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复习学案_第1页
礼记二则复习学案_第2页
礼记二则复习学案_第3页
礼记二则复习学案_第4页
礼记二则复习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知其不知其善虽有至是故学然后然后能(12)学学半教礼记二则复习学案复习目标:记住重点实词句子的翻译,会背诵课文,会默写重点句子查缺补漏,巩固所学,复习应考学以致用,能完成课内外对比阅读复习过程:1虽有嘉肴节选自,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虽有嘉肴即使弗食不旨也甘美也好,妙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道达到极点教学相长增长知不足因此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也反省自己(11)然后能自强勉励1)大道之行也:施行)选贤与能:通“举”3)讲信修睦:培养)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

2、,以为亲5)矜:gum老而无妻的人6)皆有所养供养八里右讣foH口A.布H口皿R)倍恶苴盍干曲也,憎恶9)不必藏于己:私藏io)谋闭而不兴:发生"盗窃乱贼而不作:舌L,伊反。兴起3、古今异义。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教然后知困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古义:主旨今义:甘美学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读,读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4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注生口。(2)矜、寡、孤、独、废疾 者(1)选贤与能5、翻译下列句子。(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滋味如何;即使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

3、它的好处。(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比较阅读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1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4、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括号中注音,并在横线上释义。(4分)(1) 弗食,不知其旨也()(2)教学相长()(3)虽有至道()(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故曰:教学相长也3 .选文集中论述了与一一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3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虽有嘉肴)【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释】奚怎么。(1

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非问无以广识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2) 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教然后知困君子学必好问(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学学半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选文【甲】和【乙】论述了的关系,选文【乙】论述7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乙】文:。【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大道之行1也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髻0无论魏晋()故人不独亲其亲()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0(3分)A、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B、大道之行也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

7、宽阔的道路C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D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到原处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4 .根据选文,请分别写出出自【甲】文和【乙】文的一个成语(2分)甲乙5 .【甲】文中描绘的理想境界和【乙】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3分,答出三点)【甲】大道之行也【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8、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选贤旦能()谷年十直五()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3 .甲乙两段文字都写到了老人。你认为乙文给你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参考答案1 (1)zhi知道(2)zhmg增长、促进(3)sui即使(4)km不通,理解不了(注意拼音和声调的准确。注意多音字“长”读zhengo)2 .(1)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学问。(2)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1)直译为主,重点翻译“不足”和“困”。(2)重点解释“故”和“相长”。3 .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根据对文

9、章的理解来回答。)答案: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1)美味的好处勉励自己促进增加有时(2)教/然后知困君子学/必好问(3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4)教与学学与问甲文:实践出真知乙文: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1. (4分)类指小孩不要说,更不必说以为亲(把当作亲人)2. (3分)(C)3. (4分,2分/题)

10、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他。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4. (2分)甲: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得、无人问津)乙: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夜不闭户)5. (3分)人人安居乐业,生活悠闲、平和;人人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贫富差距不悬殊有共同的信仰和道德价值观(要求答出三点)原谷有祖父母,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祖母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哪里有父亲老了就抛弃的道理呢这是违背道义啊!”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一辆手推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