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系统与设备的URS_第1页
生物发酵系统与设备的URS_第2页
生物发酵系统与设备的URS_第3页
生物发酵系统与设备的URS_第4页
生物发酵系统与设备的UR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生物发酵系统与设备的URS文章来源:中国制药网20091-29浏览次数:627中国制药网摘要:从GMP要求和生物培养工艺的要求两个方面出发,阐述了生物发酵系统与设备的URS,从而引申出URS编制要点,供生物发酵工程项目的技术同行参考。关键词:生物发酵;系统设备;URS(用户需求标准)随着我国生物医药技术的蓬勃发展,生物发酵系统(也称为生物培养)项目越来越多,无论是工业化大发酵,如抗生素原料药的发酵、氨基酸和有机酸(柠檬酸,乳酸)的发酵、酶制剂、酵母或淀粉糖的发酵,还是各种生物疫苗、动植物细胞的发酵等。品种众多,生产规模大小也不一,大到凡白

2、立方米容积,小到几千升容积的发酵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要系统或设备的需求标准的建立。对URS而言,生物发酵系统设备的URS编写就越显其重要性。因此,如何切合生产实际、结合发酵的品种和培养工艺的要求,编写出既合理乂实用的URS是生物发酵系统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第一步,这也是生物发酵项目的招投标、设备制造、工程系统安装调试的基本依据条件。1生物发酵系统设备URS的范围生物发酵系统设备的URS文件可以分两个部分,即生物发酵主系统设备和与之配套的辅助系统设备(亦称发酵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物发酵主系统由菌种保存、解冻复活、移种、生物培养器(发酵罐)及其支持控制系统、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以及输送系统组成

3、;生物发酵的辅助系统是由与之相关联的工艺用水系统(纯化用水及注射用水)、无菌压缩气体系统(空气,氮气,CO。气体等)、固液分离系统(如离心分离、膜过滤、板框过滤等)、发酵液的收集系统、发酵液的贮存与冷藏等组成。2生物发酵主系统设备URS的编制依据2.1发酵流程生物发酵的过程是一组涉及多相、多组分、非线性的生物化学反应,也是一组群体性的生物生长过程,是人们把预先选定的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在一组密闭的系统中按其生长规律与生长发育条件的代谢过程,常见的流程见图1。2 / 13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3生物培养(生物发酵)工艺渐呈(图一)低温冰箱-70C茴种斜面抱子三角

4、烧瓶250500m I摇床培养去收爱犍I培养基I J基力一菌I配制II过滤除菌培养基储罐 已灭窗5 / 13图1生物培养(发酵)工艺流程图2.2GMP对生物发酵设备的要求结合GMP对设备的要求以及生物发酵本身的特点,在编制生物发酵系统设备URS文件时应具备下列几个条件:(1)设备(发酵罐)的材质要求.与培养基(包括补料物质)、发酵液(微生物、细菌、疫苗、细胞等)相接触的材质必须是无毒性、耐腐蚀、不吸收上述物质、不与上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制成。经常选用的材料是316L、304L、304、316;(2)生物发酵罐因整个生物培养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罐体要有SIP过程,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应符合钢制压

5、力容器(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4709-200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以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标准。同时,发酵罐的内表面应光滑、无死角,防止积沉物料,发酵结束后易清洗灭菌:(3)生物发酵罐的外接件应坚持三个方便,即安装拆卸、清洗灭菌与操作维修方便,并能承受高压蒸汽灭菌;(4)生物发酵罐在培养过程中涉及活性物质,因此须符合生物安全标准,既要做到防止一切外界微生物的污染,也要能防止发酵罐内的培养物质不污染周围环境。因而,生物发酵罐应该是一个密封性能良好的系统装置,共放空、排放罐内气体与液体等需经过滤装置除去活性物质;(5)生物发酵罐应具

