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闲情偶寄_梧桐》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_第1页
李渔《闲情偶寄_梧桐》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_第2页
李渔《闲情偶寄_梧桐》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花木种自何年?为寿几何岁?询之主人,主人不知;询之花木,花木不答。谓之”忘年交” ,则可;予以“知时达务”,则不可也。梧桐不然,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树有树之年,人即纪人之年,树小而人与之小,树大而人随之大,观树,即所以观身。易曰: “观我生进退。 ”欲观我生,此其资也。予垂髫种此,即于树上刻诗以纪年,每岁一节,即刻一诗,惜为兵燹(xian )所坏,不克有终。犹记十五岁刻桐诗云: “小时种梧桐,树叶小于文。善头刻小诗,字疲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洞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大复何怪!还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

2、痕,而为悠忽戒! ”此予婴年著作,因说梧桐,偶尔记及,不则竟忘之矣。即此一事,便受梧桐之益。然则编年之说,岂欺人语乎!52. 解释文中加点字( 1)知时达 务()( 2)桐字已如许()53. 与“予特表而出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B.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恍惊起而长嗟。54. 翻译( 1)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 2)此予婴年著作,因说梧桐,偶尔记及,不则竟忘之矣。55. 作者为什么说“欲观我生,此其资也”?参考答案:52. 知晓 如此,这样53. D (D项与例句都是表顺承。A项,代词,你的;B项,表并列;

3、C项,表假设,如果。)54. ( 1)世人对梧桐都很熟悉但是却没有人认真研究,我特地将它突出描写。( 2) 这是我孩童时候写的东西,因为说起梧桐,忽然间想起,否则就忘记这件事情了。( ( 1 )焉:代词,代梧桐。不察:没有人认真研究。特:特地。表:写出。( 2)婴年:孩童时候。著作:写的文章。因:因为。)55. 因为梧桐生一年纪一年,与我生之发展逐年同步,于是旧痕新迹,彼此呼应。作者通过对往事的追忆,深情而含蓄地抒发了“观树即所以观身”的人生感悟。参考译文:梧桐这种树木,是植物中的一部编年史,世上的人对它都很熟悉但是却没有认真的研究,我特地将梧桐突出描写。花草树木是那一年种植的?它们几岁了?问

4、他们的主人,主人不知道,问花草树木自己,它们无法回答。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作”忘记年岁的友谊”是可以的,但是称作“知道明确的时间和事物”,就不可以了。梧桐就不一样,它们有办法标记,生长一年,就记录一年。树木有树木的年岁,人就是记录人生长的年岁,小树苗就像是人的小时候,大树就好像人长大成人,观察树木就可以体现自己本身。易经说: “观察我自己成长的过程”。想要观察自己的成长,这就是参照物。我小的时候种下的这棵梧桐,就在树上刻诗来记录年岁,每一年过去,就刻一首诗,可惜被战乱破坏,没有一直做下去。还记得十五岁时刻的一首诗: “小时候种梧桐梧桐叶比艾叶还要小。用发簪的尖在树上刻小诗,写的字瘦小无力连树皮都没

5、有坏。很快三五年过去了,梧桐树长大了我写的字也大了。树木以及树木上的字都是这样,人会长大又有什么好奇怪呢?还要将感叹的词句写在原来的诗旁边。新刻得字天天长大仿佛在催促我的岁月,原来的 字也没有等我。看看这新旧字迹,作为不要浪费光阴的警戒。 ”这是我孩童时候写的东西, 因为说起梧桐,忽然间想起,否则就忘记这件事情了。就是这一件事,便得益于梧桐树。梧桐树是一部编年史,难道是欺骗人的吗?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花木种自何年?为寿几何岁?询之主人,主人不知;询之花木,花木不答。谓之”忘年交” ,则可;予以“知时达务”,则不可也。梧桐不然,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树有

6、树之年,人即纪人之年,树小而人与之小,树大而人随之大,观树,即所以观身。易曰: “观我生进退。 ”欲观我生,此其资也。予垂髫种此,即于树上刻诗以纪年,每岁一节,即刻一诗,惜为兵燹(xian )所坏,不克有终。犹记十五岁刻桐诗云: “小时种梧桐,树叶小于文。善头刻小诗,字疲皮不坏。刹 那三五年,洞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大复何怪!还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 ”此予婴年著作,因说梧桐,偶尔记及,不则竟忘 之矣。即此一事,便受梧桐之益。然则编年之说,岂欺人语乎!【注释】兵燹(xian ):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李渔,字谪凡,号签翁,浙江兰溪人,明未清

7、初文学家、戏曲家、戏剧理论家、美学 家,被后世普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 。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签翁十种曲、 无声戏、 闲情偶寄 、 签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杰 出的艺术人才。(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举世习焉不察(全)B.那之“忘年交”(称)C. 予垂 髫 种此(垂下来的枝条)D. 桐字已如 许 (这样)( 2)对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梧桐不然/ 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B. 梧桐 /不然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C. 梧桐不然/ 有节可纪生一年/ 纪一年。D. 梧桐不然有节/ 可纪 /生一年纪一年。( 3)用

8、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观树,即所以观身。然则编年之说,岂欺人语乎!(4)阅读注释,结合文中“梧桐诗”的内容,探究李渔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答案】11.C12.A13. ( 1)观察树就是用来观察人自己。( 2)既然这样,那么我说梧桐是一部编年史,难道是骗人的话吗?14. 李渔采用“以树观身”的方式,通过树的成长体察反省自己,珍惜光阴,时不我待,警戒自己莫蹉跎岁月、虚度年华,勉励自己矢志奋进,不懈努力,笔耕不辍,在多个领域均 有建树,著作立身,名留史册。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花木种自何年?为寿几何岁?询之主人,主人不知,询之花木,花木不答。谓之“忘年交

9、”则可,予以“知时达务”,则不可也。梧桐不然,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树有树之年,人即纪人之年,树小而人与之小,树大而人随之大,观树即所以现身。易曰: “观我生进退。 ”欲观我生,此其资也。予垂髯种此,即于树上刻诗以纪年,每岁一节,即刻一诗,惜为兵燹所坏,不克有终 。犹记十五岁刻桐诗云:“小时种梧桐,桐叶小于艾。簪头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大复何怪。还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此予婴年著作,因说梧桐,偶尔记及,不则竟 忘之矣。即此一事,便受梧桐之益。然则编年之说,岂欺人语乎!(选自清代散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注】兵燹(xi &n):兵火之灾。不克有终:不能有始有终。而为悠忽戒:作为 虚耗光阴的警戒。悠忽,游荡度日。不( f 6 u)则:否则。不,同“否”。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1)新字日 相催( 2)人大复 何怪( 3)此予婴年著作( 4)予垂髫 种此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 2)然则编年之说,岂欺人语乎!9. 作者通过梧桐不同于其他花木的生长特点,意图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 分)10. ( 1)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