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的地质作用_第1页
冰川的地质作用_第2页
冰川的地质作用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冰川的地质作用§.概念一、冰川一一陆地上终年缓慢移动的巨大冰体。现代地表陆地面积约有1 /10被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 咼山地区。全球冰川假设融化,可成为24000000km彳的淡水,占全球总淡水资源的) 85%,如注入海洋可使海面上升65米。因此,研究现代冰川,利用冰雪融化可直接为人类提供水源,古冰川的 研究那么可子解古气候及古地理的变化情况。二、冰川的形成积雪 一冰川冰一"冰川1 终年积雪区一一年降雪量 >年融化量的地区,地面雪终年不化,并逐年积累,形成终年积雪区。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这里气温<0 °C,大量的降

2、雪那么终年积雪,气温是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这里山坡上某个高度年降雪=年消 融理,这个高度月雪线2 雪线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1) 气温:成比,一般赤道 两极高度降低。非洲赤道附近雪线海拔5700 6000米北冰洋0米(2) 降水量:雪线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纬度 20 °£5。地带(3) 地形:陡雪线高;缓一雪线低东南坡(阳面)高西北坡(阴面)低3、冰川冰的形成三、冰川的类型按冰川发生的形态规模及所处的地球条件分:1. 大陆冰川冰盖、冰盾分布在两极特点:1°面积大,可达几百万 km2280 万 km2最厚 3200m2°冰层厚,中部上千米,中原四周薄,

3、呈盾形。南极 125/cm 2>3000m 3°运动不受地形影响,由于压力使中心向四周缓慢运动。2. 山岳冰川高山地区各咱形态的冰川。特点:1°规模小2°冰层薄3°形成和运动主要受地形影响和限制。冰斗冰川 积雪盆地象转椅,只有一个缺口,其余都是陡峭的后壁, 后壁冰冻风化强烈。壁崩塌,造成雪崩,冰斗扩大积雪增加,形成冰斗冰川。山谷冰川 顺山谷流动的狭隘长冰体,是山岳冰川的主要形式。常常 在冰斗冰川的缺口处连接至山谷,使冰斗冰川成为山谷冰川的补给来源。发育成熟者分:补给区,流动区、冰舌、冰前,山谷冰川也可向河流一 样由几个支冰聚集为主冰川。悬冰川山坡洼

4、地,小沟槽中的冰体四、冰川的运动特点 固体流1. 运动原因 :1重力:山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向低流动。2压力:大陆冰川,中部原压力大,向四周压力小方向流动。 运动速度缓慢:通常肉眼难以观察冰川的运动,现冰川通过打桩来观察桩位的变化。1959-1960 珠峰北坡V=M-129m/y南极的大陆冰川V=25M/y冰体从南极大陆的中部运移到海岸需 10 万年。2. 冰裂隙 :由于冰体与冰库之间的磨擦阻力,使得各冰层的地 运动速度有差异,两侧速度慢,中部速度快。由冰川是固体流,在外表产生 许多冰裂隙,气温暖时,具冰裂隙的冰体发生差异融化,裂隙处融化快,形 成冰塔、冰牙、冰磨等奇特现象,随气温进步转暖

5、那么消失。§.冰川的剥蚀作用、.冰蚀的方式一挖掘作用 冰川以冰床基岩中挖出粗大岩块的作用。机理:冰床基岩尤其是岩性软的基岩在冰体的巨大压力下,产生许多裂 隙,强烈的冰冻风化作用使裂隙增大,冰体嵌入,当冰川运动时,带走 岩块。类似于河流的下蚀作用 结果:加深冰床,增大纵比降。二锉磨作用冻结在冰体内的石块,流动时对冰床基岩进行刻划锉磨,使岩石破坏, 同时本身也遭受磨蚀的作用过程。磨蚀可将岩石磨成粉未状,岩粉又可作为磨料,使其岩的磨蚀面变 得很光滑一一冰溜面。冰川流经的基岩外表,常保存有长短不一,粗细不匀的擦痕,称 冰川擦痕。冰川擦痕和冰溜面是鉴别古冰川的重要依据。二、冰蚀地貌 冰蚀谷:直

