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部分)_第1页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部分)_第2页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部分)_第3页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部分)_第4页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一、选择题1生物氧化的底物是:A、无机离子小分子有机物B、蛋白质C、核酸D、2除了哪一种化合物外,下列化合物都含有高能键?B、磷酸肌酸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ADPD、G-6-PE、1,3-二磷酸甘油酸3下列哪一种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最大?A延胡竣酸-丙酮酸B、CoQ氧化型)fCoQ(还原型)CCytaFe2+fCytaFe3+D、CytbFe3+fCytbFe2+E、NADNADH4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有一组分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这就是:A、NAD+B、FMNC、FE、SD、CoQE、Cyt5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下列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A

2、、NADH兑氢酶的作用日电子传递过程C氧化磷酸化H三竣酸循环E、以上都不是6.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A、在部位1进行日在部位2进行C、部位1、2仍可进行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7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A、c1 f bf c- aa3 - O2B、cf c1 f bf aa3f O2C c1 - cfb aa3-O2Dk bfc1 fc-aa3-O28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I、复合物II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A、FMNB、Fe - S 蛋白C、 CoQD、Cytb9下述那种物质专一的抑

3、制F0 因子?A、鱼藤酮日抗霉素A术苷10下列各种酶中,不属于植物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的为:A内膜外侧NADH泛醍氧化还原酶R内膜内侧对鱼藤酮不敏感NADH兑氢酶G抗鼠的末端氧化酶11 下列呼吸链组分中,属于外周蛋白的是:A NADH兑氢酶B、辅酶Qa- a3C、寡霉素D苍D a-磷酸甘油脱氢酶C细胞色素cDk细胞色素12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A抗霉素A硫化氢13下列哪个部位不是偶联部位:A FMN> CoQNADHO辅酶Q的传递:B、鱼藤酮C、一氧化碳NAD+ FMAC bfc14. ATP的合成部位是:A 、 OSCPB 、 F1 因 子子D任意部位15目前公认的氧化磷酸化理论

4、是:D、D> a1a3-O2C 、 F0 因A化学偶联假说 R构象偶联假说C化学渗透假说D、 中间产物学说16.下列代谢物中氧化时脱下的电子进入FADH2电子传递链的是:A、 丙 酮 酸B、 苹 果 酸C、 异 柠 檬酸D磷酸甘油17下列呼吸链组分中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A 、 FMNCytc18. ATP含有几个高能键:A、1 个个B 、 CytbD、 Cytc1B、2 个D、 4 个19证明化学渗透学说的实验是:A氧化磷酸化重组B、细胞融合C、 冰冻蚀刻C、3D、 同位素标记20.ATP从线粒体向外运输的方式是:D、A简单扩散日促进扩散外排作用二、填空题1生物氧化是在细胞中产生的过程

5、。2 反 应 的 自 由 能 变 化 用用表示,生 物 化 学 中 pH7.0来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3 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是指水解时其中重要的是 的4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的化合物,被称为能量代谢,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5 以NAD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参与作用,即参与从到的电子传递作用;以NADP的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上的转移到反应中需电子的中间物上。6 .由NADHO2的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能量足以偶联ATP合成的3个部位是、和。7 鱼藤酮、抗霉素A和CN-、N3、CO的抑制部位分别是、和8 解 释 电 子 传 是和到多数人的支持

6、。9 生 物为递氧化磷酸化机 、, 其中体内磷酸制的三种假说分别得化作用可分 和O10 人们常见的解偶联剂是,其作用机理是。11 .NADK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可产生个ATP,琥珀酸可产生个ATR12 .当电子从NADH经传递给氧时,呼吸链的复合体可将对H+从泵到,从而形成H+的梯度,当一对H+经回到线粒体时,可产生个ATP。13 F1-F0 复 合 体 由是部的蛋白质叫F0 的功能是部分组成,其F1的功能,连接头部和基可抑制该复合体的功能。系统有种,分别和外 源 NADH 是 经 将电子传递给呼吸链的。载体,方式运进来的。14 .动物线粒体中,外源NADHT经过统转移到呼吸链上,这种系为;而

