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贺亮贺亮QQ:9884583C色彩之美生活中的色彩色彩之美生活中的色彩色彩之美生活中的色彩色彩之美自然界中的色彩色彩之美自然界中的色彩色彩之美自然界中的色彩色彩之美自然界中的色彩色彩的本质一、色彩的来源一、色彩的来源色彩是色彩是光光产生的现象,没有光,就没有色彩产生的现象,没有光,就没有色彩色彩的本质二、光线和色彩的关系二、光线和色彩的关系1. 光源色:光源所产生的光色。光源色:光源所产生的光色。2. 物体色:物体在接受光线照射后,吸收部分光线的颜色,反物体色:物体在接受光线照射后,吸收部分光线的颜色,反射其余部分的光线的颜色。射其余部分的光线的颜色。3. 透明色:当透明物体含有一定杂质或色素
2、时,由于杂质或色透明色:当透明物体含有一定杂质或色素时,由于杂质或色素对光线的反射作用素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光线被过滤掉一部分,从而形成透明色。光线被过滤掉一部分,从而形成透明色。4. 复合光:各种物体所产生的颜色,是非单纯颜色的光,它是复合光:各种物体所产生的颜色,是非单纯颜色的光,它是以以“复合复合”的方式反射或透过的,故而叫做的方式反射或透过的,故而叫做“复合光复合光”。RGB颜色模式与CMYK颜色模式RGB(光源色)光源色)红色绿色蓝色又称为三原色光,用英文表示就是红色绿色蓝色又称为三原色光,用英文表示就是R(red)、G(green)、B(blue)。CMYK(物体色)物体色)CMY是
3、是3种印刷油墨名称的首字母:种印刷油墨名称的首字母:青色青色Cyan、洋红色洋红色Magenta、黄色黄色Yellow。而而K取的是取的是black最后一个字母,之所以不取首字母,最后一个字母,之所以不取首字母,是为了避免与蓝色是为了避免与蓝色(Blue)混淆。混淆。RGB颜色模式与CMYK颜色模式只要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就是只要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就是RGB模式表现的。模式表现的。只要是在印刷品上看到的图像,就是只要是在印刷品上看到的图像,就是CMYK模式表现的。模式表现的。色彩的本质影响色彩的主要因数影响色彩的主要因数1. 光线的性质光线的性质2. 物体的分子结构物体的分子结构3. 物体表
4、面现象,如光滑、粗糙物体表面现象,如光滑、粗糙4. 观看时的心理因数观看时的心理因数色彩的本质色彩应用的小例子色彩应用的小例子1. 卖西瓜的水果摊卖西瓜的水果摊2. 烧鹅店小贩烧鹅店小贩3. 舞台灯光舞台灯光4. 卧室温馨的灯光与色彩卧室温馨的灯光与色彩色彩的分类无彩色:无彩色:黑黑,白,白,纯灰纯灰有彩色:有彩色:红红 橙橙 黄黄 绿绿 青青 蓝蓝 紫紫无彩色无彩色有彩色有彩色色彩的三属性色相 明度 纯度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明度:高、中、低彩度:色彩的鲜艳程度 纯度:鲜、中、灰如何改变色彩的明度如何改变色彩的纯度ABC如何改变色彩的纯度ABC清色与浊色色彩的体系门塞尔色立
5、体门塞尔色立体色彩的体系色彩的混合 三原色光 红(Red) 绿(Green) 蓝(Blue) 颜料的三原色 青蓝(Cyan) 洋红(Magenta red) 黄(Yellow) 色彩的混合 色光的混合三原色光又称为第一次色光,是用来混合产生其他色光的。混合公式:(橙)红+绿=黄(橙)红+(紫)蓝=(紫)红(紫)蓝+绿=(绿)蓝黄、(紫)红、蓝 = 第二次色光第二次色光全部混合第二次色光全部混合第一次光全部混合第三次光(白)加法混合 由于光色的混合,混合次数越多,其色光的明度越亮,所以色彩学上把光色混合称为加法混合。色彩的混合 颜色的混合颜色的三原色也叫第一次色,同样是用来混合产生其他颜色的。混
6、合公式:(紫)红+(绿)蓝=(蓝)紫(紫)红+黄=(红)橙(绿)蓝+黄=绿(蓝)紫、(红)橙、绿 = 第二次色(间色)第二次色分别混合第二次色全部混合第一次色全部混合第三次色(黑)(复色)减法混合 颜色混合次数越多,其明度越深,所以色彩学上把颜色的混合称为减法混合。中性混合: 将两种或多种颜料并置后,经过一定距离的视觉混合而获得的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如一定比例的三原色中性混合后得到浅灰色,既不加光也不减光,故称中性混合,也叫空间混合。这种混合方法得到的新色相明度、纯度都比减色混合要高,效果鲜明,响亮,跃动感强。 色彩对比的规律 指色彩间的矛盾、对立的关系。 尽可能接近的时间和空间里,也就是说在
7、同一视域,最好在同一视域中心之内。只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的一起,才能准确地发展异同,才能最充分地显示出应有的对比效果。色彩对比的规律 色彩对比的要素 色相 明度 纯度色相的对比 定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色相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产生的色相差别对比。 对比的种类: 邻近色 类似色 对比色 互补色色相的对比 对比的种类: 邻近色 类似色 对比色 互补色色相的对比色相的对比 对比的效果: 邻近色:色相差别小,色彩对比非常弱。 类似色:保持了邻接色的单纯、统一、柔和、主色调明确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耐看的优点。 对比色:具有鲜明、强烈、饱满、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 互补色:强烈、
