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写景的七种方式_第1页
古典诗歌中写景的七种方式_第2页
古典诗歌中写景的七种方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典诗歌中写景地七种方式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 ,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 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地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 了为数众多地写景诗 .但写景因抒情地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写景方式有:一、正与侧地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 直接描写景物地特点, 使人一目了然; 也可以不 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地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地特 点,同时还能提供应读者丰富地想象空间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可以使景物地特 点, 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正侧结合指地是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地手 法 .b5E2R 。民歌?陌上桑?中有一段对秦罗敷美貌地描写: “行者见罗敷,

2、下担捋髭 须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 罗敷 .不从秦罗敷地容貌写美, 而从周围人看了她之后地反常行为入手, 美最后不言而喻,这种写法就是侧面衬托.?孔雀东南飞?中写刘兰芝“口如含朱丹,指如削葱根 ,纤巧绝色地美人儿呼之欲出,这是正面描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 写, 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 “ 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 那么是用侧面描写衬托天姥山地高峻奇伟.p1Ean 。再如白居易地?琵琶行?中第二节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四弦一 声如裂帛 句,写出了琵琶声节奏乐理地变化, 这

3、是正面描写 .最后一句 “东船 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音乐地效果和对听众地感染力来写音乐,那么属 于侧面衬托地手法 .DXDiT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 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地手法,描写了春 天柳树地娇美形态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欣赏,抒发人才被埋没地感概 .RTCrp 。王昌龄地?参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 一方面写风势很大, 卷起红旗便于 急行军,另一方面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地紧张状态突现出来.5PCzV 。再如刘禹锡

4、地?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题为“石头城 ,明显是写“石头城 ,但诗歌不 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 石头城这一 “故国 地没落与荒凉 .这深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地 慨叹 .jLBHr 。二、动与静地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地一种写景手法 .在这种手法地运用中, 诗人往往独出心裁, “每着 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比方王安石?泊船瓜洲?地“春风又绿江南岸地 “绿字地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地一些典范,在动 词地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 .但作为动静

5、结合地写景方式, 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 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地方式,形成意境和 形象地和谐统一 .因此,动静结合地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古人作诗,往往动景与静景交叉运用,相得益彰.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六句中, 前三句写地是静景,后三句写地是动景,如此搭配,既使山居生 活显得幽静清雅,又不失活泼灵动 .流水淙淙,浣女嬉闹,渔舟顺流而下,这 样和谐美妙动感地生活画面,不也衬托出了乡居生活地宁静,远离尘世 喧嚣、名利争斗,不正是人人心中所向往地世外桃源.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是古诗词惯用地手法 .

6、贾岛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句,用地也是这 一技巧 .xHAQX 。三、声与色地结合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 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地艺术效果 . 在所有从事各种文体写作地作家中, 诗人恐怕是其中最敏感地一个群体了 .诗人观察景物, 往往能够调动自己所有地 知觉器官, 视、听、触觉等等 .使在他们地文中, 景物被写地有声有色,形象 生动 .LDAYt 。如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写了“风 “天“猿“渚“沙“鸟等六种景物,其中“风急 “渚清用地触觉器官, “天高“沙白用地是视觉器官, “猿啸哀 “鸟飞回用地是听觉器官 .老诗

7、人杜甫此时虽已年过半百,可还是耳清目明,心思细腻,容易被 这深秋地一景一物所触动.Zzz6Z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地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地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 .“两个黄鹂鸣翠柳 ,鸟儿成 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 具有喜庆地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地白鹭在自由飞翔 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 .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 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 .两句中一连用了“黄 、“翠、“白、“青四 种鲜明地颜色,织成一幅绚丽地图

8、景;首句还有声音地描写,传达出无比 欢快地感情 .dvzfv 。四、虚与实地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地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 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地,因为它是无形地、抽象地,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地,古诗词常借助具体、 可感地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地境遇和况味 .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 .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地是实还是虚 .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地关系 .实景是 诗人描写地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地景物,虚 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郁地情思 .一般意义上说来, 描

9、写过去地、未来地、 梦想地景象属于虚写; 而描写当今地现在地眼前地景象那么属于实写.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 为实,未来是虚;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 rqyn1 。如?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虚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地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地季节到了.黄昏,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地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地夜景里,不知哪

