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创建XX省“特色文化之乡”情况汇报_第1页
2022年创建XX省“特色文化之乡”情况汇报_第2页
2022年创建XX省“特色文化之乡”情况汇报_第3页
2022年创建XX省“特色文化之乡”情况汇报_第4页
2022年创建XX省“特色文化之乡”情况汇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品质文档2022年创建省“特色文化之乡”情况汇报 县镇为县人民政府驻地,海拔2850米,南距省会市335公里,西距州府431公里,是一个以藏、羌、回、汉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11882人,其中:城镇居民9632人,农村居民2250人。辖区内的松州古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墙为国家级文物爱护单位。松州古城悠久的历史为镇积淀了绚烂辉煌的文化,各民族在相互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近年来,我镇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大了对特色文化挖掘整理力度,胜利组建了“快板、秧歌、舞龙、耍狮

2、、弹唱、花杠、腰鼓”等特色文艺表演队伍,促进了全镇特色文化的大进展,真正成为了全县的“特色文化之乡”。 一、高度重视,共建特色文化之乡 为切实搞好特色文化建设,促进特色文化进展,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紧紧抓住筹备第二届旅游进展大会的历史机遇,于XX年4月成立了创建“特色文化之乡”领导小组,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村的村主任和居委会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创建“特色文化之乡”的工作规划和工作思路,组织和领导“特色文化之乡”创建活动的开展,督促各村仔细落实各项创建措施,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与此同时,镇党委、镇政府还要求各村和居委会也成立了相应的创建“特色文化之乡”组织机构,做到“机构

3、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真正做到了全民参加创建活动,镇村共建“特色文化之乡”。 二、加大投入,夯实文化进展基础 为确保“特色文化之乡”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镇加大了对文化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夯实了特色文化的进展基础。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镇、村分别根据创建“特色文化之乡”要求,建立健全了文化大院建设制度、文艺表演队伍培训制度、文化设备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做到在创建活动中加以仔细贯彻落实,为进展特色文化供应了制度保障。二是抓好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村文化活动室是农村进展民间文化的主要阵地。为此,镇、村高度重视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实行“一室多用、一室

4、多能”的方式,在各村的村委会活动室中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购置了书籍、订阅了报刊、添置了音响设备,为广阔群众学习文化学问制造了条件,为文艺表演队供应了训练场地。腰鼓队、花杠队、弹唱队等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晴天就在广场或城楼上训练,雨雪天就在活动室中沟通学习。 同时,我镇还仔细抓好文化户和文明户的建设,将热心民间文化事业、宠爱民间文化活动的村民,列为本村的文化户和文明户,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各村有效开展好民间文化活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体制的群众文化网络。三是为演出队伍购置必需的服装和器具。为搞好“特色文化之乡”创建活动,我镇先后组建成立了“快板队、秧歌队、龙灯队、狮灯队、牛灯

5、队、琵琶弹唱队、花杠队、回民女子腰鼓队”等特色文化表演队伍。实行“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争取一点资金、镇村解决一点资金、队员自行筹措一点资金”的方法,为各个表演队购置了必需的演出服装和器具,满意了演出需要。四是强化对演出人员的培训。特色文化演出队伍离不开人员的专业培训。为此,镇党委、镇政府乐观与县文化部门联系,由文化部门支配专业的老师对各村的文艺表演队伍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让他们娴熟把握了表演技能,提高了文艺演出节目的编排水平和表演技巧,充分展现了特色文化的魅力和神韵。近年来,全镇共举办各种培训班30余次,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 三、突出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亮点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

6、文化亮点是我镇创建“特色文化之乡”的工作思路。依据这一思路,我镇充分挖掘各民族和各村文化的历史根源,重点进展壮大历史悠久、特色鲜亮的历史文化和多民族文化,先后组建了南街村的秧歌队、龙灯队、琵琶弹唱队和快板表演队,中江一村的狮灯队,中江二村的女子回民腰鼓队,岷山一二村的女子花杠队、牛灯队、龙灯队等9支民间文艺表演队,建立了民间艺人档案。与此同时,我镇在进展特色文化中坚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要求每支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既要继承传统表演风格,又要在表演方式上有所创新,以满意当代人欣赏传统文艺表演的精神需求。让每支民间文艺表演队充分体现了参加性与大众性,让群众耳熟能详、记忆犹新的传统文化重新涣发了生气与

7、活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亮点。 四、开展活动,展现特色文化魅力 参与大中型文艺表演和举办群众性文娱活动,是我镇进展和利用特色文化的主要方式。XX年,全镇5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为前来参与第二届旅游进展大会的各位嘉宾胜利进行了民间文艺演出,随后又参与了“黄龙国际文化旅游节”,充分展现了我镇民族特色文化的魅力。另外,我镇还在五一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举办群众性文娱活动,组织民间艺人、民间文艺表演队向广阔群众表演民间艺术、民歌、民族舞蹈,增加了广阔群众对民族特色文化的熟悉和了解,丰富了广阔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与此同时,我镇还组织各文艺表演队和民间艺人为前来参观考察松州古城的各级领导和嘉宾进行了文艺表演,受到了他们的确定和赞誉。据统计,5年来,各村文艺表演队共参与州、县组织的大型演出5次,参与节日演出20余次,参与群众性文娱活动演出100余次,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表演阅历,建立了一支骨干的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树立了良好的对形状象,享有了肯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回馈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组织开展回馈社会的演出活动,在全镇形成了一个“喜爱文化活动、支持文化活动、参加文化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加了广阔群众支持参加创建“特色文化之乡”活动的自觉性,实现了共建、共享目标,提高了农夫群众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