7、植物的过15 线粒体内部的ATP是通过以方式运出去的。16线粒体外部的磷酸是通过三、是非题1 在生物圈中,能量从光养生物流向化养生物,而物质在二者之间循环。2 .磷酸肌酸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贮存形式,可随时转化为ATP供机体利用。3解偶联剂可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4电子通过呼吸链时,按照各组分的氧化还原电势依次从还原端向氧化端传递。5生物化学中的高能键是指水解断裂时释放较多自由能的不稳定键。6. NADPH/NADP+氧化还原电势稍低于NADH/NAD+更容易经呼吸链氧化。7. 植物细胞除了有对CN-敏感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还有抗鼠的末端氧化酶。8. ADP的磷酸化作用对电子传递起限速作用。四、

8、名词解释生物氧化高能化合物P/O穿梭作用能荷F1-F0复合体高能键电子传递抑制剂解偶联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五、问答题1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是什么?2 .CO2与H2O以哪些方式生成?3简述化学渗透学说。4.ATP具有高的水解自由能的结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ATP是生物体内的“能量通货”?答案:一、选择题1.D2.D3.C4.D5.C6.E7.D8.C9.C10.D11.C12.B13.B14.B15.C16.D17.C18.B19.A20.C二、填空题1.有机分子氧化分解可利用的能量2.DGDG0DG0'3.释放的自由能大于20.92kJ/molATP通货4.线粒体线粒体内膜5.生物氧

9、化底物氧H+e-生物合成6.NADH-CoQCytb-CytcCyta-a3-O27.复合体I复合体III复合体IV8.构象偶联假说化学偶联假说化学渗透学说化学渗透学说9.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10.2,4-二硝基苯酚瓦解H+电化学梯度11.3212.呼吸链3内膜内侧内膜外侧电化学F1-F0复合体内侧113.三合成ATPH+通道和整个复合体的基底OSCP寡霉素14.穿梭二a-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苹果酸穿梭系统内膜外侧和外膜上的NADH兑氢酶及递体15.腺甘酸交换16.交换和协同三、是非题1.V2.V3.X4.V5.V6.X7.V8.V四、略。五、问答题1.特点:常温、酶催化、多步反应、

10、能量逐步释放、放出的能量贮存于特殊化合物。方式:单纯失电子、脱氢、加水脱氢、加氧。2 .CO2的生成方式为:单纯脱竣和氧化脱竣。水的生成方式为:代谢物中的氢经一酶体系和多酶体系作用与氧结合而生成水。3 .线粒体内膜是一个封闭系统,当电子从NADHg呼吸链传递给氧时,呼吸链的复合体可将H啾内膜内侧泵到内膜外侧,从而形成H+的电化学梯度,当一对H+经F1F0复合体回到线粒体内部时时,可产生一个ATP。4 .负电荷集中和共振杂化。能量通货的原因:ATP的水解自由能居中,可作为多数需能反应酶的底物。糖代谢一、选择题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A、F-1-PB、F-6-PC、F-1,6-2PD、G-6

11、-PE、G-1-P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B、 F-6-PE、磷酸二羟丙酮A、G-6-P1.3- 二磷酸甘油酸D、3磷酸甘油酸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B、羟基碳上A、竣基碳上D羟基和竣基碳上E、竣基和甲基碳上酸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A草酰琥珀酸fa酮戊二酸 C琥珀酰CoZ琥珀酸B a 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D、琥珀酸-延胡竣酸E、苹果酸-草酰乙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A、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磷酸丙糖异构酶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A、 乙酰

12、CoAB、 丙酮酸激酶C、 醛缩酶E、需要下述那种物质?乳酸脱氢酶B、 硫辛酸C、 TPPD、 生物素E、NAD+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A、丙酮酸脱氢酶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是:顺乌头酸酶E、延胡竣酸酶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A、乳酸A、 NAD+A、 丙酮酸激酶口己糖激酶11 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B、甘油酸3 PC、 F 6 P乙醇B、 CoA-SHC、 FADD、 TPPE、 NADP+B、 丙酮酸羧化酶C、 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E、果糖1,6 二磷酸酯酶

13、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化?B、 D 酶D、a 1,6 糖苷酶A a和b淀粉酶C、淀粉磷酸化酶D、 R酶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是:A柠檬酸-异柠檬酸C a 酮戊二酸琥珀酸14. 一分子乙酰 CoA经三竣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D、日异柠才t酸-a酮戊二酸 琥珀酸-延胡竣酸A、 草酰乙酸B、 草酰乙酸和CO2C CO2+H2OD> CO2,NAD丽 FADH2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