6、备优良的传质/传热效果、优良的物料混合性能,以便于提供培养物的最佳生长温度。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除了能充分混合均匀外,又要做到不能打碎动物细胞,以保证生物发酵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2.3培养工艺对生物发酵系统的要求2。3.1培养基的配制、火菌和输送方式生物发酵是一群生物体的生长繁殖过程,而培养基是提供给微生物或细胞生长、繁殖并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一组营养物质.一个良好的合适的培养基配比是经过不断实践、调整与改进而筛选出来的最优化组合,它的基本组分是由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微量元素)等组成。培养基(包括发酵过程中的补料物质)的理化性质、配制方式都应描述清楚,作为制订URS文件的依据。培养基配制后

7、的灭菌方式是采用热力灭菌还是过滤除菌、配料罐的大小、搅拌型式等也应一一描述出来。此外,配比后的贮存方式以及输送到下工序(种子罐,发酵罐)的方式是用压缩气体输送、真空输送,还是采用泵输送,这些须在URS文件中描述。2.3.2生物发酵过程编制生物发酵系统技术文件的基础是为了解生物发酵的过程.影响发酵过程的主要因素如下,其应在URS文件中详细注明其控制范围和控制方式.(D温度对生物发酵过程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或细胞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微生物或细胞的培养温度都是嗜中性的,这要求对培养过程中发酵液的温度加以控制。根据不同品种及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发酵罐内的温度加以控制调行,从而选择最适合的培养

8、温度,以利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2)pH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发酵液的pH值会直接影响微生物或细胞的生长与繁殖。培养基的种类、微生物或细胞的代谢过程都会影响发酵液的pH值.为了保障生物发酵的正常进行,必须随时对发酵液中pH进行调节与控制。方式有多种,可以直接加入酸碱进行调优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或加入某些不影响发酵的缓冲剂进行调除此外,pH调行方式及pH值控制范围的描述关系到生物发酵系统中pH调节装置的配备.(3)通气搅拌(溶解氧)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对培养液进行通气搅拌直接关系到氧在培养液中的溶解量,并影响发酵物的产量。对需氧发酵的品种而言,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繁殖,为了增加培养液中氧

9、的含量,须对培养液进行通气搅拌加速氧在培养液中的溶解和传递。微生物或细胞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氧的需求量也不同,用什么方式与如何调行含氧量均应描述清楚。一般可以通过调节搅拌的转速和通气的流量,来加以控制。(4)泡沫的产生对发酵的影响。由于大量空气的通入并与培养液进行气液混合,发酵过程中的通气加上机械搅拌,极易产生泡沫。大量泡沫的产生不仅使发酵罐的装填系数降低,而且能使发酵液从排气管或轴封处产生逃液现象,相应产量减少,通气效果下降,抑制了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而这种以无菌空气和生物代谢时产生的气体为分散相,以培养液为连续相形成的泡沫,可以用机械方式或加入化学消泡剂办法加以消除,在编制文件时也应注明用什么方

10、式消除泡沫。(5)中间补料对生物发酵系统的影响。中间补料指的是在发酵过程中,针对生物生长的不同时期补充某些营养物质,共可以满足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提高发酵的产量。中间补料以补充碳源和能量物质,如糖类(液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乳糖等)、氮源(如酵母粉、蛋白陈、尿素等)及微量元素(如磷酸盐,ZnSOi、CoCL等),当然中间也有补水或补全料(按培养基配比)。另外,中间补料方式有流加式或滴加式,这种方式兼用或单独使用。(6)培养物(生物)的代谢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微生物或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不断地生长、发育、繁殖与增大,培养液中的成分也不断地变化。如何去掌握这些因生物代谢而发生的变化

11、?使生物发酵朝着有利于提高产量的方向发展,可以通过分析监控与调行细胞的数量(含量,效价,表达率等)、pH值、糖的含量、级基酸与经氮的含量、磷的含量以及细胞浓度与形态来加以控制.(7)特殊要求对生物发酵过程的影响。在生物发酵系统中,还有一些特殊方式常被采用,尤其是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发酵培养过程中,常用微载体发酵的方式进行生物培养,在URS文件中也必须加以描述.微载体顾名思义指的是直径50250口叫能够适合细胞贴壁生长繁殖的一种微珠,微载体发酵是常用的一种细胞培养方式。在生物发酵中常用的培养方式有二种:一种是悬浮培养(培养对象悬浮于发酵培养液中生长繁殖):另一种是贴壁培养(培养物附着于固体表而生长繁