8、鲜明、充实、有运动感,但是也容易产生不协调、杂乱、过分刺激、动荡不安、粗俗、生硬等缺点。 邻近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色相偏移明度的对比 定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明度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产生的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 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色彩的层次与空间关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对比来表现。只有色相的对比而无明度对比,图案的轮廓形状难以辨认;只有纯度的对比而无明度的对比,图案的轮廓形状更难辨认。 明度的对比 弱对比:明度色阶三个以内 中对比:三个以上,六个以内 强对比:六个以上明度对比实验A和和B明度一样吗?明度一样吗?纯度的对比 定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纯度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产生
9、的色彩鲜艳或混浊感的对比。 对比的结果:鲜艳的更鲜艳,灰浊的色彩更灰浊 对比的种类: 相同色相的不同纯度的对比 不同色相的不同纯度的对比降低色彩纯度的四种办法 加白:纯色混合白色可以降低其纯度,提高明度,同时色性偏冷。曙红+白=紫青味的粉红;黄+白=冷色浅黄。各色混合白色以后会产生色相偏差。 加黑:纯色混合黑色,降低了纯度,又降低了明度。各色加黑色后,会失去原来的光亮感,而变得沉着、幽暗。 加灰:纯色加入灰色,会使色味变得浑浊;相同明度的纯色与灰色相混,可以得到相同明度而不同纯度的含灰色,具有柔和、软弱的特点。 加互补色冷暖的对比 定义:利用冷暖差别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 色彩心理来考
10、虑,把红、橙、黄称为暖色,把橙色称为暖极;把绿、青、蓝划为冷色,把天蓝色称为冷极。 面积的对比 定义:指各种色彩在构图中占据量的对比,这是数量的多与少,面积的大与小的对比。 规律: 面积相当,对比效果好,调和效果差。 面积对比悬殊,对比效果差,调和效果好。歌德认为:色彩的力量决定于明度与面积。他把太阳纯色的6色相(青、蓝合并为一色)定为:黄3、橙4、红6、紫9、青8、绿6,并将一个圆分成36个扇形等分,以表示色彩的力量比,其中黄占3分,橙占4分,红绿各占6分,紫占9分,蓝占8分。这就是说,只有这种比例的色光混合后才能是白光,如果6种色光都是均等的6分,混合出的光不是白光,而是橙黄色。对比的效应
11、 定义:由颜色与颜色的并置所产生的对比强弱变化称为对比的效应。色彩调和理论 色彩调和的定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色彩组合,为了达成一项共同的表现目的,互相间产生一种秩序、统一与和谐的现象。1色彩调和的原理 原理(一):和谐来自对比。 原理(二):秩序产生和谐。 原理(三):和谐产生节律 原理(四):变对比为平衡产生和谐。 原理(五):对比是需求与满足的关系,满足需求就是和谐。 原理(六):实用即是和谐。原理(一): 和谐来自对比。 从色彩视觉的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和是调和的,因为人在看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生理上的平衡。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它的相对补色,
12、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正是靠这种事实的力量,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补色的规律。” 孟塞尔把构成画面的各种颜色全部混合(或放在旋转盘上混合)能产生第五级明度的灰,那么,色彩配合是调和的。他曾用各种名画做过色彩分析试验来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但如果有调子的倾向性,就不能产生五级灰。原理(二):秩序产生和谐。 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色和连续性,就成为人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自然界景物的明暗、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等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规律。如:光线照射着一个物体,必然会产生高光亮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其变
