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师旷论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 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 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 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
2、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 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1.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2. 于:向。3 吾:我3. 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 高的造诣。4. 恐:恐怕,担心5. 暮:本来是 “天晚”的意思,这里指 “晚了”的意思。6. 何:为什么。7. 炳烛:点烛 , 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8. 安:怎么。9. 戏:作弄,戏弄。10.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11. 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12. 闻:听说。13. 而:表并列,并且。14. 阳:阳光。15.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
3、竟哪个好呢?16. 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7.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18. 善哉:说得好啊!19. 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20. 日中之光:太阳光。21. 好:爱好。22 为:作。23. 少:年少。5 原文朗读节奏晋平公 / 问于/ 师旷/ 曰:“吾/ 年七十,欲学,恐 /已暮矣。 ”师旷/ 曰:“何不/ 炳烛/乎? ”平公/ 曰: “安有/ 为人臣 / 而/ 戏其君 / 乎? ”师旷/ 曰: “盲臣/ 安敢/ 戏/ 其君?臣 / 闻之:少而好学,如 / 日出/ 之阳;壮而好学,如 / 日中/ 之光;老而好学,如 /炳烛/之明。炳烛 /之明,孰
4、/ 与/昧行/乎?”平公/ 曰: “善哉! ”6 启示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2、“老而好学 ”虽比不上 “少而好学 ”和“壮而好学 ”,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 学到老。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 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有志不在年高, 活到老学到老。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 成功。7 问题1. 师旷是怎样论好学的?这番言论巧妙在何处? 文中的晋平公年逾七十想要学习,恐怕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
5、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 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2. 师旷论好学的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年龄、性别、身份都是无关紧要的。活到老,学到老,为人要好学。只要你想 学习,什么时候学都不算晚的。3. 有哪些反问句 ?“何不秉烛乎?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盲臣安敢戏其君?孰与昧行乎?”4. “善哉”句中的“善”的字面意义和蕴含的深层意义分别是什么?字面意义:赞许。深层意义:平公对师旷的赞许。“少”、“壮”、“老”分别指什么? 指:少年、壮年、老年。5. 文中师旷
6、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文中把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喻为 “日出之阳 ”、“日中之光 ”和 “秉烛之 明”,告诫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得出道理: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信心, 有决定,年纪、性别、身份都是和成功无关的。 如果大家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生 活方式,就会不断的学习,终身学习,因为这时候学习已经成为了你的生活需 求了。文章通过晋平公与师旷的对话,阐述师旷对学习的见解。文中把人生中 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喻为 “日出之阳 ”、“日中之光 ”和“炳烛之明 ”,告诫人生学 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
7、必须 “积 累”坚“持 ”专“一 ”的道理。 . 文章通过晋平公与师旷的对话, 阐述师旷对学习的 见解。6.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 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是用了比喻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这也是师旷说服晋平公的技巧。7. 文中哪一句话直接解答了平公的疑问?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呼?8. 本文题为师旷论学 ,那么“论学”的核心句是哪一句?概括起来,是什么意 思?9. 下列句子中 “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D.学而时习之应选B 核心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 明。意思
8、是学习要趁年轻,越早越好。而我们也要活到老学到老。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向臣安敢戏其君怎么孰与昧行乎在黑暗中走路何不炳烛乎点燃蜡烛2. 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说明学无止境,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张之万之马1、原文内容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 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 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2、词语注释 尚书:职官名称。 畜:养 遣:派 许:答应
9、 固:坚持 未几:不多时 询:问 盖:原来 比:等到 怪:感到奇怪3、译文解释尚书张之万,畜养了一匹红色的马,非常地神气,速度非常快,曾经在一 天内奔跑数千里,大气不喘。一个军人看见了就非常地喜欢它,派人前来买下 那匹马,张之万不答应。他坚持请求,张之万没有办法,(把马卖给了他)于是那军人就拉着马离开了。不久,马被送了回来,张之万为此感到很奇怪,询问 把马送回来的原因,说:“刚刚骑上去,就被(马)踢翻了下来,连续换了几个 人,都被甩得掉了下来。这是只性子暴躁的马,所以把它退了回来。”张之万对于此事求之不得,于是就马上退回了卖马的钱收回了这匹马。等到他骑上马去, 仍像从前一样温顺善良,原来只是这