10、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地?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 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地不是笛声而是落梅地花片,它们四处 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土地梅花胡地没有梅花 ,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地浓浓地思乡情.Emxvx 。1、虚实结合柳永?雨霖铃?中上下两阕,上阕写地是别前、 时地景物,属于眼前之景,这 是实写 .如“寒蝉凄切“晚“骤雨“烟波“暮霭等景,是秋景,也是晚有景近,景, 也有远景,都是实实在在地景物 .下阕“杨柳岸晓风残月 是作者想象地离别之后地景象,属于虚写.SixE2。再比方李煜地?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11、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节选其中“春花秋月是实写,“往事是虚写,“小楼“东 风是实写,“故国“月明是虚.这写种手法叫做虚实 结合 . 6ewMy 。2、化实为虚杜甫地?月夜?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作者不写战乱中自己如何 思乡,而说家人怎样想念自己 .把自己地思乡之情变成想象中地家人 思念自己地情景,这就是化实为虚地技巧 .再如刘长卿?新年作? ,“岭猿同旦暮, 江柳共风烟中说从早到晚同我做伴地只有猴子,和我领略江上风 光烟雾地,只有柳树,具体形象之中透露出生活地单调、寂寞,化景物为 情思,化实为虚 .kavU4 。3、化虚为实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句,把无

12、形无象地心理之忧, 进行感情物化, 即说自己地忧愁堆积如同终南山一样高, 像无边地茫茫大水那样无法收拾,把抽象地感情变得形象可感,这也就化 虚为实地了 .y6v3A 。五、点与面地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地,不是孤立存在地,描写地景物也一样, 它们总是和周围地景物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因此, 诗人在写景状物时, 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地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 月,使主体形象更饱满, 更有特色 .古诗词写景地技巧, 往往有一定地层次,或者并列平置,或者从整体到局部 .整体和局部地关系,也就是点面结合,面 在前,点在后 . 这样地写法,既有利于表现景物地共性,又有利于表现景

13、物地 特性,整饬中富于变化 .M2ub6 。?蜀道难? 中,作者先从蜀道地高险处落笔,“剑阁精雕细刻,从面到点,从全景到特写 又表现了剑阁因特有地地形、战争频繁等特性 如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地方式又抓住蜀中富于个性特征地 .既突出了蜀道高险地共性, .0YujC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拟小,但处在非常显眼地位置,是诗地中心, “孤舟蓑笠翁 属于点地描 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地铺陈,诗句从“鸟飞 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地苦寒与孤寂,并在“山 “径前冠 之以数量词“千 “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地品格起到了 很好地铺垫作用 .eUts8 。六、远与

14、近地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地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 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地景物产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获得更完美地感受.远景和近景结合描写,也是诗歌写景地常用技巧.先把目光放远大,然后慢慢收拢,这是由远到近地写法 .或者从身边一草一木写起,再放眼天地宇宙,这是由近到远地写法 . sQsAE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前两句写地是居所地四周, 属于近景;后两句写地是远眺地乡村气 象,属于远景 .GMsIa 。如杜牧地?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15、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地景象,表 现了诗人勇于攀登地精神 .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地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地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毅,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 似春光地美感 . 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地?题西林壁?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TIrRG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那些景色是“田家所特有地?圃桑麻 菊花.作者描写田家地景物时,描写近景地句子是开轩面场

16、圃,把酒话桑麻远景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七、白描手法原是中国绘画地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地速写或素描,其 特点是用简练地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衬托,不施色彩这种 画法引入到诗歌地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活 .lzq7I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地又如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 山主人?笔触, 明快简洁地语言, 朴素平易地文字, 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地形状、 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地感受 .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 地笔墨,不加渲染衬托地写作手法 .7EqZc 。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17、羊就是对草 原景象地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地壮美,点染出牧民地生 日暮苍 山远,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 苍山, 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 层次清楚,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地画境.zvpge 。辛弃疾地?清平乐村居?,词地上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一句,用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优美地田园生活图画:温暖地阳光下,一所 低矮地茅屋,一片绿茵茵地草地,透明地溪水在草地地一边潺潺流过,那 么恬静,那么柔和,如诗如梦,而接下来一笔“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 家翁媪,就在这如诗如梦地优美画面上添上了富有乡土味地音响、情趣, 使之更为亲切动人 .Nrpo

18、J 。如马致远地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 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到达了一种千古绝唱地效果相信每一个读到地人都会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地,树是老地,鸦是黄昏中地.他们给人地情绪是萧索地是暗淡地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很自然地,那种思乡思家地情绪就会从心底弥 漫开来 .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吼叫秋风,看看跨下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这就是白描 .如温庭筠地?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地组合,没有 任何修饰语 .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地辛苦 .在鸡鸣声起, 残目未落之时, 冒着寒 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1nowf 。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 如?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