14、HB、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C、 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口此途彳5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16.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是:A、 2B 、2.5C、3D、3.5E、417 .胞浆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是:A、9或10B、11或12C、13或14D、15或16E、17或1818 .胞浆中形成的NADH-H+经苹果酸穿梭后,每mol产生的ATP数是:A、1B、2C、3D、E、519下述哪个酶催化的反应不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A磷酸甘油酸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G丙酮酸激酶D琥珀酸辅助A合成酶20.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CO2和ATPA 3 CO

15、涮 15ATPG 3CO2和 16ATPB、2CO开口 12ATPD、3CO开口 12ATP21高等植物体内蔗糖水解由下列那种酶催化?C ADPG焦磷酸化酶H蔗糖磷酸化B、不耐70 c左右的高温A、转化酶B、磷酸蔗糖合成酶22a淀粉酶的特征是:A而t70c左右的高温G在pH7.0时失活D在pH3.3时活性高23关于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循环一周可产生4个NADH-H+B、循环一周可产生2个ATPG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竣酸转变为苹果酸口琥珀酰CoA是a酮戊二酸转变为琥珀酸是的中间产物24支链淀粉中的a1,6支点数等于:A非还原端总数B、非还原端总数减1H还原端总数减1G还原端总数、填空题1

16、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葡萄糖基的受体是葡萄糖基的供体是;在磷酸蔗糖合成酶催化的生物合成中,葡萄糖基的受体2 a 和 b 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水解。3 淀 粉 磷 酸 化 酶 催是4糖酵解在细胞内的为成5 在EMP过、使一个葡萄 成两个磷酸三糖。6 糖酵解代谢可通过和以7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进入三羧酸循环,形成的第一个产物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彻底化淀粉降解的最初产物 。中进行 , 该途径是将转变同时生 的一系列酶促反应。途径中,经和后, 才能糖分子裂解 和酶、酶酶得到调控,而其中尤 酶为最重要的调控部位。,然后和结合才能8 丙酮酸脱氢脱羧反应中5种辅助因子按反应顺

17、序是、和。9 三羧酸循环有次脱氢反应,次受氢体为,次受氢体为。10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个阶段,分别称为和,其中两种脱氢酶是和,它们的辅酶其主要活化形式化阶段 氧化脱羧生 和酶系11 由葡萄糖合成蔗糖和淀粉时,葡萄糖要转变成活化形式,是和12 是糖类在生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形式。13 在HMP途径的不可逆氧中,被成、14 丙酮酸受、三种方式调节4 种酶的参与情况下,糖酵的氧化。催化的, 一个包的复合体。降 解 a-1 , 4 糖 苷 键 , 通 6 糖苷键。15 在、和解可以逆转。16 .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H球自17 .丙酮酸形成乙酰CoA是由该酶是括、和18 淀粉的磷酸解通过过酶降

18、解a-1,三、是非题1在高等植物体内蔗糖酶即可催化蔗糖的合成,又催化蔗糖的分解。2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由于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的结果。3在有氧条件下,柠檬酸能变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4糖酵解过程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5 .由于大量NADHFH+存在,虽然有足够的氧,但乳酸仍可形成。6 .糖酵解过程中,因葡萄糖和果糖的活化都需要ATP,故ATP浓度高时,糖酵解速度加快。7 .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之一是使NAD再生。8 .在生物体内NADH-H+和NADPH-H+的生理生化作用是相同的。9高等植物中淀粉磷酸化酶即可催化a-1,4糖苷键的形成,也可催化a-1,4糖苷键的分解。10植

19、物体内淀粉的合成都是在淀粉合成酶催化下进行的。11. HM睢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12. 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13三羧酸循环中的酶本质上都是氧化酶。14.糖酵解是将葡萄糖氧化为CO开口H2O的途径。15三羧酸循环提供大量能量是因为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ATP。16糖的有氧分解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糖分解代谢愈旺盛,对生物体愈有利。17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氧在循环中是一些反应的底物。18甘油不能作为糖异生作用的前体。NAD+19在丙酮酸经糖异生作用代谢中,不会产生20糖酵解中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四、名词解释极限糊精EM瞋径HM璐径TCA循环作用有氧氧

