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离心压缩机主要零部件工艺过程9离心压缩机主要零部件的工艺过程一、叶轮1) 、工艺分析从设计结构上看分开式叶轮、半开式叶轮、封闭式叶轮;又可分为两元叶轮(包括叶片叶轮)、三元叶轮(叶片为扭曲);还可分为前向叶轮、径向叶轮、后向叶轮;还有单吸叶轮和双吸叶轮之分。从工艺方法上看可分为铆接叶轮、焊接叶轮及整体铸造叶轮。其中铆接叶轮可分为全铆叶轮、铣制(叶片在轴盘上铣出)铆接叶轮及铆接结合叶轮;焊接叶轮可分为全焊(三件焊)叶轮及两件(叶片在轴盘或前盘铣出)焊接叶轮,铣制焊接叶轮又分为流道内焊接(叶轮流道较宽)叶轮及流道外焊接叶轮(这样的叶轮流道较窄或叶片曲率较大),其中流道外焊接叶轮又分为开槽焊叶轮及钎
2、焊叶轮等;整体铸造叶轮分为钛合金铸造叶轮及铸铝叶轮。2) 、铣制焊接叶轮工艺过程轴盘、盖板外协锻件毛坯-粗车一预备热处理一切试圈-超声波探伤一按焊前加工图加工(车铳叶片钳工修磨叶片、流道)-磁粉探伤一拼装焊接一消应力处理一修磨焊逢一喷砂一着色探伤一热处理前加工(车、留余量)一最终热处理-机械性能试验-喷砂一着色探伤一钳工修出风口-精车一综检一动平衡-超速试验-着色检验。3) 、叶轮作动平衡叶轮在综检合格后进行单个叶轮动平衡试验,目的在于检查其材质质量是否均匀及制造误差,并将其不平衡量消除或减小到允许范围内,为下一步的叶轮超速试验作必要的准备。4) 、叶轮超速试验对于焊接叶轮在单个叶轮作完动平衡
3、试验后需要以最大连续工作转速的115%进行运转,运转时间为1-5分钟。超速后进行两项检查,其一是检查口圈变形量,其二是检查焊逢经超转后是否有裂纹产生。其目的是检查叶轮的强度和刚度。二、主轴1) 、作用在风机中,所有旋转零件(如叶轮、隔套、平衡盘、推力盘等)都要安装在主轴上,才能实现其转动,所以风机主轴是用以支撑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的。2) 、分类按其结构主轴可分为节鞭式轴、阶梯式轴、光轴及空心轴。节鞭式轴的特点是轴上不用级间隔套,但这种轴工艺性差,不易加工。阶梯式轴的特点是轴的直径由中间向两端如阶梯一样递减与节鞭轴比较,工艺性交好。光轴的特点是安装叶轮和组间隔套的部位是同一直径,这种主轴即保证了
4、强度又使工艺性大大提高。空心轴在大型通风机及大型鼓风机中部分采用,其作用可以在保证轴的刚性的条件下,减轻轴的重量,起到节约原材料及降低成本的作用,并采用滚动轴承,不必用润滑油站。3) 、离心压缩机主轴的工艺过程外协锻件毛坯-粗车一调质处理一车(切试圈及低倍试片)一检:超声波探伤机械性能试验低倍检查一粗车-稳定处理一半精车一磨(磨装轴套的轴径及轴肩,其它轴径粗磨留0.2mm余量)一磁粉探伤-热装轴套-磁粉探伤一精车(车轴套、车退刀梢、车螺纹)一精磨各轴径磁粉探伤一钳(攻轴端螺纹)一铳键梢一车(修整磨削后轴肩根部圆角及试车封齿)一磁粉探伤一动平衡f综检。三、机壳一)、分类机壳总的可分为水平剖分型、
5、垂直剖分型及蜗壳型(DH型压缩机)。水平剖分型可用于单级叶轮(包括单吸入和双吸入形式),有单支撑悬背式和双支撑形式,也用于多级叶轮,其中包括有一个垂直分面、有两个垂直分面和没有垂直分面形式。没有垂直分面多用于MCL系列压缩机中,这种机壳有轴承箱分离式和轴承箱与机壳一体式,包括叶轮串级布置,只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也包括叶轮背靠背布置,有两个或三个进风口及两个或三个出风口。垂直剖分型机壳主要用于BCL压缩机,也分为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型式以及两个或三个进风口和两个或三个出风口型式。蜗壳型机壳用于DH型、VK型、GM型压缩机中,每个叶轮外面罩上一个蜗壳,以控制气流流动。二)、MC藤列压缩机机
