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单元走近鲁迅 一> 单元导语 鲁迅是谁?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和民主战士,也是一个真诚、善良的普通 人。他对朋友情真意切,对孩子亲切和蔼,对穷苦人民关心惦念,对自己却苛 刻严谨,践行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信条。“鲁迅” 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让我们走近鲁迅,去看一看碧绿的西瓜地里闪现的闰土形象,去听一听好 的故事,体会一代文豪朴实的文笔;分别认识亲人和诗人笔下的鲁迅形象,感 悟革命斗士炽热的情怀和高尚的精神。鲁迅先生挥着如椽大笔,毕其一生,不 断地对专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社会正义,为劳苦大众伸张正义, 作为一个中国人,
2、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走近鲁迅先生。本单元以人物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透过鲁迅的笔触和别人 眼中的鲁迅,初步认识和了解鲁迅,感受鲁迅这位“文学巨匠” “民族旗帜” 高尚的品格和伟大的成就。让我们透过本单元的课文,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 鲁迅其人,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 >教材分析 分类内容课 时教学要点课 文少年闰土2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 土这个人物的特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好的故事2弄清“好的故事”的具体内容,体会这个故事“美 丽、幽静、有趣”体现在哪里;体会寓情于景的 写法,理解作者在义中寄寓的感情。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
3、1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 态描写刻回人物的方法;培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 子的能力。有的人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体会作者对两种人的/、同纪念鲁迅有 感态度;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 手法的好处。习 作有你,真好2通过事情写一个人,把事情写具体,表达出自己 的情感。语父流平台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受文识字加油站文章拟题的重要性,学会给自己的习作拟个好题园词句段运用2目;展开想象,感受文字带来的联想;积累名言地日积月累警句,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24少年闰土文本分析:本文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 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
4、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一一闰土的形象,反映了 “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珍贵的友谊以及“我”对他的思念之情。课文先描绘 了 “我”记忆中看瓜刺猫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其中重点 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猫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 写了两人的分别和友谊。一般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小学生是较为深奥的, 这不仅是由于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离他们较为久远,而且还因为鲁迅先生文中 的某些词语、语言习惯与今天学生掌握的略有差别。一些事物的名称,不影响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就不必深究;一些半文半白的词语,给学生理解课文造成 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教师应在加强这方面的
5、指导的同时, 引导学生领会少年闰土的形象的意义,使他们真正掌握课文的精髓。教学目标:1 .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祭器、伶俐、潮汛”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 象。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4 .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教学重点:弄清少年闰土讲述的四件事情;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课时安排:2课时一卷0的*课时目标1 .会写“胯、关B、拜”等11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
6、心中的美好形 象。3 .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达力度,体会闰土的健康和 可爱0要点把握1 .理解课文生字词。2 .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3 .体会第1自然段中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闰土生活的广阔天地的向往之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听描述,猜人物。导语: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年龄有点大的朋友,想认识他吗?听 好了一一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 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是谁?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大家了 解鲁迅先生吗?请大家把课本翻到单元导读页,上面有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简介, 我们先来读一读,对鲁迅先生有个大概的了解。(学生
7、将课本翻至对应页,自 主阅读。)2 .引入本课课题。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作品少年闰土,这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的一部分。在这篇课文中,鲁迅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他儿时一位朋友一一闰土。他和我们年纪相仿,是一个健康、活泼、可爱的少年。请大家跟着我一起书写他的名字,(板书:少年闰土。)和他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注意生字、难词。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时肯定有不理解的地 方。大家读课文时要注意一些生僻字词,做好记号,可联系上下文想想字词的 意思。2 .利用课件检查字词预习的情况。(1)认读生字。胯郑拜厨毡撒缚猬伶俐窜