13、化是有秩序、有节奏,非常和谐的。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去判断色彩艺术的优劣。因此,色彩的调和是一种色彩的秩序。色立体的色相、明度、纯度的系列是按一定秩序排列制作的。在色立体中,任何直线、圆、椭圆、螺旋形都是有方向的,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原理(三):和谐产生节律 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的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好像谱曲,没有起伏的节奏,则平板单调,一味高昂紧张则杂乱、反常。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过分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过分暧昧的配色由于过分接近模糊,以致分不出颜色的差别,同样也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不满足、乏味、无兴趣。因此,变化与
14、统一是配色的基本法则。变化里面求统一,统一里面求变化,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取得配色美。 原理(四):变对比为平衡产生和谐。 配色的调和与色相、明度、纯度和面积有关。不同的颜色知觉度也不同,按照歌德的纯色明度比数,用黄与紫两个纯色来构成图案色彩的话,面积比是1 3。用红与绿两纯色来构成图案的话,他们的比是1 1。但孟塞尔认为,色彩和谐的面积比同时与纯度有关。如:红(R5/10)与青绿(BG5/5)同等的面积在回旋盘上旋转混合不会得到无色相倾向性的正灰,这显然是红的纯度高,只有把红色纯度降低或将红的面积减为青绿的一半,才能取得和谐。 红与青绿相配,如果明度相同,红的纯度等于绿的两倍的话,那么绿的面
15、积应是红的两倍。因此配色中较强的色要缩小它的面积,较弱色要扩大其面积,这是色彩面积均衡的一般法则。当然,色彩的面积均衡的取得是一种创造色彩静态美的方法,如果在一幅色彩构图中使用了与和谐比例不同的配色,有意识让一种色彩占支配地位,那么将取得各种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色相调子)。 原理(五):对比是需求与满足的关系,满足需求就是和谐。 能引起观者审美心理共鸣的配色是调和的。由于各个民族以至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如性别、年龄等)、心理变化(如欢乐、喜悦、悲哀等)和所处的社会条件(如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等)与自然环境不同,从而表现在气质、性格、爱好、兴趣以及风格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色彩方面
16、则各有偏爱。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时期,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也是不一样的。有时一种新颖时髦的流行色是人们所追求的配色;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情调。当配色反映的情趣与人的思想情绪发生共鸣时,也就是当色彩配合的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形式结构相对应时,那么人们将感到色彩和谐的愉快。因此,色彩设计,必须研究不同对象的色彩喜好心理,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原理(六):实用即是和谐。 配色必须考虑到实用性和目的性。用于交通信号、路标的色彩要求突出,因此对比强烈的色彩相配是适用的;用于工作场所的色彩一般应选柔和明亮的配色,避免使
17、用过分刺激,容易导致视觉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的配色。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商业设计、工业设计等由于实用功能各异,都对配色有特定的要求。2色彩调和的概念 调 和 没有尖锐的冲突,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和谐来自对比,和谐就是美。 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调和是相对的,对比是目的,调和是手段。 “调和”一词有两种含意:一种指对有差别的,有对比的,甚至相反的事物,为了使之成为和谐的整体而进行调整、搭配和组合的过程;另一种指不同的事物合在一起之后所呈现的和一、和谐、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有效率和多样统一的状态(或称多样统一)。 色彩调和: 指有差别的,对比的色彩,为了构成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所
