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站燃煤锅炉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措施1概述氮氧化物NOX是燃煤电厂烟气排放三大有害物(SO2,NOX及总悬浮颗粒物TSP)之一。从污染角度考虑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统称为NOX。在绝大多数燃烧方式下,主要成分是NO,约占NOX的90%多。NO是无色、无刺激气味的不活泼气体,在大气中的NO会迅速被氧化成NO2。NO2是棕红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NOX可刺激肺使,使人较难抵抗感冒之类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有问题的人士如哮喘病患者,较易受二氧化氮影响。NOX的生成主要由热力NOX和燃料NOX两部分组成,前者由参与燃烧的空气中所含的N2生成,后者由燃料本身的氮元素生成。在燃烧过程中降低NOX的
2、生成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分级燃烧,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浓度和降低火焰温度。此外还可以采用烟气处理技术在燃烧后降低烟气中NOX含量。2国内外排放标准的比较目前NOX的允许排放量标准在全世界倾向于更严格。各国对NOX的排放限制各不相同,限制非常严格的如德国,对300MW以上的机组,规定了200mg/m3的严格标准(本文所指NOX的数值如无特别说明,为标准状况下,O2=6%,NOX为按NO2计算的干烟气中NOX含量),按这一标准,仅采用燃烧技术的改进目前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安装烟气净化处理的特殊装置。3国外降低NOX排放的研究采用LNB(低NOX燃烧器)可降低NOX排放40%65%。采用LNB时一般与燃尽风(
3、OFA)燃烧配合实施。3. 1低NOX燃烧器(1)直流浓淡燃烧器最为典型的是日本三菱的pm型(PollutionMinimum)燃烧器。其特点使用最简单的惯性煤粉浓缩器将一次风煤粉流分为两股,一股为富燃料风粉流,另一股为贫燃料风粉流。(2)旋流浓淡燃烧器通过改进燃烧器出口结构,形成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国外B&W公司,MitsuiBabcock公司等不断有新的业绩。3.2燃尽风(OFA)燃烧大约占10%25%的二次风从燃烧器上方设置的燃尽风喷口送入炉膛。其目的使燃烧器的炉内燃烧分2个阶段:主燃烧区火焰温度降低,热力型和燃料型NOX生成均减少,当烟气上升至OFA喷口时,未完全燃烧的燃料可燃物和部分还原性气体重新燃烧,此处燃烧温度低于主燃烧区,保证降低NOX和完全燃烧。3.3磨煤机煤粉分离器的研究美国巴威公司有旋转型的煤粉分离器。德国在一些机组改造时也改用旋转分离器。在三菱低NOX燃烧系统中的中速磨煤机或钢球磨煤机上部装有三菱旋转式分离器(MRS)。如同常规分离器一样,从MRS出来的粗粉再次磨成细粉进入燃烧器。在MRS的旋流叶的作用下可提供更合适的煤粉级配,同样筛孔下的煤粉细度,例如筛孔尺寸为74wm,新型分离器给出的粗粒的煤粉(R149)要比常规分离器的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美术考试题及答案
- 客户信息收集与维护记录表模板
- 生产进度跟踪与质量控制表
- 我的校园美好生活记作文(8篇)
- 高级花卉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案编码员考试题库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丙肝培训考试题和答案
- 水电组 劳务分包合同6篇
- 2025贵阳学院人才引进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标准化实施流程工具
- 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应急快速处理指南
- 人工智能与核医学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探索
- 关于三违管理办法
-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 GB/T 15704-2025道路车辆轻合金车轮冲击试验方法
- GB/T 10819-2025木制底盘
- 女生青春期性教育核心知识框架
- 船舶消防救生培训课件
- 贵州贵州磷化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 中兴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