12、殖),如某些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可以利用微载体比表面积大、均匀性好、表而光滑,利于细胞贴壁附着生长,采用微载体贴壁培养加悬浮培养的方式进行发酵。由于微载体对细胞无毒害作用,与动物细胞相容性好,更利于这种表而比较脆弱的细胞的生长与繁殖。(8)对进行微载体发酵的项目在发酵罐、工艺管道、泵、配料罐等装置都要与之相适应。此外,还有气升式发酵,若培养工艺有此要求也应列出加以说明.2.3.3发酵液分离方式与收集生物发酵结束后,有的品种收集发酵液的上清液,有的品种收集固形物(如菌丝体或细胞),无论收集液体或固体发酵后都要进行固液分离.常采用的方式有离心分离、板框过滤、碟式过滤器及膜分离等几种。可根据发酵液的物

13、理性状,如黏度、固含量、菌丝体的形态来选择一项合适的分离方式。分离后需进行贮存,选择合适的收集辘,把分离后的清夜或细胞收集贮藏,备下工序提取纯化使用。3生物发酵系统工程设备URS文件要点3.1发酵工艺流程和主设备的URS要点3。1.1工艺流程生物发酵系统无论项目大小,其工艺流程均要描述清楚,是采用单级(单罐),还是采用多级(二级、三级发酵)。一般视发酵品种,生产规模大小而定。单级(单罐)常用在小规模的项目,多级发酵指的是常被采用的三级发酵(见图2所示)。发酵工艺流程确定后再对主体设备(发酵罐)进行技术要求的描述。江印了黛假培界*产式齐/BJgWL图2单级、二级、三级生物发酵工艺流程图3。屋2.

14、发酵罐(生物培养器)的构成及技术要求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首先根据项目的生产规模列出发酵系统所需用的发酵罐的规格大小及数量。3cl.2。1可用下列表格形式明确标示出来:名称物料工作容积全容积分数说明一级种子培养罐二级种子培养罐三级生产发酵罐配料罐收获罐3.1.2。2发酵罐(种子罐与生产罐)本体发酵罐又被称为生物反应器,或生物培养罐.先定罐体的规格大小,如有效工作容积、全容积、最小工作容积、径高比例(常用2:13:1)、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电源配置)、罐内工作状况、工作温度(常用3537)、灭菌温度(121,30分钟)、最高设计温度(135),设计压力(0。

15、300.40MPa)、材质(本体316L、夹套及外保温层304)等。加工制造规范为中国压力容器规范。此外,还有与发酵罐相关联的工艺管接口种类与方位.(1)发酵罐上封头工艺管接口。常有人/手孔、搅拌器口、压力表口、灯视镜、CIP接口、排气口、液位计探头、压力探头、泡沫剂加入口、进料/补料口以及灭菌蒸汽口等;(2)发酵罐筒身工艺管接口。常有取样口、检测口(pH、DO、T、浊度等)、混合气体加入口以及条型视镜等;(3)筒体夹套(如整体夹套、半管夹套、蜂窝夹套)接口。常有加热蒸汽/热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加热蒸汽出口/冷却水进口;(4)发酵罐下封头工艺管接口,搅拌机口(下搅拌用)出料口;(5)发酵罐内附

16、件,如挡流板(或冷却蛇管)、空气分布器、喷淋球:(6)发酵罐的操作架台。3.1。2。3发酵罐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在发酵罐中起重要作用,在技术文件中应重点描述。具体有:搅拌轴及连轴器、轴封(双端面机械密封)、桨叶型式(有效选择)、搅拌功率、搅拌转速以及调节方式等.此外还有材质与表面处理的要求(RaW0。4um),特殊要求电抛RaWO。3口其桨叶选择见图3。5 / 13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剪切力较大剪切力较小直叶式桨叶斜叶式茶叶竖向流动形式剪切力小推进式叶轮特别式桨叶图3常用的搅拌桨叶假若工程项目为动物细胞的话,发酵时宜选择剪切力小的桨叶,避免打碎动物细胞.有特殊