20、化无氧氧化乳酸酵解回补反应糖异生五、问答题1什么是新陈代谢?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3什么是糖异生作用?有何生物学意义?4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物学意义?5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是什么?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6. 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但高浓度的ATP却抑制该酶的活性,为什么?7三羧酸循环必须用再生的草酰乙酸起动,指出该化合物的可能来源。8核苷酸糖在多糖代谢中有何作用?六、计算题1 计算从磷酸二羟丙酮到琥珀酸生成的ATP和P/O2 .葡萄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自由能为686kcal/mol,以此为基础,计算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后的能量

21、转化率。答案:一、选择题1.C2.E3.E4.C5.B6.D7.D8.D9.C10.C11.C12.D13.A14.D15.B16.B17.E18.C19.B20.A21.A22.A23.D24.B二、填空题1.UDPG果糖UDPG6磷酸果糖2.1,4糖苷键3.1磷酸葡萄糖4.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和NADH5.磷酸化异构化再磷酸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6.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7.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8.TPP硫辛酸CoAFADNAD+9.43NAD+1FAD10.两氧化和非氧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11.ADPGUDPG12.蔗糖13.

22、6磷酸葡萄酸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5磷酸核酮糖CO2NADPHH+14.共价调节反馈调节能荷调节15.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6磷酸葡萄糖酶16.3磷酸甘油醛17.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18.淀粉磷酸化酶支链淀粉6葡聚糖水解酶三、是非题1.X2.V3.V4.V5.X6.X7.V8.X9.V10.X11.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0.V四、略。五、问答题1.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其特点为:有特定的代谢途径;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具有可调节性。物质代谢指生物利用外源性和内源性构件分子合成自身

23、的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这些结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过程。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物质代谢过程中的放能和需能过程。2. 糖类可作为:供能物质,合成其它物质的碳源,功能物质,结构物质。3. 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动物中可保持血糖浓度,有利于乳酸的利用和协助氨基酸的代谢;植物体中主要在于脂肪转化为糖。4. 是指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过氧化脱羧、糖磷酸酯间的互变,最后形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的过程。其生物学意义为:产生生物体重要的还原剂-NADPH供出三到七碳糖等中间产物,以被核酸合成、糖酵解、次生物质代谢所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供能。5. 三羧酸

24、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为:大量供能;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枢纽;物质彻底氧化的途径;为其它代谢途径供出中间产物。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为:为代谢提供能量;为其它代谢提供中间产物;为三羧酸循环提供丙酮酸。6. 因磷酸果糖激酶是别构酶,ATP是其别构抑制剂,该酶受ATP/AMP比值的调节,所以当ATP浓度高时,酶活性受到抑制。7. 提示:回补反应8. 核苷酸糖概念;作用:为糖的载体和供体,如在蔗糖和多种多糖中的作用六、计算题1.14或15个ATP3.5或3.752.42%或38.31%脂代谢一、填空题1在所有细胞中乙酰基的主要载体是,ACP是,它在体内的作用是。脱氢,该反应的2脂肪酸在线粒体内降解的第一步反应

25、是载氢体是。3发芽油料种子中,脂肪酸要转化为葡萄糖,这个过程要涉及到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糖降解逆反应,也涉及到细胞质,线粒体,乙醛酸循环体,将反应途径与细胞部位配套并按反应顺序排序为。4.脂肪酸b一氧化中有三种中间产物:甲、羟脂酰-CoA;乙、烯脂酰-CoA丙、酮脂酰-CoA,按反应顺序排序为5是动物和许多植物的主要能量贮存形式,是由与 3 分子6三脂酰甘油是由和下,先生成磷脂酸再由磷酸酶转变 在催化下生成三脂酰甘油。7 .每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 -CoA需消耗8 . 一分子脂酰-CoA经一次b-氧化可生成9 一 分子 14 碳 长链脂 酰 -CoA 可经-CoA,个 NADH+H, +

26、10真核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通过11 脂肪酸的合成,需原料、12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 来源于主要来源于。13 乙 醛 酸 循 环是和在实现了以乙酰-CoA合成的循环中的两次循环的中间物。脂化而成的。在磷酸甘油转酰酶作用成,最后个高能磷酸键。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次 b- 氧 化 生成个 乙酰个 FADH2 。途径合成的。、和等。或, NADPH两个关键酶, 使异 柠檬 酸 避 免 了反应,1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A、油酸2下列关于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卜列关于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3脂酰A利用乙酰-CoA作为起始复合物C需要中间产物丙二酸单酰C

