧表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1 1)为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是否达到)为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是否达到GB/T 21431-GB/T 21431-20082008标准标准5.4.1.15.4.1.1条规定的共用接地系统要求或条规定的共用接地系统要求或5.4.1.25.4.

25、1.2条规定的独立接地要求,首次检测时应条规定的独立接地要求,首次检测时应使用毫欧表对两相邻接地装置进行测量。使用毫欧表对两相邻接地装置进行测量。2 2)如测得阻值不大于)如测得阻值不大于11,则断定为电气导通,则断定为电气导通,如测得阻值偏大,则判定为各自为独立接地。如测得阻值偏大,则判定为各自为独立接地。 注:接地网完整性测试可参见注:接地网完整性测试可参见GB/T 17949.1GB/T 17949.1的的8.38.3节。节。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3 3 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测量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测量1 1)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测量常用三极法和)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测

26、量常用三极法和使用接地电阻表法,其测得的值为工频接地电阻使用接地电阻表法,其测得的值为工频接地电阻值。值。2 2)当需要冲击接地电阻值时,应按本标准附录)当需要冲击接地电阻值时,应按本标准附录B B(规范性附录)的规定进行换算。(规范性附录)的规定进行换算。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3 3)三极法的三极是指图)三极法的三极是指图1 1上的被测接地装置上的被测接地装置G G,测量用的电压极测量用的电压极P P和电流极和电流极C C。图中测量用。图中测量用的电流极的电流极C C和电压极和电压极P P离被测接地装置离被测接地装置G G边缘边缘的距离为的距离为dGC=dGC=(4 45 5)D D和和d

27、GP=dGP=(0.50.50.60.6)dGCdGC,D D为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为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点点P P可以认为是处在实际的零电位区内。可以认为是处在实际的零电位区内。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4 4)为了较准确地找到实际零电位区时,可)为了较准确地找到实际零电位区时,可把电压极沿测量用电流极与被测接地装置把电压极沿测量用电流极与被测接地装置之间连接线方向移动三次,每次移动的距之间连接线方向移动三次,每次移动的距离约为离约为dGCdGC的的5%5%,测量电压极,测量电压极P P与接地装置与接地装置G G之间的电压。如果电压表的三次指示值之间的电压。如果电压表的三次

28、指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5%,则可以把中间,则可以把中间位置作为测量用电压极的位置。位置作为测量用电压极的位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表表2 接地电阻(或冲击接地电阻)允许值接地电阻(或冲击接地电阻)允许值接地装置的主体接地装置的主体允许值允许值/接地装置的主体接地装置的主体允许值允许值/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1010a a调度通信综合楼调度通信综合楼1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1010a a雷达站共用接地雷达站共用接地44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3030a a铁路通信站联合接地铁路通信站联合

29、接地1 14 4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1010铁路信号设备合用接地体铁路信号设备合用接地体1010电子计算机机房防雷装置电子计算机机房防雷装置1010a a配电电气装置总接地装置(配电电气装置总接地装置(A A类)类)1010微波中继站地网、电信专用房屋微波中继站地网、电信专用房屋1010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B B类)类)44综合通信大楼共用接地系统综合通信大楼共用接地系统11有线电视接收天线杆有线电视接收天线杆44智能建筑联合接地体智能建筑联合接地体11卫星地球站卫星地球站55a a:凡加:凡加a a者为冲击接地电阻值。者为冲击接地电阻值。注注1 1:第一类防雷

30、建筑物防雷波侵入时,距建筑物: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波侵入时,距建筑物100m100m内的管道,每隔内的管道,每隔25m25m接地一次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接地一次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2020。注注2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时,架空电源线入户前两基电杆的绝缘子铁脚接地冲击电阻值不应大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时,架空电源线入户前两基电杆的绝缘子铁脚接地冲击电阻值不应大于3030。属于本标准附录。属于本标准附录A A中表中表A.1.2.7A.1.2.7条钢罐接地条钢罐接地电阻不应大于电阻不应大于3030。注注3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中属于本标准附录: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中属于本标

31、准附录A A中表中表A.1.3.2A.1.3.2条建筑物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条建筑物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10。注注4 4:加油加气站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加油加气站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4。 注注5 5:电子计算机机房宜将交流工作接地(要求:电子计算机机房宜将交流工作接地(要求44)、交流保护接地(要求)、交流保护接地(要求44)、直流工作接地(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接地电阻值)、防雷接)、直流工作接地(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接