17、要求的,还可以根据细胞脆弱程度试验设计特殊结构桨叶的搅拌装置,既能使发酵液充分混合均匀,又不打碎动物细胞。桨叶的层数可以根据发酵罐的大小及发酵工艺对搅拌要求选择单层、双层或三层搅拌装置的调行转速,宜选用变频器进行变频调速,并与控制系统相关联。3。1。3生物发酵系统工艺参数的检测与控制3.1。3。1生物发酵的过程控制在技术文件中对发酵的控制要引入生物发酵系统过程控制的概念,这样可以规避因为设备和管道系统的设计本身的缺陷,以及因为发酵过程中各种因素造成的失误带来的偏差和污染。生物发酵的过程控制,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物料(培养基、发酵液)输送转移过程的控制:(2)发酵接种,移种过程的控制:(3)

18、生物培养过程的控制;(4)取样阀及管道的灭菌过程的控制;(5)罐体与管道CIP过程的控制;(6)罐体与管道SIP过程的控制。3.1.3o2生物发酵常见的检测控制参数7 / 13项目指标范围监测口方位温度315口)土口,5罐体下半部PH10.1(2 12.0)为s耀体下半部DO0-200%0.5罐体下半部压力0.20-0.30MP9耀体上封头液位液位传感器或侧面条型视箱消沫清除泡沫机械或消泡剂补料流量计或称重按工艺转速080r.p.m.变频调速浊度细胞浓度罐体下半部.常用的参数指标及控制范围见下表(供参考):(1)温度,如发酵罐内培养液的温度(C)、空罐火菌时的温度()、排放管末端(最冷点)的温

19、度(C)等。控制方式:测定、显示与记录:(2)pH值,发酵液pH值的测定、显示、记录与控制。调节方式为调节酸碱的加入量;(3)溶氧(DO),测定、记录与控制。溶氧与通气流量的关联控制,溶氧与搅拌转速的关联控制;(4)压力,发酵罐内压力显示、记录与控制。可用调的发酵罐的排气量来控制罐内压力,隔膜式压力表现场显示,压力传感器进行远程控制:(5)搅拌转速,由变频器进行调节与控制;(6)气体(空气、氧气、CO:等)流量的控制、显示、调节和监控;(7)浊度的测定,以检测罐内细胞浓度;(8)进料量的调行与控制,如对培养基、补料等流量的控制,可使用流量计、流量传感器和控制系统;(9)消泡控制,用控制化学消沫

20、剂的加入量进行控制,同时搅拌装置上的消沫桨叶也起消泡作用;(10)发酵罐内液位控制,液位显示与记录;(11)自动报警装置。常用参数指标及控制范围可参见表2.3。1.3e3生物发酵控制系统的组成(1)发酵现场控制(又称下位机)数据显示与控制操作为图解式触摸屏,有中文菜单与界面,用于数据处理。如:1)当前数据的现场显示与运行状态的显示:2)发酵培养曲线的显示;3)操作功能的切换,人工手动与自动操作的相互切换;4)T、pH、DO、转速、液位、补料量等的实时记录与控制。(2)发酵过程的远程控制(又称上位机)发酵工艺参数的设定、校正与修改,密码授权,数据的贮存,批极的形成,自动打印,越限报警,发酵历史培

21、养曲线的显示与贮存。对控制系统的要求:性能先进,运行稳定,模块化组合设计,操作简便,维护方便.(3)发酵控制系统的编程(又称软件包)发酵系统中各工艺过程的数据显示与记录,远程控制接口,中央操作平台,符合GMP要求的工艺文件管理,操作人员与管理技术人员的授权,可以追踪的工艺参数记录。网络通讯系统可以自动形成符合要求的发酵生产批板,与其它仪器和部门的连结工作.3.1。3.4生物发酵项目控制的关键点(1)搅拌。搅拌转速的控制,变频调速,并与DO相关联,培养基与生物之间的均匀混合,利用培养可增加产量:图4发酵耀中难渚洗的部位示意预热阶段18105节加热阶段121七族系改正或者删除灭菌阶段121七,3。