27、oA脂酰-CoA的b-氧化过程顺序是:以仅生成短于或等于16碳原子的脂肪酸D、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4缺乏维生素5下列关于脂肪酸A、脱氢,加水,C脱氢,加水,B2 时,A脂酰-CoA再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b- 氧化过程中哪一个中间产物合成受到障碍C a, b-烯脂酰-CoAa- 氧化的理论哪个是不正确的?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D、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B、 b- 酮脂酰 -CoAD、 L-b 羟脂酰 - CoA14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I一般只合成,碳链延长由或酶系统催化,植物n型脂肪酸碳链延长的酶系定位于。15 脂肪酸b-氧化是在中进行的,氧化时第一次脱氢的受氢体是,第二次脱氢的受氢体。

28、二、选择题I释放的终产物通常是:日亚麻油酸A、a-氧化的底物是游离脂肪酸,并需要氧的间接参与,生成D-a-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B、在植物体内12C以下脂肪酸不被氧化降解C、a-氧化和b-氧化一样,可使脂肪酸彻底降解D长链脂肪酸由a-氧化和b-氧化共同作用可生成含C3的丙酸6脂肪酸合成时,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液的是:B、乙醛酸循环D磷酸甘油穿梭作用A三竣酸循环C柠檬酸穿梭7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论述哪个不正确?A、乙醛酸循环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从乙酰-CoA 合成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B、对以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是必要的C还存在于油料种子萌发时的乙醛酸体中D动物体内也存在乙醛酸循

29、环8酰基载体蛋白含有:C、泛酸C、 乙酰乙酰-CoAB、 生 物 素D钻胺素D、 琥珀酸C、 叶A核黄素以叶酸9乙酰-CoA羧化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A丙二酸单酰-CoAB、丙酰-CoA-CoA10.乙酰-CoA竣化酶的辅助因子是:A、抗坏血酸酸D泛酸三、是非题1某些一羟脂肪酸和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可能是a-氧化的产物。2 .脂肪酸b,a,w-氧化都需要使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3 .w-氧化中脂肪酸链末端的甲基碳原子被氧化成竣基,形成a,w-二竣酸,然后从两端同时进行b-氧化。4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柠檬酸裂解提供乙酰-CoA.5 .用14CO2竣化乙酰-CoA生成丙二酸单酰-CoA,当用它延

30、长脂肪酸链时,其延长部分也含14C。6 .在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中,增长的脂酰基一直连接在ACP上。7脂肪酸合成过程中,其碳链延长时直接底物是乙酰-CoA。8只有偶数碳原子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生乙酰-CoA。9甘油在生物体内可以转变为丙酮酸。10 .不饱和脂肪酸和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与b-氧化无关。11 在动植物体内所有脂肪酸的降解都是从羧基端开始。四、名词解释脂肪酸的a-氧化脂肪酸的b-氧化脂肪酸的w-氧化乙醛酸循环五、问答题1油脂作为贮能物质有哪些优点呢?2为什么哺乳动物摄入大量糖容易长胖?3脂肪酸分解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和作用有什么差异?4.脂肪酸的合成在胞浆中进行,但脂肪酸合成所需要的原料乙

31、酰-CoA在线粒体内产生,这种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在细胞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5为什么脂肪酸合成中的缩合反应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而不是两个乙酰辅酶A?6说明油料种子发芽时脂肪转化为糖类的代谢。六、计算题1 .计算1摩尔14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为H2O和CO2时可产生多少摩尔ATR2 .1mol/L甘油完全氧化为CO2和H2O时净生成多少mol/LATP(假设在线粒体外生成的NADH都穿过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答案:一、填空题1.辅酶A(-CoA);酰基载体蛋白;以脂酰基载体的形式,作脂肪酸合成酶系的核心2. 脂酰辅酶AFAD3. b. 三羧酸循环a. 乙醛酸循环c. 糖酵解

32、逆反应4. 乙;甲;丙5. 脂肪;甘油;脂肪酸甘油; 二脂酰甘油转酰基酶7.26; 610. 氧化脱氢11. 乙酰辅酶细胞质线粒体乙醛酸循环体6. 3-磷酸甘油;脂酰-CoA;二脂酰8. 1 个乙酰辅酶A9.6; 7;A; NADPH; ATP; HCO3-12. 葡萄糖分解;脂肪酸氧化;磷酸戊糖途径脱酸; 三羧酸14. 软脂酸;线粒体;二、题1.D2.D3.C4.C13、苹果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裂解酶;三羧酸;苹果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裂解酶;三竣酸;细胞质选5.C6.C7.D15. 线粒体;FAD; NAD+择8.C9.A10.B三、是非题1. V 2. X 3. V 4. V 5. Xx 9.

