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专业复习参考_第1页
放疗专业复习参考_第2页
放疗专业复习参考_第3页
放疗专业复习参考_第4页
放疗专业复习参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放疗专业复习参考题型:单选题(120),多选题(120),简答题(155),案例分析题(5)参考题(70%),其余内容参考书目:1.肿瘤放射治疗学(第四版);2.放射治疗损伤;射治疗学;4.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5.临床肿瘤学杂志。1、在细胞周期中的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最敏感的是:()A、G0/G1 期B、S 期C、G2/M 期D、G2 期E、M 期2、作为高 LET 射线,下列哪项关于质子治疗的描述是错误的:()A、无 Bragg 峰B、旁向散射少C、穿透性强D、局部剂量高E、剂量分布好3、原计划总剂量不变,每天照射 R2 次,每次照射 2.0Gy 的分割方式为:()A、超分割B、加速分割C、

2、加速超分割D、常规分割E、大分割4、关于三精治疗的错误描述是:()A、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强调适形放射治疗为技术基础B、指精确定位、精确扫描、精确治疗C、指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治疗D、使照射的高剂量适合肿瘤靶区的形状E、最大程度的杀灭肿瘤,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失降到最低5、关于姑息性放疗的错误描述是:()A、为了提高生存质量B、主要是追求肿瘤的消退C、相对根治性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低D、治疗周期较短E、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症状6、超分割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的影响为:()A、早反应减轻B、早反应和晚反应均增加C、晚反应减轻D、晚反应增加E、早反应增加7、质量吸收系数与吸收物质密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

3、、质量吸收系数与吸收物质密度成正比B、质量吸收系数与吸收物质密度成反比C、质量吸收系数与吸收物质的温度成正比D、质量吸收系数与吸收物质的温度成反比3.现代肿瘤放E、质量吸收系数与吸收物质的密度及物理状态无关8、在放疗生物剂量换算模型中,与 NSD 相比,L-Q 模式的优点在于考虑了:()A、正常晚期反应组织B、正常早期反应组织C、肿瘤组织反应D、脊髓放射反应E、皮肤放射反应9、据统计 20 世纪 90 年代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为 45%,其中放射治疗治愈率为:()A、22%B、18%C、10%D5%E15%10、关于根治性放疗的错误描述是:0A、治疗靶区包括肿瘤原发灶B、治疗靶区包括肿瘤相关的淋巴

4、引流区C、要求照射剂量高D、需要保护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E、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11、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寿命指:0A、放射性原子核核外电子的平均生存时间B、放射性原子核的平均生存时间C、放射核素的平均代谢时间D、放射性核素的平均转换时间E、放射性原子核的总生存时间12、放射线用于临床治疗,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第一台放疗设备-深部 X 线机应用于()并成功治愈了一例喉癌患者:()A、 1885 年B、 1922 年C、 1912 年D、 1902 年E、 1896 年13、下列哪些射线不属于高 LET 射线:()A、X 射线B、重离子C、轻离子D、质子E、快中子14、钻 60

5、治疗机于()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治疗深部肿瘤:()A、20 世纪 20 年代B、20 世纪 30 年代C、20 世纪 40 年代D、20 世纪 50 年代E、20 世纪 60 年代15、对辐射所致肿瘤细胞死亡的正确描述为:()A、凋亡B、肿胀、坏死C、细胞丧失无限增殖的能力D、细胞丧失增殖能力E、细胞即刻丧失全部功能16、放射治疗临床剂量学原则规定,治疗体积内的处方剂量的变化范围为:()A、+3%-5%B、+7%-5%C、+2%-4%D、+5%-3%E、+5%-7%17、伦琴发现 X 射线的正确时间为:()A、 1885 年B、 1895 年C、 1886 年D、 1875 年E、 1896 年1