22、分钟冷却阶段罐及管道冷去口干爆(2)温度。三个控制关键维持阶段罐体维持正压点。1)培养温度,按工艺要求进表2常用SIP过程行调管控制;2)灭菌温度121,30分钟;3)排放管末端温度;(3)通气。经过气体分布器进入罐体内,流量控制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氧的传送速率与泡沫的形成:(4)溶氧.与搅拌、通气相关联,检测与控制发酵液中氧的含量:(5)pH。以酸、碱缓冲剂的加入量调在发酵液的pH值:(6)补料。各类补料品种的加入流量、方式、时间,控制生物的培养。生物发酵的控制项目与参数视发酵品种的不同以及培养工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3.1。4发酵罐附属部件的选择调节pH用的酸碱罐及其输送泵,排气过滤器及换热器,

23、消泡剂贮罐及其输送泵,补料液贮罐及其输送泵,夹套加热用的热水罐及泵,夹套冷却用的冷水罐及泵。3。2生物发酵罐CIP与SIP部分的URS要点3. 2.1发酵系统的CIP工作站设备的清洗验证也是GMP规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生物发酵系统也不例外。在不拆开或移位的状态下,对发酵罐及其工艺管道使用喷淋球,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下,对发酵罐及管道系统的内表面进行喷淋清洗,达到清洗的目的。常采用设立移动式CIP工作站(对中小型发酵罐)及固定式CIP工作站的方式来完成.(1)发酵罐中难清洗的部位(见图4)。发酵罐中难清洗部位,如桨叶部位、档板部分、空气分布器、连轴器、上封头、配管末端等。(2)常用的清洗方

24、法。一般先用7090热水清洗,再用1020%浓度的碱液清洗,最后用纯化水冲洗干净。对于难清洗的物料或者大型发酵罐,除了在罐顶部安装喷淋球外,还应考虑在罐体的侧面或底部安装喷淋球清洗装置。(3)一个实用性的CIP工作站的组成:1)水罐(热水),夹套加热或换热器加热:2)酸罐(清洗剂),夹套加热或换热器加热;3)碱罐(清洗剂),夹套加热或换热器加热;4)纯水罐,夹套加热或换热器加热:5)管道、泵、阀和切换板;6)电气自控系统。用于生物发酵工程上典型CIP工作站(见图5、图6)。依据发酵系统生产的规模、罐体大小、管道构成等来选择合适的CIP工作站。3。2。2发酵系统SIP过程3o2.2.1常用SIP

25、过程(见表2)9 / 13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生物发酵辅助系统工艺管道系统物料管道管接件用水管道管接件用气管道管接件排放管道管接件工艺用水系统城市自来水她化水注射用水(蒸谣水)工艺用气系统蒸汽工业蒸汽兜逢蒸汽空气仪表用气发酵用气其它气体氮气(4)二氧化碳CCO2)表3生物发酵系统工程的辅助系统组图5典型的CIF站流程图6典型的CJT站12 / 133.2.2。2常用SIP控制要求可进行PLC人机对话界而,触摸屏图示,操作平台,控制参数有:T、P、时间、电导率、液位、流量、流速等。3.2。2。3slp注意点SIP火菌后,发酵系统的罐及管道在规定的有效待用时间使用,越时需重新灭菌。3。3生物发酵辅助系统URS的要点3。3。1生物发酵系统工程的辅助系统组成生物发酵系统工程的辅助系统又称为支持系统,主要方面见表3.4。3.2辅助系统的URS要点依据生物发酵生产规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上面三个辅助系统的材料、用量和指标。(1)工艺管道系统。包括管道、管接件、泵、阀等。按用途分类列表,说明材质、规格大小、数量以及品牌:(2)工艺用水系统。计算三种工艺用水的耗用量,以确定管径大小,且描述用水的质量标准。尤其是纯化水及蒸储水,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3)工艺用气系统。在业主提供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后,可以按不同的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