33、,10. x 11. x四、名词解释(略)五、问答题2.糖类在体内经水解产生单糖,像葡萄糖可通过有氧氧化生成乙酰6. V 7. X 8.CoA,作为脂肪酸合成原料合成脂肪酸,因此脂肪也是糖的贮存形式之一。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也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来源。5.这是因为竣化反应利用 ATP供给能量,能量贮存在丙二酸单酰辅酶 A中,当缩合反应发 生时,丙二酸单酰辅酶 A脱竣放出大量的能供给二碳片断与乙酰 CoA缩合所需的能量,反应 过程中自由能降低,使丙二酸单酰辅酶 A与乙酰辅酶A的缩合反应比二个乙酰辅酶 A分子缩 合更容易进行。六、计算题1、 112mol/L2、 20

34、mol/L核苷酸代谢一、选择题1 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为:A、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C、 甘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E、蛋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2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合成途径中首先合成的是:A 、 AMPB 、 GMPXMPE、 CMP3生成脱氧核苷酸时,核糖转变为脱氧核糖发生在:A、 1 焦磷酸5磷酸核糖水平平D二磷酸核昔水平4下列氨基酸中,直接参与嘌呤环和嘧啶环合成的是:A、 天冬氨酸B、 谷氨酰胺酸5.喋吟环中的 N7来于:A、 天冬氨酸B、 谷氨酰胺酸6嘧啶环的原子来源于:A、 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甲酰磷酸C氨甲酰磷酸天冬酰胺B、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D、 蛋氨酸、 天冬酰胺、谷氨酸C

35、、 IMPD 、B、核昔水平C 一磷酸核背水E、三磷酸核昔水平C甘氨酸口谷氨C甲酸盐口甘氨B、 天冬氨酸氨D甘氨酸 甲酸盐7.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途径是B、 在脱氧核糖上合D在碱基上合成核糖PRPP; IMP2嘌呤环的C4、 C5 来自来自;N3和N9来自3.喀咤环的N1、C6来自4核糖核酸在是、; XMP; C2 和 C8 来自; C6。;和N3来自。酶催化下还原为脱氧核糖核酸,其底物A、从头合成成碱基C核糖核甘酸还原二、填空题1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分别是合成途径 。酶的水解部的水解部位是特定的序列。氧核苷酸是而生成的。三、是非题1 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都是先合成碱基环,然后再与5核糖核酸有

36、和6催化水解多核苷酸内部的磷酸二酯键时,位是随机的,7胸腺嘧啶脱由经PRP阪应生成核甘酸。2.AM*成需要GTPGMPW要ATR因此ATP和GTP任何一种的减少都使另一种的合成降低。3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相应的核糖核苷二磷酸在酶催化下还原脱氧生成的。四、名词解释从头合成途径补救途径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五、问答题1 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是如何合成的?2核酸分解代谢的途径怎样?关键性的酶有那些?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A5.D6.B7.C二、填空题1.磷酸核糖焦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黄嘌呤核苷酸2.甘氨酸甲酸盐CO2谷氨酰胺3.天冬氨酸氨甲酰磷酸4.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ADP

37、GDPCDPUDP5.从头合成途径补救途径6.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7.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MP)甲基化三、是非题1.X2.V3.V四、略。五、问答题1.二者的合成都是由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提供核糖,喋吟核甘酸是在PRPP±合成其喋吟环,喀咤核甘酸是先合成喀咤环,然后再与PRPP吉合。2 .核酸的分解途径为经酶催化分解为核苷酸,关键性的酶有: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和核酸限制性内切酶。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一、填空题1 根据蛋白酶作用肽键的位置,蛋白酶可分为酶和酶两类,胰蛋白酶则属于酶。2 转氨酶类属于双成分酶,其共有的辅基为或;谷草转氨酶促反应中氨基供体为氨酸,而氨基的