32、地电阻值)、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注注 6 6:微波枢纽站地网:微波枢纽站地网55;无中继站地网为;无中继站地网为20203030。 注注7 7:电力通信综合楼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值放宽到:电力通信综合楼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值放宽到55;通信站一般要求为;通信站一般要求为55,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为1010;独立避雷针一般;独立避雷针一般1010,高土壤,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为电阻率地区为3030。 注注8 8:雷达站共用接地装置在土壤电阻率小于:雷达站共用接地装置在土壤电阻率小于100m

33、100m时,宜时,宜11;土壤电阻率为;土壤电阻率为100m100m300m300m时,宜时,宜22;土壤电阻率为;土壤电阻率为300m300m1000m1000m时,宜时,宜44;当土壤电阻率;当土壤电阻率1000m1000m时,可适当放宽要求。时,可适当放宽要求。 注注9 9:铁路信号设备(轨道电路、信号电源线、站内一般信号设备)接地电阻要求在土壤电阻率:铁路信号设备(轨道电路、信号电源线、站内一般信号设备)接地电阻要求在土壤电阻率300m300m时为时为1010;在土壤电阻率在;在土壤电阻率在301m301m1000m1000m时为时为2020。 注注1010:500kV500kV以下发

34、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称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称A A类电气装置,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类电气装置,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DL/T 621DL/T 621提供了计算公式高压电气装置的接地不宜大于提供了计算公式高压电气装置的接地不宜大于1010,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30。 注注1111:建筑物电气装置称:建筑物电气装置称B B类电气装置,当配电变压器在建筑物内时,其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宜类电气装置,当配电变压器在建筑物内时,其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宜44。 注注1212:按:按GB50057GB50057规定,第一、二

35、、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在一定的土壤电阻率条件下,其地网等效半径大于规定值时,可不增设人工接地体,此时可规定,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在一定的土壤电阻率条件下,其地网等效半径大于规定值时,可不增设人工接地体,此时可不计及冲击接地电阻值。不计及冲击接地电阻值。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5 5)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定值)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定值UGUG和和I I代入代入RG=UG/IRG=UG/I中去,得到被测中去,得到被测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RGRG。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宜将电流

36、极离被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宜将电流极离被 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同时电压及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相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同时电压及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相应地增大。应地增大。6 6)在测量工频接地电阻时,如)在测量工频接地电阻时,如dGCdGC取(取(4 45 5)D D值有困难,当接地值有困难,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均匀时,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均匀时,dGCdGC可以取可以取2D2D值,而值,而dGPdGP取取D D值;值;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dGCdGC可以取可以取3D3D值,值,dGPdGP值值取取1.7D

37、1.7D值。值。7 7)使用接地电阻表(仪)进行接地接地电阻值测量时,按选用仪)使用接地电阻表(仪)进行接地接地电阻值测量时,按选用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器的要求进行操作。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4 4、使用接地电阻表(仪)进行接地接地电阻值测量时,、使用接地电阻表(仪)进行接地接地电阻值测量时,按选用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按选用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PCGDdGPdGC(a)AViCPEG(b) (a a)电极布置图;)电极布置图; (b b)原理接线图)原理接线图 GG被测接地装置;被测接地装置; PP测量用的电压极;测量用的电压极; CC测量用的电流极;测量用的电流极; E E 测量用的工频电

38、源;测量用的工频电源; AA交流电流表;交流电流表; VV交流电压表;交流电压表; DD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图图1 1 三极法的原理接线图三极法的原理接线图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5 5、高层建筑的检测、高层建筑的检测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 G G级连接线长度一般小于级连接线长度一般小于5m5m。当检测高层。当检测高层建筑物时,需要加长建筑物时,需要加长G G级连接线,应将实测级连接线,应将实测的接地电阻值减去加长线阻值后填入表格。的接地电阻值减去加长线阻值后填入表格。加长线阻值,可用本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加长线阻值,可用本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加长线线电阻检测

