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十二章》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_第1页
《论语 十二章》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_第2页
《论语 十二章》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_第3页
《论语 十二章》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_第4页
《论语 十二章》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论稔十二章瘩合笈习答卷(附试卷)(一、课内知识检测11题,二、考题链接5题,三拓展练习(一)孔子问礼于老聃6题,(二)论语七则6题,(三)论语三则5题,论语十二章的理解性默写25题。孔子问礼于老聃和论语七则都有详细译文。)一、课内知识检测。1. 孔子,名丘,字仲尼。叠国阪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俄学学派的创始人。曾修量主_,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quo

2、t;“万世师表气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值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大儒朱熹,把论繇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2.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言吾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繇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3. 写出下列带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以为己任(把作为)为仁由己(金).君子喻于义(明白).文质彬

3、彬(配合适当的样子)譬如平地(填平洼地)(12)吾往也(坚持).(14)请问其目(细则)(16)可以怨(指讽刺时政) 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表并列,又)可谓好学也已(同“矣",表陈述,了).如礼何(固定句式,怎样呢?)可以观(指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就有道而正焉(到;表顺承;匡正)(11)虽覆一簧(倾倒;盛土的竹筐)(13)克己复礼为仁(约束;归复;是)(15)可以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于言。即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但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就有道而正焉”,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4. 论语十二章中,孔

4、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人而不仁.如礼何?5.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人而不仁,如乐何?6.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句子:朝闻道,夕死可矣。7. 论语十二章中,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甘心牺牲自己的生命的句子:朝闻道夕死可矣。8. 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9. 论语十二章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君子喻于义,小

5、人喻于利。10. 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1.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2.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述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的句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13. 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任重而道远。14. 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一仁以为己任和“一死而后已气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

6、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簧是因“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吾往也”。15.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他们分别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6.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 论语十二章中,子贡问孔子有没有可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其,恕,乎”。孔子对“恕”做进一步解释的句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8.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团结群众,抒发不满。19. 论语十二章

7、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_。"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克己复礼为仁。20.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1.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与别人的句子£_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2.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任,应当以论语泰伯中的句子“士不可以不弘毅,

8、任重而道远”来自勉。(承接课内知识检测第8题。)孔子非常看重对诗的学习,那么诗真的是一个人提高修养所必须研读的吗?(一)是必须研读的。孔子认为,不学习诗,就没有办法说话,学诗能知言善语,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二)不是必须研读的。孔子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要学习诗的建议,孔子看重诗,其本质是对教化和德行的重视。如果一个人通过其他途径能够获得相关的教育,不一定必须研读这部书。9. 论语十二章主要是关于国家治理、社会建设、个人修养、求学处世中的哪方面的言论?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我们可以大致把论语十二章分为“求学”“处世

9、”两类。即第(12)章是有关求学的,其余8章是关于处世的。孔子认为求学,不只是随机的见贤思齐,还要主动地“就有道而正焉";处世,对己讲责任,对人有仁爱,对事能善始慎终如果能在求学和处世上做到极致,就是君子了。根据论语十二章中相关语句,你觉得在孔子看来,君子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对内不断修养自己内心;对外恭敬有礼;不断追求理想。二、考题链接。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练习题。(16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

10、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写出下列带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诗可以兴(指激发人的感情)迩之事父(近;侍奉)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留意:知一同"智”,智慧,聪明;者

11、的人;忧一忧愁;惧一畏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留意:一日一一旦;归一称赞;目一条目;非礼一不合于礼;事一实践)选文第章是孔子对“仁”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其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这个层面说,“仁”是“鱼”的内化和自觉。(3分)2. 孔子认为诗究竟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3分)孔子谈诗的三大功能。一是诗教(教育),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用(认识),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审美),