38、受体为该种酶促反应可表示为。3 植物中联合脱氨基作用需要酶类和4在线粒体内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多为酸经 L- 谷氨酸氢酶作用生成的酮酸为酶联合作用,可使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同时谷氨,这一产物可进入循环最终氧化为CO2和H2Q5动植物中尿素生成是通循环进行的,此循环每进行一周可产生一分子尿素,其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氨基分别来自于和。每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分子ATP。6根据反应填空()()()氨酸()酸7 氨基酸氧化脱氨产生的a-酮酸代谢主要去向是、8 .固氮酶除了可使N2还原成以外,还能对其它含有三键的物质还原,如等。该酶促作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形式为。9 .生物界以NADH或NADPH为辅酶硝酸还

39、原酶有三个类别,其中高等植物子叶中则以硝酸还原酸酶为主,在绿藻、酵母中存在着硝酸还原酶或硝酸还原酶。10硝酸还原酶催化机理如下图请填空完成反应过程。NAD(P)H2Cytb557NO-+H2O还原型2Cytb-557氧化而此电子供体在还原子时的电子NAD(P)+型NO3-11亚硝酸还原酶的电子供体为或氢则来自于或12氨同化(植物组织中)通过谷氨酸循环进行,循环所需要的两种酶分别为它们催化的反应分别表示。团中的四种形、; 能提请写出其中的三C、 磷酸吡哆醛口 口比哆)B、NADPI+硝酸还原酶13写出常见的一碳基式、供一碳基团的氨基酸也有许多种、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相应字母填入括号中)1 谷丙

40、转氨酶的辅基是()A口比哆醛B、磷酸口比哆醇E、磷酸口比哆胺2存在于植物子叶中和绿藻中的硝酸还原酶是(ANADH-硝酸还原酶C Fd一硝酸还原酶DNAD(P)H一硝酸还原酶3硝酸还原酶属于诱导酶,下列因素中哪一种为最佳诱导物(C、 亚 硝 酸A、硝酸盐B、光照盐Dk水分4固氮酶描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固氮酶是由铝铁蛋白质构成的寡聚蛋白B、固氮酶是由铝铁蛋白质和铁蛋白构成寡聚蛋白C固氮酶活性中心富含Fe原子和S2-离子D固氮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只对N2起还原作用5根据下表内容判断,不能生成糖类的氨基酸为()氨基酸降解中产生的a-酮酸氨基酸终产物A、丙、丝、半胱、甘、苏丙酮酸B、甲硫、异亮、然琥珀酰

41、CoAC、精、脯、组、谷(-NH2)a-酮戊二酸D、苯丙、酪、赖、色乙酰乙酸6一般认为植物中运输贮藏氨的普遍方式是()A经谷氨酰胺合成酶作用,NH3fcT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B、经天冬酰胺合成酶作用,NH3tl天冬氨酸合成天冬酰胺;C经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DK与有机酸结合成镂盐。7.对于植物来说NH3同化的主要途径是()A氨基甲酰磷酸酶NH3+CO2H2NCOPO322ATP+H2OB、NH3+J谷氨酸2ADP+Pi氨基甲酰磷酸谷氨酰胺合成酶L-谷氨酰胺C、 a- 酮戊二酸+NH3+NA(D P) H2D喋吟核甘酸循环8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 叶 酸B、素DK焦磷酸硫胺素9代谢过程中,可作为

42、活性甲基的直接供体是(A甲硫氨酸B s一腺甘蛋酸ATPADP+PiL- 谷氨酸+NAD( P) +H2O氢叶酸)C、甘氨酸C、 生 物D胆10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A、鸟氨酸B、胍氨酸C、精氨酸D精氨琥珀酸11 .糖分解代谢中a-酮酸由转氨基作用可产生的氨基酸为()A苯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B、甲硫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G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D、天冬酰胺、精氨酸、赖氨酸12 .NH3经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的主要生理意义是()A对哺乳动物来说可消除NH3性,产生尿素由尿排泄R对某些植物来说不仅可消除NH3毒性,并且是NH3贮存的一种形式G是鸟氨酸合成的重要途径D、是