39、。检测加长线线电阻时加长线线电阻检测。检测加长线线电阻时应放直,回头检测线电阻,不能挽圈,打应放直,回头检测线电阻,不能挽圈,打结,打纽,打绞。结,打纽,打绞。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AB 用本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加长线线电阻用本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加长线线电阻检测检测, ,测量测量ABAB两点的线电阻。两点的线电阻。加长线加长线 检测时的总电阻减去线电阻检测时的总电阻减去线电阻, ,就是实测电阻就是实测电阻。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高层建筑的检测示意图高层建筑的检测示意图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C CP PG GG被测接地装置被测接地装置P测量用电压极测量用电压极C测量用电流极测量用电流极G

40、级连接加长线级连接加长线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屏蔽装置的检测屏蔽装置的检测 1、自然屏蔽体:建筑物的屋顶金属表面、立面、自然屏蔽体:建筑物的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等大尺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属件等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接地寸金属件等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以形成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体。装置相连,以形成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体。 2、当设备耐磁场强度的指标低于预计的雷击磁、当设备耐磁场强度的指标低于预计的雷击磁场强度时,应在自然屏蔽体的基础上增设人工屏场强度时,应在自然屏蔽体的基础上增设人工屏蔽装置。蔽装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

41、测技术23 3、为减小电子信息系统内的电磁感应效应产生的浪涌,当自然屏、为减小电子信息系统内的电磁感应效应产生的浪涌,当自然屏蔽体达不到设备屏蔽要求时,宜采用机房屏蔽、设备屏蔽、线缆蔽体达不到设备屏蔽要求时,宜采用机房屏蔽、设备屏蔽、线缆屏蔽和线缆合理布设措施,这些措施应综合使用。屏蔽和线缆合理布设措施,这些措施应综合使用。4 4、对于重要的敏感电子信息系统,当建筑物自然金属部件构成的、对于重要的敏感电子信息系统,当建筑物自然金属部件构成的大空间屏蔽不能满足机房设备电磁环境要求时,应采用磁导率较大空间屏蔽不能满足机房设备电磁环境要求时,应采用磁导率较高的细密金属网格或金属板对机房实施六面屏蔽。

42、机房的门应采高的细密金属网格或金属板对机房实施六面屏蔽。机房的门应采用无窗密闭铁门并接地,机房窗户的开孔应采用金属网格屏蔽。用无窗密闭铁门并接地,机房窗户的开孔应采用金属网格屏蔽。金属屏蔽网、金属屏蔽板应就近与等电位接地网络连接。机房屏金属屏蔽网、金属屏蔽板应就近与等电位接地网络连接。机房屏蔽不能满足个别设备屏蔽要求时,可用封闭的金属网箱或金属板蔽不能满足个别设备屏蔽要求时,可用封闭的金属网箱或金属板箱对被保护设备实行屏蔽。箱对被保护设备实行屏蔽。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5 5、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主机房宜选择在建筑物低层中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主机房宜选择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其设备应安置在高级别雷

43、电防护区内,并心部位,其设备应安置在高级别雷电防护区内,并与与LPZLPZ屏蔽层及结构柱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屏蔽层及结构柱有一定的安全距离。6 6、屏蔽结构可分为网型和板型两种。网型屏蔽是采用、屏蔽结构可分为网型和板型两种。网型屏蔽是采用金属网或板拉网构成的焊接固定式或装配式金属屏金属网或板拉网构成的焊接固定式或装配式金属屏蔽,如利用建筑物内钢筋组成的法拉弟笼或专门设蔽,如利用建筑物内钢筋组成的法拉弟笼或专门设置的网型屏蔽室。板型屏蔽是采用金属板或金属薄置的网型屏蔽室。板型屏蔽是采用金属板或金属薄片构成金属屏蔽,板型屏蔽效果比网型屏蔽较好。片构成金属屏蔽,板型屏蔽效果比网型屏蔽较好。建筑物防雷装

44、置检测技术27 7、屏蔽材料宜选用铜材、钢材或铝材。选用、屏蔽材料宜选用铜材、钢材或铝材。选用板材时,其厚度宜为板材时,其厚度宜为0.3mm0.3mm0.5mm0.5mm间。选间。选用网材时,应考虑网材目数和增设网材层用网材时,应考虑网材目数和增设网材层数。在门、窗的屏蔽中,可采用钢网或屏数。在门、窗的屏蔽中,可采用钢网或屏蔽玻璃。蔽玻璃。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电磁屏蔽的检测方法电磁屏蔽的检测方法1 1、计算计算建筑物利用钢筋或专门的屏蔽装置的屏蔽效率。建筑物利用钢筋或专门的屏蔽装置的屏蔽效率。可按电磁场屏蔽的计算方法,计算屏蔽效率和磁场强可按电磁场屏蔽的计算方法,计算屏蔽效率和磁场强度。见