6、8、标准模体的规格为:()A、20cmx20cmx10cmB、25cmx25cmx20cmC、25cmx25cmx25cmD、30cmx30cmx30cmE、40cmx40cmx30cm19、模体的正确作用是通过模拟人体组织密度与分布:()A、研究外力冲击人体后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情况B、研究辐射场在人体内的吸收剂量的分布情况C、研究射线在人体内的穿透情况D、研究射线在人体内的散射情况E、研究辐射场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情况20、按电磁辐射波长,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X 线微波无线电波B、X 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C、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微波 X 线D、X 线

7、微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E、无线电波 X 线微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21、电子平衡指:()A、介质中某小区域的电子数目达到某种质量平衡B、介质中某小区域的电子逃不出该处从而使电子数目在一定时间内固定不变C、介质中某小区域入射的电子数目与逃出该处的电子数目相同D、介质中某小区域次级电子带走的入射光子贡献的能量与入射该区的次级电子带来能量相等E、介质中电子数量达到某一数值,与另外一处数目相同22、比较接近于临床实际情况的模体是:()A、水箱B、玻璃叠块C、水模体D、CT 值测量固体模型E、固态仿真人体模型23、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正确时间为:()A、 1885 年B、 1895 年C、 1886

8、年D、 1875 年E、 1896 年24、高能电子束的 PDD 曲线大致分为:()A、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低剂量区B、表面剂量区低剂量坪区剂量上升区C、剂量区计量跌落区低剂量坪区 X 射线污染区D、表面剂量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 X 射线污染区E、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 X 射线污染区25、下述关于散射空间比正确的描述是:()A、散射空间比源皮距成反比B、散射空间比不受射线能量的影响C、散射空间比与组织深度无关D、散射空间比不受射野大小的影响E、散射空间比定义为模体内某点的散射剂量与该点空气中吸收剂量之比26、一个 6 厘米 X14 厘米的矩形照射野,其等效方野的边长为:()A、9

9、厘米B、8.4 厘米C、12 厘米D、10 厘米E、15 厘米27、与戈瑞相同的单位是:()A、radB、C*KG-1C、J*KG-1DJ*KGE、Sv28、一般情况下为了剂量计算或测量,规定模体表面下照射野中心轴上的一个点为:()A、入射点B、校准点C、参考剂量点D、计算点E、测量点29、与其他剂量测量设备与方法相比,半导体剂量计的优点是:()A、高灵敏度、高抗辐射能力温度影响小灵敏体积小B、高灵敏度能量反应范围宽温度影响小灵敏体积小C、高灵敏度高抗辐射能力小高能量相应范围温度影响小D、高灵敏度能量反应范围宽温度影响小E、高灵敏度能量反应范围宽灵敏体积小30、外照射放射防护的三要素是:()A

10、、时间距离屏蔽B、放射源时间人员C、时间空间人员D、防护类型防护范围人员E、时间射线种类屏蔽方式31、下述关于射野输出因子 Sc 的正确描述是:()A、射野在空气中的输出剂量与参考射野在空气中的输出剂量之比B、射野在模体中的输出剂量与参考射野在模体的输出剂量之比C、射野在空气中的输出剂量与参考射野在模体中的输出剂量之比D、射野在模体中的输出剂量与参考射野在空气的输出剂量之比E、参考射野在空气中的输出剂量与射野在空气中的输出剂量之比32、下列哪种情况下适用高能电子束进行临床治疗:()A、深度 10 厘米以上的病灶B、表浅的、偏体位一侧的病灶C、多照射野等中心治疗D、保护器官后面的靶区E、体积较大

11、的肿瘤33、属于串联结构的器官为:()A、肝脏B、肺脏C、脊髓D、肾脏E、心脏34、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是指一年内:()A、工作期间服用的治疗药物剂量总和B、体检所拍摄胸片及 CT 等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当量C、工作期间所受外照射的剂量当量D、摄入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待积剂量当量E、工作期间所受外照射的剂量当量与摄入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待积剂量当量的总和35、当射野面积增加时,下属描述正确的是:()A、低能 X 线的 PDD 随之变小B、低能 X 线的 PDD 随之变大C、低能 X 线的 PDD 不变D、高能 X 线的 PDD 随之变小E、22MV 的高能 X 线白 PDD 变大36、目前人体曲面的校

