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期末综合练习题_第1页
三年级学期末综合练习题_第2页
三年级学期末综合练习题_第3页
三年级学期末综合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学期末综合练习题学期期末考试很快就要开场了,为方便大家备考,查字典数学网特整理了三年级学期末综合练习题,希望可以对同学们有所帮助,预祝大家获得好成绩。一、填空。1.6245这个数读作,它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由4个千、9个百组成的数是,5870接近千,6044接近千,5006里的6表示、7060里的6表示。2.找规律填数:12997、2998、2999、。27070、7080、7090、。3.在里填上、或=。10899891887187827+5858+2770-3270-2363-2536-254.把2019、1532、1290、2160、1440这几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2、列为:。5.要使5265314,里面最大填,最小填。6.称一般的物体有多重,常用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作单位。7.在以下 里填上适宜的单位。一个冬瓜重约8 一个鸡蛋约重60一个铅球重4小明身高约1558.在以下 里填上适宜的数:2千克=克3000克=千克10分米=厘米 3时=分7分米5米16分米9.米分米10.把以下时间化成24时记时法:上午9时晚上11时30分中午12时40分11.把以下时间化成普通记时法:16时10分9时50分12时30分12.李大伯上午9时20分乘车到县城,下午2时30分到达,李大伯乘了时分的车。13.在一个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

3、方形的周长是分米。14.湖滨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6米,小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100棵树,一共跑了米。15.小明和小华去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明买7本,小华买5本,小明用的钱比小华多6角钱,这种练习本每本是钱。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A,错的在括号里打B1.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2.4008读作四百零八。3.从上午8时到下午4时,中间经过4小时。4.80=0,8+0=0。5.要使457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7;要使商是二位数,里最大填6。三、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

4、米。A 12厘米B16厘米C8厘米D24厘米2、左图从上面看是什么样的?ABCD3、一个口袋里放进7个红球、3个白球。那么A摸到的红球和白球的时机一样大;B摸到白球的时机大;C摸到红球的时机大;D摸到白球的时机比红球大4、一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A千米B千克C克D小时四、计算。1.口算。46+34=72-28=8005=5000+200=322= 963=804=7700-700=642= 27+45= 85-78=1400-600=2、竖式计算。633=534=36050=994=5283=4109=五、操作题。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请你在下面的方格纸中设计一个周长是6厘米的长方

5、形,并把它的用颜色表示出来。六、应用。1.明明有42张邮票,芳芳的邮票比明明少14张。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2校园里有水杉树24棵,松树的棵数是水杉树的3倍。水杉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水杉树比松树少多少棵?3黑天鹅有28只,白天鹅的只数比黑天鹅的3倍多9只。白天鹅有多少只?4王阿姨去买3个足球,付给营业员100员,找回7元。平均每个足球多少元?5.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两圈,跑了多少米?6.三1班借29本,三2班借了32本,三3班借的书比一班和二班借的总数少24本,三3班借书多少本?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

6、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老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老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因为“老师必需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七、聪明题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妈妈的年龄比小红大27岁,小红和妈妈各是多少岁?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吗?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

7、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