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不能在别人家过吧_第1页
小年不能在别人家过吧_第2页
小年不能在别人家过吧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年不能在别人家过吧【篇一:高二语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2)】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语文2015.11命题人:严丽娟审核人:陈晓燕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c) .2、 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 )这次克里米亚事件的,是乌克兰前政府在最后关头突然搁置和欧盟签署的联系国协议,但在乌克兰问题上,美俄没有 ,媒体的骂战、军事情报的较量,已成为双方的新看点。a.策源地大动干戈对决b.导火索大动干戈博弈c.策源地 大动肝火 博弈d.导火索 大动肝火 对决3、为上联 心

2、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 是(3分)(a )a .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 .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 .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 .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4、 下列下列是一段散文,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是(3分)(b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 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风声,光是那么一 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a. b.c.d.5、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3、)(c)(e)a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三国指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 曹操、刘备、孙权。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一百年间的历史,描写 了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我国古代小说中描写最成功的巨著。b. 三国演义既注意了历史真实的原貌,又不受历史人物、事件 的限制,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加工,使情节丰富,人物更典型。c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 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多脍灸人口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智退司 马懿”挥泪斩马谡”赚城斩车胄”等。d.火攻是三国演义中最常见的攻略手段之一,

4、仅诸葛亮一生就 五用火攻,第一次火烧新野,第二次火烧赤壁,第三次火烧藤甲兵,第四、第五次火烧司 马懿父子。e .三国演义中,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 下鸿门宴,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席间关羽借和孙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孙权不放手, 互相敬酒。埋伏刀斧手见状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二、文言文阅读 (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题。(13分)甲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 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 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

5、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 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 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乙文: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 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 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

6、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 周(庄子名周)将处于材和不材之间,??”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它的枝叶非常茂盛,伐木人停在 树旁却不去砍伐。问他为什么不去砍伐,他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大树 因为不够良木的材质,所以才能享尽天赋的寿命。?庄子走出山区,在老朋友家歇息。老朋 友很高兴,便叫童仆杀鹅来款待庄子。童仆问道:?有一只鹅会叫,另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 哪一只? ?主人说:?杀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遇见的山中之树,因 为材质不好而能够终享天年;现在主人家的鹅,却因为没有才能而被杀。先生将要处于哪 种情境呢? ?庄子笑着说:?我庄周将要处于有材

7、和无材之间,?6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d )a .穷发之北指草木植被b .绝云气穿破,穿越.c .负青天背负d .舍于故人之家 客舍,旅舍.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c)以五百岁为春 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奚以知其然也请奚杀?.a. 意义相同,意义不同。b .意义相同,意义也 相同。c .意义不同,意义也不同。d .意义不同,意义 相同。8 .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分)(2)、( 2)、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 临门,急于星火。(4分)诏书急切严厉,责备我逃避

8、(职守)有 意怠慢;郡县长官逼迫(我),催我上路;州官也登门督促,比星火(像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还急。(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12题。(18分)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 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 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此之谓也。(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 片)墓地。(因此)孟子小

9、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 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 ?(于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 ?于是,把家安 在了这里。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后来的)君子贤人都

10、说孟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 ”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 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此之谓也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

11、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 ?孟子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入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求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孟子听后吓了

12、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 ?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 ?说的就是这件事。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 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和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 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 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

13、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 子不咼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母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洞房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这是把我当成 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不能住在别人家里,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于是叫来孟子对他说:?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 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 人有尴尬的时候。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责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 孟子道歉,于是挽留了他的妻子。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9 .下面加点

14、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乃去舍市傍 离开b.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教化c.既学而归,孟母方绩纺织 d.宁能衣其夫子 衣服【文言实词】d (衣:此处作动词用,作 穿衣”解。)10. 下面每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组是(3分) ()a. 孟母以刀断其织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b. 是不免于厮役 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c. 何以异于织绩而食 明于姑母之道d. 既学而归,孟母方绩 孟子惧而问其故c (介词,和、同/介词,对于;a.都是介词,解作 用”;b都是代词, 解作此、这”。d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11. 文中能够体现孟母 善教”的事件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语言概况。(3分)12 .请把文

15、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3分)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3分)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三、古诗词鉴赏(12分)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 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改火:指年度的更替。筠:竹。距离都门畅饮已 3年了,走过尘世的很多地方。相见欢笑还很温暖。 你我也都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在这微明的月色淡淡的云的夜你又要乘孤舟远去,心中 不免惆怅。但在这酒樽之前不用皱眉。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 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答:淡月微云”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的凄清幽冷的氛围,(2分)烘托了作者和友人分别时抑郁伤感的心情。(2分)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写了什么 内容?赞扬了友人什么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人是向往活成树的境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