12、鸟兽草木以致知。3. 孔子“仁"的学说中蕴含着哪些值得现代人弘扬的思想精华?(至少写两点)(4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具有重要意义。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我们都希望老师多关注、理解,可我们是否也曾关注、理解过老师呢?我们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和理解从现在始我们要牢记并践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我们不是在对方对我们友好的情况下才对对方友好;我们对对方好,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以自己的心来体贴对方的心。这凸显了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克制自己

13、,归复到礼的规定。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合规的。如教学楼前的月季花开了,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学校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月季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要抵住内心的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人是社会性动物,为人处事必须考虑他人的存在、社群的秩序,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规范。孔子宣扬的“礼”中蕴含的严于律已的基本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V俗游十二章粽奈笈习象(附详细答卷)(一、课内知识检测11题,二、考题链接5题,三拓展练习(一)孔子问礼于老聃5题,(二)论语七则6题,论语十二章的理解性默写25题。孔子问礼于老聃和论语七则都有

14、详细译文)V课内知识检测1. 孔子,名,字。国酿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家,学学派的创始人。曾修,定礼乐,序周易,作。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二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至圣先师”"2. 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记录的一部书,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大儒朱熹,把"合称为“四书”。3.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o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宋臣

15、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言吾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便是这个意思。4. 写出下列带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敏于事而慎于言()以为己任()可谓好学也已(.)为仁由己(.)如礼何()君子喻于义()可以观()文质彬彬()就有道而正焉()譬如平地()(11)虽覆一簧()(12)吾往也(.)(13)克己复礼为仁()(14)请问其目(.)(15)可以群()(16)可以怨()(17)小子何莫学夫诗()(18)文胜质则史(.)(19)质胜文则野()(20)士不可以不

16、弘毅()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 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6. 为“仁”与“礼、乐"的关系是怎样?7. 文"与“质”的关系是什么?8. 孔子非常看重对诗的学习,那么诗真的是一个人提高修养所必须研读的吗?9. 论语十二章主要是关于国家治理、社会建设、个人修养、求学处世中的哪方面的言论?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10. 如果能在求学和处世上做到极致,就是君子了。根据论语十二章中相关语句,你觉得在孔子看来,君子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二、考

17、题链接。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练习题。(16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写出下列带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诗可以兴

18、()迩之事父()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 选文第章是孔子对“仁"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其关键是,具体是要“、”都符合o这个层面说,""是""的内化和自觉(3分)孔子认为诗究竟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3分)3. 孔子“仁”的学说中蕴含着哪些值得现代人弘扬的思想精华?(至少写两点)(4分)三、拓展练习。(-)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题。孔子问礼于老聃孔子将之周问礼壬老聃。子贡止之曰:“赐闻老聃徙乐山水,昼世而独居,终生不墅

19、。以自然为金,尚无为而治。夫子问礼于老聃,鳌如熊熊之火至与于混混之水,杲杲之也求与于翳翳之昏、昊昊之天求与于茫茫之地。夫子之道与老子之道何可交也。”孔子嫣尔,曰:“君子不厌己达,宜志于达人,纵吾尤也,亦可尝之。” 孔子道曲阜行三十舍而至洛阳。老子庐于深山中及几其居所古木参天道.;科丛生。孔子置车马而往,久乃见其庐。其旁沟洽未涸,老子新沐,被发,木然盘坐堂中。孔子前揖曰:“愚乃孔丘,慕先生声里,今问礼于先生,翼取于先生烂弘儒道。”老子闻.必知其意,墅旁一度,曰:“汝以仁与道为人之本,欲弘之扬之,且以之为绳墨,以佐朝政、鬼人行。吾之反寡陋,亦知汝何其迂也!夫天地固有堂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剋矣

20、,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人莫易之。汝宜放德而行,循道而趋" 孔子犹刑者受辞,甚不服,乃曰:“世不以'仁',将以何行之?” 老子曰:“以道。道为宇宙之本,道即阴阳,两者交而生万物,'道'法自然。汝不金昼夜,克己复礼,以图宦达,然后治国平天下,名垂于史。吾闻之,甚贾深藏若虚,君子盛知若愚。子多欲与淫志,乃黄'道'而怒,逝必毒子之身也!身有患,又言何礼乎?汝之儒道何可取哉!” 孔子反,子贡枣问,孔子不能辞,及叹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籍。老聃者皆不是也。” 子贡竺之。.

