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模板_第1页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模板_第2页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模板_第3页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模板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1、高频淬火淬硬层浅( 1.52mm )、硬度高、工件不易氧化、变形小、淬火质量好、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摩擦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如一般较小的齿轮、轴类(所用材料为 45 号钢、 40Cr );2、中频淬火淬硬层较深(35mm ),适用于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零件,如曲轴、大齿轮、磨床主轴等(所用材料为45 号钢、 40Cr 、9Mn2V 和球墨铸铁)。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利用电磁感应、集肤效应、涡流和电阻热等电磁原理,使工件表层快速加热,并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将工件放在铜管制成的感应器内,当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感应器时,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工件产生感应电流,由

2、于集肤效应和涡流的作用,工件表层的高密度交流电产生的电阻热,迅速加热工件表层,很快达到淬火温度,随即喷水冷却,工件表层被淬硬感应加热时,工件截面上感应电流的分布状态与电流频率有关。电流频率愈高,集肤效应愈强,感应电流集中的表层就愈薄,这样加热层深度与淬硬层深度也就愈薄因此,可通过调节电流频率来获得不同的淬硬层深度。常用感应加热种类及应用见表 5-3感应加热速度极快,只需几秒或十几秒。淬火层马氏体组织细小,机械性能好。工件表面不易氧化脱碳,变形也小,而且淬硬层深度易控制,质量稳定,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常用于中碳钢或中碳低合金钢工件,例如 45、40Cr 、40MnB 等。也可用于高碳工具

3、钢或铸铁件,一般零件淬硬层深度约为半径的 110 时,即可得到强度、耐疲劳性和韧性的良好配合。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不宜用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因感应器制作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困难表 5-3 感应加热种类及应用范围感应加热类型常用频率一般淬硬层深度 m m应 用 范 围高频感应加热200 1000kHz 0.5 2.5中小模数齿轮及中小尺寸的轴类零件中频感应加热2500 8000Hz 2 10较大尺寸的轴和大中模数齿轮工频感应加热火50Hz10 20较大直径零件穿透加热,大直径零件如轧辊、火车车轮的表面淬超音频感应加热3036kHz淬硬层能沿工件轮廓分中小模数齿轮表面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

4、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心部韧性和塑性 (即表面淬火 ),或同时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以获得耐蚀、耐酸、耐碱性 ,及表面硬度比前者更高 (即化学热处理 )的方法。火焰表面淬火用乙炔 -氧或煤气 -氧的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喷射到零件表面上,快速加热,当达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或用乳化液进行冷却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淬透层深度一般为 2-6mm ,过深往往引起零件表面严重过热,易产生淬火裂纹。表面硬度:钢可达 HRC65 ,灰铸铁为 HRC40-48 ,合金铸铁为 HRC43-52这种方法简便,无需特殊设备,但易过热,淬火效果不稳定,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适用于单件或小批生产的大型零件和需要局部淬

5、火的工具或零件,如大型轴类、大模数齿轮等常用钢材为中碳钢,如 35 、45 及中碳合金结构钢 (合金元素 =10-15mm高频感应加热: 电流频率在 100500 kHz(千赫),有效淬硬深度为 0.52 mm(毫米),主要用于要求淬硬层较薄的中、小型零件,如小模数齿轮、中小型轴等。中频感应加热:电流频率在50010000 Hz (赫),有效淬硬深度为210 mm (毫米),主要用于要求淬硬层要求较深的零件,如中等模数的齿轮、大模数齿轮、直径较大的轴等。表面淬火零件的中间热处理是调质表面淬火缺点:处理复杂零件比渗碳困难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常用中碳钢 (0.4-0.5%C) 和中碳合金结构钢

6、,也可用高碳工具钢和低合金结构钢,以及铸铁。一般零件淬透层深度为半径的1/10 左右时,可得到强度、耐疲劳性和韧性的最好配合。对于小直径 10-20mm 的零件,建议用较深的淬透层深度对于截面较大的零件可取较浅的淬透层深度,即小于半径,即可达半径的1/10 以下。1/5;1,工作于摩擦条件下的零件,如一般小齿轮、轴45 、40Cr 、42MnVB ;高频淬火,淬深1.5-2mm2,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零件,如曲轴、大齿轮、磨床主轴等45 、40Cr 、65Mn 、9Mn2V 、球墨铸铁;中频淬火,淬深3-5mm3 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大型零件,如冷轧辊等9Cr2Mo 、9Cr2W ;工频淬火,淬深 =10-15mm表面淬火、普通淬火后碳钢的疲劳强度比较含碳量 %热处理方法扭转弯曲疲劳强度0.33高频表面淬火6000.33火焰表面淬火3500.33电炉内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