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期末考试是检测我们一学期的学习成果,所以我们要高度的重视。查字典数学网小学生频道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希望大家好好复习,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一、动脑考虑,填一填。1.在 里填上适宜的单位。一只铅笔长16 旗杆高10 一个小朋友体重约30 一头牛重500 跑50米大约用8 数学书本长约2 2.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要使69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 ,十位上只能填 。3. 500厘米= 米 3千克= 克 6000千克= 吨3分= 秒 180分= 小时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5.把一

2、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每份是它的 。6.在里填上或= 488549 150分3时 1千米999米450厘米45分米7.张老师上午7:05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走了25分钟,吴老师 : 到校。8. 1里面有 个 ,5个 是 1。9.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可以装 台电扇。二、认真审题,作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中打,错误的打。1. 467=65 2. 把一个长方形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3.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那么它的边长是4米。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商小。 6.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看一场电影用 。A

3、、20分钟 B、200秒 C、2小时2.在8=9中,余数是 。A、8 B、8 C、=83.量一个人的体重,用 作单位比较适宜。A、吨 B、千克 C、克4.秒针在钟面上从1走到6,用了 秒。A、10秒 B、20秒 C、25秒5.两个正方形的周长 相等。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四、计算。1.直接写得数。403= 5002= 4005= 758= 200-178= 2104= 7890= 389+470= 3023= 254= 162= 279= 65-7= 760+0= 1035 2994 67+8= 39 +29 = 27 +57 = 1- 23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1684

4、 768 10293506 645+387 864-328五、你能在以下图中围出几种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每格边长1厘米六、解决问题1.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2.一头熊的体重是375千克,大象的体重是熊体重的8倍。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合多少吨?3.学校图书室原有科技书674本,借出253本,还回137本,如今图书室有多少本科技书?4.一根绳子长29米,剪10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5. 30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郊游。前3辆车各坐78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6. 一车化肥,第一次运

5、走了27 ,第二次运走了37 。两次一共运走了几分之几?7. 学校舞蹈队有男同学18人,女同学22人。彩旗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彩旗队有多少人?8. 一个蛋筒2元,一杯可乐5元,一个汉堡10元,我身上有23元。1列2个乘法问题:算式中可含有加、减法运算问题1、列式计算问题2、列式计算2列3个除法问题:算式中可含有加、减法运算问题1、列式计算,问题2、再自己列式计算,问题3、再自己列式计算,答复以下问题: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

6、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老师为“教员。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才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的进步。希望提供的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可以对大家有用,更多期末考试的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