8、易读错的字:“厨”和“毡”是翘舌音,“撒”在文中读三声s a , “郑”和“伶”是 后鼻音,“俐”是边音,“窜”是平舌音。(2)交流理解生僻字词。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猜尽力 的刺去。那忖我的父亲还在世J家漫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C那一年J我搴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我也很高兴t因为我早听到闰士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 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士。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帕池死去,所以在神佛向前许下愿心,用圄子将他套住了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
9、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师生交流预设:(生读第一句。)师:真好!又正确又流利。知道“其间”是什么意思吗?生:在这片西瓜地中间。师:“项带银圈”的“带”我们现在不这么写了。应该用哪个字呢?生:应该是“戴帽子”的“戴”!师:大家一起端端正正地写一遍。(生练习。)第二句谁来读?(生读第二句。)师:什么是“家景”?生:就是一个人的家境!师:没错。就这样用现代词汇去代替理解。(生读第三句。)师:知道什么是“值年”吗?(生迷惑不知。)那么“值日”知道吧?生:在学校里轮到我打扫的那一天,就叫“值日”。师:没错。轮到打扫的那一天,就叫“值日”,那么轮到“我”家做祭祀 的那年就叫一一生:值年!小结:请大家翻开书
10、,再轻轻地读这些句子。鲁迅先生创作小说故乡 的时代,是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交替的时代,鲁迅先生写作所用语汇的书面形 式,有些还保留着古代汉语语汇书面形式的痕迹,与现代汉语语汇的书面形式 不完全相同。所以读鲁迅先生那一代作家的文章,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刚 才大家用联系上下文换一个词,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借助工具书的方法来 读懂这些词语,就是非常好的理解方法。、再读课文,品读欣赏1 .快速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写作顺序。过渡:疏通了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词语,大家再读课文就没有问题了。请大 家快速读课文,思考一下文章的写作顺序。练习题:认真朗读课文,请按照课文写作的顺序把下面的四个词语进行排 列。相处 离
11、别 回忆 相识 (回忆)一一(相识)一一(相处)一一G 别)2 .读批并重,感知文字画面美。过渡:通过梳理文章的脉络,我们知道作者对闰土的描写是从回忆开始写 起的。说起这段回忆,对于作者可以说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请大家轻轻地 读文章的第1自然段。(1)感知环境描写,读出色彩。指名读“深蓝的天空中碧绿的西瓜”,教师随学生的朗读及时评价。过渡: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读着眼前的句子,脑海中同时就浮现出句子所 描绘的景象。这一句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色彩鲜明、优美无比的画面。大家感受 到了吗?说说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色彩。景物:天空、圆月、大海、沙地、西瓜;色彩:深蓝、金黄、碧绿。师生齐读这一句。
12、(2)感知人物描写,学习批注。读一读第1自然段中剩下的句子。结合图片,交流文中少年给你的感受,用几个词来形容。过渡:我们把刚才阅读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这就是批注。老师也有自 己的阅读感受,我用这两个词来形容。(板书:机敏、勇敢。)你可以写老师 的词,也可以写刚才同学说的或者自己的词,就写在句子旁边。(学生自由选 择批注词语。)预设:提醒学生抓住句中的动词来感受,“捏” “刺”两个动词写出了闰 土刺猎时动作的有力和迅速,“扭” “逃”不仅写出猜的狡猾,而且反衬出闰土的机敏与勇敢。学生再次自读,读出少年的机敏、勇敢。(3)对比朗读,感受变化。教师:下面,我们合作朗读这一自然段。你们读写景的句子,
13、我来读写人 的何子。如果说景物是静态的描写,那么人就是动态的描写;如果读静的景物 用舒缓的语调,那么读动的人物就需要用稍快的语调。动静相生,我们就来比 比谁读得好。(4)看插图,试着背诵这一自然段。3 .初识主要人物一一知来历,识外貌。过渡:作者在开头就刻画了这样一个场景,让我们对这位少年充满了兴趣 接下来我们快去见见闰土的真实面貌吧!(1)快速默读第23自然段,说说闰土的身份及名字的来历。(闰士是“我”家忙月的儿子;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 父亲叫他闰士。)(2)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闰土的外貌特点。过渡: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 人的什么呢?(认
14、识一个人,首先看到的一般是他的外貌。)那么闰土长什么 样呢?快速读第4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学生找出外貌描写句,画出来。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 圈。齐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能看出闰土的什么特点?能用几个词来 形容吗?(纯朴、健康、勤劳。)预设:学生可能会对“紫色的圆脸” “头戴毡帽”缺乏理解,教师可适当 解释。脸之所以是紫色的,是因为他常常在户外,农村的孩子多要帮家里干农 活。而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更加不可能娇生惯 养了,所以他的脸经风吹日晒就变成了紫色,可见他的勤劳、健康。“毡帽” 是浙江一带的风俗习惯,可看出他是一个住
15、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学生感受 到闰土的外貌特点后,教师可再点拨学生,让他们懂得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 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从“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你能看出什么?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可见他的父亲非常爱他。)(4)请一位同学用一句比较完整的话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闰士是一个健康、勤劳、深受父母喜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小结:鲁迅先生不愧是文学大家,寥寥几笔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健康、朴 实、受人疼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关键是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其实,我们 在写人时,也大可不必将人物的眉毛、眼睛、鼻子都写下来,只要抓住特点就 行了。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 .教师适当
16、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三十年前的画面,在作者的脑海中依然清晰无比,可见这份真挚的 友谊在他的心中,有着多么珍贵的意义。是什么东西,在经历时间长河的冲刷 后,依然让那份回忆历历在目呢?又是什么,让两个地位悬殊的孩子,变成了 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今天的这节课上,我们花了比平时稍多的时间去疏通一些字词的含义,明 白了文言用词与今天汉语词汇的差别,也给我们今后阅读相关文字提供了一些 好方法。我们也展开想象去感受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还初识了一个可爱、健康 的少年,虽然文中描绘他外貌的文字不多,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 是外貌描写的重要性。今天的课堂活泼而有序,大
