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要求_第1页
工程测量要求_第2页
工程测量要求_第3页
工程测量要求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测量要求一、工程概况1.休宁县横江路(文昌路-滨江路)道路工程:长1270米,宽30米。二、平面地形图修测1. 比例尺:1:1000或1:500。2. 测绘长度其起终点处应加长,以能清晰地表示路线与现状的衔接情况为度。横向测量范围道路红线两侧(图中测量范围线)外不小于20m。3. 平面图上对现河道需标明其底标高及测量时水位标高。4. 复测各交叉口路口标高。5. 对道路两侧的建筑出入口地坪标高需进行复测,变化较大处均需测量。6.设计道路与现状道路交叉口处污水、雨水井井内管道的管径与管底标高、盖板顶标高、井的坐标需提供。7.设计道路所经过的现状河道、水塘,需测常水位、现状河(塘)底标高。三、纵

2、断面图1. 整桩距20米;2. 加桩:平面转折点交叉口竖向变坡点桥涵、沟渠等过路构筑物其它需注明平面位置的构筑物。3. 纵断面线按确定的路中心线测量,地势、地形纵向起伏及横向有显著变化处均应加测点,中线外有旧路时应增加相应桩号的旧路面高程。三、 横断测量1、逐桩横断面原则上每隔20m测量,根据道路中心线所标桩号测量原地面标高(标注桩号点均需测量),地形变化处或池塘、沟渠位置需进行加密。2、根据横高程变化情况测量相对于中线的距离和高程;3、 范围测至道路红线外不小于15米。四、交叉口资料1. 桩号;2. 交叉角;3. 相交道路详细横断尺寸(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4. 相交道路交叉口现状

3、道路纵坡;5. 相交道路交叉口现状道路路拱横坡;五、现状道路及河道的散点测量1. 设计道路与现状道路衔接口处,需补测该接口处的散点高程,散点每间距5m测左、中、右3点,测量范围为设计道路中心线外左右20m范围。2. 现状河道测量:与道路交叉池塘在道路边线外10m范围内加密测量断面,包括现状池河道底标高、河岸标高、河道两侧范围、现状水位等数据。六、提供数据格式1. 测量数据用记事本格式编写,并提供电子版的文件,样式如下:20,1117.74(桩号,绝对高程,桩号和绝对高程间用逗号隔开)10.02,0.1,23.1,-0.84,29.5,-1.79(左侧断面距中桩距离和绝对高程,中间用逗号隔开)5

4、.6,0.03,22.1,0.54,35.1,-0.24,39.2,0.66(右侧断面距中桩距离,绝对高程,中间用逗号隔开)横断面文件格式示例:/桩号|中高1(中高2)|平距|高程|平距|高程|平距|高程0,673.237,-8.5,672.9625,-6,673.0563,-3,673.1575,3,673.254,6,673.9046,8.5,673.898420,675.517,-7.5,672.09,-5,672.96,-2.7,672.96,-2.64,675.43,3,675.632,3.38,677.16,3.5,677.17540,678.1,-8.8,671.31,-8.76

5、,673.55,-6,673.55,-5.73,678.11,3,678.23,6.5,678.1,6.55,68260,680.531,-7.15,673.19,-7.1,678.69,-2.1,678.69,-2.05,680.97,4.5,680.78,8,681.25,10,686.5380,683.32,-9.62,682.33,-3.9,682.33,-3.8,683.305,3.5,683.34,5.5,688.012,8.5,689.87100,685.92,-9.99,682.41,-4.65,682.41,-4.64,685.92,3,685.74,3.5,685.81,6

6、,694.1476(注意:桩号写成xxx,不要写成0+xxx。例如:0+050,写成50)2. 以上勘察测量成果要以文本形式提供并加盖单位公章及相关资质公章。七、注意事项1. 坐标、桩号、长度必须与地形图相对应;图纸测绘内容同地形图的测绘规定,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在图纸中注明何种坐标系统和高程系)。2. 桩号排序一般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或将不确定的一端作为终点;3. 坐标、桩号、长度、高程及各种尺寸精确到厘米;4. 外业测量完后应进行平差,提供的测量成果各数据间不应有误。道路与管道工程勘察要求1.为道路设计、路基处理与加固、基坑开挖和排水设计、道路施工等提供详细的岩土参数,并作出分

7、析和评价,提出相关建议。2.勘探孔位置在道路红线范围内沿道路中心线“之”字形布置,勘探孔孔深道路路面设计标高及管道基础下不小于10m,间距不大于75m。3.路堑开挖段在代表性区段布设工程地质横剖面,勘测点横向间距为10m,每条横断面上的勘探点不少于5个。勘探点深度应满足稳定性分析评价和地基处理的要求。4.提供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承载力指标。查明各土层空间分布规律及岩性特征。5.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划分场地类别及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划分;明确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查明场地20m以内存在的粉(砂)性土的分布情况,并判定其液化可能性及其液化

8、等级。6.描述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提供河流断面图;查明有无流沙,人工填土,新近堆积物(暗浜(塘)及顶管管线下有无地下障碍物,埋藏物等不良工程地质作用的分布情况,并评价其对本工程的影响;评价河床及岸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整冶建议。7.查明地下水(土)类型、埋藏条件及其对建筑物材料的腐蚀性,并评价地下水对本工程的影响。作出与工程设计、施工有关的主要结论,对基础方案和施工方案提出合理建议;对设计、施工中可能涉及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处理建议。机械钻孔完工后应妥善回填。8.若出现土质突变及分布异常时因增加钻孔密度,若遇流砂及厚软土层时因根据有关规范加深或打穿。当线路通过含有有机质的垃圾、疏松的杂填土、

9、未经沉实的近期回填土以及软土分布地段时,应查明其分布范围,勘探孔间距取20-40m。9.查明现有道路的路面结构尺寸及材料。10.查明主要结构面尤其是软弱结构面的基本情况;11.收集场区气象条件(特别是雨期、暴雨强度),明确汇水面积、坡面植被,调查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12.收集沿线建筑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确定构筑物抗震等级;13.边坡开挖施工时应对开挖情况进行地质编录,校对、补充详勘阶段的勘察资料,进行施工安全预报,提出修改设计的建议。 14.其余未尽事项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GJJ56-2012相应章节执行。(二)勘察报告需包括以下成果:1.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计算参数(主要图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垂直边坡走向的剖面图,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表(需包含岩体抗剪强度指标以及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2.评价路堑边坡稳定性并提出整治措施建议。3.对工程范围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