18、进行的调整与组合的过程;另指有明显差别的色彩,或不同的对比色组合在一起能给人以不带尖锐刺激的和谐与美感的色彩关系,这个关系就是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组合的“节律”关系。调和 (1)调和是对比的反面,与对比相反相成。 (2)调和就是近似。 (3)调和就是秩序。 (4)调和感觉是视觉生理最能适应的感觉,是视觉生理的平衡。 (5)调和是形象感受的需要,是色彩关系与形象的统一。调和 (6)调和是色彩布局的完美。 (7)调和是色彩与作品内容的统一。 (8)调和是色彩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9)调和是色彩与审美需求的统一。 (10)调和与对比都是构成色彩美感的要素,调和是抑制过分对比的手段。3调和的方
19、法 (1)孟塞尔色彩调和论:在孟塞尔色立体中,确立一个色或一组色后,也同时能从色立体中求出相应的调和色,其方法是从几何学秩序方向中去选择的。 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也叫定量秩序协调。作为基础的色彩协调法则,门塞尔认为在色立体中,不论什么方向、什么系列选色,只要保持一定间隔就能够令色彩协调。 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 (1)垂直协调和。明度变化,色相和彩度不变。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 (2)斜内面调和。互补色明度、不同纯度、秩序调和。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 (3)内面调和。互补色同明度、不同纯度、系列调和。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 (4)斜横面调和。明度和纯度变化,类似邻近色的协调色彩。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 (5)圆周调
20、和。明度和纯度协调一致,色相变化,具有各色相的彩虹般的秩序感。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 (6)螺旋形调和。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色相的系列调和,在色立体上自由作螺旋形,再按一定间隔取得各色相。当纯度高时,明度应降低。孟塞尔色彩协调理论(1)垂直协调和。明度变化,色相和彩度不变。(2)斜内面调和。互补色明度、不同纯度、秩序调和。(3)内面调和。互补色同明度、不同纯度、系列调和。(4)斜横面调和。明度和纯度变化,类似邻近色的协调色彩。(5)圆周调和。明度和纯度协调一致,色相变化,具有各色相的彩虹般的秩序感。(6)螺旋形调和。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色相的系列调和。(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 a二色调和
21、: b三色调和 c四色调和 d五色以上的调和(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 a二色调和:凡是通过色立体中心的两个相对的颜色(互补色)都是可以组成调和的色组。(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 b三色调和:凡是在色相环中构成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色是调和的色相。也可将这些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或任意不等边三角形使其三点在图中自由转动,可找到无限个调和色组。(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 c四色调和:凡是在色相环中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色是调和的色组,如果采用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也可获得无数个调和色组。(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 d五色以上的调和:凡在色相环中构成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的五、六、八个色是调和色