17、家积极交流,主动发言,也 许是文中的主人公与大家年龄相仿的缘故吧,我感觉到大家都怀着一份热情去 认识闰土这个少年,这样非常好。学课文,就是要怀着一份热情走进它、感受 它、理解它。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一国自图一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 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2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要点把握1 .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
18、达方法。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复习导入。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 农村少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他有着一张一一(紫色的圆脸),头上 戴着一一(小毡帽),脖子上套着一个一一(银项圈)。从这些描写中,闰土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回答。)2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1)再读句子,说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2)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练习写一段话。用几句话描写班上一位同学的 外貌。(3)写完后,请学生读一读自己的小练笔,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 .重点研读闰土给“我”
19、讲的几件事,感受闰土的形象特点。过渡:外貌只能知其表,透过一个人做的事才能看出他的内在特点。那么, 闰士给“我”讲了哪些他做过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读提示。)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闰土讲的几件事,提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闰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并批注在书上相应的地方。在学习合作组中商量选择一件事来学习,可以分角色朗读,也可以重点 理解感受深刻的词句,还可以展开想象,用演示、画画等方式进行学习。(2)概括课文中描写的主要事件,教师相机点拨。概括闰土讲的四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田刺猫、沙地看鱼。引导学生感受描写事件时详略结合的写法。过渡:同学们,
20、大家扫读课文中写四件事的部分,从篇幅上你们能发现什 么?(生答:有长有短。)对,在写法上我们把它叫作详略结合。从这我们可 以学到写很多事的时候不一定要把所有的事都写得那么具体,而应该一一(生: 详略结合。)(3)教师引导学习“雪地捕鸟”。阅读与思考:文中描写雪地捕鸟的过程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画出相关词语。(动作描写,如“扫、支、撒、拉、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从只能在下雪天捕鸟,说明闰土有经验;从捕鸟的方法可以看出他很聪 明;从他能叫出各种鸟的名字,说明他知识丰富。)朗读指导:读出趣味来,表现闰土的自豪感。(想象:闰士在讲这件事 时带着怎样的神情?)(4)小组交
21、流,学习“瓜田刺猫”交流提示:发挥想象,描述闰土 “瓜田刺猫”的场景。各小组赛读:选出两人朗读闰土与“我”的对话,大家共同讨论、研究 该怎么读。(课件出示)闰士: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盛情邀请的语气。)“我”:管贼么?(疑问的语气。)闰土: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 是猫猪,刺猬,猫。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猫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 叉,轻轻地走去(后两句话要轻读,语速稍慢,营造紧张气氛。)“我”:他不咬人吗?(紧张、害怕、好奇的语气。)闰土: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猜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 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前两句读出
22、自信、得意的语 气,后两句读出遗憾的语气。)“瓜田刺猫”这一段描写在闰土讲的四件事中最为详细,为什么?你从 中感受到了闰土怎样的性格特点?预设:可提醒学生注意瓜田刺猫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课文开 头,可见“我” 一想起闰土,脑海中首先出现的便是他瓜田刺猫的形象,说明 这件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所以在这里才会写得这么详细。“捏” “走” “刺”这些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个勇敢、聪明、能干的少年形象。(5)自学“海边拾贝”和“沙地看鱼”。阅读与思考:这两件事写得非常简略,你从中感受到哪些有趣的地方?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你觉得闰土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预设:这两件事只是几笔带过,非常简略
23、。但也折射出了闰土生活的丰富 多彩,显示了他的见多识广。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即可,如果有疑难,可以引 导学生提出,再全班交流。2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对比中体会“我”的思想感情。过渡:闰土这些滔滔不绝、娓娓道来的话语把我们也带入了丰富多彩的世 界中,文中一连串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见多识广、无所不知、聪明 能干的闰土是多么厉害呀!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叹一一(课件出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 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也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口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士在海边时,他们都
24、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 角的天空。(1)自己读句子,思考下面的问题。闰土给“我”讲的稀奇事只有我们刚才讨论的四件吗?(不可能只有四件,从“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可以看出他知道的事情还 有许多许多。)第二段文字中的“他们”指谁?(和“我” 一样的有钱人家的少爷。)看图理解“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里为什么说“我”和“我” 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呢?(因为“我们”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不能广泛地 接触大自然,眼界狭窄。可结合这两处文字中的“素不知道” “所不知道”来 理解,还可以找找文中其他的几处“并不知道” “也没有知道”,感受那种对 自己仿佛是井