10、马希望跟随(自己原来的)主人。永之氓咸善游故事梗概唐代,湘江边的一个小市集上。果农李大爷为人厚道,买卖公平而生意兴 隆。小商贩王二弄虚作假欺骗顾客。归途,二人同乘一船遇风浪溺水。危急时 刻,李因钱包太重而扔掉,财迷心窍的王二却下水摸得钱包缠在腰里。后因钱 包缠在腰里太重,无力游上而沉入江中人们将王二救起,可他死了。2.1原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 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 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
11、。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选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2.2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上涨的厉害,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 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 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钱,很重,所以落后了。 ”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 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乏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 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 呢? ”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
12、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2.3寓意讽刺那些见钱眼开、掉进钱眼里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同时也讽刺了那些爱财如命,本末倒置的人的可笑行为.2.4本文中心永之氓讲述了一个游水逃生的人腰缠万贯,溺水而死的故事。说明了要善 于取舍,在金钱与生命之间,生命更重要,因此不能因一件小事而断送性命, 更不能爱财胜于命。原谷谏父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 “祖育儿生 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y u ,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父曰: “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 具,是以收之。”父惭,悔
13、之,乃载祖归养。1. 读音谏拼音:ji a n舆 拼音: yu6. 文言知识“谏”:在文言中作“好言规劝”或“用委婉的语言劝说”讲。上文“谏父” , 意为原谷对父亲好言劝说。又, “莫不谏”,意为没有人不规劝的。这种“谏” 只能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如“大臣谏曰” ,意为大臣对皇上委婉地劝 说。反之,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要用“诫” 、“告”、“戒”等。明史海瑞 传列举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刚劲直谏之臣:汉代汲黯、宋代包拯、明代海瑞以 及如唐朝之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明朝之杨继盛、袁可立、春秋之介子推等 许多。3. 译文原谷的爷爷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讨厌他,就想抛弃他。 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劝父亲
14、说:“爷爷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度日,你怎么能因为他老就抛弃他呢?这是忘 恩负义啊。”父亲不听他的劝戒, 作了一辆小推车, 载着爷爷扔在野外。 原谷在后边跟着,就把小推车单独带了回来父亲问原谷说:你带这个不吉利的东西回来做什么?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作一辆,所以现在先收起来父亲很是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爷爷接回来赡养了。4. 解释祖:祖父,即现在的爷爷辈。捐:抛弃,丢弃。谏:好言相劝,相告。原谷:人名。厌憎:厌弃,憎恨。欲:想要。欲捐之:想要丢弃他。之代词代指 "祖" ,文中的祖爷可译为他。十有五:十五岁;有通又,表十岁后再过五岁。岂有:怎么可以。是:这,此是。负义:违背道义。负: 违背。从:听从,顺从。作:做,制作。舆(y u ):手推车。于:在,到。谷随:省略句,谷随(之) 。随:跟随。之:他,指父亲。归:回来。汝:你,指示代词。凶具:不吉利的用具 , 凶:不吉利 养:养活,指能生活下去。更:再。是以:即“以是”,因此。有:加,加之。他日:以后,将来。是以:即“以是”,因为这样,即因此。何以:做什么。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乃:于是,就。载:带。 悔之:对自己做的这件事感到很后悔,之,代词,代指因为父亲年老就要丢弃 他的这件事。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植物油碳中和认证体系-洞察及研究
- 锑胁迫对苎麻生长及土壤中锑富集转运机制的影响研究
- 城市更新中的住房再生模式创新研究
- 果蔬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现状与趋势分析
-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习题集
- 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实践的伦理问题探讨
- 机动车检测流程及质量记录表模板
- 阅读课本P一二段思考教案资料(2025-2026学年)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美食文化设计方案
- 原创年《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化学模块第十一单元晶体结构性质配套教案(2025-2026学年)
- 3.2营造清朗空间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光的反射定律》听评课记录2
- (2025年标准)学生癫痫免责协议书
- 电商企业客服流失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 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解读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华为自动化控制试题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听说 章节测试答案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
- 2024年陕西延长石油招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