22、组。伊登认为“理想的色彩和谐就是要用选择正确的对偶的方法来显示其最强效果”。(3)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 (一) a、无彩色系最易调和,但明度在11级明度色阶中的间隔中看,近看不需过于对比,可采用小间隔,即弱对比,1、3、5、7、9或1、4、7、10等。如果远看就不要过于含蓄,需大间隔,即强对比,如1、6、10或1、7等。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 b、无彩色系与有彩色系调和最易,不需考虑色相,因为任何有彩色与无彩色都调和,但必须考虑色阶明度对比要大些,不要过于微妙,一般要在5度以外。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 c、同色相调和也很容易,但也要考虑色阶明度的对比和纯度对比,间隔不需过大,可用小间隔法1、3、5
23、、7、9或1、4、7、10等,远看需大间隔。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 d、邻接色调和一般变化也十分微妙,需要有主次关系,又要变化纯度。明度上也要用小间隔以外的办法,即弱对比和中对比。远看需要长对比。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 e、类似色调和,因为它们本身在色相上就有一定的弱对比关系,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调和因素,也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只要稍注意纯度,多注意明度即可。明度处理同前。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 f、中差色在色相中是属中等对比关系。在色相处理上如果需再柔和些,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过渡色,如果不需再柔和,只在明度上用短对比和中对比,如果再需强烈些,可用长对比。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 g、对比色的调和是因为它们在
24、色相上属强对比。 利用面积调和法,即大面积冷对小面积暖。 用聚散调和法,即冷聚热散。 利用中性色作间隔法,如黑、白、灰。 利用间色序列推移法。 降低双方或一方纯度。 提高一方明度。 h、互补色相调和的方法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对比色、互补色调和六法 (4)色彩调和的主要手段(二)(5)色彩与形象的统一 约翰伊顿教授指出: 红暗示正方形 黄暗示三角形 青暗示正圆形 橙是红与黄的折衷,暗示梯形 绿是黄与青的折衷,暗示圆弧三角形 紫是红与青的折衷,暗示圆弧方形色彩与形象的统一 色彩学家碧莲与伊顿教授稍有不同,他认为: 橙暗示长方形 绿暗示正六边形 紫暗示椭圆形色彩与形象的统一 正方形的内角都是直角,四
25、边相等,显出稳定感、重量感和确定感,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又有显著的紧张感,而红色性质紧张、充实、有重量、确定,二者吻合。 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加三个60角有着尖锐的、激烈的、醒目的效果。黄色的性质也是明亮、锐利、活跃、缺少重量感,二者相吻合。色彩与形象的统一 正圆形是不可分离的象征,它轻快、柔和、有浮动性,使人感到充满流动感。而青色也容易使人联想到天空、空气、水,它透明而轻快,有浮动感,与圆形气质相似。 橙、绿、紫属三间色,分别与相应的折衷吻合。 当上述色与相应的形相吻合时,最能发挥色彩明显的特征。(6)色彩与内容的统一 色彩的调子中按色相可分为:红调子、绿调子、蓝调子、黄调子; 在冷暖上分,可谓:
26、冷调子、热调子、暖调子、中性调子等,这与色相也有关,属哪个区,即哪个区的调子; 若在明度上分,可谓:亮调子(其中包括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暗调子(包括低中调、低长调、低短调)和中间调子(中中调、中高短调、中短调、中低短调、中长调); 若在内容上分,可谓:欢乐调子、悲哀调子、恐怖调子、庄严调子和富丽堂皇调子等。这些调子都是为了表现画面内容的,如表现恐怖感,在色相上用蓝、紫调子,在明度上可用低长调,在冷暖上可用冷调子。十种基本的配色设计 配色表颜色印象空间 色调 (Tone) 结合明度和纯度的概念 。 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的最初来源是根据人的语言对颜色的描
27、述:对偏白的颜色人们通常会使用“浅”、“柔”等形容词来描绘,而对作为三原色的红色(Red)、黄色(Yellow)、蓝色(Blue)等颜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鲜明”、“强烈”等形容词。而色调就是人们对可以利用同一形容词描述的颜色进行的汇总。 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 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是结合颜色的三种属性并根据人类心理的角度对颜色进行分类的科学的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对颜色的分类和使用。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 在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中,10种色
