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1页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2页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3页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4页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如何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呢?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精心准备了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如下一、乘乘除除p66-691、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计算的计算顺序:没括号时,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2、除法算式中商的变化:除数一样时,被除数越大,商就越大被除数一样时,除数越大,商就越小二、解决问题:1、掌握根本的倍数关系的问题多倍数=一倍数倍数一倍数=多倍数倍数倍数=多倍数一倍数注意做题时审题仔细,先找出谁是谁的几倍,再判断谁是多倍数,谁是一倍数例:兔

2、子灯有16盏,是亭子灯的2倍,亭子灯有几盏?分析:兔子灯是亭子灯的2倍,亭子灯是一倍数,所以用除法2、求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的问题1能通过线段图对题目进展分析2求多倍数:几倍多几=一倍数倍数+几几倍少几=一倍数倍数-几例子:p70-713、和倍问题:求和总数:方法一:一倍数+一倍数倍数方法二:1+倍数一倍数注意打括号,先求出总的倍数,再乘一倍数例p71不能完全理解的学生,可以通过线段图来帮助理解。4、差倍问题:求差相差数:方法一:一倍数倍数-一倍数方法二:倍数-1一倍数例:p72注意打括号,先求出相差的倍数,再乘一倍数5、连乘连除p73-751连乘:例:一箱饮料12瓶,每瓶6元,共有5箱,一共多

3、少元?方法1:1256先求5箱的总瓶数,再求共多少钱方法2:1265先求一箱总价钱,再求5箱的价钱注意根据题目意思来列算式2连除:例:8只母鸡3个月生504个蛋,平均1只母鸡1个月生几只蛋?方法一:50438先求8只母鸡一个月生的蛋数方法二:50483先求三个月一只母鸡生的蛋数注意,50483虽然答数正确,但83从意思上无法解释3乘除混合:p75例:6盒月饼8人平分,每盒16个,每人分到几个?方法1:6168先求总6盒月饼总个数,再平分方法2:1686先求1盒月饼每个人分到的个数,再算六盒分到的个数4份总关系应用题:每份数份数=总数例:p73:一张彩纸可以制作7个彩环,218张彩纸可以做多少个

4、?每份数:一张彩纸制作彩环的个数份数:彩纸的张数所以用乘法易错题:一箱饮料12瓶,每瓶6元,共有5箱,一共多少瓶?注意问题求的是总瓶数,125,与每瓶价格无关因此做题时,需要注意最后求的问题,看清楚单位名称,找对相应的条件后再列算式6、补充: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简便运算p74-75:132832=32832在连乘中,可以先算前两个因数的积,也可以先算后两个因数的积。28962=8962乘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345624=45624除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455545=55554乘除混合时,可以带着符号变换位置以上的算式都只有乘除法混合三、图形的拼嵌p76-771、认识多边形:由n

5、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n边形2、理解一般三角形到等边三角形的变化过程理解四边形到正方形的变化过程3、理解正多边形的特点:正n边形有n条相等的边,n个相等的角,有n条对称轴四、组合图形的大小p781、由根本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它可以分成假设干个长方形或正方形。2、计算组合图形面积:3、方法:割合并求和补去空求差移4、书写要求:1添辅助线用虚线图中标出S1、S22解:公式3答句注意常见错误:1,图中未直接得出的长、宽或边长不能直接出现,需要写出计算过程。2、公式和算式需要匹配错误:S=ab=434后一个4不属于公式里3、不标准的写法:S=aa4S=ab-ab有两个a和b五、植树问题

6、p80-81:三种情况:总结:两头都是谁,谁就多1例:两头都种:两头都是棵数,说明棵数多1,求段数时就用棵数-1两头都不种:两头都是段数,说明段数多1,求段数时就用棵数+1对记忆结论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画图,列举来找出规律,再计算植树问题根本类型:1、植树2、剪绳子、锯木头两头都不种3、排队两头都种4、走楼梯楼数=层数+1易错题:一根木头,锯成5段,共需要40分钟,那么8段要多少时间?5-1=4次锯5段要4次404=10分钟说明锯一次要5分钟8-1=7次锯8段要7次107=70分钟六、周期问题p82:1、按一定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周期2、能找准周期找周期时,可以用笔划一划3、能根

7、据周期求第几个是什么?方法:1,找准周期2,一个周期里有几个就除以几3、观察要求的数是在第几个周期的第几个没有余数时,说明位置就在算出商的那一周期的最后一个例p82235=4组3个说明第23个在第5组的第3个4、求第几个里共有几个一样的物品时需要注意每一个周期有几个,余数里又多了几个5、根据日期,推算周几见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不能理解的学生可以通过编排日历求得七、求最大差、最小差p831、求最大差:确保被减数最大,减数最小因此,被减数的最高位放最大的数依次往后,减数的最高位放最小的数依次往后2、求最小差方法:1,先将给出数字进展从小到大排列2、选中间相邻的两个数,作为被减数和减数的百位3、被减数的

8、百位后依次跟最小的两个数十位的数比个位小4、减数的百位后依次跟最大的两个数十位的数比个位大八、流程图p841,学会看流程图“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9、。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2,会做减法塔:1、根据三个数写出最大数和最小数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计算差3、观察差是否与算式里的数字一样,一样完毕,不同继续计算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