12、正方法有:()A、吸收剂量测量法、有效源皮距法、等剂量曲线移动法B、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有效源皮距法和等剂量曲线移动法C、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有效源皮距法和等剂量曲线计算法D、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吸收剂量测量法和透射剂量计算法E、吸收剂量测量法、有效源皮距法、透射剂量计算法37、当使用电子线照射需要内遮挡时,为了降低电子束的反向散射,通常在挡铅与组织之间:()A、加入一定厚度的铜板等高原子序数材料B、加入一定厚度的有机玻璃等低原子序数材料C、加入一定厚度的补偿物材料D、留下一定厚度的空间间隔E、尽量贴近,避免出现空气间隙38、细胞存活曲线中显示的平均致死剂量(D0)是指

13、:()A、杀灭 95%细胞所需的剂量B、杀灭 80%细胞所需的剂量C、杀灭 63%细胞所需的剂量D、杀灭 37%细胞所需的剂量E、杀灭 50%细胞所需的剂量39、发生康普顿效应时,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是单一的,则散射光子的能量:()A、随散射角增大而增大,相应的反冲电子动能将增大B、随散射角增大而增大,相应的反冲电子动能将减少C、随散射角增大而减少,相应的反冲电子动能将增大D、随散射角增大而减少,相应的反冲电子动能将减少E、随散射角减少而减少,相应的反冲电子动能将增大40、正常组织最大耐受量是指:()A、TD5/5B、TD50/5C、正常组织不发生并发症的剂量D、正常组织发生 50%并发症概率的

14、剂量E、以上都不对41、以下哪项治疗不属于近距离放疗的形式:()A、腔内、管内放疗B、组织间插植放疗C、全身放疗D、术中置管术后放疗E、敷贴治疗42、下列哪种颅内肿瘤不需要放射治疗:()A、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全切除者B、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全切除者C、中枢性淋巴瘤全切除者D、颅内多发性转移瘤E、松果体生殖细胞瘤43、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伴一侧第出、IV、V1 与 VI 的第一分支颅神经麻痹,该征侯群谓之:()A、尖征侯群B、眶上裂征侯群C、垂体蝶窦征侯群D、岩蝶征侯群E、颈静脉孔征侯群44、鼻咽癌放疗后出现一过性低头触电感,是由于:()A、早期放射性颗叶损伤B、早期放射性小脑损伤C、早期放射性颈髓损伤

15、D、早期放射性垂体损伤E、放射性椎体脱钙45、以下哪项治疗形式不属于现代近距离放疗:()A、腔内管内放疗B、组织间插植放疗C、术中放疗D、敷贴治疗E、术中置管术后放疗46、肺癌放射治疗较多见且危害较大的并发症是:()A、放射性食管炎B、放射性骨髓损伤C、急性放射性心包炎D、急性放射性肺炎E、急性放射性心肌炎47、对 60 钻的 y 射线和加速器的 6MV 的 X 射线遮挡所使用的低熔点铅的厚度一般是:()A、5cmB、6cmC、8cmD、 10cmE、 15cm48、垂体瘤一般不会引起哪支颅神经损害:()A、嗅神经B、视神经C、动眼神经D、滑车神经E、外展神经49、食管癌对放射线敏感的类型是:

16、()A、髓质型B、缩窄型C、溃疡型D、蕈伞型和腔内型E、中间型50、高能电子束常用的照射方法是:()A、两射野对穿照射B、两射野交角照射C、与高能 X 线混合照射D、多野等中心照射E、强调治疗51、高剂量率(HDR)近距离治疗是指参考点的剂量率为:()A、2GY/小时B、8GY/小时C、10GY/小时D、12GY/小时E、20GY/小时52、低剂量率(LDR)近距离治疗是指:()A、v1GY/小时B、V2GY/小时C、V3GY/小时D、V4GY/小时E、V5GY/小时53、源皮距对百分深度量的影响是:()A、源皮距大,百分深度量高B、源皮距大,百分深度量低C、源皮距与百分深度量无关D、源皮距与