28、相分别是指: 红色(Red) 橙色(Yellow Red) 黄色(Yellow) 黄绿色(Green Yellow) 绿色(Green) 青绿色(Blue Green) 蓝色(Blue) 蓝紫色(Purple Blue) 紫色(Purple) 紫红色(Red Purple)。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 在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中,11中色调分别是指: 鲜明(Vivid) 高亮(Strong) 明亮(Bright) 清澈(Pale) 苍白(Very Pale) 灰亮(Light Grayish) 隐约(Light) 浅灰(Gra
29、yish) 阴暗(Dull) 深暗(Deep) 黑暗(Dark) 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鲜明”和“高亮”色调的彩度很高,所以会给人一种华丽而又强烈的感觉;“清澈”和“隐约”的亮度和彩度都比较高,所以会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灰亮”和“浅灰”以及“阴暗”会给人一种朴素而又冷静的感觉;“深暗”和“黑暗”的亮度很低,所以会给人一种深沉而又凝重的感觉。 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色相环与色调表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色相 & 色调(Hue & Tone)116色体系,
30、它是由110种彩色颜色(色相10各等级 X 色调11个等级 = 110种颜色)和6种非彩色颜色所构成的。 分析颜色 每一种颜色给我们的感觉都会有所不同,但是要具体说明有何不同却又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有一个能够合理客观地分析出这种感觉差异的标准,那么就可以利用它说明这种感觉上的差异了。 分析颜色我们不再用如“强烈”、“柔和”等形容词表达对颜色的感受,而是对颜色进行打分。分析颜色分析颜色 在打好分之后,将得到的“动态(Dynamic)静态(Static)”值作为横坐标分值、“生硬(Hard)柔和(Soft)”值作为纵坐标分值,在XY二维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分析颜色 红色会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蓝
31、色会给人一种静态的生硬的感觉,黄色给人一种柔和的动态的感觉,而绿色虽然也是较柔和的感觉,但它不会给人动态的感觉也不会给人静态的感觉。单色印象空间 印象就是人们对某一个事物的感觉。所以为了分析人们对某一事务的印象,就必须事先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在需要的时候,或许还需要研究人员与被测试人群进行单独的交流。此时的研究人员会尽可能地引导被测试人员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再通过对语言的推理的出具体的印象。但这种方法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而且很难得到具体可靠的数字资料。 单色印象空间 为了更科学更广泛地分析人们对物体的印象,人们通常使用SD方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语意
32、分析法 )。前面我们进行的测试(对颜色进行打分)就属于SD方法的范畴。精心筛选出能够表达人们对颜色的感觉的多个形容词,然后利用SD方法对不同工作、生活环境中的1000个人进行了相关的测试,用于测试的颜色是色相&色调(Tue & Tone)表中的116种不同的颜色。“单色印象空间”就是对这次测试的数据进行科学整理后得到的结果。从结果可以获知,人们对颜色进行评价时,最习惯使用的4个形容词是“柔和(Soft)”、“生硬(Hard)”、“动态(Dynamic)”、“静态(Static)。将这两类印象的取值分别作为二维坐标系上的横纵坐标值得到的点的集合就被称为“单色印象空间”。 比起色相
33、(Hue),人们对颜色的印象更大程度地取决于色调(Tone)。这主要表现为鲜明的色调通常给人柔和、动态的印象,阴暗的色调给人生硬的印象等等。配色印象空间 我们在设计网站或者广告的时候,绝对不会仅仅使用某一种颜色,通常都需要搭配使用多种颜色来获得较好的配色效果。而为了对这种多种颜色的混合使用进行评价,就需要引入新的分析方法配色印象空间。配色印象空间 为了得到“配色印象空间”的具体形状,又利用SD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其中,“配色印象空间”的纵横坐标值同样是柔和生硬、动态-静态。 调查结果发现,在“配色印象空间”中: 给人静态柔和感觉的,通常都是隐约柔和颜色之间的搭配; 给人动态柔和感觉的,通常都