6、而宽、深而陡的“ U形。挖掘、磨蚀作用使冰床加深加宽,锉磨使冰床突起的基岩 磨平,横剖面“ U形。悬谷一一支冰川汇入主冰川时,由于产冰川蚀蚀能力强,谷底深支冰川饱 蚀能力弱,使支冰川的谷底高于主冰川的谷底。 悬谷中冰川融化后可 形成壮观的瀑布。刃脊和角峰刃脊一两个相邻冰川不断扩大,中间形成陡峭山脊类似于河 流分水岭。角峰一三个以上的环围冰斗,同时扩展,中间形成陡峻的锥状山峰。石盆地、冰蚀湖大陆冰川在其下部基岩岩性较软,裂隙发育的地方挖掘强烈,形成的洼 地称石盆地,冰融水充填后成为洋蚀湖。羊背石冰床上突起的坚硬基岩,在冰川的刨蚀作用下形成的椭圆岩丘,形如倒 卧的山羊。故名羊背石。羊背石长轴与流向

7、一致辞,两坡不对称,返流面缓,光滑以磨蚀为主, 背流面陡呈陡坎状,挖掘为主,利用羊背石判断冰川流向。大面积分布的羊背石叫“ 卷毛岩。§3.冰川的搬运、沉积作用、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运物 纯机械搬运。1 .冰运物来源 刨蚀冰床基岩,冻入冰体一月流动。两壁坍落,山谷两壁岩石落到冰的体外表冰前前端的堆积物洪积、坡积、冲积2. 搬运方式推运一推移载运一载运3. 冰运的特点无溶解:碎屑固定在冰体内,不能转动 无分选:位移,托运过程中难以改造无磨圆4 冰漂砾冰川是固体流,托载能力强,能够把巨大的石块地直径数十米大到几百米上万吨的岩石搬运的很远,甚至从陆地搬运致到海洋中。冰漂砾一一冰川搬运的1m的岩

8、块都称。冰漂砾外表常见擦痕,沉积下来岩性一般与当地截然不同。成为所谓“飞来石 异地漂砾。李四光对庐山冰期确实定,很重要的证据就是在庐山找到了一些大的异地漂砾。二、冰川的沉积作用气温转暖,冰体融化,冰运物堆积下来,冰川的沉积物冰碛物。一冰碛物的特点:1 纯属机械堆积2. 无分选:大小不一,砾、砂、泥混杂在起。3. 磨圆差:多棱角状。4. 无层理。5. 无砾石的定向排列,河流砾石长轴与流向一致。6. 冰磧石上可看冰川擦痕。7. 保存好的抱子,花粉应是寒冷型的。二冰磧地形终磧堤一一冰前堆积的磧,组成向冰前方向凸出的弧形堤垅冰川气候稳定时,冰前较固定,冰运物不断堆积下来,如果冰前间歇后 退,形成一条条

9、相间的终磧堤。2 .鼓丘一一终磧堤仙侧由冰磧物堆积而成椭圆形小丘陵。大陆冰 川长崭平等于冰川流向,迎面陡,背流面缓与羊背石相反。3 .侧磧堤山谷冰川冰体融化后,在谷两侧堆积的长垅状高地三冰水沉积J 1太阳幅射,外表水融化后渗入沉裂隙 造成冰下流水的原因2地热的影响下中融化冰川内部,尤其底部常可形成冰下水流。由冰流水发生的沉积作用称冰水沉积。冰水扇:冰流水流出终磧堤后,水体分散发生沉积,呈扇状分布。冰下河沉积的长堤,蜿蜒如蛇形山谷冰川。由于季节性变化浅粗夏季与细深冬季交替沉积的微细层理§4.冰川的研究、古冰川和冰期 古冰川一一现代以前的冰川12000年前称古冰川。地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规

10、模的冰川作用,称三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6 8亿年,全球性;石炭一二选纪大冰期2 .5 3亿年,南半球分布;第四纪大冰期2 0 0万年,全球性冰期 间冰期、第四纪冰川我国玉本一一大理欧洲里斯一一庐山民德 大姑L恭兹鄱阳第四期冰川距今近研究的程度好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奠基人是李四光,他最早提出四个冰期的划分, 并可与欧洲相比照。三、冰川作用的影响冰川作用引起一系列的地质作用1. 海平面变化2. 地壳均衡调整一一地壳运动3. 水系改道4. 大量冰蚀湖5. 动、植物灭绝,猛犸象、剑齿虎、非洲羊、大地獭、海狸。6. 全球环境变化冰川的条件1气温降低2 .丰富降水量各学派有不同的假说四、冰川的原因1 .天文说、日地距离说南M ilam Kovich米兰柯维奇旋回地球自转轴倾斜度及地球公转的轨道要素周期性变化说明地、日距离有 周期性变化,天文计算说明大约每2万年一一8万年地球所接受的太阳热达 到最小值,发生冰期。2 大气成分变化说瑞典:阿仑纽斯化学家冰期的出现与大气圈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有关。CO 2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