21、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冀取于先生以弘儒道。()孔子犹刑者受辞() 汝之儒道何可取哉()将以何行之()2. 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慕先生声闻().A. 懂得,理解B.见闻,学识C.闻名,出名D.名声,声誉 夫子之道与老子之道何可交也()A.道路B.方法,措施C.主张,思想,学说D.规律3.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不厌己达,宜志于达人,纵吾尤也,亦可尝之。汝不舍昼夜,克己复礼,以图宦达,然后治国平天下,名垂于史。4. 文中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老子庐于深山中及几其居所古木参天道科丛生。5. 儒家崇尚:,道家崇尚,文中表露了两种学说的对立性。而孔

22、子问礼于老子的真正目的是(用自话答)。第段中孔子要表达的意思是(用自话答)。(-)阅读论语七则,完成下列练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蚤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憧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重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差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壬子路.子路不百:。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

23、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巳,不亦远乎?"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史。子路慢,见曰:“君子亦有宏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重疏食()发愤忘食() 莫能尝()不义而富且贵()2. 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oA.停留B.处在C.处理D.居住,享有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o.A.前往B.收藏C.离开,躲避D.除去,去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3. 直接出自于以上选文的成语有&

24、gt;等。4. 上面七则选文虽各有侧重,但其中心就是一个字,为此,君子应该做到(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回答)。5. 在这七则里,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思基本一致的句子是""(用原文回答),这是因为“不义而富且贵"是和背道而驰的,因此孔子才极力称赞颜回的(只填四个字)。(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题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旦?"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蔓斯语矣。"一-论语颜渊)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

25、:“爱人。”问如,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任,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日:“包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蜜哉宣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材料三: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材料四: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注)椁: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

26、句中的意思。举直措诸枉()吾不徒行以为之椁()2. 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7)小子何莫学夫诗(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8)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19)质胜文则野(质朴、朴实;华美、文采;粗野、鄙俗(20)士不可以不弘毅(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意志坚强)4.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留意:而一表假设,如果;如何一固定句式,怎样呢?)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

27、缺点。(留意:贤一形作名,有德行的人。齐一形作动,看齐。内一名作状,在心里)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留意:以为一把作为;不亦乎一国定结构,不是也吗?已一停止)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才算达到“好学"的要求。5. 为“仁”与“礼、乐"的关系是怎样?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性的东西。礼、乐都是在仁

28、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仁,礼、乐都将失去意义。6. 文"与“质”的关系是什么?孔子所言之“文"指外在表现,“质"指内在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他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9-11题及二、考题链接发调整在答卷最后。)三、拓展练习。(-)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题。选于众,举皋陶()oA.攻下B.举起,抬起C.举荐,推荐D.提拔 樊迟未达()o.A.到达B.豁达C.理解,知晓D.得志,显贵。3.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有恸乎?非夫

29、人之为恸而谁为?4. 文中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5. 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中可知,樊迟和孔子所说的“知”指的是知人善任。A. 子夏称赞说“富哉言乎"是因为他认为孔子的话含义深刻丰富。B.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既在于自己,也需要外界的监督,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C. 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6.请评析材料四中孔子不为颜渊做椁的行为。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 论语十二章

30、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的:,o_2.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3.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二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4.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O5.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O6.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句子:,O7. 论语十二章中,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

31、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甘心牺牲自己的生命的句子:,O8. 论语十二章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O9. 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O10. 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O11.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O12.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述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的句子:,O13. 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O14

32、. 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和“。15.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簧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16.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O论语十二章中,子贡问孔子有没有可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孔子对“恕”做进一步解释的句子:,O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