17、百分深度量的关系无规律E、源皮距与百分深度量关系为平方反比定律54、术中放疗常用的放射源是:()A、60 钻B、快中子C、电子束D、质子E、高能 X 线55、肿瘤术后放疗的目的在于:()A、提高无瘤生存率B、提高总生存率C、降低局部复发率D、减少并发症E、提高生存质量56、放射治疗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提高放射治疗的:()A、靶区组织的剂量B、治疗增益比C、肿瘤组织的氧效应比D、靶区外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E、治疗区形状与靶区的适形度57 瑞典日 ektay-刀装置使用个钻 60 源:()A、206B、106C、202D、30E20158、射野挡铅一般具有能够将相应能量的射线衰减 95%的厚度,其厚度应

18、该为:()A、2 个半价层B、4 个半价层C、5 个半价层D、6 个半价层E、8 个半价层59、垂体瘤常用的放疗体位:()A、俯卧位B、左侧卧位C、右侧卧位D、仰卧位,下须尽量内收E、仰卧位,下须尽量后仰60、全身皮肤电子线照射,描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蕈样真菌病B、可用于 Sezary 综合征C、选用高能量电子线D、放疗总剂量 30Gy 左右E、可用于非霍奇金病61、关于鼻咽癌说法正确的是:()A、鼻咽癌多为高分化鳞癌B、放疗射野常规包括原发灶、颈部淋巴结和颅底C、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颈深下淋巴结和颈前淋巴结D、下颈和锁骨上区不需预防照射E、应首选手术治疗62、有关头颈部肿瘤术后放疗的错误描

19、述是:()A、不推延手术时间B、根据术中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更精确的确定靶区C、影响手术切口愈合D、照射剂量可高于术前放疗,从而更有效的控制肿瘤E、一般在术后 2-4 周开始,最迟不得超过 6 周63、食管癌直接侵犯最常见的邻近组织是:()A、主动脉B、心包C、气管及支气管D、喉E、贲门64、颈段、上段食管癌进行放疗时,预防照射区域应包括:()A、胃左淋巴引流区B、隆突下和胃左引流区C、锁骨上淋巴引流区D、上纵隔淋巴引流区E、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65、中下段和下段食管癌进行放疗时,预防照射区域应包括:()A、胃左淋巴引流区B、隆突下和胃左引流区C、锁骨上淋巴引流区D、上纵隔淋巴引流区E、中上纵隔

20、淋巴引流区66、乳腺向外周引流的淋巴管以为主:()A、腋窝B、内乳淋巴结C、腋窝+锁骨上淋巴结D、腋窝+内乳淋巴结E、内乳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67、口底癌不易侵及下列哪种解剖结构:()A、舌系带B、舌下腺C、下颌骨D、硬腭E、颌下软组织68、最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是:()A、喉部鳞癌B、喉部腺癌C、声门区癌D、声门上区癌E、声门下区癌69、口腔癌不包括下列哪些局部解剖结构:()A、上齿龈B、硬腭C、软腭D、舌体E、口底70、口咽癌不包括下列哪些局部解剖结构:()A、口咽侧壁B、硬腭C、软腭D、舌根E、扁桃体71、视神经、视网膜和角膜的放射耐受量为:()A、04000CGY/4 周B、4500CGY/5 周C、5000CGY/5 周D、5500CGY/6 周E、6000CGY/6 周72、准确描述非霍奇金淋巴瘤扩散方式的特点为:()A、有规律B、无规律C、跳跃式D、临近扩散E、逆向扩散73、常规放射治疗中脊髓的放射耐受量为:()A、3500CGYB、4500CGYC、5000CGYD、&5500CGYE、4000CGY74、下列不应进行全中枢系统照射的肿瘤是:()A、髓母细胞瘤B、颅内生殖细胞瘤,MRI 示脊髓(+)C、颅内多病灶的生殖细胞瘤D、多发性脑转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