34、是鲜亮颜色间的搭配; 给人动态生硬感觉的,通常都是鲜亮和浑浊暗淡颜色之间的搭配; 给人静态生硬感觉的,通常都是灰冷颜色之间的搭配。 配色印象空间 在“配色印象空间”中,相距较远的颜色之间的印象会有较大的差异,而距离较近的颜色之间的印象会比较相近,也就是说颜色间的距离与印象的差异程度成正比关系。 利用Color Image Space分析颜色 当决定好站点的主题风格为“可爱、快乐”之后,查找这些形容词在“形容词印象空间”中的位置,然后确认在“配色印象空间”中同一位置上的颜色,站点的设计中就可以重点考虑使用这些颜色了。但并不是说只能使用这些颜色,而是应该在以这些颜色为主流的同时适当地使用一些其他颜
35、色。因为决定好配色的主颜色后,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可以与主颜色进行较好搭配的其他辅助颜色。 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 在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中,10种色相分别是指: 红色(Red) 橙色(Yellow Red) 黄色(Yellow) 黄绿色(Green Yellow) 绿色(Green) 青绿色(Blue Green) 蓝色(Blue) 蓝紫色(Purple Blue) 紫色(Purple) 紫红色(Red Purple)。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基于色相的配色关系 上图为以色相环中的红色为基
36、础进行的配色方案分析。采用同一色相时,称之为上图为以色相环中的红色为基础进行的配色方案分析。采用同一色相时,称之为“同一色同一色相配色相配色”;而采用两侧相近颜色时,称之为;而采用两侧相近颜色时,称之为“类似色相配色类似色相配色”。 基于色相的配色关系 同一色相配色与类似色相配色总体上会给人一种安静整齐的感觉。例如在鲜红色旁边使用了暗红色时,当然会给人一种较协调整齐的感觉。 在以红色为基准的色相环中,蓝紫色到黄绿色范围之间的颜色为红色的相反色相。相反色相配色是指搭配使用色相环中相距较远颜色的配色方案,这与同一色相配色或类似色相配色相比更具变化感。 基于色相的配色关系 基于色相的配色方案,获得的
37、效果通常会比较华丽明艳。很多民族服饰和儿童服装采用的都是典型的基于色相的配色方案。 相反色相,类似色调配色 相反色相,类似色调配色 虽然使用了相反的色相,但通过使用类似的色调可以得到特殊配色效果。而影响这种配色方案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使用的色调。 当使用了彩度比较高的鲜明色调时,所使用色相效果将被突出从而得到较强的动态效果; 当使用了彩度较低的黑暗色调时,即使使用了多种不同的色相也能够得到较安静沉重的效果,这是因为使用暗色调时色相的差异也会变得不太明显。 相反色相,类似色调配色 相反色相、类似色调配色方案的特点:静态的变化效果。 补色与相反色相配色:强调效果,轻快的气氛; 类似色调配色:整齐
38、、安静的感觉。背景色中的黄色与人物中的蓝色构成了相反色相配色,但通过使用类似色调宁造出了安静平和的氛围。 相反色相,相反色调配色 相反色相,相反色调配色 利用相反色相和相反色调的配色方案,因为采用了相反的色相和色调,所以得到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变化感和逆向性。 如果说类似色调配色方案能够凝造整齐的氛围,那么相反色调配色方案凝造出的,就是一种强弱分明的氛围。 影响这种配色方案效果的最大的因素在于所选颜色在整体画面中所占的比例。相反色相,相反色调配色 相反色相、相反色调配色的特点:变化感和逆向性。 需要根据颜色的色相与色调调整所占比例的大需要根据颜色的色相与色调调整所占比例的大小。小。高彩度的红色与背
39、景中暗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相反色相、相反色调配色方案通常用于突出显示较暗背景中一个较亮对象。 非彩色和彩色 利用非彩色和彩色进行配色的方法。 非彩色主要由白色、黑色以及过渡阶段中的灰色构成,在与彩色搭配使用时,它们可以起到突出彩色的效果。 通过搭配使用高亮度的彩色和白色以及亮灰色,可以得到明亮轻快的效果。而低两度彩色和黑色以及暗灰色,可以得到黑暗沉重的效果。非彩色和彩色 非彩色和彩色配色的特点:当非彩色的范围较大时可以凝造宁静的氛围。 高亮度配色:轻快的感觉; 低亮度配色:沉重的感觉。 红色的裙子与黑色的斗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亮度的红色在黑色的衬托下显得更鲜明。而这种较强的对比会自然地吸引住