33、还“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17.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18.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19.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O20.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与别人的句子是J,O21.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枝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孔子问礼于

34、老聃孔子将之周问礼壬老聃。子贡止之曰:“赐闻老聃徒乐山水,昼世而独居,终生不墅。以自然为金,尚无为而治。夫子问礼于老聃,鳌如熊熊之火至与于混混之水,杲杲之明求与于翳翳之昏、昊昊之天求与于茫茫之地。夫子之道与老子之道何可交也。”孔子嫣尔,曰:“君子不厌己达,宜志于达人,纵吾;:;尤也,亦可尝之。”孔子将要型周囱老聃请教礼。子贡劝止他说:“我听说老聃昆喜爱山水,避开世俗而独居;一生不竖妻。把自然不作为归宿,崇尚无为而治。老师向老聃问礼,比方像熊熊的火寻求跟滚滚的水流交往、蛭的日光寻求同昏暗的黑暗交往,高大的天寻求同茫茫的大地交往。老师的疝与老子的学说怎么可以相融合啊。”孔子嫣尔一笑,说:“君子不满

35、足自己明达,应该有志于便别人叫互,即使我错了,也可以尝试一下。 孔子道曲阜行三十舍而至洛阳。老子庐于深山中及几其居所古木参天道-:.;科丛生。孔子置车马而往,久乃见其庐。其旁沟澄未涸,老子新沐,被发,木然盘坐堂中。孔子前揖曰:“愚乃孔丘,慕先生声国,今问礼于先生,襄取于先生格弘儒道。”老子闻,必知其意.取旁一简,曰:“汝以仁与道为人之本,欲弘之扬之,且以之为绳墨,以佐朝政、束人行。吾之闻寡陋,亦知汝何其迂也!夫天地固有堂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剋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人莫易之。汝宜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孔子典曲阜坐马车走三十天而到洛阳。老聃在深山中建房,等到接近他的居住地,

36、古树参天,路坎坷灌林丛生,孔子放弃车马而前往,很久才看见他的房子。房子旁水沟未干涸,老子刚沐浴,披着头发,木然地盘坐在堂中。孔子上前作揖说:“我是孔丘,仰慕先生的名声,现在向先生询问礼,希望向先生取法斐弘扬儒道。”老子听了,完全懂得了孔子的来意,拿取旁边一书简,说:“你把仁爱和道义作为人的根本,想要弘扬它,并且把它作为行为标准,来辅助朝政、束缚人的行为。我的见闻少且鄙陋,也知道你是多么地迂腐啊!天地本来有它的运行规律,日月本来有它的光亮,星辰本来有它的次序,禽兽本来有它的群体,树木本来有它的直立的形态,人不能改变它。你应该放松德的束缚而行事,遵循自然的规律而行事 孔子犹刑者受辞,甚不服,乃曰:

37、“世不以'仁',将以何行之?”孔子就像行刑的人接受审讯,很不服气,就说:“世俗不用仁,将里什么来行事呢? 老子曰:“以道。道为宇宙之本,道即阴阳,两者交而生万物,'道'法自然。汝不金昼夜,克己复礼,以图宦达,然后治国平天下,名至于史。吾闻之,甚贾深藏若虚,君子盛知若愚。子多欲与淫志,乃黄'道'而恣,新必建子之身也!身有患,又言何礼乎?汝之儒道何可取哉!”老子说:“用道',道'是宇宙的本原,道'就是阴阳,两者相交就产生万物,“道'取法自然。你昼夜不停留,约束自己来恢复周礼,来求得做官显达,这样以后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名

38、声留传史册。我听说,楚的商人深藏像没有钱一样,君子大智面容像愚人一样。你有很多欲望和浮的志向,是背离道'而这样的,这必然残害你的身体啊!身体有病,又谈什么礼呢?你的儒道怎么可以取法啊!" 孔子反,子贡亟问,孔子不能鲜,互叹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籍。老聃者皆不是也。”孔子返回,子贡急迫地问,孔子不好推辞,藏叹息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跑的我可以用网;游的我可以用钓线;飞的我可以用箭。对于老聃都不能用这些。” 子贡堕之。.子贡微笑了一下。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冀取于

