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直线度误差的检测方法1、直线度一一表示零件被测的线要素直不直的程度。2、直线度公差:指实际被测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3、直线度公差带:包容实际直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平行直线(或平面)之间的距离?或圆柱体的直径??1)、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包容实际直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2)、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误差01|当给定一个方向时,是包容实际直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包容实际直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组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3)、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误差:包容实际直线且距离为最小的圆柱体的直径??。按照测量原理、测量器具及测量基准等可将直线度误差的检
2、测方法分为四类:直接方法、间接方法、组合方法和量规检验法。1)、直接方法:此类方法一般是首先确定一条测量基线,然后通过测量得到实际被测直线上的各点相对测量基线的偏差,再按规定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直线度值。(素线的测量)(1)、光隙法:将被测实际素线与其理想直线相比较来测量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的测量方法。用刀口尺 检验直线度是将刀口尺置于被测实际线上并使与被测线紧密接触,转动刀口尺使它的位置符合最小条件,然后观察刀口尺与被测线之间的最大光隙,此最大光隙即为直线度误差。当光隙较大时,可用量块和塞尺测量其值,光隙较小时,可通过与标准光隙比较,估读生光隙量大小该方法适合于磨削或研磨加工的小平面及短园柱(锥
3、)面的直线度误差的测量。标准光隙:标准光隙由1级量块、0级刀口尺和1级平面平晶组成。光隙尺寸的大小借助于光线通过狭缝时呈现的不同颜色来鉴别。光隙2.5um时,光线呈白光:间隙在1.251.17um时,呈红光:间隙约为0.8um时,呈蓝光;间隙0.5um时,则不透光(2)、打表测量法、拉线基准法(测微法):用指示表测量零件表面直线度,是一种与理想直线比较,测量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的方法。(素线的测量)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测量,同时记录读数,根据记录的数据。用计算法按最小条件计算由该条素线的直线度误差。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条素线,取其中最大的误差值做为该被测零件的直线度误差。亦准20页。2)间接方
4、法:水平仪法、自准直仪法、(节距法):用小角度测量仪器,如水平仪、自准直仪、合像水平仪等测量直线度,它是将被测直线分成若干小段(节距)测由每段的相对值,经数据处理得由直线度误差,适用于测量较长零件的直线度,如机床导轨纵向直线度误差的测量。(素线的测量,需进行数据处理)3)组合测量法:用两顶尖支撑测量圆柱轴线的任意方向的直线度误差。(轴线的测量)图4-11用指承表检验直线度之四将被测零件安装在平行于平台的两顶尖之间,沿铅垂轴截面的两条素线测量,同时记录两指示表在各测点读数Ma、Mb,取各对应测量点读数差的一半之中最大差值,即f=Wn)。24)量规检验法:当按最大实体要求给由轴线的直线度公差时,其
5、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可用功能量规来控制,检验孔时用综合塞规,检验轴时用综合环规。2、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按国家标准规定,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有:体现“最小条件”的最小包容区域法、最小二乘法和两端点连线法。1)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时,A、 在给定的平面内,有两条直线包容被测的实际直线,形成三点接触,构成“高 低高” “低 高低”的高低相间的形式,则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即为最小包容区域。图9+202345 678_20两端点连线:-80 .7* T实际线3高实际线高低 7低力直线度误差最小包容区域判别准则还可以采用两端点连线法评定。ir(b)两端点连线法B、在给定一个万向,在垂直于给定方向上作两个平行平面
6、,包容实际直线,使两平行平面与实际直线至少有高低相间的三点接触。C、在任意方向,图310 给定方向直线度 判别准则图311任意方向直线度 判别准则由圆柱面来包容实际直线时成3点、4点或5点接触。3点接触时,3点在同一轴截面,如图1、3两点沿轴线方向的投影重合在一起,即1、3两点在同一条素线上,且2点在1、3两点之间,此时,包容实际线的圆柱面区域为最小区域5、直线度误差的数据处理图解法、旋转法、列表计算法1) 图解法步骤:建立坐标系以横坐标X轴代表各测点的被测长度,纵坐标Y轴代表各测点的累计描点按读数值在坐标系上描点。做由误差折线依次连接各坐标点在图上确定直线度误差两端点连线法:连接误差折线的首
7、位两点,以此直线作为评定基准线,取折线上各点对两端点连线纵坐标距离的最大正值和最大负值的绝对值之和为被测长度的直线度误差值。最小区域法:将整个误差折线露在最外围的那些点连接成封闭多边形,从中我由具有最大纵坐标距离即为符合最小条件准则的直线度误差值。例如、在检验平板上用千分表测量一导轨的直线度误差,指示表的读数为:0,-1,+2,+3,+4,+2,-2,0皿则按最小条件求的直线度误差是多少?解:测量序号12345678测得值0-1+2+3+4+2-20-0.20+0.2+0.4+0.6+0.8+1+1.2累计值-0.2-1+2.2+3.4+4.6+2.8-1+1.2按最小条件得直线度误差f=5.
