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36.6根据根据Al2O3SiO2 系统相图说明:系统相图说明: (1) 铝硅质耐火材料,硅砖铝硅质耐火材料,硅砖 ( 含含 SiO298 ) 、粘土砖、粘土砖 ( 含含 Al2O3 35 50 ) 、高、高铝砖铝砖 ( 含含 Al2O3 60 90 ) 、刚玉砖、刚玉砖 ( 含含 Al2O390 ) 内,各有哪些主要的晶内,各有哪些主要的晶相。相。 (2) 为了保持较高的耐火度,在生产硅砖时应注意什么为了保持较高的耐火度,在生产硅砖时应注意什么 ? (3) 若耐火材料出现若耐火材料出现 40 液相便软化不能使用,试计算含液相便软化不能使用,试计算含 40(mol) Al2O3的粘土砖的粘
2、土砖的最高使用温度。的最高使用温度。 解:解:(1)硅砖)硅砖(含含 SiO2 98%) 主要晶相:鳞石英、方石英。主要晶相:鳞石英、方石英。 粘土砖粘土砖(含含Al2O335 50%) 主要晶相:主要晶相: 莫来石、方石英、鳞石英。莫来石、方石英、鳞石英。 高铝砖高铝砖(含含 Al2O3 60 90%) 主要晶相:主要晶相:60%72%为莫来石;为莫来石; 72%90%为刚玉和莫来石。为刚玉和莫来石。 刚玉砖(含刚玉砖(含 Al2O3 90%) 主要晶相:刚玉和莫来石。主要晶相:刚玉和莫来石。 (2)为了保持硅砖的耐火度,要严格防止原料中混入)为了保持硅砖的耐火度,要严格防止原料中混入 Al
3、2O3 。 SiO2 熔熔点为点为 1723 ,SiO2 液相线很陡,加入少量的液相线很陡,加入少量的 Al2O3 后,硅砖中会产生后,硅砖中会产生大量的液相,大量的液相, SiO2 的熔点剧烈下降。如加入的熔点剧烈下降。如加入 1wt% Al2O3 ,在低共熔点,在低共熔点(1595 )时产生的液相量为时产生的液相量为 1/5.5=18.2% ,会使硅砖的耐火度大大下降。,会使硅砖的耐火度大大下降。4o ba(3)在一般硅酸盐材料中,)在一般硅酸盐材料中,A3S2多以不一致熔融状态存在,多以不一致熔融状态存在,Al2O3-SiO2相相图如上图所示。图如上图所示。 当当Al2O3含量为含量为4
4、0mol%时,该组成在时,该组成在1587左右开始出现液相。当液相左右开始出现液相。当液相含量为含量为40%时,根据杠杆规则,液相占总组成为时,根据杠杆规则,液相占总组成为ob/ab=40%,而,而ob=20%,则则a点对应组成为点对应组成为10mol%处,对应温度约为处,对应温度约为1700 。 因此,该耐火材料最高使用温度约为因此,该耐火材料最高使用温度约为1700 。Al2O3-SiO2相图相图5FG6FGGB%A AF%B FG%C 11AMMM%A 786.19 下图是生成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下图是生成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BC)的三元的三元系统投影图。设有组成为:系统投影图。设有组成为
5、:A:35,B:35,C:30的熔体,试确定其在图中的位置。冷却时的熔体,试确定其在图中的位置。冷却时该熔体在何温度下开始析出晶体。该熔体在何温度下开始析出晶体。 解 : 在解 : 在 A B 边 上 取边 上 取 D 、 E 两 点 , 使两 点 , 使AD:DE:EB=35:30:35,过,过D和和E点分别点分别做做AC和和BC变的平行线,相交于变的平行线,相交于M点,点,M点即为相组成点。点即为相组成点。M点所在温度约点所在温度约 1030 ,冷却时该熔体在,冷却时该熔体在1030开始开始析晶。析晶。 MDE91012%100fPf11 玻玻璃璃相相%100fPP1SC111 )固固相相
6、(%100CSfSfPP1C1111 固固相相%100CSCffPP1S1111 固固相相 13%100mP2mL2P2 (6) 加热组成加热组成2的三元混合物将于的三元混合物将于P2点温度开始出现液相。点温度开始出现液相。在在P2点温度生成的最大液相量(此时点温度生成的最大液相量(此时S2熔完,固相点在熔完,固相点在m处):处): 在在A点的温度下完全熔融,点的温度下完全熔融, 它的加热过程为:它的加热过程为:1415熔体熔体3的组成位于的组成位于A初晶区,在初晶区,在 BCS内,结晶产物为内,结晶产物为B、C 、 S17192021(4) AB、BC二元系统相图如下:二元系统相图如下:22
