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_第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_第2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_第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很多人都觉得考试靠的是平时的积累,考前突袭只是抚慰自己罢了。其实不然,考前的临阵磨枪也是相当重要的!为此,小编针对大多数人的情况整理了这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一起来看看吧!一、直接写得数。425= 460+70= 1540=6309= 185= 4200-800=6070= 2500+300= 166=560080= 9003= 42070=730-90= 55050= 6020=6004= 50020= 155=69+7= 40-57=二、填空。1、1845的积是 位数,最高位在 位上。2、3845的积是 位数,最高位在 位上。3、793287,把除数87看作 来试

2、商,793283,把除数83看作 来试商。4、口算45050时,想: 个 是450。5、486854的商是 位数。486845的商是 位数。6、在横线上填写适宜的数。5000米= 千米 6米= 厘米4吨= 千克 40分米= 米7、在下面各题的括号最大能填几? 60458 7035680 635 403488、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 相乘,然后看 ,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9、一节车厢可以装60吨货物,要求运480吨货物需要几节车厢,用 法计算,要求5节车厢可以装多少吨货物,要用 法计算。三、判断。1、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74588000。 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

3、+余数,看得到的结果是否与被除数相等。 3、283527=15。 4、三1班有男生27人,女生23人,全班共有学生50人,这50是近似数。 四计算。1、计算并验算。8435 7828382、用竖式计算。30629 27036 9120193、用递等式计算。1289-1224 812+82024 2967356-2874、列式计算。1一个数的61倍是6588,求这个数。268除一个数,商是28,余数是12,这个数是多少?五、应用题。1、一个水果店运来苹果210千克,平均放在7个纸箱里,假如每千克苹果4元,每箱苹果多少元?2、粮店运进9500千克大米,分装成小袋出售,每袋75千克。如今已售出106

4、袋,还剩多少千克?3、王师傅原方案18天消费零件810个,实际每天比方案多消费5个,实际每天消费零件多少个?4、学校买来18包练习本,每包60本,假如每班分90本,这些练习本可以分给几个班?5、在下面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数。8+=98+=98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进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前提和根底。8+=9878+=9876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

5、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上面的内容大家都会了吗?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对熟悉的知识加以稳固,对陌生的知识加以理解。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