43、精氨酸合成的主要途径13 植物生长激素b-吲哚乙酸可由氨基酸脱去羧基后一步转变而成,该种氨基酸是()A苯丙氨酸B、色氨酸C、组氨酸D、精氨酸14参与嘧啶合成氨基酸是()A谷氨酸B、赖氨酸C、天冬氨酸D、精氨酸15可作为一碳基团供体的氨基酸有许多,下列的所给的氨基酸中哪一种则不可能提供一碳基团()C、甲硫氨酸D、)C、天冬氨酸D、)C、 嘧啶碱D、以氧化脱氨基作用D转氨基作用A丝氨酸B、甘氨酸丙氨酸16经脱羧酶催化脱羧后可生成g-氨基丁酸的是(A赖氨酸B、谷氨酸精氨酸17谷氨酸甘氨酸可共同参与下列物质合成的是(A、辅酶AB、嘌呤碱叶绿素18下列过程不能脱去氨基的是()A联合脱氨基作用G喋吟核甘酸

44、循环三、解释名词I 肽链内切酶2肽链端解酶、羧基肽酶、氨基肽酶3联合脱氨基作用4转氨基作用5氨同化6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7一碳单位(基团)8蛋白质互补作用9必需氨基酸10非必需氨基酸II 氨基酸脱羧基作用12非氧化脱氨基作用四、判断题1.L-谷氨酸脱氨酶不仅可以使L-谷氨酸脱氨基,同时也是联合脱氨基作用不可缺少的重要酶。()2许多氨基酸氧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因此大多数氨基酸可通过氧化脱氨基作用脱去氨基。()3蛋白酶属于单成酶,分子中含有活性巯基(-SH),因此烷化剂,重金属离子都能抑制此类酶的活性。()4氨基酸的碳骨架可由糖分解代谢过程中的a-酮酸或其它中间代谢物提供,反

45、过来过剩的氨基酸分解代谢中碳骨架也可通过糖异生途径合成糖。()5植物细胞内,硝酸还原酶存在于胞质中,因此,该酶促反应的氢(电子和质子)供体NADH或NAPH&要来自于糖分代谢。()6植物界亚硝酸还原酶存在绿色组织的叶绿体中,光合作用中还原态的铁氧还蛋白(Fd)可为亚硝酸还原提供电子。()7亚硝酸还原酶的辅基是铁卟啉衍生物,当植物缺铁时亚硝酸的还原受阻。()8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如下:a-酮戊二酸+NH3+NADPH+H+L-谷氨+N+NADP+H2O该酶由于广泛存在,因此该酶促反应也是植物氨同化的主要途径之一。()9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促反应是植物及某些微生物氨同化的主要方式之一。()1

46、0 磷酸吡哆醛是转氨酶的辅基,转氨酶促反应过程中,其中醛基可作为催化基团能与底物形成共价化合物,即SchfTs碱。()11 .动植物组织中广泛存在转氨酶,需要a-酮戊二酸作为氨基受体,因此它们对与之相偶联的两个底物中的一个底物,即a-酮戊二酸是专一的,而对另一个底物则无严格的专一性。()12脱羧酶的辅酶是1磷酸毗醛。()13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是针对人和哺乳动物而言的,它们意即人或动物不需或必需而言的。()14鸟氨酸循环(一般认为)第一步反应是从鸟氨酸参与的反应开始,首先生成瓜氨酸,而最后则以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后,鸟氨酸重新生成而结束一个循环的。()15.NADPH®肖酸还原酶是

47、寡聚酶,它以FAD和铝为辅因子,这些辅因子参与电子传递。()16四氢叶酸结构为H2N它可作为一碳基团转移酶的辅酶,在一碳基团传递过程中,N7及N10常常是一碳基团的推带部位。()17 磷酸甘油酸作为糖代谢中间物,它可以植物细胞内转变为丝氨酸及半胱氨酸。()18组氨酸生物合成中的碳架来自于1.5-二磷酸核糖。()19丝氨酸在一碳基团转移酶作用下反应是HOCH2CHCOOHFH4NH2转移酶H2NCH2COOHN10CH2OHFH4甘说明丝氨酸提供白一碳基团为-CH2OH而N10-CH2OHFH则是N10携带着羟甲基的四氢叶酸。()五、简答题及计算题:1 计算1mol的丙氨酸在植物或动物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多个摩尔的ATP。2简明叙述尿素形成的机理和意义。3简述植物界普遍存在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天冬酰胺合成酶的作用及意义。4简述自然界氮素如何循环。5生物固氮中,固氮酶促反应需要满足哪些条件。6高等植物中的硝酸还原酶与光合细菌中硝酸还原酶有哪些类别和特点。7高含蛋白质的食品腐败往往会引起人畜食物中毒,简述基原因。8以丙氨基为例说明生糖氨基本转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