8、6um2) 旋转法最小区域法步骤:写成测量读数求生读数累计值计算坐标旋转量写由旋转后各测点值计算旋转后各测点累计值计算直线度误差两端点连线法步骤写成测量读数求生读数累计值计算各点旋转量写由旋转后各测点值计算旋转后各测点计算直线度误差例:用0.02mm/m的水平仪测量2M长的导轨,板桥跨距L=250mm,共排8板,读数依次为:0、+5、+5.5、-1、+1、-1、-0.5、+7,试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导轨的直线度测量序号i012345678读数a(格)00+5+5.5-1+1-1-0.5+7累计值yi=ai100+5+10.5+9.5+10.5+9.5+9+16428坐标旋转量yi=Lani0-2-
9、4-6-8-10-12-14-16旋转后各测点累计nn值y巨aaiini0-2+1+4.5+1.5+0.5-2.5-50总误差f斗出.5|1-5|=9.5(格)则f=a2M9.5M250=0.0475nm1000例如:用自准直仪测量某导轨的直线度,测得的各点读数依次为-20、+10、-30、-30、+30、+10、-30、-20(um)试分别按最小包容区域法、两端点连线法和最小二乘法评定其直线度误差值解:测量序号Xi012345678测得值-20+10-30-30+30+10-30-20累计值0-20-10-40-70-40-30-60-80按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直线度误差为f=50um按两端
10、点连线法评定,直线度误差为f=60um按最小二乘法评定,求得最小二乘直线的截距为-7,斜率为-8,直线度误差为f=hmax-hmin,第4点对最小二乘线的距离hmax=Z4-(-7-8*X4)=-70-(-7-8*4)=-31um第6点对最小二乘线的距离hmIN=Z6-(-7-8*X6)=-30-(-7-8*6)=+25um按最小二乘法评定直线度误差值为f=hmax-hmin,=-31-(+25)=56um(a)最小包容区域法+200-20-40-60一80(b)两端点连线法+200-204060-80(c)最小二乘法图9-38直线度误差的评定示例3)列表计算法将各读数值以数学运算的方法,求由各点到两端点连线得纵坐标距离或两包容线间的距离,得到直线度误差值。各测点到两端点连线的误差值按下式计算:nnfi=Za-iHai式中n为跨距izin-I取个测点误差值中的最大正值和最大负值的绝对值之和,即为被测长度的直线度误差值。汪息:1)采用水平仪、自准直仪等角度测量仪器测量直线度时,应对原始数据进行累加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冶金铣刨机租赁与综合性能优化服务合同
- 2025年职业学校食堂绿色环保食材包装采购协议
- 2025年钢铁项目施工质量监管与保证金担保服务协议
- 全媒体运营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5年茶叶产业升级项目研发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荒山绿化生态修复工程承揽合同
- 2025年智能投顾平台资产配置担保合同
- 2025年度幼儿园使用权转让及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端餐饮连锁食材配送及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合同
- EHS内审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厨房燃气安全管理办法
- 即时零售配送骑手管理痛点破解报告 2025
- 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教科版2025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发展规划计划
- 《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高职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全套教学课件
-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表汇编
- 2025年深圳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GB/T 34722-2025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和细木工板
- 绿色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课标卷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 《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