6、壳制造过程的技术要求( 1)毛坯制造:机壳毛坯多为焊接件,由板材和铸钢件焊接而成,所用各种材料均要保证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焊后要保证外观质量。( 2)通过热处理改善材料内部组织,消除毛坯及粗加工中的内应力。( 3)通过粗精加工来达到工艺及设计尺寸要求。( 4)通过煤油试验检查轴承区部位是否漏油。( 5)制造过程中必要的磁粉探伤以检验工件表面或近表面处的材料缺陷。( 6)通过水压试验用来检验材料质量及机壳本身的强度与刚度。( 7)通过气密性试验来检查对于压缩和输送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的机壳及壳体密封面的气密性。三)、MC藤列机壳的工艺过程外协铸件一消应力处理一喷沙-煤油试漏一划平面加工线一剖中分面
7、、轴承箱顶面及风口平面一铳水平中分面一划中分面各孔线一钻上壳中分面孔及螺孔一键两端轴承区、密封区的内孔及端面一铳机壳腹腔各部尺寸一水压试验一消应力处理一精铳各平面一划轴承箱水平面上各孔线一钻轴承箱孔,扩钻中分面孔及下机壳螺孔一键机壳其它各表面及孔一精铳腹腔各加工部位及下机壳支腿一划其余各孔线一钻其余各孔及丝孔一铳0.2/1000斜面-水压试验-综检。四、隔板带有回流叶片整体铸造剖分型隔板的工艺过程铸件一毛坯一喷丸-涂底漆一中分面划线一刨中分面一划连接螺孔线一钻、攻螺孔一钳工装组-粗车-精铳中分面及盲销孔一组装-精车一综检。五、渐开线硬齿面齿轮的工艺过程外协锻件一粗车一正火、调质一车(切试圈)一
8、检尺寸检查机械性能试验白点检查一半精车一磨(外圆)一磁粉探伤一粗滚齿一渗碳一车渗碳层(指对不需要淬硬表面)一淬火一半精车(硬齿面刮齿)一磨齿一齿面探伤一精车一铳键梢一综检。六、滑动轴承制造的工艺过程锻件毛坯一锯割一刨一车(内孔直径按轴承体内孔尺寸加大1mm其余尺寸留余量)一浇注轴承合金(见工艺守则)一刨中分面(留磨削余量)一磨中分面一粗车一超声波探伤(检轴承合金与轴瓦体的结合质量)一精车各部尺寸一着色探伤(检轴衬合金表面质量)一划孔、梢加工线一铳油梢-钻孔一钳工攻丝、加工油梢、清除毛刺一综检ii七、转子的装配(配备动画)一)、转子组热装时采用的加热方法1、凡属轴套、密封套、联轴器、叶轮直径在1
9、.2米之内的均采用油箱电炉加热用油加热时,油的牌号为HG52a热气缸油。加热时工件不得露出油面,并不得与油箱底面及侧面相接触。b凡属1.2米以上的叶轮或齿环等件均采用油喷枪或煤气加热法。2、凡属大型低速叶轮孔例如S12000-11可采用焦碳炉预先加热,然后采用油喷枪加热。3、铝制品件热装方法同上一样,但计算时热膨胀系数应采用24.8X10-6二)、注意事项1、为了不使零部件热装时发生变形,表面氧化,所以零件的加热必须均匀,加热温度不得大于300c2、温度测量应使用表面热电温度计或测温笔来测温,或采用内径千分表先将轴颈预测。按此尺寸将千分表对零,当工件加热后测量内孔看千分表指针数,以使孔径胀大的
10、间隙达到比实际过盈尺寸大于等于0.15mm即可装配。3、为使热装工序顺利进行,不致将轴与孔径拉毛和卡住现象,故热装时应将轴径、轮孔热装表面及在键的两侧面用干净的布彻底擦干净,以防油中杂质或灰尘落在配合面上,这样可以容易从主轴上取下所套装的零件且不致损伤配合的部位。三)、转子组热装方法1、一般是将已加热的叶轮水平放在垫板上,将轴吊起而后插入叶轮孔中。如图1所示。这种方法对大而重的单级叶轮可事先按孔端面找水平,再加热,将轴吊起靠自己的重量就可保持中心线与地面垂直。2、对于热装多级口t轮时可按图2(主轴吊入固定底座的轴衬中,轴应垂直放稳)。先装套及叶轮,对光轴的转子应预先装上定位夹子,其余叶轮及套依
11、次吊起,放入处于垂直位置的轴上进。3、凡轴套、密封套、联轴器等小件热装一般均采用主轴水平放置,将加热件手持套装在主轴上。4、为确保转子组的零件轴向热膨胀间隙,故热装前应先配好轴套的轴向尺寸,其轴向尺寸应照实际尺寸短0.05mm间隙,以使套装件与主轴台阶得到可靠的热膨胀间隙,但装后必须用塞尺测圆周四点,检查间隙是否均匀。5、热装时应迅速、准确、平稳,以免套件温度降低和轴温升高影响热装工作,一但发生故障(歪斜或卡住现象)应将轴迅速抽出,用木锤敲打叶轮往外抽轴,以免轴受热胀紧而拆不下来。6、转子组热装时如发生卡死现象(如叶轮装入一部分或未装到底现象)应分析原因,果断采取措施,对刚性轴可将叶轮压装于轴上,其它可将叶轮加热把叶轮拆下,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7、热装叶轮或轴套时必须自然冷却到50以下方可装下一级叶轮或轴套。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