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全诗翻译赏析_第1页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全诗翻译赏析_第2页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全诗翻译赏析_第3页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全诗翻译赏析_第4页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全诗翻译赏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全诗翻译赏析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王维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隆。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注释都督:唐时在全国部分州置大、中、下都督府,府各设都督一人,掌督诸州军事,并兼任所驻在之州刺史。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县。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规定一些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天官:即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隋书天文志说,天上有十二个天将军星,主兵象;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

2、,是出兵的预兆。汉地:一作汉上”。刁斗:古代行军用具。斗形有柄,铜质;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三军:军队的通称。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井隆:古关名,即井隆口,又名井隆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隆县境内,井隘北井隆山上。秦汉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防、荆阮、方城、肴、井隆、令疵、句注、居庸。”凤阙:汉代宫阙名,在建章宫东,因为其上有铜凤凰而得名。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此处借汉说唐,用以泛指宫廷。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

3、后汉书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李贤注:匈奴五月大会龙庭,祭其先、天地、鬼神。”书生:读书人。古时多指儒生。东观汉记赵孝传:“(孝)常白衣步担,尝从长安来过直,上邮亭,但称书生,寄止于亭门塾。”间:一作中”。老:一作住”。译文天上星宿的将星动了,汉家营地上的柳条青青。万里征途刁斗声声鸣响,三军将士迅速越过井隆。辞别帝宫全忘了身家,立功报国定要夺取龙庭。哪里肯学那些书生之辈,终老窗前死啃一经赏析: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从赵都督出征写起,写到为求胜利,不惜牺牲。前四句从启程写到行军,重在勾划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四句表现赵都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戍边卫国的耿耿

4、忠心。全诗写得意气风发、格调昂扬,不作凄楚之音,表现了青年王维希望有所作为,济世报国的思想。这是一首作于离筵之上的送别诗。一位姓赵的都督即将带兵开赴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县),王维等人为赵都督饯行,在宴席上,有人倡议分韵作诗,王维抓阉得青”字,于是以青”字为韵写了上面这首诗。全诗从出征写起,写到为求胜利,不惜牺牲。其时赵都督还没有动身,因此诗中采用的是虚拟的语气,描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首联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工写启程。天官”,即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隋书天文志说,天上有十二个天将军星,主兵象;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

5、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以天上的将星喻指赵的出发。这一巧妙的联想、比喻,同时还拓展了诗作开阔的空间,令人想到赵都督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出发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时节是柳条发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惜别之情,深蕴其中。颔联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隆”,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刁斗,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报警,把它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的生活情景。中间又以一个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一路军声震天,外加万里”二字修饰,更显得声势浩大,军威显赫。万里”句由物见人,借助听觉渲染出征的气势,三军”句则正面写

6、人,诗人仿佛亲眼目睹这位将军率领三军正浩浩荡荡奔赴边陲。井隆”,即井隆口,又名井隆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隆县境内。一个出”字,点出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前后呼应。以上两联,从启程写到行军,重在勾划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两联表现赵都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戍边卫国的耿耿忠心。颈联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工正面写他立功报国的思想。凤阙”,汉代宫阙名,在建章宫东,因为其上有铜凤凰而得名,此处借汉说唐,用以泛指宫廷。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这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无论辞凤阙”或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辞凤阙”在出征之前,取龙庭”是在麋战之后,可见决心始终如一。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工以议论结束全诗。上一联作正面抒情,这一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岂学”表示不应该学、不想学乃至决不学的意思。书生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难免会有许多牢骚不平甚至生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