39、先生以弘儒道。(希望)孔子犹刑者受辞(审讯) 汝之儒道何可取哉(取法,效法)将以何行之(用)2. 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慕先生声闻(D)。.A.懂得,理解B.见闻,学识C.闻名,出名D.名声,声誉 夫子之道与老子之道何可交也(C)oA.道路B.方法,措施C.主张,思想,学说D.规律3.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君子不厌己达,宜志于达人,纵吾尤也,亦可尝之君子不满足自己明达,应该有志于使别人明达,即使我错了,也可以尝试一下(留意:厌一同“履”满足;达人一使别人明达;纵-即使;尤一错)汝不舍昼夜,克己复礼,以图宦达,然后治国平天下,名垂于史。你昼夜不停留,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

40、之礼,来求得做官显达,这样以后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名声留传史册(留意:舍一停留;克一约束;复一归复;图一图谋,求得;达一显达;垂一留传。)文中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老子庐于深山中Z及几其居所/古木参天道科丛生。4. 儒家崇尚克己/仁道,道家崇尚遭遥,文中表露了两种学说的对立性。而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真正目的是用儒家思想影响老子(用自话答)。第段中孔子要表达的意思是对老子我影响不了(用自话答)。(-)阅读论语七则,完成下列练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理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

41、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富有和地位高贵,这是人人所想要的,但若不田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无法心安地享有。贫穷和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但若不能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也不求躲避。君子背弃了仁德,又怎么能得到君子之名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憧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多么贤达呀!一竹器的饭,一瓜瓢的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多么贤达呀! 子曰:“重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42、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当枕头用,这种生活中也存在着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好像天边的浮云。" 叶公问孔子壬子路.子路不过。子曰:“奏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鱼子路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回答不上来。孔子对子路道:“遂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到来,就如此而已。"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不亦远乎?”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子沉重并且路程遥远。把实现仁

43、道当作自己肩负的担子,(这担子)不是很沉重吗?实行仁道一直到死然后停止,这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丢。子路慢,见曰:“君子亦有宏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弟子们都饿病了,爬不起床来。子路很丕高兴,看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驻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时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了。”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为求保全性命以致损害仁德的,只有勇于牺牲自身来成就仁德的。”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重疏食(吃)发愤忘食(下定决心努力), 莫能兴(起)不义而富且贵(符合道义)1.

44、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D)A.停留B.处在C.处理D.居住,享有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C)前往B.收藏C.离开,躲避D.除去,去掉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没有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之中也和仁德在一起,在困顿挫折之中也和仁德在一起。(留意:终食一吃完一餐饭;违一离开;造次-仓猝,匆忙;颠沛一困顿挫折)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说:“君子在穷困时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了(留意:固穷一安于穷困;滥一泛滥,胡作非为)。3. 直接出自于以上选文的成语有任重道远、杀身成仁等。4.

45、 上面七则选文虽各有侧重,但其中心就是一个字仁,为此,君子应该做到时刻与仁在一起安贫乐道发奋学习以仁为己任固穷守节为仁献身(意思对即可)(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回答)。5. 在这七则里,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思基本一致的句子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用原文回答),这是因为“不义而富且贵"是和仁背道而驰的,因此孔子才极力称赞颜回的安贫乐道(只填四个字)。(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题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_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旦?"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6、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亶斯语矣。"一-论语颜渊)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复归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二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整赞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去实践这些话。”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如,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日:“囱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宣哉宣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置,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摆在邪恶的人的上面(即选用贤人,罢黜坏人,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举荐提拔正直的人在在邪恶的人的上面,能使在邪恶的人边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话的涵义多么丰富呀!舜有了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