45、标准度。见标准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检测技术规范附录附录C C。 2 2、用仪器检测用仪器检测电磁屏蔽效率。电磁屏蔽效率。可使用交直流高斯计,可使用交直流高斯计,在机房内任一点测试,并取最大值。在机房内任一点测试,并取最大值。参见参见建筑物防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附录附录C C。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3 3、用毫欧表检查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用毫欧表检查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间屋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间屋顶金属龙

46、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顶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连接,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连接,过渡电阻值不宜大于过渡电阻值不宜大于0.030.03。用卡尺测量屏蔽。用卡尺测量屏蔽材料规格尺寸是否符合标准材料规格尺寸是否符合标准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5.6.1.45.6.1.4条的规定。条的规定。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1 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应符合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应符合GB/T GB/T 21431-200821431-2008标准附录标准附录A

47、(A(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中表中表A.5.3A.5.3表表A.5.4A.5.4的规定。的规定。2 2)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应符合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应符合GB/T GB/T 21431-200821431-2008标准附录标准附录A A(规范性附录)中表(规范性附录)中表A.5.6A.5.6表表A.5.10A.5.10中的规定中的规定1 1等电位连接的基本要求等电位连接的基本要求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3 3)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应符合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应符合GB/T GB/T 21431-200821431-2008标准附录标准附录A A(规范性附

48、录)中表(规范性附录)中表A.5.12.2A.5.12.2、表表A.5.14A.5.14和表和表A.5.17A.5.17的规定。的规定。4 4) 信息技术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应符合信息技术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应符合GB/T 21431-GB/T 21431-20082008标准附录标准附录A(A(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中中A.5A.5的规定。的规定。5 5)等电位连接导线和连接到接地装置的导体的最小截)等电位连接导线和连接到接地装置的导体的最小截面要求见面要求见GB/T 21431-2008GB/T 21431-2008标准附录标准附录A(A(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中中表表A.10A.10。建

49、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等电位连接的检查和测试等电位连接的检查和测试1 1大尺寸金属物的连接检查与测试大尺寸金属物的连接检查与测试 检查设备、管道、构架、均压环、钢骨架、检查设备、管道、构架、均压环、钢骨架、钢窗、放散管、吊车、金属地板、电梯轨道、栏钢窗、放散管、吊车、金属地板、电梯轨道、栏杆等大尺寸金属物与共用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杆等大尺寸金属物与共用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的材料和尺寸。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2 2 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物的检查和测试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物的检查和测试 检查平行或交叉敷设的

50、管道、构架和检查平行或交叉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规定要求值时的金属线跨接情况。如已规定要求值时的金属线跨接情况。如已实观跨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实观跨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3 3 低压配电线路埋地引入和连接的检查与测试低压配电线路埋地引入和连接的检查与测试 检查低压配电线路是否全线埋地或敷设在检查低压配电线路是否全线埋地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引入。如全线采用电缆埋地引架空金属线槽内引入。如全线采用电缆埋地引入有困难,应检查电缆埋地长度和电缆与架空入有困难,应检

51、查电缆埋地长度和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使用的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线连接处使用的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等接地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和绝缘子铁脚等接地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料和尺寸。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4 4 第一类和处在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第一类和处在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外架空金属管道的检查和测防雷建筑物外架空金属管道的检查和测试试 检查架空金属管道进入建筑物前是检查架空金属管道进入建筑物前是否每隔否每隔25m25m接地一次,进一步检查连接质接地一次,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5 5 建筑

52、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检查和测试检查和测试 检查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检查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与建筑物内钢筋就近不少于两处的金属物与建筑物内钢筋就近不少于两处的连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连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6 6 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等连接物的检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等连接物的检查和测试查和测试 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

