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泉高致-正文中国 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作者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 温县)人,著名画家。林泉高致6篇,由郭思编述其父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林泉高致产生在中国山水画充分成熟的时期,集中地论述了有关自然美与山水画的许多基本问题。郭熙认为,山石林泉胜景是 君子”所向往的,但他们不愿因渴慕自然风光而远 离君、亲,面对山水画就可以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充分领略自然山水的美,以解决 君子”厌烦世俗事务而又留恋功名的矛盾。用观画代替欣赏自然真景的所谓卧游”的思想,早在南朝的宗炳就已提出。但宗炳是谢绝仕途的隐士,而郭熙却是为宫廷服务的山水画家。因此他对自然美的看法,既不同于宗炳,也
2、不同于以纵情山水求得精神解脱的文人画家。在绘画理论史上,郭熙最早明确而具体地提出,山水画家应当努力创造一种美的境界, 使观者 如真在此山中”产生可游、可居的感觉,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境界的创造,又 与表现山川 意态”的美不能分离,所谓 春山淡冶而如笑”、冬山惨淡而如睡”等说法,表明 郭熙看到了山水的 意态”美,同人的感情与自然景物的交流密切相关。他和同时代的苏轼, 都看到了诗画在意境上的相通点。郭熙还强调画家不应单纯模仿一家一派,也不应拘泥于一时一地的景色,而应 饱游饫看”,广泛摄取山水美的 精粹”,而后加以熔铸创造,这和西方 绘画中强调实景写生很不相同。郭熙在探求山水画的艺术美的过程中创
3、立了三远”说,即高远、深远、平远,在理论上阐明了中国山水画所特有的三种不同的空间处理和由此产生的意 境美、章法美。(林泉高致是郭熙山水画创作的一篇经验总结,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原书有南宋许光凝序, 今佚。今存六节中 序 言”和画格拾遗”两节为郭思所写,其余四节均为郭熙之词,乃郭熙生前所述,由郭思记录 整理而成。序言称,郭思小时,常跟随其父游泉石,郭熙每落笔必曰:,画山水有法,岂得草草。?思闻一说,旋即笔记,今收拾纂集,殆数十百条,不敢失坠,用贻同好。”山水训一节集中叙述郭熙山水画创作经验和主张,认为人们生在太平盛世, 想要 苟洁一身”
4、,不一定去隐居归向大自然,借助好的山水画,完全可以不下堂奥而坐穷泉壑。这 是对前人提出的 卧游”、畅神”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 又讲述了山水画家如何观察大自然、 如何汲取素材、如何继承传统和如何表现。这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画意一节主要是强调画家要注意艺术气质的锻炼和文学修养的提高,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可以帮助画家扩大思路,丰富想象。 画诀一节讲的是画面布局、形象塑造、笔墨技巧以及表现四 季天气变化等不同景色的基本规律。画格拾遗是郭思记述其父的一些山水画的情况。画题一节就古代绘画的作用发表议论,认为画家应当有所作为。林泉高致涉及面很宽,有关山水画的方方面面, 从起源、功能到具体创作时构思
5、、 构图、 形象塑造、笔墨运用,以及观察方法等等,都有很好的说明。不少地方发前人所未发。就山 水画的创作经验而论,它强调了如下几点:(一)画家要深入观察生活,抓取主要特征。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对于山水的四季朝暮、阴晴雨雪等环境下的变化,郭熙都经过认真的观察研究,总结出不少带有规律性 的经验,如对山水 三远”的提出及山水在 三远”状态下的特征,对山水画创作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 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明亮)、夏苍(淡青色或草色)、秋净、冬暗(
6、深黑色)。”真山水之云气, 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等等,不一而足。(二)抓住富有诗意的情节,酝酿构思。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清,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 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带着诗人的心怀去观察自然,去发现自然中富有诗意的情节,再给予诗化的表现,画面必然充满诗意的内涵。(三)创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反复
7、修改。郭思追述郭熙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乘兴得意而作,万事俱忘。”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笔精墨妙,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 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不敢以轻心佻之者乎。已营之,又撤之;已增之,又润之;一之可矣,又再之;再之可矣,又复之。每一图必重复,始终如戒严敌,然后毕此。岂所谓不敢以 慢心忽之者乎。”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至今仍值得提倡。(四)师承要广取博采,不局限于一家。专门之学,自古为病。”人之学画,无异学书。今取钟、王、虞、柳,久必入其仿佛。至于大人达士,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为得。”今齐鲁之士,唯事营丘(李成),关陕之士,唯摹范宽。一己之学,尤
8、为蹈袭。况齐鲁关陕,幅员数千里,州州县县,人人作之哉。专门之学,自古为病,正所谓出于一律。而不肯听者,不可罪不听之人,殆由陈迹。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 下之同情也。故予以为大人达士,不局于一家者此也。”(五)技法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笔墨要为人使,不可反为笔墨使。”或曰:,墨之何如? ? 答曰:,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不一而足,不一而得。砚用石、用瓦、用盆、用瓮,片墨用精墨而已,不必用东川与西山。笔用尖者、圆者、粗者、细者、如针者、如刷 者。运墨有时而用淡墨,有时而用浓墨,有时而用焦墨,有时而用宿墨,有时而用退墨,有 时而用厨中埃墨,有时取粉黛杂墨水而用之。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
9、色滋润,而不枯燥。 用浓墨焦墨,欲特然取其限界,非浓与焦,则松棱石角不了然故尔。了然之后,用青墨水重 叠过之,即墨色分明,常如雾露中出也。?”对于笔墨色如何具体运用,郭熙也作了论述:淡墨重叠旋旋而取之,谓之斡淡;以锐笔横卧惹惹(轻轻之意)而取之,谓之皴擦;以水墨再三淋之,谓之渲;用水墨滚同而泽之(布 施或铺开)谓之刷;以笔头直往而指之,谓之拃(手持笔顺势轻拖之意);以笔头特下而指之谓之擢(抽拔或耸起之意);以笔端而注之谓之点。点施于人物,亦施于木叶。以笔引而 去之谓之画,画施于楼屋,亦施于松针。雪色用淡浓墨作浓淡, 但墨之色不一。而染就烟色, 就缣素本色萦拂,以淡水而痕之,不可见笔墨迹。风色用黄土或埃墨而得之,石色用青黛和墨而浅深取之。瀑布用缣素本色,但焦墨作其旁以得之。”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北宋中期,产生了巨大变化。突出的一点是多数山水画家不再过隐居生活,他们也不再强调山水画一定要表现隐居思想。郭熙作为宫廷御用画家,适应山水画的发展趋势,及时从创作实践和理论方面给以总结。由于郭熙的山水画强调表现诗意,可望可即可游可居,使山水画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笔墨技法方面,郭熙的贡献更为突出。中国画的积墨法和用笔法实完备于郭熙,而积墨法的完备,大大提高了水墨画的表现力。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汽车保养店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关于茶叶买卖的合同范本
- 2025乡村振兴资金借款合同
- 2025年网页制作 试题及答案
- 拆迁协议书被保全
- 2025电影制作场地租赁合同样本
- 债务置换协议书
- 尼泊尔mcc协议书全称
- 2025年短视频创作者收益分成合同协议
- 2025家电采购合同范本
- 兽医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 华为F5G全光网络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
- 《冰心诀》全文及解释
- 中国移动网格长述职报告
-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服务协议
- 2025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29865-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小面积法
- 2025年陕煤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政务服务办事员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课件03不同阶段婴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
- 正常分娩(妇产科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