40、鉴赏者的目光。黑色的斗篷同时也在衬托孩子雪白的皮肤。 基于色调的配色关系 基本色调为“苍白”色调。类似色调配色是指使用如“清澈”、“灰亮”等类似基准色调的配色方案,这些色调在色调表中比较靠近基准色调。相反色调配色是指示使用如“深暗”、“黑暗”等与基准色调相反色调的配色方案,这些色调在色调表中远离基准色调。 基于色调的配色关系 这种配色方案的着重点在于色调的变化,它主要通过对同一色相或类似色相设置不同的色调得到不同的颜色效果。 基于色调的配色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同一色相或类似色相尽可能地减少色相使用范围。 这种配色方案在欧洲得到较好发挥,而大部分国家的纸币也使用了这种配色方案。基于色调的配色
41、关系 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亮色调,可以制造出具有鲜明对比感的效果; 而使用多种不同的暗色调,可以制造出冷静温和的效果。同一或类似色相,类似色调配色同一或类似色相,类似色调配色同一或类似色相,类似色调配色同一或类似色相,类似色调配色 这是使用同一或类似色相的同时使用类似色调的配色方案,在所有配色方案中能够凝造出冷静整齐感觉。但当使用了极为华丽鲜明的色相时,也可以得到强烈变化的感觉。 类似色相、类似色调配色方案的特点:冷静整齐的感觉。 使用类似的色相表现出细微不同的感觉。 读书少女的背景以及衣着等都是用了类似色相、类似色调的黄色和橙色,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这种配色方案在诸多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中得到
42、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中文名称:静物-拾伍朵向日葵(简称向日葵)英文名称:Still Life-Vase 创作地点:阿尔勒 Arles创作时间:1888年8月类型:油画 Oil on canvas尺寸:93.0 x73.0cm现存:伦敦国家画廊 National Gallery, London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红色的葡萄园(The Red Vineyard)布面油画 75.0 x 93.0普希金博物馆 1987年03月30日,向日葵卖了3990万美元 1987年11月11日,鸢尾花 卖了5300
43、万美元; 1990年05月15日,加歇医生像 卖了8250万美元 1998年11月19日,凡高的一幅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以7150万美元卖出。同一或类似色相,相反色调配色同一或类似色相,相反色调配色 这种配色方案主要使用同一或类似色相的相反色调,可以在保持整齐、统一感的同时做到更好的局部突出效果。 类似色相、相反色调配色方案的特点:统一的突出效果。 色调差异越大,效果就越明显。整个画面以紫色为主。在使用了隐约色调的背景中,紫色的鲜花得到了非常明显的突出效果。可以发现,只凭借色调的变化也能得到很好的强调效果。渐变(Gradation)配色规则与韵律的结合体 这是以颜色的排列为主的配色方案。雨后漂亮的彩虹就是最典型的渐变配色实例。 按照一定规律逐渐变化的颜色,会给人一种富有较强韵律的感觉。简便可以分为色相渐变和色调渐变。这是描绘海边夕阳风景的绘画作品,红橙黄绿的颜色过渡显得非常地美丽。阳光下的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很多渐变配色的美妙之处。Separation配色强弱对比效果 Separation是“分离”的意思,通过向颜色与颜色之间插入一个分离色,可以得到强弱分明的配色效果。通常分离色使用白色或者黑色等非彩色,主要用于需要分辨开但颜色差异本身不太明显的配色环境中,还可通过插入到两个对比过于强烈的颜色之间来达到缓冲效果。 分离配色与渐变配色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建设与管理考核试卷
- 海洋气候对海岸侵蚀影响考核试卷
- 自行车骑行健康风险评估考核试卷
- 石膏在石膏装饰品设计中的创意应用考核试卷
- 纸制品行业品牌营销策略与市场推广考核试卷
- 服务机器人的社交礼仪训练考核试卷
- 稻谷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提升考核试卷
- 智能家居广告媒体资源采购与市场推广协议
- 抖音火花支付实名认证及安全使用协议
- 气凝胶保温管道施工与建筑节能效果评价及认证合同
- (市质检)莆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瓷砖空鼓装修合同协议
- 中职生职业生涯课件
- 烟台2025年烟台市蓬莱区“蓬选”考选9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题库
- 入团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语文试卷+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崇明二模)
- 化妆品公司生产部奖惩管理制度
- 2025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梳理与归纳
- 劳务公司与公司合作协议书
- qw-zl03洁净室区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