53、,当过渡电阻大于电阻,当过渡电阻大于0.030.03时,检查时,检查是否有跨接的金属线,并检查连接质量,是否有跨接的金属线,并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7 7 总等电位连接带的检查和测试总等电位连接带的检查和测试 检查由检查由LPZ0LPZ0区到区到LPZ1LPZ1区的总等电位连接状况。如已区的总等电位连接状况。如已实现其与防雷接地装置的两处以上连接,应进一步检查实现其与防雷接地装置的两处以上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8 8 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连接和检查和测试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

54、连接和检查和测试 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LPZ0LPZ0区与区与LPZ1LPZ1区界面处与总等电位连接带连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区界面处与总等电位连接带连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9 9 穿过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连接的检穿过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连接的检查和测试查和测试 所有穿过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所有穿过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均应在界面处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等电位均应在界面处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等电位连接预留板连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连接预留板连

55、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10 10 信息技术设备等电位连接的检查测试信息技术设备等电位连接的检查测试 检查信息技术设备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检查信息技术设备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应检查连接的基本形式,并进一步检查的连接,应检查连接的基本形式,并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如采用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如采用S S型型连接,应检查信息技术设备的所有金属组件,除连接,应检查信息技术设备的所有金属组件,除在接地基准点在接地基准点ERPERP)处外,是否达到规定的绝缘)处外,是否达

56、到规定的绝缘要求。要求。11 11 过渡电阻值一般不应超过过渡电阻值一般不应超过0.030.0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查测试)的检查测试1 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当电源采用)当电源采用TNTN系统时,从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系统时,从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TNS系统。系统。2 2)原则上)原则上SPDSPD和等电位连接位置应在各防雷区的交界处,和等电位连接位置应在各防雷区的交界处,但当线路能承受预期的电涌电压时,但当线路能承受预期的电涌电压时,SPDSPD可安装在被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

57、。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于防保护设备处。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于防雷区交界处进行等电位连接。雷区交界处进行等电位连接。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2 2低压配电系统对低压配电系统对SPDSPD的要求的要求1 1)电源)电源SPDSPD的的UpUp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压额定值(Uw) (Uw) ,且必须加上,且必须加上20%20%的安全裕量,即的安全裕量,即1.2UpUw1.2UpUw。如。如SPDSPD与被保护设备非常接近,在与被保护设备非常接近,在SPDSPD两端的引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降(两端的引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降(U U)在使)在使

58、用限压型用限压型SPDSPD时应与时应与SPDSPD的的UpUp相加考虑,在使用开相加考虑,在使用开关型关型SPDSPD时应在时应在UpUp与与U U中选取较大的一个值来考中选取较大的一个值来考虑。虑。UwUw值可参见表值可参见表4 4。U U可设定为可设定为1kV/m1kV/m。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2 2)当被保护设备的)当被保护设备的UwUw与与UpUp(U U)的关系)的关系满足检测国标满足检测国标5.8.1.2.15.8.1.2.1条规定时,被保条规定时,被保护设备前端可只加一级护设备前端可只加一级SPDSPD,否则应增加,否则应增加SPD2SPD2乃至乃至SPD3SPD3,直至满

59、足检测国标,直至满足检测国标5.8.1.2.15.8.1.2.1条规定为止。条规定为止。3 3)SPDSPD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并具有通过电涌时的最大箝压和有熄灭并具有通过电涌时的最大箝压和有熄灭工频续流的能力。工频续流的能力。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4 4)选择)选择220/380V220/380V三相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三相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UcUc值应符合本标准表值应符合本标准表3 3的规定。的规定。5 5)SPDSPD两端的连线应符合检测国标附录两端的连线应符合检测国标附录A A(规(规范性附录)中表范性附录)中表A.8.4.7.2A.8.

60、4.7.2中连接导线的最中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要求,小截面要求,SPDSPD两端的引线长度不宜超过两端的引线长度不宜超过0.5m0.5m。SPDSPD应安装牢固。应安装牢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23 3 电源电源SPDSPD的布置的布置1 1)在)在LPZ0LPZ0区与区与LPZ1LPZ1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装的SPDSPD应选用符合应选用符合I I级分类试验的产品,其级分类试验的产品,其IimpIimp值可按值可按GB50057GB50057规定的方法选取。当难于计算时,可按规定的方法选取。当难于计算时,可按IEC60364-5-534IEC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