25、底之蛙的不满。)(2)师生共同复述,说说闰土和“我”生活的不同。过渡:是“高墙”关闭了 “我”丰富生活的大门,闰土的生活多姿多彩, 当一一(课件出示)当闰土在(雪地里捕鸟)时,“我”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不知道(下大雪时可以支起竹匾捕捉各种鸟儿)。当闰土在(海边捡贝壳)时,“我”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当闰土在(瓜田里刺猫)时,“我”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当闰土在(潮汛看跳鱼儿)时,“我”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不知道(有些鱼儿有青蛙似的两个脚)。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了 “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26、?预设:通过一次次的对比,学生能感受到文中的“我”对闰土丰富多彩生 活的向往,对自己枯燥生活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其中有羡慕,有遗憾,有 渴望。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后,可引导学生再把课文第 18自然段读一读,注意 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3 .争辩研读,开放课堂。过渡: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闰土生活的羡慕与向往。对 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这种感受很正常。但是,闰土的生活真的就那么 美好,“我”的生活真的就那么糟糕吗?作为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闰土小小 年纪就要帮父亲干活,平时替家里分担的活儿肯定更多。而“我”衣食无忧, 不用操心生计,而且能习字、读书。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如果要
27、你 选择,你是向往闰土的生活还是课文中“我”的生活?今天我们来争辩一番, 但老师有几个要求:(1)向往闰土生活的同学坐到右边(正方),向往“我”的生活的同学坐 在左边(反方)。(2)先在组内讨论,准备充分的理由,可以在课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象。(3)在争辩的过程中,当你觉得对方言之有理时,可以改变你的选择,并 变动座位。小结:今天的争辩各有亮点。农村生活多姿多彩,享有充分的自由空间; 城市生活信息量大,环境较好。总之,只要你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全身心地投 入生活中,积极地体验生活,就一定能感受到生活真正的魅力!三、拓展阅读,赏析名篇(段)1 .学生读课本最后一段文字,感受依依不舍的真情。2 .教
28、师出示后续片段,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过渡:少年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所以作者把他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他们虽相处的时间不长,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他们这一别,就是三十 年,你们想知道作者和闰土再次见面的情景吗?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 小说故乡。现在我只给大家展示其中的一个小片段,看这场相聚和大家想 象的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 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 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月中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 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
29、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 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一一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猫, 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 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过渡:同学们,少年闰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想起他,就有一幅 画面
30、呈现在脑海,仿佛一张照片呈现在眼前一样。我们读第1自然段时,仿佛就看到了这样一张照片。这就是描写的生动性,今天我们也来训练一下,描写 一张印象深刻的照片。1 .出示“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小练笔: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挑一张,仿 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提示:仿写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细致地描写出照片的背景,景物描写 要细腻、生动;二是生动地描写出照片中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可以运用 联想和想象,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丰富画面内容,使照片中的人物活起来,2 .指名读话,集体评议。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板书设计少年闰土友谊深厚怀念之情沙地观鱼看瓜剌<海边拾具雪地捕鸟年紫头颈 龄色戴套 相的舐银 仿圆帽项脸冏 A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自主阅读,感受形象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认识了一位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一 一闰土。我们知道他是这样一个孩子一一”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考试解析与展望试题及答案
- 国际美术设计师行业动态与试题及答案
-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行业专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干部廉洁自律试题及答案
- 当前市场下的纺织品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技术标准改革对纺织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商标法的试题及答案
- 公务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 提升审美能力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膀胱癌健康宣教课件
- X线腰椎临床意义
- 零星工程框架协议书范本
- 绽放的梨花(2024年山东滨州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试题)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Here and now Section B 1a - 1d 教案
- 中国银行课件模板7
- 2025年桉树种植与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建设合作合同2篇
- DB3301T 1118-2023 秀珍菇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 美容院会员卡使用合约
- 中国邮政广西分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膏方课件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