7、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A、S、C的初晶区相交,构成一的初晶区相交,构成一个低共熔点个低共熔点高温稳定低温分解二元化合物高温稳定低温分解二元化合物A、S、C的初晶区不相交的初晶区不相交23高温稳定低温分解二元化合物高温稳定低温分解二元化合物A、S、C的初晶区不相交的初晶区不相交低温稳定高温分解二元化合物低温稳定高温分解二元化合物A、S、C的初晶区相交,的初晶区相交,构成一个无变点。构成一个无变点。24S的初晶区与的初晶区与的一条边接触。的一条边接触。低温稳定高温分解二元化合物低温稳定高温分解二元化合物S的初晶区在内的初晶区在内(不与的任何一条边接触)(不与的任何一条边接触)。252
8、62728对于三元转熔点的判断对于三元转熔点的判断:(A)单转熔点(双升点),交叉位单转熔点(双升点),交叉位 无变量点周围三条界线温度走向特征:两条无变量点周围三条界线温度走向特征:两条界线的箭头指向无变点界线的箭头指向无变点P,而一条界线的箭头背而一条界线的箭头背离它。离它。夹于两条指向无变量点的界线之间的晶夹于两条指向无变量点的界线之间的晶相是转熔的固相。相是转熔的固相。 从排列的位置看,从排列的位置看,转熔点转熔点P位于对应的位于对应的副三角形之外,副三角形之外,并与回熔固相并与回熔固相成交叉位。成交叉位。ABCP交叉位(一条边外侧)交叉位(一条边外侧)P是三元单转熔点是三元单转熔点L
9、+A C+BP:单转熔点单转熔点(双升点)(双升点) A回熔回熔/回吸回吸29C(B)双转熔点(双降点),共轭位双转熔点(双降点),共轭位 无变量点周围三条界线温度走向特征:两个无变量点周围三条界线温度走向特征:两个箭头离开无变量点,一个箭头指向它,箭头离开无变量点,一个箭头指向它,夹于两夹于两条欲远离无变量点的界线之间的晶相是双转熔条欲远离无变量点的界线之间的晶相是双转熔反应析出的固相。反应析出的固相。因为有两个固相熔回液相故因为有两个固相熔回液相故称双转熔点。称双转熔点。RAB共轭位(一个顶点外侧)共轭位(一个顶点外侧)R是双转熔点是双转熔点 L+A+BCR是三元双转熔点是三元双转熔点(双
10、降点)生成(双降点)生成C晶相晶相R30P交叉位,交叉位,P是三元单转熔点是三元单转熔点L+AC+B重心位,重心位,E 点在点在三角形内三角形内:LA+B+C共轭位,共轭位,R是双转熔点是双转熔点L+A+BCABC三元无变量点性质总结三元无变量点性质总结:R31三元固液三元固液同组成同组成(一致熔融三元一致熔融三元)化合物,可以划分成)化合物,可以划分成三个副三角形三个副三角形。每一个副三角形有一个无变量点,无变每一个副三角形有一个无变量点,无变量点量点Et1、Et2、Et3均处在各相应副三角形的重心位。均处在各相应副三角形的重心位。Et1: LA+D+BEt2: LB+D+CEt3: LA+D+C323334P320表表6.7 注意:多晶转变点无相应的副三角形注意:多晶转变点无相应的副三角形353 3、界线、界线AS365 5、相图分析步骤与方法:、相图分析步骤与方法:二元、三元、一致熔融、二元、三元、一致熔融、 不不一致熔融、多晶转变一致熔融、多晶转变无变点无变点副数副数无变点数无变点数连线规则连线规则切线规则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缆井施工考核试卷
- 纤维素纤维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罐头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考核试卷
- 照明器具的热管理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考核试卷
- 罐头食品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策略考核试卷
- 木地板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考核试卷
- 绿色编织工艺在环保生活用品考核试卷
- 婚姻稳定保障协议书:忠诚与责任承担
- 传统园林技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
-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 GB/T 29602-2013固体饮料
- 食品中天然有毒物质与食品安全精课件
- 小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解读课件
- 信息经济学-信号传递:斯宾塞劳动市场模型课件
- 创伤急救-止血、包扎课件
- 猪肉品质及其营养调控
- 小学数学 西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部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